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需要预测之趋势外推预测法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内容概述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概念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的内外条件,选择适当的预测技术,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的重点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1)预测是为企业的发展规划服务,这时预测的目的。
(2)预测要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必须符合现实情况。
(3)应该选择恰当的预测技术,预测需要考虑科学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综合各方面做出的选择。
(4)预测的内容是未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应该在预测结果中体现。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定性预测法与定量预测法(1)人力资源需求的定性方法。
①经验预测法。
经验预测法就是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的方法,简便易行,预测的效果受经验影响较大。
因此,保持历史档案,并采用多人集合的经验,可减少误差。
现在不少企业采用这种方法来预测本组织对将来某段时期内人力资源需求。
企业在有人员流动的情况下,如晋升、降职、退休或调出等等,可以采用人力资源现状规划结合的方法来制定规划。
②现状规划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预测方法,比较容易操作。
它是假定企业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产技术不变,则企业的人力资源也应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企业目前各种人员的配备比例和人员总数将完全能适应预测规划人力资源的需要。
在此预测方法中,人力资源规划人员要做的工作是测算出在规划期内有那些岗位上的人员将得到晋升、降职、退休或者调出本组织,在准备调动人员去弥补就行了。
③分合性预测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预测方法,它采取先分后合的形式。
这种方法的第一步是企业组织要求下属各个部门、单位根据各自的生产任务,技术设备变化的情况对本单位将来对各种人员的需求进行综合预测,在此基础上把下属各部门的预测数进行综合平衡,从中预测出整个组织将来某一时期内对各种人员的需求总数。
这种方法要求在人事部门或者专职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下属各级管理人员能充分发挥在人力资源预测规划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内容及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内容及方法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内容所谓预测,是指利用预测对象本身历史和现状的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预测对象尚未发生的未来发展演变规律预先作出科学的判断。
信息的不确定性注定了预测的困难及其不完美性。
企业的人力资源预测可以分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包括总量需求和个量需求,也包括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需求。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需求的总量、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与技能结构等进行事先估计。
二、影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因素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不仅受到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和已有人力资源状况等诸多内部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不可控的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
使得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需要预测时更为复杂。
另外在企业人力资源需要预测中还必须注意到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人力资源发展中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人力资源发展的相关因素,揭示人力资源发展的总体趋势。
此外,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还要掌握预测中的定性、定量、时间和概率四个基本要素,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要素是指在预测之前,必须对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性质进行叙述性的、非定量的描述,对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大致方向和趋势有初步的了解。
定性要素是指人力资源预测的出发点,是企业进行正确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基础。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要素是指利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结构等多方面的特征,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定量的较为具体的描述。
由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和变化是一个以时间为基本变量的函数,随着时间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结构等状况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一)转换比率法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实际上是要揭示未来的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员工的数量。
人力资源预测中的转换比率法是:首先根据企业生产任务(或业务量)估计组织所需要的一线生产人员(或业务员)的数量,然后根据这一数量来估计秘书、财务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辅助人员的数量。
企业经营活动规模的估计方法是:经营活动一人力资源的数量×人均生产率。
例如,销售收入一销售员的数量×每位销售员的销售额;产出水平一生产的小时数×单位小时产量;运行成本一员工的数量×每位员工的人工成本等。
转换比率法的目的是将企业的业务量转换为对人员的需求,这是一种适合于短期需求预测的方法。
以一所大学的商学院为例,假设当MBA学生的数量增加一个百分比时,就相应地要求教师的数量增加一个百分比,同时职员的数量也需要相应地增加一个百分比,否则难以保证商学院MBA学生培养的质量。
这实际上是根据组织过去的人员需求数量同某个影响因的比率来对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
类似的还有根据过去销售额与销售人员数量的比率来预测未来的销售业务量对销售人员的需求,根据销售人员一秘书的比率来预测未来的秘书需求量等。
需要指出的是,转换比率法假定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变的。
如果考虑到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员工需求量的影响,可以使用下面的员工总量需求预测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例如,某洗衣机生产公司在2006年的年产量为l0 000台,基层生产员工为200人,在2007年计划增产5 000台,估计生产率的增长率为0.2,假设该公司福利良好,基层生产人员不流失,那么,在2007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年该公司至少应招聘多少名基层生产人员?解:200廿7等孽釜尹萝差的一百票禁塑±盟一250(名)2007年该公司需要招聘的基层生产人员数~250 200 50(名)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预测方法存在着两个缺陷:一是进行估计时需要对计划期的业务增长量、目前人均业务量和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行精确的估计;二是这种预测方法只考虑了员工需求的总量,没有说明其中不同类别员工需求的差异。
人力需要预测之趋势外推预测法
将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历史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即可形成一个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三种,人力资源需求量是绝对数,因而其数列是绝对数时间数列。
按数列反映的现象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人力资源需求量是期末时点上的数据,因而其数列是时点数列。
在明确人力资源需求时点数列的性质后,考虑采用恰当的预测方法。
针对时点数列,一般可选用三种方法:方法一,当时点数列不存在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时,宜采用平滑方法预测;方法二,当时点数列存在长期趋势但不含季节变动时,宜采用趋势外推方法预测;方法三,当时点数列存在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化时,宜采用趋势季节模型方法预测。
当人力资源需求时点数列不存在长期趋势,但中短期内有一定规律可循时,可采用方法一。
但是当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明显时,一般最好不要采用该类数量方法预测,所以方法一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面运用较少。
当人力资源需求呈现长期发展趋势,又随季节变化时,采用方法三。
在组织中,一般人员是较为固定的,不会轻易随季节变化而变动,否则会严重地影响员工的忠诚度,甚至有些企业提倡经济萧条时也不裁员,因随便增减人员对企业危害巨大。
也有符合该要求的人力资源需求数列,比如有淡旺季之分的产品促销员,这些促销员是临时招聘,而非正式员工,市场上供给充分,不需要过早预测,所以方法三更少运用。
事实上,当正式员工需求呈现长期发展趋势时,不会考虑季节变动,一般选用方法二,所以趋势外推预测法(trend analysis)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运用最广泛的时点数列预测方法。
趋势外推预测法中,最重要的是找出趋势线。
找出趋势线的方法有多种,一般有绘图法、分段平均法、最小二乘法、指数平滑法等。
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是绘图法。
以人力资源需求量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在坐标图上描出各年的历史数据。
观察这些点是否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如果有,尝试在图上画出一条直线或曲线,使得大多数点尽可能地与这条线重合或接近。
如果存在这样的线,则认为这条线就是趋势线。
按这条线的发展趋势,延长趋势线。
此后,在图上可以找到未来各年对应的人力资源需求。
现以飞利浦一子公司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为例,原始数据见表2-1,趋势图见图2-1。
表2-1 飞利浦一子公司年末在岗总人数
年份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员工总数4098人4104人3674人2553人2276人
注:所有数据已经过技术处理。
注:直线是实际人数连接线,虚线是趋势线。
从图2-1可见,飞利浦子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量是逐年下降,所以它的趋势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事实上,公司的规模和业务量是逐年上升,但由于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提高,使得需求人员反而下降,这体现了现代化工厂的特点。
可以找到2004年在趋势线上的对应点,从而确定公司2004年的人力资源需求。
可从图2-1上看出,2004年的需求大致为1650~1800人,此预测在2004年得到验证。
绘图法比较简单,但是绘制趋势线有较大的随意性,所以得出的结果也比较粗略。
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可以用其它方法推出趋势线公式,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求出趋势线的方法很多,
可以根据预测的要求选择方法。
可借助软件完成这个工作,直接在软件中输入数据,再选择方法,由电脑直接推出公式。
仍以该飞利浦子公司为例,借用SPSS软件得到公式(2-1):
y = 1043060.4 – 519.6x (2-1)
式中 y ——人力资源需求量,单位为人;
x ——年份。
将2004年和2005年代入公式2-1,可以得到各年需要的人数分别为1782人和1262人,与真实情况基本相符。
运用趋势外推法必须满足两个前提,一是企业要有历史数据(一般用过去五年的数据进行预测),二是这些数据要有一定的发展趋势可循。
很多企业都能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所以趋势外推法有广泛的运用空间。
虽然这种方法很实用,但是过于简单,只能预测出大概走势,作为初步预测时很有价值。
在运用趋势外推法时,隐含了一个假设,即未来仍按过去的规律发展。
这种假设过于简单,现实中,由于很多因素在变化,很少有雇佣水平按照过去的趋势发展。
特别当预测的时间变长时,大多数因素都会发生变化,导致预测结果不准,所以趋势外推预测法只能用于短期预测。
如果人力资源需求在时间上显示出明显的均等趋势,并且市场环境稳定、企业发展平稳,此时用于短期预测会有较好的效果。
Key facts:
A.企业至少要有五年的历史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没有因为特别的原因而发生巨大变化;
B.人力资源需求的历史数据要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
C.预测期内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都应该比较平稳;
D.绘图法中,绘制一条合理的趋势线比较困难,可以借助软件完成;
E.不可过于依赖公式推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