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案质量评价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
祥云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质量标准标准100 评分标准得分
一、中医护理管理
1.有明确的中医护理管理体系。
2.有明确的工作制度及职责。
3.中医台账资料齐全,病室整洁,安静,物品放置
有序,合理。
4.有中医药知识及技能培训计划与内容,并且要有
考核记录和原始资料。
20分
1.不符扣5分
2.无制度及职责扣5分
3.病房不洁,凌乱,扣2分
4.无培训计划扣2分,无培训
计划及内容扣2分,无考核
记录扣2分,无原始资料扣2
分。
二、中医护理质量
1.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贯
彻整体观念,辩证施护的原则。
2.做好患者生活起居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护理。
3.做好饮食护理及健康饮食养生指导,包括普通膳
食、治疗膳食、健康饮食指导。
4.做好用药护理,包括口服中药,熏洗、灌肠、静
脉给药等,包括药物作用、注意事项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
5.做好情志护理,心理护理,患者情志稳定
6.做好康复指导,包括语言,肢体功能锻炼、中医40分
1.一项不符扣3分
2.出现压疮扣3分
3.没有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扣
3
指导有误扣3分
4.没有为进行用药指导扣3分,
患者没有掌握扣1分
5.未进行情志指导扣3分
6.未进行康复指导扣3分
7.患者发生专科并发症不得分。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方案(精选)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方案1. 背景介绍中医护理是指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并结合既往和现实健康问题进行评估,进而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和建议。
为确保中医护理的质量,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方案。
2. 目的和意义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方案的目的在于评估中医护理的实施情况,提供对护理质量的准确评价,并为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方案的意义在于优化中医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中医护理的发展。
3. 评价指标选择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方案需要选择准确且可量化的评价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示例:3.1 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包括对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3.2 康复效果: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缓解程度等指标,评估中医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3.3 护理操作规范性:评价中医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的护理标准和规范,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4 中医护理纪律:评价中医护理人员的纪律意识,包括工作时间准时性、工作纪律等方面的表现。
4. 评价方法为了准确评估中医护理质量,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考虑多个指标的综合得分。
4.1 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或电子问卷的形式,向患者、家属和其他相关人员收集意见和建议,了解中医护理的满意度和改进空间。
4.2 床旁观察:由专业评估人员对中医护理过程进行观察记录,评估护理操作规范性和中医护理纪律等指标。
4.3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中医护理过程的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中医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
5. 评价结果处理与改进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中医护理团队,并进行沟通、讨论和总结。
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持续跟踪评价结果,进行周期性评估,以确保中医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6. 实施策略为了使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方案得以有效实施,需要以下策略的支持:6.1 建立标准化流程:明确中医护理质量评价的流程与步骤,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及改进措施中医特色护理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特色技术为患者提供的一种护理模式。
其独特之处在于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强调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状况对疾病的影响,并通过中医特色技术来改善患者的健康。
评价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是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关键,下面将介绍一些评价指标和改进措施。
首先,评价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技术水平评价。
这是评价中医特色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考察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包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中医特色技术的熟练程度等。
可以通过考核护理人员的资质、学历、培训情况以及客观的临床效果来评估其技术水平。
2.效果评价。
中医特色护理的目标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因此评价其效果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症状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来评估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
3.安全性评价。
中医特色护理涉及到使用中医特色技术,需要保证其安全性。
评价可以从是否产生意外伤害、是否引发副作用等方面进行,可以通过记录和跟踪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来提高中医特色护理的安全性。
在评价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后,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中医特色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培训。
医院可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2.完善规范管理制度。
中医特色护理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
医院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并进行培训和监督,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加强沟通与协作。
中医特色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期望,并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协作。
医院可以加强与患者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通过定期的会诊和交流,提高协同工作能力。
4.优化设施和环境。
为了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医院需要在设施和环境上进行相应的改善。
项目分值检查方法考核内容评分标准中医护理管理10现场检查1.护士管理:①排班按需求,人员安排合理,弹性排班,坚守工作岗位②有紧急状态下护士调配方案;③护士仪表、行为符合要求;④护士态度热情,礼貌待人,无护理投诉;⑤护士无扎堆聊天现象,不打私人电话聊天,上班时间不干私活;⑥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职责明确,护士知晓。
脱岗扣3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投诉一次查实扣3分15查看记录2.中医护理台账资料齐全,摆放整齐,分类清楚、合理。
台账资料包括:中医护理培训考核记录、专科护理常规(不少于3个)、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教育资料、护理质控、科内开展中医项目实施登记本资料不齐全一项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5查看记录3.有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确保落实到位。
无计划扣3分,一处不符合扣1分专科专病护理101.认真执行《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贯彻落实整体观念、辩证施护原则,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
抽考1名护士对中医护理常规知晓情况,不知晓扣3分,不全扣1-2分5现场查看及询问病人2.做好患者饮食护理,特别是对患者膳食的具体指导,包括普通膳食,治疗膳食及健康饮食养生指导等。
实地查看、询问2名患者,有一名不知晓自己的饮食及注意事项扣1分5现场查看及询问病人3.做好病人的生活起居护理,包括病室环境、皮肤及口腔护理等。
实地查看询问2名患者,一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出现压疮(难免压疮除外)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5现场查看及询问患者4.做好患者中药用药护理,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熏洗、药熨、涂药、外用膏药、灌肠、静脉给药等用药护理,正确执行给药方法、时间、剂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保证用药安全。
询问2名患者,未做到扣3分,有一名患者不知晓用药情况扣1分。
5现场查看及询问患者5.做好患者情志护理,包括情绪调整、心理护理等,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注意和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及改进措施质量评价:1.技术操作质量:评估中医特色护理的技术操作是否熟练、准确。
包括脉诊、舌诊、刺血放血、针灸、中药制剂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
通过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进行评估,从而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化操作流程。
2.护理效果评价:评估中医特色护理是否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通过患者的病情转归、病情改善情况、生命体征的稳定等指标来评估护理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来评估护理效果。
3.患者体验评价:评估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的满意度。
包括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对治疗措施的接受程度、对护理环境的评价等等。
通过患者的反馈和医护人员的观察,评估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的体验。
改进措施:1.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中医诊疗水平。
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中医学术交流会议、讲座,推广先进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和经验。
2.规范操作流程:建立中医特色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对脉诊、舌诊等中医诊断手段和刺血放血、针灸、中药制剂等中医治疗手段进行规范化操作指导。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技术操作考核,及时纠正不规范和错误的操作。
3.加强与西医的协作:中医特色护理与西医诊疗手段相辅相成,可以共同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与西医内科专家的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提高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水平。
4.提升护理环境和服务品质:改善护理环境,提供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意识,提高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的满意度。
5.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建立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估。
通过患者的反馈和医护人员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评价和改进措施是提高中医特色护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与西医的协作、提升护理环境和服务品质,以及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可以不断提升中医特色护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