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西泮 首选药物, 0.3~0.5mg/kg (最大剂量10mp)静注(1~ 2mg/min), 5min 内生效,但作用短暂,必要时15min后可重复静注。 也可保留灌肠, 同样生效。但肌注效果不佳。 (2)苯巴比妥 新生儿惊厥时首选,15~ 30mg/kg静注,新生儿破伤风仍因 首选地西泮。其他年龄小儿可用苯巴比妥10mg/kg静注(每分钟不大于50mg)。 (3) 10%水合氯醛 每次0.5ml/kg,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ml,加等量生理盐 水保留灌肠。
护理评估
01 02 03
既往患儿是否有发病史,家族是否有既往病史
患儿近期疾病情况 是否存在引发患儿发热的物理因素,如患儿衣物包裹过多、不良饮食 习惯等
护理诊断
有窒息的危险-与高热惊厥有关 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有关 急性意识障碍-与惊厥发作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意识障碍有关 恐惧、知识缺乏 与家长缺乏惊厥的急救护理及预防知识有关
面部及四肢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
双眼固定、上翻或斜视
牙关紧闭
伴意识丧失 肤色的改变
03.2
特点
1.6个月-3岁最易发病 2.先发热,后惊厥 3.全身惊厥发作 4.持续时间短 5.意识恢复快 6.家族有惊厥史,预后良好
04
病例分析
患儿王一惟,男,1岁8个月,患儿7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阵发性有痰 不易咳出,家长予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7月11日上午患儿出现发热,体温不 详,家长未在意,到我科就诊时发生抽搐,表现为双眼上翻,四肢强直,呼之不应, 约2-3分钟后患儿惊止,17:30由医生送入抢救室,查体T39.9℃,SPo2 97%,P: 157/min,R:50/min,患儿口唇面色红润,间断入睡。立即开通静脉通路,遵医嘱 给吸氧,心电监护,NS30ml+水合氯醛5ml灌肠,复方氨林巴比妥1.25ml肌注,嘱家 属多喂水,辅以物理降温,18:00后复测T37.8℃。医生嘱继续观察,18:30复测 T37.6℃,18:35遵医嘱停吸氧,心电监护,家属抱患儿离开病区。 诊断:热性惊厥 实验室检查: 血RT 白细胞:10.1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8.9%;血生化示正常,大小 便常规示正常; 脑电图,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 血常规示: 白细胞1.3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