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两篇(上课)
- 格式:ppt
- 大小:312.50 KB
- 文档页数:27
十五微型小说两篇练习与思考一、《等待散场》的主人公是小伙子和妙龄女郎,为什么却写了那么多关于“我”的内容?“我”在文中究竟有什么作用?答案:小说写“我”迟到,在剧场门前碰到(巧遇)小伙子(开端);“我”误以为小伙子想要“我”的票(发展);“我”误以为小伙子因为票价高而不要票( 再发展);“我”巧遇妙龄女郎,误把她认作售票员,看到他们等待散场(两情依依) (高潮);“我”由此随着《天鹅湖》的剧情,沉浸在永恒的旋律中(结局)。
“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见证人、线索人。
“我”的介入产生了巧合、误会的情节,带来跌宕美和含蓄美,刺激了读者的心理。
这样的安排使本该属于两个人的事变成三个人的事,增加了故事容量,促使两个巧合、三个误会的出现,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充实了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题,又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心理的张弛感,欲罢不能。
小说没有正面叙写小伙子他们的爱情故事,而从“我”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使小说呈现一种不说透的感觉,有种含蓄美,而且使读者容易进入故事情景(第一人称叙述法),似乎亲临故事现场。
二、《他母亲的伙伴》最后写道:“没关系,先生!都是一样的——她是我母亲……谢谢!”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这句话巧妙地把两个卖报人的关系戏剧化地点出——孩子是母亲谋生的伙伴。
作者刻意在结尾处点明两位卖报人的母子关系,彰显了小说的主题,让读者遐想远思,达到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孩子的一声“谢谢”,把报童体贴母亲、甘愿为生活而奔波的纯洁心灵传神地描绘了出来。
三、微型小说写的虽然是生活的小片段,却是生活的高度浓缩。
谈谈这两篇小说各自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案:《等待散场》选取了小伙子与姑娘在剧场内外相互守候的两个细节,通过“我”这个旁观者和《大鹅湖》舞剧的暗示,表现了一对青年恋人苦涩而又甜蜜的爱情,《他母亲的伙伴》以简短的篇幅勾勒出相依为命的母子形象,让人从小小的窗口,感受到了人间暖暖的温情。
《中国现当代小说》导学案【课题】微型小说两篇【学案序号】26 【课型】文本欣赏【课时】1课时【编写人】祥共同体:学生姓名: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微型小说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
3.情感目标:在读悟中感受教育与爱的内涵。
【学法指导】从小说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入手,抓住微型小说于方寸之间包罗世间万象的特点,反复品读,体会小说主旨,感悟文本内涵。
根据学案提示,深入理解文本,疑难问题,共同体合作研讨,完成学习目标。
【定标自学】一、微型小说及特点微型小说,又称为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超短篇小说等,一般篇幅不超过1500字。
微型小说是小说文体的一种分支,微型小说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并列为小说的“四大家族”。
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是创始人。
微型小说的篇幅很短、情节简单、对人物和事件都不作完整描写和叙述。
它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
二、了解作者司玉笙,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商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北京文学》《天津文学》《小说界》《杂文报》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作品1000余篇,约230万字。
作品多次被《读者》《小说月报》《青年文摘》《微型小说选刊》和大学教材等选用。
近百篇作品获得省市以上奖项。
多篇作品被译介至美国、加拿大、日本、东南亚诸国或改编成电视剧。
代表作有:《“书法家”》《高等教育》《老师三题》《错变》《不倒树》《永远的阳光》等。
孙春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
已出版长篇小说《江心元鸟》,发表中篇小说三十余篇,短篇小说百余篇。
已结集出版短篇小说集《路劫》、中篇小说集《男儿情》、《逐鹿松竹园》,报告文学集《这里锌光灿烂》、《一个养路工和他的妻子》、《金的光,银的彩》、《绿魂》等。
《微型小说两篇》教学设计寿光市侯镇二中孙奎彦教学设想:本课是自读课文,可以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比较的学习方式,弄清小小说的特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内涵和哲理启示。
教师作适当的点拨、指导。
教学目标:1、结合文章,掌握小小说的特点2、体会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深刻思想学习重点:借鉴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多面理解“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的含义学习过程:一、课堂导入:生活就像辽阔的海洋,泛卷着一朵朵的浪花。
有些作家,善于抓住浪花中的精彩,奉献给我们一些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这一课要学习的两篇文章,便从生活中撷取一个片段,向我们展示了小小说的无穷魅力。
微型小说又叫小小说,它的篇幅短小,因此,在人物塑造、艺术构思、语言运用等方面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厚积薄发,以小见大,我们常说的“一叶知秋”就是此理。
二、课前准备:每位同学先复习一下第二册学过的小小说两篇,心中构建小小说的知识图表,形成初步的认识。
有条件的可以阅读《小小说选刊》等书刊,用文充实小小说的框架,体会小小说的韵味。
三、课堂学习过程: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解决1、每个学习小组派一位代表,介绍本组的讨论结果。
(进行之中,有不同意见的,可特别标出,在自己陈述时表明。
)2、在学生们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老师总结。
明确:《皮二》主人公“皮二”是一个正直认真、刚正不阿的农民形象。
为了表现这一人物,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他卖菜时不让4分钱的“小气”与过河时拿出8元钱“替”侄儿付钱的“大方”对比,充分表现了他看不惯仗势欺人的行径,以致含蓄地训示侄儿的不凡壮举,这样,“皮二”就一下子升华到了一个高度。
作者欲褒先贬、似贬实褒,借“皮二”之言行,喊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抨击腐败、呼唤廉政的心声。
(《大回》的回答简略,由学生自己总结)3、在《大回》的结尾,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怎样理解?(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这是文人的说法,是民间俗语“善泳者溺、善骑者堕”的翻版。
高中语文必修3微型小说两篇高中语文必修3微型小说两篇学习目标导航学习提示1.知识目标:鉴赏两篇微型小说的表现手法,理解其隐含的意义.2。
能力目标:会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的结构.3。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等待散场》表达的内在情感,体会《差别》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1。
学习微型小说的特点.2.了解小说的各种分类.[教材习题研讨]方法点拨一、“永恒的旋律〞含义有二,一是指的实在的舞剧,作者听到的,另一层含义指的是小伙子和女朋友之间永恒感人的爱情。
二、真正的差别在于对工作的主动和被动的问题。
布鲁诺应该主动向阿诺德学习,应该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才能弥补这种差距。
得到的启示是: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被动终将会被淘汰,只有主动向上的人才能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三、答案见“教材实例研究〞.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
只要同学们进行合理的想象就可以。
一、注意理解文章中含意深刻的语句,平时阅读过程中要培养这种能力。
二、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要了解一些微型小说的知识。
四、可以训练自己写一篇小小说。
[教材实例探究]规律发现两篇小说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解析:这两篇作品都具有微型小说的典型特征,短小而含意丰富。
在情节的安排上,都做到了紧凑而完美,构思上十分巧妙,都有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情节出现。
在描写人物上,二者对人物的行动,语言神态都有涉及,对典型人物的刻画做到了形神兼备,很具有艺术感染力。
两篇课文运用了留白的艺术。
就是说对于一些内容作了省略,而这些内容往往又是我们感兴趣的,所以都收到了意味深长的效果。
答案:①情节上紧凑而完美;②构思上十分巧妙;③人物的刻画做到了形神兼备;④都运用了留白的艺术。
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微型小说的特点,要对每篇课文的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找出可比较的地方.积累运用一、学海拾贝语言的锤炼什么是语言的锤炼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准确地创造性地用好一个词,使这个词在句子中或文中更具有表现力。
古人在他们的语言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语言锤炼的光辉范例,如唐朝贾岛的“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宋朝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其实,一篇好的作品,都离不开语言锤炼,有了好的语言,才会有好的作品.例如:“从演出区泻出《天鹅湖》最后一景的乐曲,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即将冲破恶魔的阻挠而终于圆满。
《微型小说两篇》教案设计1、鉴赏两篇小说的表现手法,理解其隐含的意义;2、揣摩小说含蓄巧妙的表达技巧。
1、会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的结构;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在情感与人生指导意义。
多媒体教学第一课时:教学设想:1、学习《等待散场》,并对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作归纳。
2、理解《等待散场》表达的内在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代微型小说,短小精悍,能很好地贴近现实生活,尽管国别不同,但都含蓄地展示了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思想。
二、《等待散场》课文分析1、作者简介: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
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
此外,名作还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
他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2、整体感知:作品通过写剧场外的小伙子等待着剧场内的姑娘散场出来,剧场内的姑娘因为不舍得浪费这一张带着深情厚意的票,一面看着剧场外的男友,一面焦急地等待着散场。
作者从这一故事中赞美了他们纯真的爱情。
3、结构梳理:偶遇“我”小伙子等待散场少女等待散场等待观察天鹅舞4、探讨:(1)、在文中,作者“我”的作用是什么?“我”在里面起了线索的作用,以“我”与小伙子的接触以及在剧场内所见到的姑娘联系在一起,将在剧场外等待散场的小伙子和在剧场内等待散场的姑娘之间的纯真的爱情表现出来了。
(2)、在结尾部分,“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永恒的旋律”的含义有两个:一指的是实在的舞剧,是作者真实听到的。
另一层含义指的是小伙子和女朋友之间永恒感人的爱情。
5、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微型小说因为其独特的品格为人们所共识。
它有不同于一般小说的构思方式和写作规律,科学地深入地去把握这个特点,无论是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还是对微型小说的欣赏,都是十分必要的。
小小说两篇教案《永远的蝴蝶》学习目标:1.欣赏体味小说创造的悲剧美2.学习小说的构思方法和写作结构。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导读]《永远的蝴蝶》是台湾著名作家陈启佑先生的一篇小小说。
作品情节很简单,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在一个雨天,“我”的恋人樱子自愿帮“我”到马路对面去寄信。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年轻的生命消逝了。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至极的故事,却深深地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原因就在于作品巧妙而高超的表现艺术。
其中有几点尤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一是作品以“雨”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始终。
悲剧因“雨”而生,小说开篇写“雨”,正是对不幸和灾难起因的一个交代。
樱子遭遇不幸后,又写“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成为一生一世的一场雨”。
显然,“雨”又成为泪水和痛苦的象征。
同时,以“雨”贯穿全文,也造成笼罩全文的阴冷凄凉的氛围。
二是作家善于反复运用细节。
如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以此使“我”的情感思绪变化的脉络和层次更加清楚明显;两次写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这是对“我”的心理刻画,突出了樱子美丽清纯的形象,也表达了“我”对樱子永不磨灭的爱。
三是直到作品的结尾处才告诉读者信的内容,这样构思,无疑加重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让人哀痛欲绝,心不堪受。
正因为作家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作品才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教学步骤:1、导入:图片或动画:雨夜——蝴蝶——信。
提问:请大家运用想象和联想,构思一个小小的故事,能把这三者联系在一起。
(5分钟——构思、表达)2.范读——抒写(粗读)“好,现在同学们听下面这段故事,看看著名的台湾短篇小说家陈启佑先生是怎样利用这些内容构成一段凄美的小故事的。
”提出要求(范读):①用25个字概括本文的情节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②抒写自己听后的感受(提示:①一个春日的雨夜,恋人樱子因为帮我过街寄信而遭不幸的事。
②作者对恋人浓重的爱,深沉的眷恋——通过悲剧性情节使读者感受审美的愉悦,即所谓的悲剧美)3.启发性鉴赏(精读)总旨:极具悲剧美的意境是怎样创设的。
微型小说教案(精选合集)第一篇:微型小说教案《项链》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罗瓦赛夫人的形象,了解造成其悲剧的根源。
透过小说描绘的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通过情节分析来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3.分析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尤其是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挖掘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
4.整体阅读小说,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鉴赏、评价玛蒂尔德既有着虚荣心,又有着诚实、坚强品质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同为世界文学是上三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于勒一生从贫穷到发财又到沦落。
我们今天学习他的另一名篇《项链》,也是取材于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家庭,人物命运也是大起大落。
这篇小说曾受到鲁迅先生的推崇。
他说“无论从形式结构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短篇小说要求的高度”。
不过,我们今天重在研讨玛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
二、走进作者莫泊桑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当时的法国社会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们巧取豪夺,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小资产阶级在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
莫泊桑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他们有很深的了解。
《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一个典型。
三、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疏理故事情节。
(1)“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围绕“项链”都写了哪些情节?广东教育出版社明确: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2)在这几个情节中,哪些情节出乎人的意料?你欣赏吗?欣赏的理由是什么?明确:丢项链——人物命运的制高点和转折点。
识项链——人物再次受到命运的捉弄。
(3)进一步深入情节,分析在不同情节中作者对人物的描写,透视人物心理、性格发展过程。
A)借项链前,玛蒂尔德有哪些想法?明确:想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