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1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下图表示用该氢氧化钠溶液与10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试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4.6%【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中和反应放热,故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直至反应恰好完全,溶液温度达到最高,故根据图示可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那溶液的质量为20g时,反应恰好完全解:分析图知与1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氢氧化钠质量为:20g×8%=1.6g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 36.51.6g x40:1.6g=36.5:xx=1.46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g/10g=14.6%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2.6g,其中含氧元素4.8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7g氯化钠溶液。
计算:(l)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______;(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______。
【答案】84.1% 5.7%【解析】【分析】【详解】(l)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4.8g÷=10.6g;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g÷12.6g×100%≈84.1%;(2)设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y 2322Na CO+2HCl=2NaCl+H O+CO106734410.6g x y↑1067344==10.6g x yx=7.3gy=4.4g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3g÷(137g+4.4g-12.6g)×100%≈5.7%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进行下列实验:取样品14 g,放入烧杯中,加入96 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 g。
考点17 化工流程中物质的结晶化工流程中物质的结晶需根据晶体的组成、溶解度、水解、性质综合考虑,大多数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但对不同的晶体有所改变。
1.(2019全国Ⅰ卷)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
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答案】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解析】(4)为了出去可溶性的硫酸铵、铁离子等,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2. (2018课标Ⅰ)醋酸亚铬[(CH3COO)2Cr·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
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3)打开K3,关闭K1和K2。
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__________。
【答案】(冰浴)冷却过滤【解析】(3)打开K3,关闭K1和K2,由于锌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c中压强增大,所以c中亮蓝色溶液能流入d装置,与醋酸钠反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醋酸亚铬难溶于水冷水,所以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要采取的操作是(冰浴)冷却、过滤、洗涤、干燥。
3.(2017课标Ⅰ)(14分)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3)TiO2·x 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30 35 40 45 50TiO2·xH2O转化92 95 97 93 88率%分析40℃时TiO2·x 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3卷注意事项:i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 . tRNA、rRNA和mRNA 都从DNA转录而来B .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 .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 .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2.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 .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 .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3. 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0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 .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 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I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1B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I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 •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I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 • 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0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24TiOCl -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30 35 40 45 50 TiO 2·x H 2O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分析40 ℃时TiO 2·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列式计算)。
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100℃、2h ,90℃,5h (2)FeTiO 3+ 4H ++4Cl − = Fe 2++ 24TiOCl - + 2H 2O(3)低于40℃,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4 (5)Fe 3+恰好沉淀完全时,c (34PO -)=2251.3101.010--⨯⨯mol·L −1=1.3×10–17 mol·L −1,c 3(Mg 2+)×c 2(34PO -)=(0.01)3×(1.3×10–17)2=1.7×10–40<K sp ,因此不会生成Mg 3(PO 4)2沉淀。
专题13 溶解度曲线类专练1.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1)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
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减少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B.重复利用氢氧化钠,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②过滤Ⅲ的目的是提纯,综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
冷却到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b.60℃c.40℃d.10℃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上,在300~400℃左右分解。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工业碳酸钙(主要成分为CaCO3,杂质为Al2O3、FeCO3)为原料,先制备无机钙盐,再与甲酸钠溶液混合制取甲酸钙。
结合图中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表中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现提供的试剂有:a.甲酸钠b.5mol·L-1的硝酸c.澄清石灰水请补充完整由碳酸钙制备甲酸钙的实验步骤:步骤1:称取13.6g甲酸钠溶于约20mL水中,配成溶液待用,并称取研细的碳酸钙样品10g待用。
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Fe3+ 1 3.2Al3+ 3.0 5.0Fe2+ 5.8 8.8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3卷理综(化学)(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S32 K39 Cr52 Mn55 Fe56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排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能够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行利用的清洁燃料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植物油氢化进程中发生了加成反映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辨别D.水能够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9.以下实验操作标准且能达到目的的是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取得0.6N 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映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本钱低,其工作原理如下图,其中电极a经常使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映为:16Li+x S8=8Li2S x(2≤x≤8)。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映: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若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刻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纸盒为21。
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W XY ZA.氢化物沸点:W<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C.化合物熔点:Y2X3<YZ3D.简单离子的半径:Y<X13.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侵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高(Gao)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一)工艺流程题1.【2017新(Xin)课标1卷(Juan)】(14分(Fen))Li4Ti5O12和(He)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2·x 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30 35 40 45 50TiO2·x 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 ℃时TiO2·x 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列式计算)。
FePO4、Mg3(PO4)2的K sp分别为。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2【2017•新课标Ⅱ】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
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回(Hui)答下列问题:(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Jia)入几滴硝酸。
加入硝酸的目的是,还可使(Shi)用代(Dai)替硝酸。
(2)沉(Chen)淀A的主要成分是,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
专题 有关铁铜的工艺流程训练1.用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Fe 3O 4、FeO 、SiO 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软磁αFe 2O 3)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酸浸时,常将烧渣粉碎,并加入过量H 2SO 4,其目的是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同时抑制Fe 3+水解B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FeS 2+14Fe 3++8H 2O===15Fe 2++2SO 2-4+16H +C .检验FeCO 3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洗涤干净D .煅烧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若用氯气代替空气也可得到高纯氧化铁答案:D【解析】酸浸时,将烧渣粉碎,可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加入过量H 2SO 4,可抑制Fe 3+水解,A 项正确;FeS 2将Fe 3+还原为Fe 2+,离子方程式为FeS 2+14Fe 3++8H 2O===15Fe 2++2SO 2-4+16H +,B 项正确;滤液中有硫酸铵,检验FeCO 3是否洗净可以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SO 2-4,C 项正确;用氯气代替空气会生成氯化铁,D 项错误。
2.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 3O 4、Fe 2O 3和FeO)得到绿矾(FeSO 4·7H 2O),再通过绿矾制备铁黄[FeO(OH)]的流程如下:烧渣――→酸溶② ――→FeS 2②溶液――→ ②绿矾―――――→氨水/空气②铁黄已知:FeS 2和铁黄均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②,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B .步骤②,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FeS 2+14Fe 3++8H 2O===15Fe 2++2SO 2-4+16H +C .步骤②,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D .步骤②,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 答案:C【解析】要制得绿矾,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步骤②最好选用硫酸来溶解烧渣,A 项正确;加入FeS 2后得到的溶液经步骤②可得到绿矾,故步骤②中FeS 2和Fe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FeSO 4,离子方程式为FeS 2+14Fe 3++8H 2O===15Fe 2++2SO 2-4+16H +,B 项正确;步骤②,由FeSO 4溶液得到绿矾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而不是蒸发结晶,C 项错误;步骤②中若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则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D 项正确。
9.(高考27题)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检测卷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简称化工流程题,是新课程高考的热点,它是传统“无机框图题”的变革与创新,以化工生产为背景,用框图的形式表述生产流程。
该题型取材于真实的、广阔的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问题设计更加灵活,更有化学味,是落实新课程高考对考生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化工流程题是化学与生活、社会生产联系的重要体现。
自从2017年《化学与技术》模块不再作为选考题目,在必考题目中,化工流程题目就更显重要。
解化工流程题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料的走向,例如在主产品里还是副产品里面,在滤渣还是滤液里,在有机层还是水层。
二是物料或元素在某处的存在形式及含量多少。
三是物质转化的环境体系和条件。
1. (2017全国Ⅲ卷27题)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 2O 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 2O 3+Na 2CO 3+NaNO 3Na 2CrO 4+Fe 2O 3+CO 2+NaNO 2 。
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 2O 3与NaNO 3的系数比为 。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 。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 使之变 (填“大”或“小”),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 2Cr 2O 7固体。
冷却到 (填标号)得到的K 2Cr 2O 7固体产品最多。
a.80℃b.60℃c.40 ℃d.10℃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 。
(5)某工厂用m 1 kg 铬铁矿粉(含Cr 2O 3 40%)制备K 2Cr 2O 7,最终得到产品 m 2 kg ,产率为 ×100%。
1.【答案】⑴2:7 陶瓷在高温下会与Na 2CO 3反应⑵Fe Al(OH)3⑶小 CrO 42﹣+2H2O 72﹣+H 2O ⑷d 复分解反应⑸21190m 100%147m【解析】第⑴问,根据已知条件FeO•Cr 2O 3+Na 2CO 3+NaNO 3Na 2CrO 4+Fe 2O 3+CO 2+ NaNO 2,Cr 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Fe 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N 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3价,由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关系利用升降法配平,反应为2FeO•Cr 2O 3+4Na 2CO 3+7NaNO 3 4Na 2CrO 4+Fe 2O 3+4CO 2+7NaNO 2,则FeO•Cr 2O 3与NaNO 3的计量系数比为2:7。
第3讲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浓度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1)托盘天平: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药品放在□01左盘,砝码放在□02右盘,读数精确到□030.1 g 。
(2)容量瓶 ①构造及三标记②容量瓶使用前要先□08查漏后□09洗净。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10玻璃棒、□11胶头滴管等。
2.配制过程以配制480 mL 1 mol·L -1 NaOH 溶液为例,所需容量瓶的规格:□12500_mL 。
(1)配制流程如下图所示:(2)配制步骤①计算(填写计算过程与结果)m (NaOH)=□130.5_L ×1_mol·L -1×40_g·mol -1=20.0_g 。
②称量:根据计算结果,称量固体质量。
③溶解:将称量好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用□14玻璃棒搅拌;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15加速溶解。
④转移(移液)移液前需要将溶液□16冷却至□17室温,然后用玻璃棒□18引流至500 ml 容量瓶中。
⑤洗涤: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192~3次,洗涤液也都注入□20容量瓶中,并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⑥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待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211~2_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水平□22相切。
⑦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⑧装瓶、贴签。
3.误差分析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1 mol·L -1 NaCl 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
(×) 错因:1_mol·L -1_NaCl 溶液是指1_L 该溶液中含1_mol_NaCl 。
(2)从100 mL 5 mol·L -1 H 2SO 4溶液中取出了10 mL ,所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1。
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是我国国家药典,是我国医药行业规范的重要依据,其中的药物品种和配方都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和实践验证。
在其中,重铬酸钾溶液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医药生产、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重铬酸钾溶液的性质1. 化学性质重铬酸钾分子式为K2Cr2O7,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在通常情况下呈橙红色结晶,可溶于水并呈橙红色溶液。
2. 医药用途重铬酸钾溶液主要用于医院、实验室中的消毒、杀菌和清洗设备器皿,能有效地去除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三、生产工艺1. 原料准备重铬酸钾的生产原料为铬酸钾和硫酸。
2. 工艺流程(1)制备浓硫酸硫矿经过浸出、浓缩、净化等工序制得浓硫酸。
(2)制备铬酸钾将浓硫酸和铬酸钾原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反应制得重铬酸钾。
3. 质量控制重铬酸钾溶液的生产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控制反应条件和确保生产设备的洁净度,以确保产品质量。
四、质量标准1. 外观要求重铬酸钾溶液应为橙红色液体,无悬浮物和沉淀。
2. PH值重铬酸钾溶液的PH值应在2.0-3.5之间。
3. 有效成分含量重铬酸钾溶液的有效成分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五、药理作用重铬酸钾溶液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可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和清洗,也可用于实验室中的细胞培养、微生物学实验等领域。
六、安全使用和储存1. 使用注意事项(1)重铬酸钾溶液为强氧化性物质,使用时需戴上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避免与有机物、易燃物接触,以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2. 储存要求将重铬酸钾溶液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有机物,避免阳光直射。
七、结语重铬酸钾溶液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医药、化工、实验室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使用安全。
希望生产企业、使用单位和个人能够认真学习和遵守相关规定,共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八、实际应用重铬酸钾溶液在医药、实验室、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1.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磷精矿主要成分为Ca5(PO4)3(OH),还含有Ca5(PO4)3F和有机碳等。
溶解度:Ca5(PO4)3(OH)<CaSO4·0.5H2O(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
(2)磷精矿粉酸浸时发生反应:2Ca5(PO4)3(OH)+3H2O+10H2SO4△10CaSO4·0.5H2O+6H3PO4①该反应体现出酸性关系:H3PO4__________H2SO4(填“>”或“<”)。
②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①中结论:P和S电子层数相同,__________。
(3)酸浸时,磷精矿中Ca5(PO4)3F所含氟转化为HF,并进一步转化为SiF4除去。
写出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H2O2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2脱除,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
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
80℃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2SO 残留,原因是4__________;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a g所得精制磷酸,加适量水稀释,以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b 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消耗NaOH溶液c mL。
精制磷酸中H3P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已知:H3PO4摩尔质量为98 g·mol−1)2. 以Cl2、NaOH、(NH2)2CO(尿素)和SO2为原料可制备N2H4·H2O(水合肼)和无水Na2SO3,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已知:①Cl 2+2OH−ClO−+Cl−+H2O是放热反应。
②N2H4·H2O沸点约118 ℃,具有强还原性,能与NaClO剧烈反应生成N2。
高三化学工艺流程题专项训练_一、填空题 1.立德粉ZnS·BaSO 4(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
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
灼烧立德粉样品时,钡的焰色为_________(填标号)。
A .黄色 B .红色 C .紫色 D .绿色(2).以重晶石(BaSO 4)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①在回转窑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转窑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CO 2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水溶性变差。
其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沉淀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品中S 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
称取m g 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25.00mL 0.1000mol·L −1的I 2−KI 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反应5min ,有单质硫析出。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过量的I 2用0.1000mol·L −1 Na 2S 2O 3溶液滴定,反应式为I 2+2223S O -=2I −+246S O -。
测定时消耗Na 2S 2O 3溶液体积V mL 。
终点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S 2−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2.硼酸(33H BO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
一种以硼镁矿(含2252Mg B O H O ⋅、2SiO 及少量23Fe O 、23Al O )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95 ℃“溶侵”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专题09 化工流程选择题1.以乙烯、丙烯为代表的低碳烯烃是石油化工领域的核心产品,也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下图是一种新型合成低碳烯烃的工艺流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低碳烯烃属于新能源B.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低碳烯烃可在石油分馏过程中获取D.上述工艺流程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答案】D2.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和药物。
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某些原料的流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B.第②步属于物理变化C.从第④~⑤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单质D.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24 、Ca2+、Mg2+、Fe3+等杂质,加入试剂的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答案】C【解析】A.从海水中提取的水、NaCl只是物理变化,因此不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错误;B.第②步MgCl2·6H2O变为MgCl2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从第④~⑤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单质,正确;D.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24 、Ca2+、Mg2+、Fe3+等杂质,加入试剂的顺序为: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过滤后加盐酸或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等,SO42-必须在Ca2+之前除去,错误。
6.当今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某化工集团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钛厂、氯碱厂、甲醇厂进行联合生产。
其主要生产工艺如下:(FeTiO3中Ti为+4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只有“电解”、“氯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氯化”时每消耗36g焦炭,则转移7mol电子C.“合成”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上述流程中“Mg,Ar"可用“Mg,CO2”代替【答案】B7.SO2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制化工业原料H2SO4和清洁能源H2。
近五年化工流程题高考真题1.(2016新课标I)2NaClO 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2NaClO 中Cl 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2ClO 的化学方程式 。
(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2Mg +和2Ca +,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2ClO ,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
(5)“有效氯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2Cl 的氧化能力。
2NaClO 的有效氯含量为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1)+3(2)3224242NaClO SO H SO ===2ClO 2NaHSO +++ (3)NaOH 溶液;23Na CO 溶液;2NaClO (4)2:1,2O (5)1.57【解析】(1)2NaClO 中Na 为+1价,O 为-2价,计算可得Cl 的化合价为3+。
(2)由流程图可知反应物为24H SO 、2SO 和3NaClO ,产物为2ClO 和4NaHSO ,根据氧化还原化合价升降守恒进行配平,可得方程式为:3224242NaClO SO H SO ===2ClO 2NaHSO +++(3)粗盐提纯过程,主要考虑除去杂质离子,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加入NaOH 除去2Mg +、加入23Na CO 除去2Ca +;电解食盐水并加入2ClO ,产物中有2NaClO 生成,由于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应该是2ClO 在阴极被还原生成2NaClO 。
(4)根据尾气吸收过程中加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配平,可得:2222222ClO 2NaOH H O ===2NaClO O 2H O ++++。
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
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
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__________。该步骤不能使用
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
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
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
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