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肺癌的经支气管动脉灌注药物介入治疗(附23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02.30 KB
- 文档页数:2
中晚期原发性肺癌通常伴有肺门、纵隔转移,失去手术机会,本院既往治疗方案采用全身化疗,效果差,不良反应大,患者身体不易承受。
自开展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治疗以后,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
现将53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3例患者中男47例,女6例;年龄42~81岁,平均61.3岁。
大体类型:中央型28例,其中28例属多血供型;周围型20例,其中20例属少血供型。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4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其余9例经4~5次痰检证实。
病理分型:鳞癌29例,腺癌16例,鳞腺癌4例,小细胞癌4例。
肺癌TNM分期:Ⅱ期4例,Ⅲa期28例,Ⅲb期18例,Ⅳ期3例。
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均进行胸部X射线片诊断,部份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前、后CT对比摄片。
介入治疗前2~3d X射线片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约为4.2cm×5.0cm至10.5cm×11.5cm。
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咯血33例,声音嘶哑3例。
28例并发阻塞性肺炎,16例并发肺不张,3例出现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1.2方法常规消毒、铺巾和局部麻醉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用5~6F Cobra导管在X射线电视监控下,在相当于T5~6椎体高度处的主动脉侧壁上寻找支气管动脉,选择至左侧或右侧支气管动脉,经造影证实后对癌肿供血动脉进行化疗药物灌注。
化疗方案为:(1)5-氟尿嘧啶(5-FU)1.00~1.25g、CTX1000mg、顺铂(DDP)80~100mg;(2)CTX1000mg、DDP80~100mg、丝裂霉素(MMC)10~20mg;(3)CTX1000mg、DDP80~100mg、阿霉素(ADM)40~60mg;(4)MMC10~20mg、DDP80~100mg、ADM40~60mg,以上4种用药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1种。
ADM用5%糖水稀释至40~50mL,其余化疗药物用生理盐水分别稀释至40~50mL,然后每种化疗药物以10~20min缓慢灌注完毕,伴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时,在化疗药物灌注完毕后,再灌注抗菌药,如头孢唑啉4g或头孢曲松钠2g。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经皮穿刺化疗药物注射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中晚期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经皮穿刺碘油化疗药物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于灌注化疗后4周后行经皮穿刺碘油化疗药物注射,观察治疗结果。
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摄片、CT扫描复查示病灶明显缩小或变化不明显。
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经皮穿刺碘油化疗药物注射治疗中晚期肺癌较之单一灌注化疗可显著缓解病情、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关键词】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经皮穿刺化疗药物注射中远期疗效中晚期肺癌大多数失去了手术机会,动脉介入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皮穿刺肿块内药物注射治疗是肺癌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方法,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等介入技术配合可明显提高疗效。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对5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0~71岁。
术前均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B 超、CT检查,并行肺穿刺活检。
以了解凝血功能及肝、肾、心、肺部情况,同时穿刺活检,了解肺癌的分型,根据分型选择适当的化疗药物。
并于介入术后4周行经皮穿刺药物注射术。
1.2 临床表现均有程度不同的咳嗽、咳血痰、胸闷、气短就诊。
慢性病容。
胸部正侧位片示右肺门块影2例,左肺门肿块1例,右下肺肿块1例,左下肺肿块1例,边缘不清。
X线平片和CT检查报告:右肺中心型肺癌1例,周围型肺癌1例,肺转移瘤1例,左肺中心型肺癌1例。
周围型肺癌1例,病理活检报告小细胞癌1例,鳞癌2例,腺癌1例,肺转移瘤1例。
1.3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于T5平面找到支气管动脉开口,经导管灌注5FU 750~1000 mg,顺铂40~80 mg,表阿霉素60 mg,均稀释后经导管缓慢推注,最后再推注地塞米松10 mg,庆大霉素32万单位,拔管后压迫止血加压包扎。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观察贺祥张和平张杰靳海鹰【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经病理学证实的中晚期肺癌185例,均采取Sel di ngs法股动脉穿刺插管,患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结果有效16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9.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3%、56.2%、38.3%,生存期最长为6年零8个月。
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治疗,可明显减轻中晚期肺癌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是中晚期肺癌较为理想的姑息疗法。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灌注;肺癌1993年3月至2009年3月我院收治中晚期肺癌185例,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治疗,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生存期延长。
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3年3月开展选择性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治疗(B I A)中晚期肺癌以来,到2009年3月共收治中晚期肺癌185例,均经过病理学证实,鳞癌98例,腺癌45例,小细胞癌33例,分型不清9例;185例中男136例,女49例;右肺112例,左肺74例;年龄28~80岁,平均58岁;按T N M分期,Ⅱ期43例,Ⅲ期92例,Ⅳ期50例。
1.2治疗方法:均采取Sel di ngs法股动脉穿刺插管,作选择性患侧支气管动脉造影,证实为靶动脉后固定导管,注入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为三联用药,表阿霉素/吡柔比星30~50m g,丝裂霉素6~10m g,卡铂300—500m g,术后拔管,压迫止血15m i n 并加压包扎,术后术侧下肢6h不屈曲。
1.3复查:术后1个月复查血常规、肝。
肾功能、胸片及胸部cT,间隔1个月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后定期复查。
疗效依据1981年w T0实质性肿块疗效标准判断,无明显缩小或增大为无效,肿块明显缩小或缩小1/3以上为有效。
随访3年。
2结果185例患者中20例无效,其余165例均有效,咳嗽、血痰、胸闷、胸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食欲及体重增加,体质恢复,肿块明显缩小,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缓解,经3次B I A后28例肿块完全消失,总有效率89。
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治疗进展DevelopmentofstudyonInterventionalTherapyofAdvancedLungCancer张瑞珍综述,江涛审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重庆400016)dei:10.3969/j.issn.1002—1671.2010.05.038中图分类号:R734.2;R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671(2010)05一0747一03肺癌是常见的全身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肺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是基于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肺癌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约有3/4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而单纯的放化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大,肺癌的介入治疗应运而生,现就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的方法和进展综述如下。
1血管内介入治疗1.1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或栓塞化疗(BAI或BAE)BAI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方法,40年前已用于治疗肺癌‘11。
1.1.I理论基础多数学者[2’3]认为,肺癌主要由支气管动脉供血,转移性肺癌亦是如此。
动脉灌注时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为静脉给药时的2---6倍,局部药物浓度每增加1倍,杀伤作用增强2~10倍。
其次随血液循环进入血流的少量药物对肿瘤形成第2次打击,对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病灶也有杀伤作用,所以BAI既是肿瘤的局部化疗,又有一定全身化疗的作用。
BAE主要是阻断肿瘤的血供使细胞缺血缺氧坏死,也可增加药物的滞留而增强药物的细胞毒作用。
故肺癌并发咯血时主张采用BAE+BAI,能同时起到止血的作用。
1.1.2方法临床上多采用Seldinger’s穿刺技术,DSA监视下超选肿瘤供血的支气管动脉后,经导管将稀释好的抗肿瘤药缓慢推人。
化疗药物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选择,采用多药联合的原则,非小细胞肺癌多选用铂类、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等。
BAE应用的栓塞剂有明胶海绵、无水乙醇、碘油、药物微球、弹簧圈、超液化碘油或聚乙烯醇(PVA)颗粒,目前较多应用收稿日期:2009—09—17;惨回日期:z009—12一14作者简介:张瑞珍(1982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