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辽宋夏金元文化一、介绍辽宋夏金元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金以及元朝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化。
这一时期跨越了10世纪至1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二、历史背景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权频繁更迭,各个政权之间的战乱不断。
在北宋时期,中国经历了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时期。
然而,辽、金和元这几个外族政权的兴起和侵略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辽文化辽文化以辽朝为代表,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在辽朝统治下,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融合了契丹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独特文化形态。
辽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字、艺术、建筑等方面。
辽俄文、契丹字、金刚经卷和佛教壁画等都是辽文化的重要代表。
四、宋文化宋文化以北宋和南宋为代表。
北宋时期,中国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
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活跃于文坛,产生了很多重要的文化作品,如苏轼的《赤壁赋》、王安石的变法等。
南宋时期,由于金朝的侵略,中国失去了北方的统治地位,南方文化变得比较独立,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五、夏文化夏文化是以夏朝为代表的文化形态。
夏朝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夏文化主要表现在党项文字、夏碑、夏歌等方面。
夏朝时期,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六、金文化金文化是以金朝为代表的文化形态。
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金文化主要表现在建筑、绘画、服饰等方面。
金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宋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七、元文化元文化是以元朝为代表的文化形态。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
元文化主要表现在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
元朝的统治推动了蒙古族、汉族、西域和回族等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八、文化交流与融合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各个政权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政权更迭,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交相辉映,互相借鉴。
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形成也为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结语辽宋夏金元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高一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知识点高一历史课程中,辽宋夏金元是重要的历史时期。
学生们需要掌握这些朝代的文化知识点,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本文将介绍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这段历史时期。
辽朝文化知识点:辽代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朝代,其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交流:辽朝涌现了许多融汉胡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现象,比如辽字、辽代壁画等,显示了当时辽人的开放和包容心态。
2. 佛教艺术:辽代佛教盛行,因此佛教艺术在辽代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著名的辽代佛教艺术作品有木雕石刻、铜像和壁画等。
3. 书法艺术:辽朝的书法艺术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皇帝耶律阿保机被誉为“辽代书圣”,其书法风格独特,开创了辽代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
宋朝文化知识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在文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以下是宋朝文化的几个重要方面:1. 文人墨客:宋朝崇尚文化,文人墨客活跃于社会,对当时的诗词、文章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苏轼、欧阳修等文人墨客成为了宋代文化的代表人物。
2. 诗词创作:宋代的诗词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宋诗以抒情诗为主,以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特点,代表作品有苏轼的《水调歌头》。
3. 绘画艺术:宋代绘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以山水画和人物画最具代表性。
著名的画家有李唐、范宽等。
夏朝文化知识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虽然夏朝的历史很远古,但仍有一些文化知识点值得关注:1. 陶瓷艺术:夏朝陶瓷工艺发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夏朝黑陶,黑陶呈灰黑色,精致而典雅,成为夏朝文化的瑰宝。
2. 社会制度:夏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起源,有三公九侯的官制,并实行分封制度,这些社会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金元文化知识点: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其文化知识点如下:1. 蒙元文化:金元时期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期,蒙古族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蒙古族文化中,骑射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特点。
2. 艺术作品:金元时期的绘画艺术有很高的成就,不同于宋代的山水画,金代的绘画更加注重形象的丰满和装饰的繁复。
中国总体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
政治从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民族
关系
民族政权长期并立,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
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对外
交往
对外交往有新突破,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思想
文化
文学艺术繁荣,宋词、元曲等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
步交融。
科学
技术
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外传。
世界欧洲:8世纪封君封臣,9世纪西欧庄园,10世纪城市兴起,12世纪欧洲大学兴起;13世纪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同时期亚洲:仍然处于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时序特征(916—1368年)
1.辽宋夏金元时序
2.辽宋夏金元特征(916—1368年)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知识整合。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一、科学技术: 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 ⑴印刷术:①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③欧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升晚了四个多世纪。
④用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⑵指南针:①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
②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③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⑶火药:①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③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④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⑤金的火器制造较发达,金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2、北宋科学家沈括和《梦溪笔谈》:⑴沈括的突出贡献是在天文学方面创制了“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
⑵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⑶英国学者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5、元代的历法和天文学家郭守敬: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②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③主持编定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二、理学和史学: 1、理学——⑴。
理学是宋代的哲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⑵。
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2、史学: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通史,战国—五代。
高二历史辽宋夏金元的知识点讲解辽、宋、夏、金、元是中国宋代前后五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王朝。
它们各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发展和贡献。
本文将对这五个朝代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辽朝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由契丹族建立。
辽朝的皇帝称为辽天皇,最辉煌的时期出现在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和其子耶律宗真的统治下。
辽朝主要知识点有:1. 渤海国的灭亡:辽朝在统一北方后,逐渐吞并了强盛的渤海国。
2. 科举制度:辽朝采取科举制度,选拔文武人才,使士人文化得到发展。
3. 辽金战争:辽朝与北方的契丹族金朝长期发生战争,最终导致了辽朝的灭亡。
二、宋朝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之一。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为首都在东京(今北京),南宋为首都在临安(今杭州)。
宋朝主要知识点有:1. 强盛的经济:宋朝时期,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繁荣。
2. 文化兴盛:文人墨客活跃,诗歌、绘画、雕刻、建筑等艺术形式得到极大发展。
3. 士人政治:宋朝推行士人政治,科举制度得到巩固。
士人在政治上有较大的发言权。
三、夏朝夏朝(公元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之一,其统治者为西夏皇帝。
夏朝主要知识点有:1. 西夏统治:西夏皇帝继承了唐朝晚期的政权,成为当时中国北部地区的统治者。
2. 抵御北方侵略:夏朝建立后,经常受到来自辽、金、宋等北方王朝的侵略,但夏朝坚决抵抗并保持了一定独立性。
3. 文化交流:夏朝在政治上处于辽、宋、金的夹缝中,与各个王朝进行了文化交流。
四、金朝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由完颜族创立。
金朝主要知识点有:1. 金灭辽:金朝发动了辽金战争,最终灭亡了辽朝。
此后,金朝成为北方的主要统治者。
2. 统治北方:金朝扩张势力,统治范围涵盖了辽朝的领土,并与南方的宋朝形成鲜明对比。
3. 文化融合:金朝带来了一定的政治、文化变化,融合了辽、宋等各个王朝的文化特点。
辽宋夏金元知识点
嘿,让咱一起来聊聊辽宋夏金元的那些事儿哈!咱先说说辽朝,那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呢!就好比一个强大的勇士,在历史的舞台上闪亮登场。
辽朝啊,它有着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军事力量也超厉害呀!你想想,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就好像盖起了一座坚固的城堡,奠定了根基。
接着是宋朝,哇塞,那可是文化超级繁荣的时代呀!简直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星一样耀眼。
宋朝的科技、文学、艺术,那都是杠杠的!像什么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不就是宋朝弄出来的嘛,牛不牛?就像给文化的传播装上了火箭助推器一样。
再来看看西夏,它就像是沙漠中的一朵顽强的花朵。
虽然地方不大,但是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坚韧。
西夏的文字、艺术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呢!
然后是金朝,这也是个很有影响力的存在呀!金朝的军事和政治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就像一阵狂风,刮过历史的天空。
最后说说元朝,哇哦,那可是个超级大帝国呀!疆域辽阔得让人惊叹。
元朝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把好多地方都整合到了一起。
马可·波罗不就对元朝的繁华赞叹不已嘛!
总之,辽宋夏金元这段历史,就像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故事,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呢!你难道不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吗?。
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907年,唐朝将领朱温废唐建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此后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五个朝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
在南方和山西出现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此时,北方动荡不安,政权更迭,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特殊是楚国)获得发展。
南方开始超过北方。
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经过改革,国力增强,为北宋统一奠定基础。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东京,建立北宋,结束分裂。
979年,宋太宗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但是,北宋的统一与汉、唐不能相比,在当时中国境内,除北宋外,还有辽、西夏、吐蕃、大理等几个较强的民族政权与它对峙。
为防止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军权、财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宋朝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国力不断增强。
北宋中期出现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冗兵、冗官、冗费,人民反抗不断,同时面对辽夏威胁。
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但新发触怒了保守派。
宋神宗死后,被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废除。
916年,辽河流域的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
提倡农业,并任用汉族知识分子制定典章制度,接受了汉族封建文化,仿照汉子偏旁创制文字。
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辽国采用“汉蕃分治”,夺取幽云十六州后国力更加强盛。
与宋朝不断和战。
1005年,宋朝宰相寇准坚主抵抗,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撤军,宋每年给辽大量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澶渊之盟维持着和平关系,经济、文化联系更为密切,但岁币加重北宋人民负担。
1038年,陕甘宁地区的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仿效中原王朝改革西夏政权,推行科举,并仿照汉文楷书创制西夏文字,与宋朝不断和战。
1044年双方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朝给西夏岁币。
辽宋夏金元知识点简介随着历史的不断推移,中国在古代历史上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朝代和王朝,其中辽宋夏金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辽宋夏金元,是指中国北方的四个大朝代,涵盖了从公元907年到1368年之间的时间段。
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址对后世影响深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之一。
一、辽朝辽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历史时间跨度为公元907年至1125年,建都于辽阳。
辽朝是由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所建立,他由部落联盟的首领变为了国家统一的皇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契丹族国家,它的疆域范围相当广阔,陆地面积为147.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还要更大。
辽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以“清平之治”为特色,纵横交错的官僚体系和集权的国家架构为贵族、军队、官僚和农民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辽朝也有着很多显著的成就,包括向中国南方地区移民扩张经济、清代版权法的前身、令葛布文等重要文化艺术等,这些都为辽朝增加了历史价值。
二、宋朝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它的历史时间跨度为公元960年至1279年,建都于开封。
宋朝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个时期的中央集权极其强大,民间的商业经济和文化也极其繁荣。
在宋朝的南方,也出现了文学、科学、哲学等领域的巨大发展,导致了一个叫做“文化大爆炸”的现象。
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宋朝也有着很多显著的成就,包括发明刻书技术、造纸、制瓷、发明显微镜等,这些都为宋朝增加了历史价值。
三、西夏西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它的历史时间跨度为公元1038年至1227年,它的首都在兴灵(今天的宁夏银川)。
西夏的建立,是当时的北部少数民族对中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叛。
在西夏时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承,它拥有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遗产,包括不同于中原汉族的语言文字、教育制度、节日文化、建筑艺术等。
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西夏也有着很多显著的成就,包括如王曾词、药玉襄药老、刺绣、木刻佛像等,这些都为西夏增加了历史价值。
第五单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一)五代十国的更迭(907——960)一、政治1、概况: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2、特点:北方政权更迭频繁,南方局势相对稳定——北民南迁3、实质: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二、经济12、原因:●北方混战不已,南方相对稳定。
●北民南迁,劳动力、技术与工具。
●统治者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
3、表现:兴修水利(吴越——捍海塘)●农业:增加耕地(圩田)经济作物(桑柘、茶树)丝织业——生产规模大(蜀绣、吴绫、越锦)●手工业:造纸业印刷业——很发达(成都、金陵)制茶业——很普遍(南唐建州茶)●商业:城市(杭州、扬州);贸易(楚国商业税)(二)两宋的兴衰(960——1276)一、北宋的统治(960——1127)1、建立:①时间:960年②地点:东京陈桥驿③人物:后周大将赵匡胤④方式:军事政变武将夺权(陈桥兵变)⑤国号与年号:北宋(东京----开封);建隆北宋的建国与两汉、唐朝有何不同?宋代周,与历史上哪一事件极为相似?(历史上隋代北周,一是权臣夺权;二是夺权前前代经历成功的改革,加强了国力;三是前代已经统一了北方;五是后继统治者都很有作为;)分析北宋初期的主要问题有:国家分裂——消灭分裂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武将专权——强化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辽占据幽云地区——北伐未果,守内虚外2、局部统一: ①战略方针(宋太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南方政权力量薄弱,物产丰富)灭北汉,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②结果(宋太宗):两次征辽(高粱河战役),未收复幽云地区③统一原因:统一趋势加强,顺应潮流;后周世宗改革,奠定基础;战略方针正确3、强化中央集权①背景∶唐末藩镇割据的危害 ;宋建国时分裂割据的现状 ;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方式 ②目的:解决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形成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专制皇权。
③措施:收兵权(“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集中军权 设“三衙”——三分禁军统领权分兵权 设枢密院——调兵权与统帅权分开行更戍法——兵将分离 防止武将专权强禁军卫京师——“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参知政事(副相 )——分割行政权中央——分割相权 枢密使 ——分割军事权● 集中行政权 三司使——分割财政权文人知州地方通判(兼监察)牵制● 集中财权——设转运使,消除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集中司法权——文官担任,死刑报中央复审严格考试程序(乡试、省试和殿试 ) ● 完善科举制度: 严密考试方法(糊名法 ) 减少考试科目(进士科) 扩大录取名额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军队战力低下④特点: 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中央——机构重叠 效率低下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边防空虚,边患迭起⑤评价:A. B. 消极——形成“三冗”,积贫积弱的祸根4、危机和改革思考: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危机表现在那些方面?⑴历史背景:● 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土地兼并)● 财政危机:财政入不敷出, 形成“积贫”局面(官俸、军费、岁币)● 边疆民族矛盾:辽和西夏威胁,形成“积弱”局面(守内虚外、兵将分离、养兵政策)⑵王安石变法(宋神宗——王安石)①主要内容:理财方面——富国(政府直接经商,保证农时,扩大税源)。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考点4 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考点指南概括并分析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高度繁荣的背景、特点;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和建筑及天文历法等方面识记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正确理解理学的发展和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的含义、实质;识记史学、文学艺术方面的主要成就的史实。
重点和难点精析1.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的特点与主要成就(1)特点: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
①从领域上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全面繁荣,都有突出成就。
而且出现大量阶段性总结成果。
如《梦溪笔谈》、《营造法式》、《资治通鉴》等。
②从地域上看:中原汉族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繁荣。
如辽金夏的印刷术、火器制造、建筑等。
③从贡献上看: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如三大发明的完成及其传播,是欧洲资本主义到来的必要前提。
(2)主要成就:①科技方面:三大发明完成和发展,并且西传,沈括著《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②哲学方面: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的理学发展,出现了朱熹这样的理学集大成者;③史学方面:出现了为统治阶级提供经验教训、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资治通鉴》;④文学方面:主要成就是词和曲,话本出现,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是两宋词人的佼佼者,戏剧家关汉卿的优秀剧作鞭挞了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⑤艺术方面:风俗画日益增多,宋元时期戏剧艺术也盛行起来。
知识拓展元朝不搞文化专制的原因元朝统一以后,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对外采取发展贸易、促进经济交流的政策。
经济上的开放,反映在文化上也比较开放。
由于历史的原因,蒙古贵族本身文化水平并不高,还没达到利用儒家学说来搞文化专制主义的水平。
草原民族性格纯朴、豪放,在文化上的表现也如此。
受这种民族文化品质的影响,元朝统治者对文化采取宽容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论不加干涉,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高考历史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在历史中知识比任何学科中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好多学生就从此放弃了学习历史,其实在高考中高考历史知识点才是解决历史学科的最好办法,只有将知识点掌握之后我们的历史成绩才会更好,下面来一起学习历史知识点中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的相关内容。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
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希望每位学子在高考中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不让自己的人生中留有遗憾。
20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
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