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反殖民斗争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习题课件川教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33
历史九年级19课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关于过去的学科,通过研究和记载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九年级的历史课程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古代希腊城邦古希腊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文明之一,也是欧洲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希腊时期,城市国家(城邦)是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核心。
雅典和斯巴达是两个著名的希腊城邦。
雅典以民主政治和对艺术、哲学的热爱而闻名,而斯巴达则以军事力量和严格的军事训练著称。
二、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古罗马是另一个伟大的文明,它是从共和国逐渐过渡到一个由帝王统治的帝国。
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是一个由贵族统治的城市国家,采取两院制来管理国家事务。
其中参议院是最高决策机构,由贵族组成。
著名的罗马将军凯撒大帝在一系列征战中扩大了罗马的疆域,最终被尊为终身独裁者。
他的死亡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建立,开始了帝国时代。
三、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罗马帝国的衰落到文艺复兴的兴起,历时大约1000年。
这个时期的欧洲被封建制度和教会权威所统治。
封建制度中的领主和农民之间建立了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领主提供保护和领土,而农民则提供劳动和农产品。
基督教教会在这个时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掌握了宗教和社会事务的大部分权力,大教堂成为了社区的中心。
四、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指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各国进行大规模探险和航海活动的时期。
这个时期欧洲国家的航海家勇敢地探索和征服了新大陆,比如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并开辟了美洲大陆的殖民地。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给世界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世界地图和国际贸易格局,也造成了跨大洋的人口、资源和文化的交流。
五、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思想运动,主张人类通过理性和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权。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对君主专制、迷信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提出批评,并提倡科学、教育和宪政。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名称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认识到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从而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学习为建立人类公平理想社会而不断探索的精神。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的物,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课文中资料的阅读、分析,进而归纳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学会阅读、分析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取得的伟大成就,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认识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激发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思考: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哪个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是怎样诞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二、新知讲解1. 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带着问题阅读课文128页,①说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时间、名称。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等三大工人运动。
)②把握欧洲工人运动兴起的条件、原因。
(欧洲工人阶级为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争取生存权力)③理解工人运动兴起的意义。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欧洲工人运动的实践及其失败,既表明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九年级历史上册课堂笔记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2.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的原因:①政治: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的大量需求;③资本: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提供了原始资本、原料。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大量技术。
⑤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4.工业革命的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
5.工业革命的实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即生产方式的变革。
6.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影响:①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②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进入工业化时代。
③推动了交通方式的革命,为火车、轮船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7.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第一艘轮船。
8.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9.铁路时代的作用?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
10.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成为“世界工厂”,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11.工业革命的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③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④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其他国家。
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C中后期)。
⑥带来环境污染。
⑦造成贫富差距,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⑧造成亚非拉等地区的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2.英国的工业革命对中国当今的工业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②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3.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一、工业革命的背景背景:(1)政治上:17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
(2)经济上: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殖民地广阔,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补充: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行业:棉纺织业二、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三、工业革命的成就:1.动力机器: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
1785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化工、冶金、采矿等更多的行业。
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蒸汽机发明的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补充: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是:蒸汽机蒸汽机的主要能源是:煤炭2.工厂制度的建立:(1)背景: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早期工厂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
蒸汽机发明后,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用1000多人。
(2)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3.交通运输业:(1)火车: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蒸汽机车(火车)。
(2)铁路时代:火车的发明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铁路时代的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及扩展:1、影响:对世界: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