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77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重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01.消息二则——群文阅读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熟悉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步骤并能尝试撰写新闻。
【考点解读】在了解新闻体裁这一基本常识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常见的考查题型有:1.为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从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
3.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字)【技法点拨】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了解新闻的结构一、标题01.主标题(正题):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交代新闻要素。
02.引题(眉题、肩题):放在主标题的前面,揭示新闻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归纳成果、烘托气氛等。
03.副标题(辅题、子题):放在主标题的后面,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导语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用简要的文字呈现最主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
三、主体新闻的主干,承接导语,用典型、具体的材料对导语做进一步的阐述。
四、背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
背景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有时还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
五、结语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有时暗含在主体中,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或事件发展的趋势,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加深。
把握新闻的六要素新闻作为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记叙文的六要素相近,可概括为“5W+1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故(Why)、如何(How)。
概括新闻内容的主要方法01.看新闻标题——提取标题中表时间、事件等的关键词,增删个别词语,使语句通顺,即为所要概括的内容。
02.压缩导语——从导语中提炼关键词,根据字数限制对导语进行压缩。
03.概括新闻主体——理清导语和主体之间的关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主体。
答题模板:(时间+地点+背景+)人物(或对象)+事件。
【真题演练】(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福建平潭海域两船相撞 3人死亡6人失踪新华社福州8月19日电(记者王成)据福建海事局消息,19日5时30分许,福建平潭附近海域发生两艘在航船舶碰撞事故,造成13人落水。
截至19日13时,已有4人获救,3人确认死亡,仍有6人失踪。
据介绍,事发海域位于平潭澳前白姜岛外海,相撞船舶均为运输船,分别为河北沧州渤海新区安达海运有限公司的“安达盛号”、安徽芫湖晨光船务有限公司的“新东远号”。
相撞后,“新东远号”很快沉没。
接警后,福建海事部门协调东海救助局福州基地、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福州基地,派出专业搜救力量赶往事发海域搜救。
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01.请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福建平潭海域发生两船碰撞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失踪。
【解答】本题考查新闻内容概括。
结合第一段“据福建海事局消息,19日5时30分许,福建平潭附近海域发生两艘在航船舶碰撞事故,造成13人落水。
截至19日13时,已有4人获救,3人确认死亡,仍有6人失踪”,概括为:福建平潭海域发生两船碰撞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失踪。
02.“截至19日13时,已有4人获救,3人确认死亡,仍有6人失踪”中“确认”能否删掉,为什么?不能。
“确认”是确定的意思,准确地说明“3人死亡”的结果是准确的,体现了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
【解答】本题考查词语作用分析。
首先回答:不能。
“确认”一词准确地说明“3人死亡”的结果是准确无误的结论,不是估计猜测的,体现了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
(二)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两星期前已放弃开封,现又放弃南阳。
从此,河南全境,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阁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0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我军占领南阳。
【解答】本题考查新闻标题拟写。
结合文中语句“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而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分析概括我军占领南阳。
02.本段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DA.采用倒叙。
B.在记叙中穿插说明。
C.以说明为主,记叙为辅。
D.顺叙、倒叙、插叙都有运用。
【解答】本题考查文章表达方式的特点。
文中主要讲述了“我军占领南阳”的事件的前后经过,先讲了“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而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然后才叙述占领的经过,期间插入南阳的历史叙述,顺叙、倒叙、插叙都有运用。
故选:D。
03.选文中画线句子主要写什么内容?南阳这个地方历史上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
【解答】本题考查文章句子的理解。
抓住关键信息“古宛县”“三国时”“后汉光武帝”,据此结合“南阳”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突出其重要性。
(三)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中国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落成①《人民日报》5月14日讯 5月12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
②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整个望远镜的高度超过了两层楼,由英国TTL公司制造,采用了德国肖特集团生产的主镜镜坯,安装在丽江天文观测站观测楼圆形顶层内,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的观测。
③据介绍,2.4米光学望远镜比中国目前普遍使用的1米级望远镜看到的目标要大十几倍,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
多次试观测表明,用这台望远镜能观测到比21等还要暗的天体,是天文工作者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天体物理观测的理想设备。
④望远镜采用了若干新技术,控制系统支持远程操控和自动操作,一旦预定好观测计划就能自动执行,可大大提高望远镜的工作效率,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的国际中上水平。
⑤其终端配置超过3000万像素的拼接CCD相机,以及中国与丹麦合作研制的暗弱天体光谱仪照相机,主要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用于恒星物理和宇宙科学研究。
⑥据介绍,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它的落成,将加强中国在实测天体物理方面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中国天体物理理论和实测研究工作更好结合,促进中国天文学科人才的培养。
01.本消息的引标是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
它的作用是用具体数字强调天文望远镜之大,引起人们注意,引出标题。
【解答】本题考查消息的标题。
消息的标题除了正标题之外,前面也可以有引标题,一般起引出标题的作用;后面有副标题,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本则消息的引标题是“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用具体数字强调天文望远镜之大”,作用是引起人们注意,引出标题。
02.请以第①段为例分析本文所体现的消息的时效性特点。
时效性是消息的主要特点之一。
导语部分交代5月12日,我国目前最大的光学天文望远镜运行。
电头里注明是14日的报道,仅仅相隔两天,由此可见消息发出及时,体现了消息的时效性。
【解答】本题考查消息的时效性。
电头里注明是14日的报道,导语部分交代5月12日,我国目前最大的光学天文望远镜运行,可见仅仅相隔两天,所以消息非常及时迅速,时效性强。
03.第②段至第⑤段为消息的主体部分,由此可知高美古光学天文望远镜的主要功能是观测恒星和星系。
【解答】本题考查消息的组成。
消息一般由五部分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②段至第⑤段为消息的主体部分,介绍了光学天文望远镜的主要功能。
04.第⑥段为结语部分,介绍了中国最大光学望远镜落成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巨大价值。
【解答】本题考查消息的组成。
消息一般由五部分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⑥段为结语部分,介绍了中国最大光学望远镜落成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巨大价值。
05.请选取一处能够体现消息准确性、真实性的语句,进行简要分析。
“2.4米光学望远镜比中国目前普遍使用的1米级望远镜看到的目标要大十几倍,可以请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
”运用具体的数字来准确说明光学望远镜的性能之强大。
【解答】本题考查消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2.4米光学望远镜比中国目前普遍使用的1米级望远镜看到的目标要大十几倍,可以请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
”运用具体的数字来准确说明光学望远镜的性能之强大;用“多次试观测“或“据介绍”交代文中说法有根据,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