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监护与处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23 MB
- 文档页数:2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术后护理术后严密监护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和正确处理,医生和护理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1.1 术后病人人ICU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治疗和监测设备,如呼吸机、血压计、心电监测、引流及负压吸引装置等,使病人及时地处于监测条件下,一旦出现意外,能及时发现和得到处理;配备控制升压药或血管扩张剂的输液泵、急救复苏的电除颤器等装置;急救或常规必用的药物;常用的输液及冲洗管道的肝素液;主动脉球囊反搏机;开胸急救包;各种观察记录表格。
1.2 搬动病人患者由手术室送至ICU后,由平车搬到病床之前,要注意血压是否平稳,轻抬轻放,避免管道脱落;抬到病床上后,马上接通呼吸机心电导线、血压计;理清并保持每条输液管道的通畅;测得并记录各项监侧指标;抽取化验标本;留心观察并记录病人神志、末梢循环、寒战、肌紧张等表现。
1.3 交接班向护送医师及护士了解麻醉过程是否平稳,术中所见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布,冠脉血运重建的满意程度、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机后血压情况,尿量,电解质和酸碱是否平衡,以及用药的反应及其用量,手术过程的特殊情况,目前正在应用的药物及剂量。
1.4 监测项目(1)术后24~72小时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2)术后早期HCT宜保持在30%左右,不宜太高。
因为搭桥血管早期可出现水肿,血液黏稠度过高可促发血栓形成。
(3)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如有血压升高,应及时适当应用扩血管剂。
(4)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判断有无胸内出血或心包堵塞的预兆。
同时观察下肢取血管处伤口有无出血或渗血现象,观察弹力绷带包扎的松紧程度,抬高患肢,观察患者末梢的温度、颜色和动脉搏动情况,每小时1次。
(5)搭桥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抗凝,以防止术后早期由于血管内膜的损伤出现的血管桥的急性闭塞,以及中晚期的血管内膜增生造成血管的再次狭窄。
(6)心功能差或有低心排综合征的病人,需做好安置主动脉反搏泵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