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清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19
数学七下周周清测试卷二十三浙教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a²+a³=a⁵B. a²·a³=a⁶C. (a²)³=a⁶D. a⁰=1(a≠0)。
答案:C。
解析: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所以a²·a³=a⁵,A、B错误;任何非零数的0次方都为1,D选项要注意条件a≠0,(a²)³=a²×³=a⁶,C正确。
2. 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13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A. 50°B. 60°C. 70°D. 80°。
答案:A。
解析: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所以这个角的度数为180° - 130° = 50°。
3. 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 x² - 2x = 3B. 2x - y = 0C. x + 1/x = 1D. 3x - 1 = 2。
答案:D。
解析:一元一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A是一元二次方程,B 是二元一次方程,C是分式方程,只有D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4. 若x = 2是方程2x + a = 3的解,则a的值为()A. -1B. 1C. -2D. 2。
答案:A。
解析:把x = 2代入方程2x + a = 3,得到2×2 + a = 3,4 + a = 3,解得a = -1。
5.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等腰三角形B. 正方形C. 平行四边形D. 圆。
答案:C。
解析: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高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正方形沿对角线或对边中点连线对折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圆沿直径对折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无论沿哪条直线对折,两边都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五年级语文第一周周周清试卷
姓名分数
一、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14分)
拘束(sùshù) 勾勒(lělè) 迂回(yūyú)浑黄(hún hūn)
凹陷(āo áo) 矗立(chùzhù) 即使(jíjì)
二、用“___”标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按顺序将改正后的字写在横线上。
(6分)
1.草原上行车十分酒脱。
________________
2.群马急弛,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蒙汗情深何忍别,天崖碧草话斜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填空。
(16分)
1.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_,又叫人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 __代诗人_____ _____,诗的内容是:九曲黄河万里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画上“√”与“×”。
(4分) 1.《草原》是著名作家袁鹰写的,选自《内蒙风光》。
( ) 2.“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那么”表示程度,有“很、非常”的意思。
( )
3.“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的意思是:因为语言不同,歌声就是我们共同欢乐的心声。
( )。
高一数学周周清试卷命题人:全唯国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10题总计50分)1.半径为9的圆中,32π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____________. 2.已知集合}032{2=--=x x x A ,}41{<<-=x x B ,则集合=B A ____________.3.若α是第二象限角,则2α是第___________象限角. 4.已知a =2lg ,310=b ,则=54lg _______________.5.函数)1,0(2)(24≠>+=-a a a x f x 的图象的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_.6.函数)23(log 22+-=x x y 的增区间为_______________.7.用弧度制表示与6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设23.0=a ,4.02=b ,4log 8.0=c ,则c b a 、、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9.若 13590<<α, 13590<<β,则βα-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已知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0>x 时,1)(-=x f ,则04)()1(<++x f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二、解答题(其中第11题15分,第12题15分,第13题20分)11.已知集合}04{2=-=x x x A ,集合}01)1(2{22=-+++=a x a x x B ,若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2.若函数2)(kx x f =,R x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都在函数4)(-=kx x g ,R x ∈的图象的上方,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13.扇形AOB 的周长为12cm(1)若这个扇形的面积为82cm ,求圆心角大小.(2)当圆心角取什么值时,扇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七年级数学(下)第三章周周清试卷(总分:100分;时间:45 分)姓名班级成绩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B.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都是全等的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都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D.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全等直角三角形2、如图,ΔFAB≌ΔECD,则将ΔFAB通过哪种基本运动可得ΔECD( )A. 平移B.翻折C. 旋转D.无论如何都不能第2题 第3题3、如图, ΔABC≌ΔADE,AB和AD,AC和AE是对应边,那么∠DAC等于()A.∠ACBB.∠CAEC.∠BAED.∠BAC4、如图,ΔABC≌ΔADE,AB=AD, AC=AE,∠B=28º,∠E=95º,∠EAB=20º,则∠BAD为( )A.75ºB. 57ºC. 55ºD. 77º第4题第5题5、如图,ΔABC≌ΔBAD,A和B,C和D是对应顶点,如果AB=6cm,BD=5cm,AD=4cm,那么BC等于( )A.6cm B.5cm C.4cm D.5cm或4cm二、细心填一填(每空3分,共30分)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三角形具有___性那么已知,如右图ΔABE≌ΔACD,AB=AC,BE=CD,∠B=50°,∠AEC=120°,则∠DAC的度数为( )2、一般判断三角形全等需要___个条件,那么这些条分别是___、___、___、___。
4、已知△ABC≌△DEF,∠A=52°,∠B=31°,ED=10,则AB= 。
5、一木工师傅有两根长分别为5cm、8cm的木条,他要找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现有3cm、10cm、20cm四根木条,他可以选择长为 cm的木条三、耐心解一解(共52分)1、如图,在△ABC中,BAC是钝角,完成下列画图,并用适当的符号在图中表示;(1)AC边上的高;(2) BC边上的高.(在上图中直接画)(12分)CBA2、 如图,在△ABC中,∠B=440,∠C=720,AD是△ABC的角平分线,(1)求∠BAC的度数;(2)求∠ADC的度数;(12分)3.已知:如图,,。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卷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勋.(xūn)奠.基(diàn)选聘.(pìn)气冲斗.牛(dǒu)B.挚.友(zhì)迭.起(dié)咳嗽(..sou)鲜.为人知(xiān)C.卓.越(zhuó)校.对(xiào)薪.金(xīn)深恶痛绝(wù)D.硕.果(shuò)草率.(shuài)悠.然(yōu)潜.心贯注(qi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出人头地郑重其事讳疾忌医人才倍出B.名副其实莫名其妙无所事事再接再励C.永往直前语重心长精神矍铄无边无垠D.甘拜下风首屈一指别出心裁谈笑风生3.下列句中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些人对骑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B.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气冲斗牛....,广场舞大妈纷纷转移战场,杀入股市。
C.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D.李老师作画,看似心不在焉....,可不一会儿,一只奔腾的骏马就跃然纸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
若心无国家之尊严,他们怎有如此壮行?①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②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③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吹角④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A.①④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④③①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B.“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周周清(四) 辅音及辅音字母组合发音及Unit 3满分: 100分班级: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I. 听力测试 (语音) (共30分)第一节听一遍,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每小题1分,共10分)( ) 1. A. dad B. had C. fat( ) 2. A. book B. look C. foot( ) 3. A. bottle B. little C. cotton( ) 4. A. mum B. map C. mad( ) 5. A. pat B. pen C. pink( ) 6. A. orange B. gate C. grey( ) 7. A. these B. those C. they( ) 8. A. late B. hate C. mate( ) 9. A. nut B. fun C. bus( ) 10. A. snake B. like C. hate第二节听两遍,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短语或句子。
(每小题1分,共7分)( ) 11. A. her pen B. my name C. your pencil( ) 12. A. his B. hers C. here’s( ) 13. A. me B. call me C. ask me( ) 14. A. an ID card B. an orange C. an apple( ) 15. A. It’s yours. B. It’s mine. C. It’s hers.( ) 16. A. Here’s a photo. B. Here are his books. C. These are pens. ( ) 17. A. I lost my watch. B. She found a baseball. C. Here’s a set of keys.第三节听一遍,选出划线部分读音与另外两个不同的选项。
周周清试卷(相似三⾓形)7.如图,D为△ABC的AB边上的⼀点,∠ADC=∠ACB,若AC=cm,AB=3cm,则AD 的长为_________cm.9.在同⼀时刻两根⽊竿在太阳光下的影⼦如图所⽰,其中⽊竿AB=2m,它的影⼦BC=1.6m,⽊竿PQ的影⼦有⼀部分落在了墙上,PM=1.2m,MN=0.8m,则⽊竿PQ的长度为_________m.12.如图,△ABC中,P为AB上⼀点,在下列四个条件中:(1)∠ACP=∠B;(2)∠APC=∠ACB;(3)AC2=AP?AB;(4)AB?CP=AP?CB.能使△APC与△ACB相似的条件是()A.(1)(2)(3) B.(1)(3)(4) C.(2)(3)(4) D.(1)(2)(4)15.能判定△ABC∽△A′B′C′的条件是()A.B.且∠A=∠A′C.且∠B=∠C D.且∠B=∠B′17.如图所⽰,某校宣传栏后⾯2⽶处种了⼀排树,每隔2⽶⼀棵,共种了6棵,⼩勇站在距宣传栏中间位置的垂直距离3⽶处,正好看到两端的树⼲,其余的4棵均被挡住,那么宣传栏的长为()⽶.(不计宣传栏的厚度)A.4 B.5 C.6 D.818.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M是DE的中点,CM的延长线交AB于点N,则S△DMN:S四边形ANME等于()A.1:5 B.1:4 C.2:5 D.2:719⼩明拿⼀个等边三⾓形⽊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形⽊框在地⾯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A.B.C.D.4、如图,△ABC ∽△ADE ,则下列⽐例式正确的是 ( ) A .DCAD BEAE = B .ACADABAE =C .BCDE ACAD =D .BCDE ACAE =5、盐城市⼤纵湖旅游风景区中某两个景点之间的距离为75⽶,在⼀张⽐例尺为1:2000的导游图上,它们之间的距离⼤约相当于() A .⼀根⽕柴的长度 B .⼀⽀钢笔的长度 C .⼀⽀铅笔的长度 D .⼀根筷⼦的长度6、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 与△A ′B ′C ′相似的是() A .∠A=45°,∠C=26°,∠A ′=45°,∠B ′=109° B.AB=1,AC=23,BC=2,A ′B ′=6,A ′C ′=9,B ′C ′=12C .AB=1.5,AC=415,∠A=36°,A ′B ′=2.1,A ′C ′=1.5,∠A ′=36°D .AB=2,BC=1,∠C=90°,A ′B ′=2,B ′C ′=22,∠B ′=90°7、电影院呈阶梯或下坡形状的主要原因是()A .为了美观B .盲区不变C .增⼤盲区D .减⼩盲区8、下列四个三⾓形,与左图中的三⾓形相似的是()9、线段2cm 、8cm 的⽐例中项为 cm .10、已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组对应边分别是15cm 和23cm ,它们的周长差40cm ,则其中较⼤三⾓形的周长是 cm .11、已知点C 为线段AB 的黄⾦分割点且AB = 2,则AC ≈(精确到0.1).(第8题) A . B . C . D .A B CE 第4题图第14题第15题图 A D B P第16题图14、已知,如图,在正⽅形ABCD 中,F 是AD 的中点,BF 与AC 交于点G ,则△BGC 与四边形CGFD 的⾯积之⽐是 .15、如图,在直⾓梯形ABCD 中,AB=7,AD=2,BC=3,如果边AB 上的点P ,使得以P ,A ,D 为顶点的三⾓形以P ,B ,C 的顶点的三⾓形相似,这样的点P 有个。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周测、周周清试卷【全册齐全,含答案】周测培优卷1四则运算的意义与计算的能力检测卷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16分)1.求几个( )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 )、( )、( )。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后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
4.已知387+275=662,那么662-387=( ),662-275=( )。
5.已知28×35=980,那么980÷28=( ),980÷35=( )。
6.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得( );一个数乘0得( );0除以( )的数得0。
7.要使60+240÷20-5先算加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必须使用( ),算式是( )。
二、我会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3分,共9分)1.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 2.验算乘法算式是否正确,可以用除法验算,也可以用乘法验算。
( ) 3.计算17+83-17+83,结果是0。
( ) 三、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面)(每题4分,共12分)1.若□÷△=○,则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B.△÷□=○C.△×○=□2.观察下面的算式,中括号运用恰当的是( )。
A.(13+52)×[62-16]B.20×[69-(17+23)]C.[160-93÷3]×93.小凯有贴画120张,是小康的2倍,小康有贴画( )张。
A.60 B.240 C.118 四、计算挑战。
(共44分)1.口算。
(每题1分,共6分)75+35=120-65=45×4=380÷19=0÷73=24×40=2.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每题3分,共12分) 678+189=386-89=※106×28=910÷35=3.计算。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是正数的是()A. -5B. 0C. 2D. -8答案:C解析:正数是大于零的数,所以选C。
2.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A. 7B. 12C. 15D. 20答案:B解析: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所以选B。
3. 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A. 6B. 7C. 9D. 10答案:B解析: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所以选B。
4. 下列各数中,是分数的是()A. 3/4B. 5/6C. 7/8D. 9/10答案:A解析:分数是两个整数相除的形式,所以选A。
5. 下列各数中,是整数的是()A. 1.5B. 2.3C. 3D. 4.7答案:C解析:整数是没有小数部分的数,所以选C。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0加上任何数都等于()答案:任何数解析:0加上任何数都等于原数。
7. 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答案:原数解析: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原数。
8.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答案:0解析: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
9. 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答案:原数解析: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原数。
10. 任何数除以0没有意义,因为()答案:0不能作为除数解析:0不能作为除数,因为除以0没有意义。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计算下列各题:(1)3.5 + 2.8答案:6.3解析:将两个数相加得到6.3。
(2)4.2 - 1.5答案:2.7解析:将两个数相减得到2.7。
(3)2.5 × 3.2答案:8解析:将两个数相乘得到8。
12. 计算下列各题:(1)3/4 + 2/5答案:23/20解析:将两个分数相加,先通分,然后相加得到23/20。
(2)5/6 - 1/3答案:1/2解析:将两个分数相减,先通分,然后相减得到1/2。
(3)2/7 × 3/4答案:6/28解析:将两个分数相乘,直接相乘得到6/28。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小明有15个苹果,小华有2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40个解析:将小明和小华的苹果数相加得到40个。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周周清科学第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属于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 月亮的阴晴圆缺B. 鸟儿的飞翔姿态C. 汽车的速度快慢D. 以上都是答案:D。
解析:科学研究包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分析等,月亮的阴晴圆缺是天文现象,鸟儿的飞翔姿态涉及生物运动学,汽车速度快慢涉及物理学,都属于科学研究范畴。
2.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A. 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C. 设计实验D. 得出结论答案:A。
解析:在科学探究中,首先要发现问题,才能针对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后续步骤。
3. 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哪种工具最适合测量一张纸的厚度()A. 直尺B. 游标卡尺C. 螺旋测微器D. 以上都不合适答案:C。
解析:一张纸的厚度很薄,螺旋测微器的精度最高,适合测量微小的长度,直尺和游标卡尺精度不够。
4.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结果一定是正确的B. 实验中可以随意更改数据C. 实验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步骤D. 不需要重复实验答案:C。
解析:实验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不一定完全正确;实验中绝对不可以随意更改数据;科学实验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且往往需要重复实验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 水在4℃时的密度()A. 最大B. 最小C. 与常温时一样D. 无法确定答案:A。
解析: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是水的一个特殊性质。
6. 以下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 空气B. 盐水C. 氧气D. 土壤答案:C。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组成的纯净物,而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盐水是盐和水的混合物,土壤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7. 科学记数法中,1200可以表示为()A. 1.2×10²B. 1.2×10³C. 12×10²D. 0.12×10⁴答案:B。
解析:1200 = 1.2×1000 = 1.2×10³。
周周清试卷试卷及答案————————————————————————————————作者:————————————————————————————————日期:2十堰外国语学校九年级2016-2021学年上学期周周清试卷 (9.1)〔时限:70分钟总分值100分主要内容:?与朱元思书?〕一、积累与运用。
(1-7小题每题3分,8小题6分,共27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A.哺.育〔pǔ) 机械.〔xiè) 一气呵.成(hē〕溯.流而上(suò〕B.琐.事〔suǒ〕诅.咒(zǔ) 声名狼藉.〔jí〕惟妙惟肖.(xiào〕C.分歧.〔qí) 喧.嚣〔xiāo) 坚持不懈.(jiě) 瑰.丽〔guì)D.收敛.〔liǎn) 干涸.(gù〕鲜.为人知(xiǎn〕铁锹.〔qiū〕2.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D )A.气势磅礴、场面宏大的国庆阅兵仪式虽早已落下维幕,每当想起仍令人热血沸腾。
B.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消声匿迹多年的桃花水母频频重现浙江各地。
C.少数年轻人通霄达旦地玩电子游戏,这样既荒废学业,又严重影响身心安康。
D.这部小说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D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平安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欣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开展做出了卓越的奉献。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B )A.菲律宾虽欲扩大军备,但财力贫乏,面对美国的天价先进武器,只能望洋兴叹....。
bfb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清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汉字结构的描述?A. 汉字是由音节组成的B.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C. 汉字是由部首组成的D. 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2.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3. 下列哪个成语是形容文章或说话内容丰富的?A. 字字珠玑B. 一字千金C. 一落千丈D. 一泻千里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修辞手法的描述?A. 比喻是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进行表达的B.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来进行表达的C. 对偶是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差异来进行表达的D. 排比是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的事物来进行表达的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的描述?A. 句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B. 逗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C. 问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D. 冒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是表音文字,每个汉字都对应一个音节。
()2.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4.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进行表达。
()5. 引号用于引述他人的话语或文章的原文。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捺、点、钩、折等。
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罗贯中。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
4.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来进行表达。
5. 省略号用于表示语气的停顿或内容的省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汉字的演变过程。
2. 请简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
3. 请简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4. 请简述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5. 请简述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的作用。
七年级下册数学周周清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A.16平方厘米B.8平方厘米C.4平方厘米D.2平方厘米2.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21B.37C.39D.27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腰长是12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22厘米B.32厘米C.42厘米D.52厘米4.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A.5厘米B.10厘米C.15厘米D.20厘米5.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31B.33C.35D.36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任何两个奇数相加的和都是偶数。
()7.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度。
()8.任何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都是正数。
()9.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10.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36,那么这个数可能是5。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2.下列哪个数是9的倍数?______1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4.下列哪个数是合数?______15.如果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半径是______厘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解释什么是质数和合数。
17.如何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18.解释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19.如何计算一个圆的面积?20.解释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81,求这个数的平方根。
24.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求这个圆的直径。
25.求24的因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26.小明有5个苹果,他每天吃一个苹果,问他吃完这些苹果需要多少天?27.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九年级化学第三周周清试卷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36分)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2.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白醋挥发 B. 铁锅生锈C. 煤炭燃烧D. 饭菜变馊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B.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4.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D.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2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6.小亮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C.认为与本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7.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8.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A.可吸入颗粒物(PM2.5)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9.下列做法会加剧大气污染的是()A.风力发电B.焚烧秸杆C.处理尾气D.植树造林10.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1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八上第9周周周清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A.寒噤(jìn)瓦砾(lì) 镂(lóu)空匀称(chèng)B.拂(fó)晓嶙(lín)峋阻遏( è ) 蟠(pán)龙C.绥(suí)靖刹(shà)那轩(xuān)榭纳粹(suì)D.丘壑(hè) 仄(zè)歪帷(wéi)幕荒谬(mi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A.肃穆锐不可当张皇失措惟妙惟肖B.消魂转弯抹角当然无存重峦叠嶂(销魂、荡然无存)C.溃退月明风青应地制宜雅俗之分(月明风清、因地制宜)D.纳凉自出心栽失之毫厘眼花瞭乱(别出心裁、眼花缭乱)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B )A. 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与现实不符合,换成绞尽脑汁)B. 车展会的展位供不应求,得到展位的各个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
C. 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太夸张,换成十分狼狈)D. 当四川汶川大地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不合逻辑,没有谁会期望大地震。
换成突如其来)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 )A.《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演出,有利地推动了闽北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介词掩盖主语)C.西南旱灾警示我们: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两面对一面)D.进入2010年南非世界杯赛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不合逻辑,欢呼声不能被看到。
)5.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B 100岁以上C 90岁D 70岁(60岁为花甲,或者甲子。
70岁为古稀。
90为耄耋。
《山市》第一部分:1、《山市》选自。
作者蒲松龄,别号,是代著名的文学家。
2、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碧瓦飞甍()⑵高垣睥睨()()3、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而楼上人往来屑屑⑵历历在目⑶尘气莽莽然⑷或凭或立4、本文以为序,描绘了幻境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根据提示填空。
初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消失阶段。
5、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山市的特点。
6、本文的中心句是7、读了本文,你认为奂山的山市蜃景有哪四种主要特点?各引一句原文证明你的观点。
8、海市蜃楼是世间奇景,人们很少能看到,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看到。
阅读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用一句话来概括。
《山市》第二部分: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飘渺()⑵逾时()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连亘六七里⑵倏忽如拳如豆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
⑵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4、“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思为,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
5、阅读下面两副对联,说说它们写的是哪一部作品和哪一个作家。
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⑵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
安得装妖孽?后代剥它画皮。
作品:作家:6、用你知道的物理知识简单解释一下“海市蜃楼”或“山市奇景”出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聊斋志异》柳泉居士清2、⑴méng ⑵pì nì 3、⑴忙碌的样子⑵清晰⑶广大⑷有的4、时间孤塔宫殿城郭危楼如拳如豆5、奇异奇妙神秘变化多端罕见变幻莫测6、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7、①规模宏大: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②变化迅速: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③形象逼真: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见山上人烟市肆,与市无别。
④色彩鲜艳:碧瓦飞甍。
8、大自然充满神奇,我喜欢大自然。
第二部分:1、⑴piǎo miǎo⑵yǘ2、⑴连绵不断⑵突然3、略4、没有子虚乌有5、作品:《聊斋志异》作家:蒲松龄6、在大气中,空气会出现各层密度不同的现象,冷空气密度比热空气密度大,在温度不同的两层空气交界处,光线也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像镜子一样显示出远方的景物的影像。
1给下列字注音青冥.(míng)飞甍.(méng)高垣.(yuán)禅.院(chán)逾.时(yú)连亘.(gèn)倏.忽(shū)窗扉.(fēi)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②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④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⑤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⑥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⑦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⑧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再往上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
⑨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⑩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3填空⑴《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⑵文中“惟危楼一座”中的“危楼”两字,我们不由地联想到李白在《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两句诗。
4问题探究(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
记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
时间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
(3)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形成阶段:孤塔、宫殿的出现;②发展阶段:城市的出现;③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消失。
(4)课文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照应开头,说明淄川的地方确实可以看到山市这种自然现象。
(5)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称为“鬼市”?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当时的人们不能用科学道理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6)运用科学知识,请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解释?“山市”与“海市”一样,是由于光的折射作用而长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自测二:1、解释下列各句中红色词语。
①相顾惊疑看②连亘六七连绵不断③中有楼若者像④惟危楼一高⑤裁如星点通“才”,只有,仅有⑥或凭或立靠着2、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3、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简要赏析“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一句中的“插”字的表达效果。
写出塔尖穿进天空的雄姿,显出了孤塔的高耸。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山市幻景的?依据是什么?时间顺序;忽见(孤塔耸起)→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既而(惟危楼一座,楼五架)→逾时(楼渐低)→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6、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7、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8、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9、①由于古代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对于许多的自然现象不能给予科学的解释。
你除《山市》外,还知道哪些现象古人不能解释而把它们付诸神话故事?至少写两个。
天狗吃月、腐草为萤、露结为霜等;②假如你随着某旅游团在沙漠地区或大海游玩,恰巧出现文中所描述的这种景象,你该如何向游客们解释这一自然现象?这是由于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折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当空气中各层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折射的光线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奇异的幻景。
一般发生在沙漠地区和海边,古人误认为是蜃(大蛤蜊)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也叫蜃景。
自测三:一、解释加红词语义。
1、数年恒不一见数,几。
恒,经常。
2、层层指数数数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县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忙碌的样子6、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7、倏忽,如拳如豆突然二、【基础练习】1.《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2.用课文原句回答:“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要把握山市发生变化的三个阶段,同时注意时间词语“忽”“无何”“未几”“忽”“既而”“逾时”“倏忽” 的顺序。
3.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当时的人们不能用科学道理解释这一自然现象。
(或回答抓住山市变幻莫测这一特征也可。
)4.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为初生阶段;城郭的出现为发展阶段;危楼的出现是高潮阶段。
5.课文如删掉“始悟为山市”一句,并不影响对“山市”描写的连贯性,为什么不能删?不能。
这是一句描写中的议论,除有点题的作用之外,其中一个“悟”字,更表明了所见所闻景象与真实无异。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①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无何:不久,不一会儿)②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连亘:连绵不断)③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依稀:隐隐约约)④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⑤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逾时:过了一会儿)7.翻译下列句子:⑴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其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⑵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⑶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⑷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
8.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夸张)(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比喻)(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排比)9.本文说明的顺序是时间顺序10.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加以解释,然后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无何:不一会儿②未几:不一会儿③既而:不久④逾时:过了一会儿⑤倏忽:转眼之间作用:表现山市景象瞬息变幻的特点11.“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为没有,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子虚乌有。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句话。
译:我听说,起早赶路的人,曾经看到山上有居住的人家,集市和商店,与人间毫无差别,所以山市又叫做“鬼市”13.将“始悟为山市”改为“始知为山市”可否?为什么?答:不可改。
“始悟”有“恍然”之意,此“悟”照应开头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然数年恒不一见”。
用“知”则无醒悟的意味。
七年级语文(上)《山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山市》是一篇文言文。
本文以时间为序,用精练生动的语言,具体详细地描绘山市虚幻奇丽的景象和山市从形成、发展、高潮和消失的全过程。
学习本课主要以诵读为主,以积累材料培养文言语感为重点,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对本文所涉及的“山市”这一科学现象(与“海市蜃楼”相似),进行适当的研究。
应学会观察自然景观的变化,借助丰富的想像力,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描绘景物的画面。
一、填空:《山市》选自作者,字留仙,世称“”,代文学家。
本文描写了变幻莫测的,作者行文以“忽见、、忽、、、倏忽”等表时间性的词语来贯穿全文,使文章层次显得很清晰。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1、飞甍()2、高垣()3、禅院()4、逾时()5、连亘()6、倏忽()7、睥睨()()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1、然数年恒不一见()2、高插青冥,相顾惊疑()()3、往来屑屑()4、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5、连亘六七里()6、或凭或立,不一状()()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8、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9、见山上人烟市肆()10、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