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28
第2讲宇宙中的地球[课程标准] 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根据地球生命诞生的条件,分析地球的特殊性;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根据地质图判断地层的演化;根据地震波,说明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
2.区域认知:结合太阳辐射分布图,说明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描述不同地质年代地球的古地理环境特征;识别并描述地球外部圈层特征。
考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1)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
(2)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天体类型天体可分为天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人造天体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国际空间站等。
但应注意人造航天器只有在离开地球进入宇宙空间运行时,才能被称为天体。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1)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可观测宇宙⎩⎪⎨⎪⎧ A 银河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统其他恒星系统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范围可观测宇宙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不是整个宇宙,可观测宇宙是由银河系和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组成的。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探测宇宙的能力不断增强,可观测宇宙的范围还会不断扩大。
二、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普通性(1)八颗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 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特征⎩⎪⎨⎪⎧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 一平面上(3)地球的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第1课 地球的宇宙位置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了解常见天体的分类和特征,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能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掌握八大行星的位置和特征,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3,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理解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知识点0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体1、概念: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2、常见天体类型和特征:(1)星云:有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二)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划分(1)可观测宇宙:银河系与现阶段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的统称。
(2)银河系: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3)太阳系(4)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微点拨】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的星系。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
人们已经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三)太阳系1、构成: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3、太阳系中已知8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概念:天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具有物质性、运动性。
天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2)类型:人造天体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空间站、人造卫星等常见天体类型组成物质(或成员)特点观察到的现象恒星气体质量庞大,能自己发出光和热;球状或类球状;恒星之间相距遥远;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是除太阳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明亮闪烁星云气体和尘埃,主要物质是氢呈云雾状,一般星云里会有恒星;密度小,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发亮的云雾状行星如:八大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近似球状;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明亮不闪烁,在星空有明显位移卫星如:月球绕行幸运转,本身不发光;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但是质量一般不会超过它所绕转的行星圆缺变化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块不能自己发光,但进入大气层后,会同大气摩擦产生燃烧发光的现象,即流星现象;少数没有烧尽的残体落到地面,叫陨星,其中石质陨星叫陨石,铁质陨星叫陨铁一闪即逝的流星彗星凝结成冰 的水、尘 埃和岩 石等 密度很小,具有云雾状外表; 绕太阳运行;包括彗核、彗发和彗尾,彗发中的气体和尘埃通常在背向太阳的一面形成一条很长的扫帚状彗尾;大部分彗星运行的轨道是扁长的椭圆形拖着扫帚状彗尾2.天体系统 (1)概念(2)级别(四级)(3)主要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组成具体内容地月系中心天体:地球。
绕转天体:月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
其他成员: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 彗星、行星际物质等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 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 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 轨道绕着它运转;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 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在天文学上称去1个天文单位银河系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 有1 000亿颗以上的恒星;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 6万光年河外星系 主要由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大 多数河外星系由几十亿到上万亿颗恒 星组成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河外星系有数百亿个;大多数河外星系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 可观测 宇宙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 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半径约为137亿光年二、行星地球1.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1)天体 系统 运动中 的天体 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1)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八颗行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2)运动特征①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②共面性,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③近圆性,各行星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非常小,轨道近似正圆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①类型:恒星、星云、__行星__、流星体、彗星、卫星等.②最基本天体:__恒星__和星云。
(2)宇宙的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以一种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方式运动着,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示意图①A表示__总星系__,D表示__地月系__。
②小行星所属的天体系统是__C__图,“水的行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__D__图,B图的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__10万光年__。
③仙女座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B__图相同.④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完成方框中的内容。
2.太阳系(1)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类型错误!错误!(2)八大行星,运动特征错误!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自身条件错误!(2)外部条件错误!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①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__核聚变__反应。
②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分为紫外光、__可见光__和红外光三部分。
③错误!错误!(2)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①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主要太阳活动a.A层是__光球__层,此层的太阳活动是__黑子__;B层是__色球__层,此层的太阳活动是__耀斑__;C层是__日冕__层。
b.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__11__年。
太阳活动中,__黑子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__耀斑__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a.耀斑爆发时,发出的__电磁波__会扰乱地球上空的__电离__层,对__无线电短波通信__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而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磁暴__"现象.b.北美洲受太阳活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__加拿大__,这个国家的人们可看到壮观的__极光__现象。
5.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①地震波:E__横波__,F__纵波__。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一小题 2分,一共40分〕1.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 )A.最外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2.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位于( )A.大熊座和天鹅座 C.天鹰座和天琴座C.仙后座和小熊座 D.猎户座和天琴座3.星图上的方位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C.下北上南,左西右东 D.下北上南,左东右西4.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A.月球上总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 B.月球上众多的环形山挡住了太阳光C.月球间隔太阳比地球远 D.月球上没有大气层5.月球外表环行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月球外表隆起 B.陨石撞击而形成的陨石坑C.雨水冲刷形成 D.河流不断冲刷侵蚀而形成6.太阳系中位于地日之间的行星是( )A.水星、金星 B.水星、火星 C.金星、火星 D.水星、木星7.“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秋节的时候,你觉得以下哪个现象可能发生( )A.出现上弦月 B.发生月食现象C.发生“天狗食日〞现象 D.北斗七星的斗柄朝东8.以下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是否强烈无关的是( )A.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B.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C.发生日食现象D.地球上的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月球外表物体会变的很轻,是由于月球的质量小,体积小B.太阳黑子是太阳外表温度较高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C.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影响,耀斑的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D.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以本初子午线10.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35分左右发生了近百年里持续时间是最长的日全食,以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日全食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①②③④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11.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之后,目前正在施行“嫦娥一号〞登月工程。
主题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四季星空1、阳历与地球公转(1)地球的公转运动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365.2422天。
(3)特点: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4)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
阳历一年为365天,与地球公转周期相差0.2422天,这样每四年就多一天,加在2月末尾,为2月29日,这一年就有366天,就是闰年。
闰年的计算:公元年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世纪年(1900,2000等)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5)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划分的,是阳历成分,其在公历中的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变化春分日3月21日或22日赤道昼夜等长夏至日6月22日北回归线昼长夜短秋分日9月21日或22日赤道昼夜等长冬至日12月22日南回归线昼短夜长2、农历与月相(1)月相的概念: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的成因:①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②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变化而使月球视形状发生变化。
(3)月相的变化规律: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向东运行而变化,就形成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周期性更迭,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每个月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变化规律见下图:二、太阳系与星际航行1、太阳和月球(1)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
(2)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外部大气由内向外分成三层: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太阳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能量源泉。
名称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新月(朔)日期农历初一初七、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初一(3)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4。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基础知识梳理】一、天体系统1、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在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 彗星分为慧头和慧尾两部分。
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
2、天体系统二、太阳系1太阳◆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
2、八大行星◆ 太阳系小行星带水 金 地 火 木 土 天王 海王◆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1)共面性:八大行星运行的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面附近;(2)同向性:所有行星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3)近圆性:偏心率较小。
【偏心率越小,椭圆越圆;偏心率越大,椭圆越扁。
】总星系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① 日地距离适中 ② 地球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③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④ 处在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三、探索太空——太空资源1、空间资源2、太阳能资源3、矿产资源4、环境资源特点: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考题训练】(等级考)1、宇宙中的各种星体统称为天体,在各种天体中( D )。
A.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B.恒星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C.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D.彗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2、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着地球等其他星体。
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D )。
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3、地球与天王星在太阳系中虽相距甚远,但仍有相似之处。
两者相似的特征有( D )。
①固态岩石表层 ②平均密度较大 ③偏心率比较小 ④自西向东公转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彗星有长长的背向太阳方向延伸的彗尾。
下列与彗尾形成有关的太阳活动是( D )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5、美国航天局2015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六)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
第38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知识梳理【复习重点】一、太阳热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由外到内依次是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周期约11年。
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2010年开始为第25周。
3.太阳活动对地球及人类的影响:(1)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2)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在地球两极地区的上空形成极光;(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的生活;(5)危及星际航行。
二、月球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月球上既没有空气、水和生命,也不能传声,无天气变化和四季变化。
月球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所以月球上昼夜温差大。
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弱,所以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比在地球上小。
2.月球表面明亮的部分称为月陆,是山脉、高原;阴暗的部分看上去像水域,称作月海,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
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是由于陨石坠落在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也有部分环形山是月球的古老火山活动的产物。
三、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月相。
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朔望月,平均为 29.53天。
1.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是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时间中有规律地变化。
2.月相和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与农历的对应:三者成一直线时,月球在中间则为新月,即农历初一(朔)。
地球在中间则为满月,农历十五或十六(望)。
三者成垂直时,为上弦月(初七、初八)或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3.月相变化的规律:“上上上西西”,即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天空,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下下下东东”,即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4.月相变化规律和农历的关系:月相变化依次为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出现日期依次为农历初一、初七(或初八)、十五(或十六)、二十二(或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