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 格式:pdf
- 大小:185.19 KB
- 文档页数: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用外科手段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方式,顾名思义,是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胸廓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
这种手术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在心脏上架起了“桥梁”,俗称“搭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中国主要是应用在男性患者身上,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占80%以上。
和机体其他器官一样,心脏也需要连续不断的血供,心脏自身的血供任务主要由心脏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担任。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动脉会因脂质沉积变得狭窄、丧失弹性,即动脉粥样硬化。
而冠脉的粥样硬化就是我们所说的冠心病。
年龄越大,患冠心病的概率就越高,此外,冠心病患病率还和吸烟、超重或肥胖、日常饮食摄入过多脂肪有关。
冠心病会导致心绞痛,即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特点为前胸部阵发性、压榨性疼痛,也可伴有其他症状。
大多数心绞痛患者可通过含服药物缓解,而严重的病例则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来改善心肌血供。
冠心病的另一个风险就是一旦冠脉的斑块撕裂导致出血形成血栓,彻底切断心脏血供,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概率。
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过程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胸廓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这种手术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就像在心脏上架起了“桥梁”,俗称“搭桥术”,而这根心血管被称为“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患者本身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血管,以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解除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的的手术,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
二目的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血液供应。
三操作方法先做正中胸骨锯开术,再将纵隔腔打开,移植血管。
手术完成后,将胸腔引流管放置在纵隔与胸腔中以利于引流。
四护理方法1.术前护理(1)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及流程,介绍ICU环境,解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政策,缓解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
(2)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遵医嘱完成各项检查。
(3)遵医嘱备皮,告知患者术前一晚20点禁食,24点禁水。
(4)对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为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医嘱给予催眠药。
(5)针对有心脏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并对心绞痛发作有效控制。
(6)术前要对双侧腿部大隐静脉周围皮肤状况进行检查,并对深静脉进行试验,有效保护供血管区域,防止局部皮肤受到损伤和感染,忌用下肢静脉注射或滴液。
(7)皮肤准备:在体外循环备皮基础上,包括下肢自膝关节上三分之一至踝部的范围。
2.术中护理(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胸部垫高。
(2)取大隐静脉和开胸手术的器械应分开,比免造成污染。
(3)提前准备好除颤器,随时准备体外循环。
3.术后护理(1)将患者送进监护室,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体温,保证心脏处于较低的氧耗状态,需适当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对患者冠状动脉进行有效扩张,防止冠状血管痉挛,改善血供。
(2)对液体入量和出量进行记录和控制,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适当运用扩血管药物,测量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量与速度。
(3)应尽早拔除患者气管插管,引导患者如何咳嗽排痰。
若患者无法咳痰,应给予辅助咳痰,并加强翻身和叩背,必要时给予机械吸痰。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医疗卫生是人类文明之一,
心脏病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脏病学基本概念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对冠心病者为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所采用的一种手术方法。
亦称为冠状动脉搭桥术。
可分为: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和胸廓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
手术适应症有①心绞痛严重,活动能力丧失,经系统治疗无效者;②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主要冠状动脉分支高度狭窄者;③心肌梗塞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主支有明显狭窄者;
④心绞痛合并室壁膨胀瘤或主动脉瓣狭窄者。
手术禁忌症: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病严重、心绞痛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低下、左心室喷血率小于0.2、左心室舒张末压大于2.
67kPa(20mmHg)等均不宜进行此种手术。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取自体大隐静脉作为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搭桥材料;冠状动脉的吻合口应选择在狭窄的远端,主动脉的吻合口选在升主动脉的侧壁。
胸廓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具有仅需做一个吻
合,无内膜增生危险的优点,但由于胸廓内动脉长度有限,管腔小,血流阻力增加,故仅适合于冠状动脉前降支或边缘支近段间的搭桥。
该术式自从1964年Garrett进行第1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获得成功以来,现手术死亡率已降至1%~4%,术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消失,5年随访移植的胸廓内动脉通畅率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