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__微型小说两篇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8
核舟记一句一一字字落实解析加真题再现一、文学常识【题解】《核舟记》选自清人张潮选编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省嘉兴县)人。
他的父亲魏大中在明熹宗时做过“给事中”的官,曾上疏弹劾魏忠贤,因此受魏忠贤及其党羽迫害,将他逮捕入狱。
魏学洢由家乡入京都,想营救他的父亲,可是其父终被暗害于狱中,他扶柩归乡后,继续受到迫害,不久就死了。
学洢一生未做过官,他一生好学,长于为文,著有《芜檐集》。
本文以一条核舟为对象,精细地写出了古代工艺品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和民间艺人的高超卓越的艺术才能,是古代说明文中的名篇。
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虞初新志》,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
据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又名“叔明”,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他最著名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
此枚明代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位置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
据传,王叔远生下来后,他父母根据乡村"抓周儿"的习俗在他面前摆了几件物品,叔远的小手偏偏抓住了那把小刀。
王叔远从小性格沉稳,平时沉默寡言。
他常常揣着小刀,跑到村北的森林里去,一去就是一整天。
那儿是他的天堂,他细心地观察各种鸟兽,把它们刻在树干上、石头上,他刀下的鸟兽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可是,毕竟刀法不娴熟,常常划破了手指。
每次回到家,爹娘见儿子指间有殷红的血迹,追问起来,他总是笑着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是锯草划破的。
【真题再现】《核舟记》选自清代涨潮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
作者是明朝的魏学洢。
三、原文逐字逐句解析【题目】核舟记【注释】1.核:果核。
2.舟:船。
3.记:记录、记述。
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某些观点。
高考语文第11课微型小说两篇专题12020.03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2,阅读下面链接的材料,按要习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南遭遇了50 年一遇的冰冻天气,交通.电力等行业涌现了一大批杭击雪灾的勇士。
电力员工罗文海.罗长明.周景华在高压线路上人工除冰时,因线路覆冰太厚,铁塔不堪重负而坍塌,3 人不幸殉职。
材料二:汉川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身体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让四个学生得以生还。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1)请你在网上发帖悼念,注意给自己起个富有个性的昵称,不要用真。
帖子一:网友昵称 [ 小桥流水 ]悼词:冰雪消融,春意盎然,而烈士们却永远地去了。
他们的灵魂依然还留在杭击雪灾的第一线,永驻在灾区人民的心田。
致可敬可爱的人。
帖子二:网友昵称【】悼词:(2)根据链接的材料,结合选文内容,完成下联。
上联:抗灾勇士以身殉职,情融寒天冰下联:3,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木棉花开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
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
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
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
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高中语文第11课微型小说两篇试题 2019.091,阅读下文,完成大地震全球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多数地震我们不能感知,但超强度的大地震则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
2005年10月8日,发生在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的大地震导致超过7万人丧生。
地震学家都想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人希望通过动物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有人希望用电脑技术分析地震的活动性,美国科学家曾建议建立一个由800个地球定位系统(GPS)站和200个应变计组成的监测网,以便更好地监测地壳的变化,但直到现在,准确预报地震仍是一个梦想。
1993年,美国科学家认为,他们终于逮到了一条有关地震的“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
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虚惊一场。
1995年,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波罗克在利用小地震预测大地震方面似乎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
可是,接下来他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将发生地震的预测却没有成功。
于是,人们对他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我国科学家尹祥础用21年时间创建了中国独特的“加卸载响应比”地震预测理论。
他认为,临近地震的时候,地震区域的地质结构非常脆弱,就像一头负载已经达到极限的骆驼一样,这时候哪怕在骆驼的身上再加一根稻草,就可能把骆驼压垮。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于2004年3月曾预测“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未来l到2年内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2005年10月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大地震印证了他的预言。
即使如此,尹祥础还是认为地震预测是一项科学难题,一旦发布的地震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可能引起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从理论上说,地震预测应该是在地震发生之前,能够明确地指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规模.震级等。
照这一要求看,迄今为止地震预测技术仍未成熟。
11、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刘心武)《差别》 (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教学目标:1、掌握微型小说的特点,学习文章留空的艺术手法.2、培养学生的推断、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微型小说的特点。
教学难点:欣赏文章的空白艺术。
教学设想:通过两篇微型小说的比较阅读,了解微型小说的特点,学习文章留空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采用比较阅读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世界上最短的微型小说《敲门》导入:(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子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同学们,根据你们学过的知识,这一篇文章应属于哪一类文学体栽?为什么说是小说呢?(虽然只有一句话,但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俱全,包含了可供你展开想像的许多内容:地球上怎么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既然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了,那还会有谁来敲门?这篇小说虽然短小,却暗含非常丰富的信息。
)我们知道:小说根据不同划分标准,有很多类,我们以小说的篇幅来划分,就有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那么,微型小说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阅读11课微型小说两篇。
二、阅读两篇小说,梳理脉络提示思考:阅读课文,简要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明确:①(谁在等待)小伙子在外等待(什么差别) (为什么差别)②阿诺德阿诺德考虑周密、工作证明细致、周全布鲁诺布鲁诺推一步进一步三、通过比较,归纳两篇小说写法上的共同点启发:两篇小说的作者虽为中外作家,但在处理小说三要素上却有共同的特征,有什么共同特征?请同学们谈一谈.明确:⑴人物比较少,只有两三个人;⑵环境比较集中;《等待散场》写的是剧场内外,《差别》集中在一个店内。
⑶情节比较简单,只写一个片段;⑷两篇微型小说的结尾都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等待散场》小伙子本要进场欣赏音乐,但拿到了退票却不进场,为的是恪守承诺;进场的目的本来是欣赏音乐,可女郎却站在“前廊门边”,时时隔着玻璃窗往外看。
《差别》中布鲁诺每次都能完成老板交给的任务,可阿诺德的能干却让人感到意外。
第11课微型小说两篇等待散场一、文体探究。
这是一篇微型小说,按照小说的篇幅可以分为长、中、短、微型小说,那么跟其他小说相比,微型小说有什么特点?(参考“点击链接”《方寸微雕展现大千世界》)二、进入文本。
(一)、“等待散场”,谁在等待散场?“小伙子”和“妙龄女郎”(小伙子的女朋友)1、从那里可以看出“妙龄女郎”就是“小伙子”的那个“她”?从“我”在门廊里意外遇到“妙龄女郎”,先误以为是“女士”,后来又说“不,应该是一位妙龄女郎”,暗示了小伙子等的“她”是恋人(女朋友),而不是母亲或者老婆。
另外从文末对“妙龄女郎”的描写,她那么暧昧的望着雨丝掩映的“小伙子”,也暗示了她就是“小伙子”要等的女朋友。
(二)、为什么等待散场?1、小伙子为什么等待散场?他为什么不陪他的女朋友一起去看《天鹅湖》?因为他们只有一张票。
2、他们为什么只有一张票?这张票是怎么得来的?⑴作者说是他们只等到这一张退票;⑵他们很穷,买不起两张票;(从文章环境描写和几处暗示来看);⑶票很紧张,不好买,只弄到一张;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这张票都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比宝贵的。
3、为什么小伙子不去看而是让女朋友去看?(为什么是小伙子在外面等而不是“妙龄女郎”在外面等?)⑴他很爱他的女朋友;⑵也许他正在追求她,想趁机打动她;4、为什么在“我”把票无偿让给他时,他还是不愿进去而是毅然拒绝了?(请同学读小伙子难为情地解释这一段)他答应在外面等她,可见他是一个遵守承诺的人,对爱情充满了信心和幻想,坚贞朴实。
5、我是一个狂热的芭蕾舞迷,为什么“我”还要把票让给他?我被“小伙子”感动了,想成全他们。
更重要的是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行为,想起当年那些“荒唐与甜蜜场景”,在感情上达到一种共鸣,也许他当年也做出了象小伙子一样的“傻事”。
6、试着分析小伙子的心理活动,他在等待时的心情怎样?是不耐烦还是幸福和甜蜜的?他想到些什么?7、妙龄女郎为什么等待散场?她有票吗?(有,收票员问她“您不看了吗?”)那她为什么不坐在座位上舒舒服服的欣赏芭蕾舞剧,而要站在门廊里等待散场?她牵挂着在外面等她的“小伙子”。
????????11微型小说两篇?一、教材分析《微型小说两篇》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三课。
该单元是小说单元。
黑格尔所说,小说能够“充分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旨趣、情况、人物性格、生活状况乃至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
而教材则明确指出,学习本单元,要用心体会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细致的描写,领略作品语言的独特魅力,去触摸小说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提高欣赏短篇小说的能力,并尝试微型小说的写作。
新课标则明确“在阅读鉴赏中,了解小说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
本文是唯一一篇体裁是短篇小说的课文。
其中,刘心武的《等待散场》描写了在剧场内外的姑娘和小伙子等待散场的微妙心理,刻画了两人的纯真美好的爱情。
《差别》分别叙述了阿诺德和布鲁诺两人在市场调查中,捕捉、汇总信息的能力及意识等方面的差别。
就情节而言,比较简单。
这两篇小说体现了微型小说的特点:虽短小却精悍,形象鲜明,情节曲折,主旨深刻。
在写作技巧方面,善于化平淡为神奇,巧设悬念是本文最大的特色。
二学生分析:?对于学生而言,要理解这两篇小说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在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上,相信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的指引和点拨。
?优秀小说的优点是不胜枚举,但溺水三千,吾只取一瓢。
对于学生而言。
要喝的是最解渴的一瓢。
在学生平时的写作过程当中,发现在叙述技巧上往往平铺直叙,缺乏新意。
如果能够通过学习短篇小说,学会设置悬念,环境烘托,细节点染等基本技巧,把文章写的波澜起伏,相信对他们的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而这恰恰是这两篇文章以及短篇小说的最大特点。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设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欣赏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学习微型小说的创作技巧,如:设置悬念,环境烘托,细节点染。
第二册第1课《老王》杨绛1、选自《杨绛散文》。
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剧作家、翻译家、散文家。
作品有散文《干校六记》、小说《洗澡》等。
2、内容主旨:本文写的是作者与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
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他的眼睛又不好,生活更是凄凉艰难。
但是他心好,老实厚道,关心人。
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淳朴的好人。
表达出作者对一个无依无靠的车夫的怜惜及对下层劳动阶层人的愧怍。
3、艺术特色:对比;言简意丰,朴实自然的语言;选取小事,情节详略得当。
第2课《项链》莫泊桑1、莫泊桑,法国作家,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
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俊友》、《一生》、《我的叔叔于勒》等。
2、内容主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
由于虚荣心作祟向一个贵妇人借了一条项链.后来这条项链不慎在舞会上丢失,路瓦栽太太为了赔给朋友一模一样的项链,开始了艰辛的生活,葬送了十年的青春。
最后,当她在还清欠款后,偶遇那位贵妇人时,妇人却告诉她那条项链其实是假的。
小说揭露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奢侈,对路瓦栽夫人(即玛蒂尔德)追求奢侈享乐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时也揭示了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社会根源,对她寄予同情之心。
3、艺术特色:人物描写细腻、深刻;精巧的艺术构思(主人公由逆境到顺境再到逆境的曲折过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第三课《当炉女》臧克家1、臧克家,山东诸城人。
现代著名诗人,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
主要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从军行》、《一颗新星》。
《老马》是诗人的标志性作品,也奠定了诗人明快、严峻的诗风。
2、内容主旨:本文写于1932年,歌颂的是一位失去丈夫后自强自立的劳动妇女。
它选用的物象是“风箱”。
上节中,那个风箱和着丈夫沉重的呼吸,写出了虽然贫苦却安详的生活;下节依然是那个风箱,却拉得十分急促,和着的是女主人公的誓言,显得铿锵有力。
上下两节不仅内容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诗歌的节奏上也反差明显。
微型小说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把握小说的主旨,注意小说中对比手发的运用。
2.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点3. 学习体会《等待散场》中表现的青年人健康、纯真、美好的情感和《差别》中人物具有的责任心及办事缜密、有超前意识的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1. 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在情感与人生指导意义。
2. 通过阅读、分析课文,探究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揣摩小说含蓄巧妙的表达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把握微型小说的主题思想,丰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2. 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主题,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点,体会《等待散场》中表现的青年人健康、纯真、美好的情感和《差别》中人物具有的责任心及办事缜密、有超前意识的品质。
体会《差别》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具体教学过程:一、展示微型小说两篇今天我们要接触的是一种新的文体——微型小说,大家知不知道那个世界上最微型的小说吗?地球上最后的一个人坐在屋子里,这时候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这据说是地球上最精短的一部科幻小说,只有25字。
尽管字数少,却渲染了一种气氛,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猎狮伊莉获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
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
佛莱特。
”伊莉获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
”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具狮尸。
她又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
弟误。
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地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
佛莱特。
”介绍微型小特点: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是小说文体的一种分支,一般篇幅不超过1500字,具有“立意新奇、结构严密、结尾惊奇、语言精练”(欧·亨利语)等四个主要特点。
艺术特色主要在于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二、作者介绍刘心武,生于1942年,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作家。
1958年开始创作,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开山之作,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长篇小说《钟鼓楼》等。
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细腻,作品具有社会思考性,意蕴深厚,风格严谨。
三、初步感知快速浏览本文,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下面的结构图。
你觉得这篇小说的主角是谁?是“我”?还是小伙子,抑或妙龄女郎?“我”是一个什么形象?小伙子站在门外做什么?等待退票?——为什么“我”给他票他却不要?等待散场?——这说明了小伙子的什么性格特点?妙龄女郎站在前廊做什么?看芭蕾舞剧?——为什么不进剧场去看?等待散场?——这说明了妙龄女郎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小伙子——一个执著诚挚、恪守承诺的男青年。
妙龄女郎——一个温婉可人、善解人意的女青年。
四、探讨:在文中,作者“我”的作用是什么?“我”在里面起了线索的作用,以“我”与小伙子的接触以及在剧场内所见到的姑娘联系在一起,将在剧场外等待散场的小伙子和在剧场内等待散场的姑娘之间的纯真的爱情表现出来了。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小说凸显主题的主要载体。
读者可通过具体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深受感染。
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
请说说《等待散场》中,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等待散场》中使用最多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是白描。
具体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
五、深层探究Ⅰ小说将故事安排在雨天进行,你觉得描写雨境对表现小说有什么作用?小说需要环境的渲染、烘托,雨境既为小说塑造了朦胧、缠绵的活动氛围,同时又在无声的语言中凸显了男女青年间纯洁美好的爱情。
深层探究Ⅱ小说以《天鹅湖》最后一景的乐曲作为结局,这样写有什么深意?《天鹅湖》是一种象征,它是故事的起因,同时也见证着男女主人公的纯洁爱情,而幸福的结局似乎也隐喻着他们会有一个美满的未来。
深层探究Ⅲ“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指无私、伟大、纯洁的爱情。
两个爱好艺术的年轻人彼此相爱,互相守候,心牵对方,守护着圣洁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是人间永恒的美妙旋律。
天鹅湖有一天,一位王妃对儿子齐格弗里德王子说,她明天就得挑选一位少女做他的未婚妻,并邀请她参加他们的节日。
王子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的心上人是谁?王子在梦中遇到他的心上人,可是她在哪儿呢?这时他被一群天鹅深深地吸引住了。
他便跟随它们,这群天鹅把他带到一个偏僻已成废墟的城堡附近的湖岸。
在湖岸,这群天鹅翩翩起舞,一只最美丽的白天鹅吸引了王子。
这时天鹅突然间变成了一群少女,那位最美丽的姑娘向王子吐露了她们神秘而不幸的遭遇。
原来,那位美丽的天鹅就是被魔法禁锢的公主。
一个恶毒的魔鬼用魔术使她和她的侍女们变成了天鹅,只有夜间,在这湖岸才能恢复人的形象。
要解除巫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一位年轻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才能使她和侍女们摆脱巫术。
王子深深地爱上了天鹅公主棗奥杰塔,并向她表示了他的爱慕之情。
可是他们的谈话被恶毒的魔鬼洛特巴尔特偷听到了。
在节日舞会上,魔王洛特巴尔特带着他的女儿奥吉丽雅走进了大厅,奥吉丽雅是奥杰塔的复制品,其目的是迷惑王子,骗取他的爱情宣言。
王子以为奥吉丽雅就是奥杰塔,因此宣布与她结婚。
魔鬼洛特巴尔特狂笑着,带奥吉丽雅离去。
这时王子才明白这是个圈套,王子万分绝望地向天鹅湖奔去。
知道真相的奥杰塔无限感伤,决心不再宽恕王子。
魔王狂喜地露出狰狞的凶相,王子不顾一切地向魔王冲去,在奥杰塔和群鹅们的帮助下,魔鬼被王子致死。
从此巫术消失了。
奥杰塔和侍女们恢复了人形。
奥杰塔公主和齐格弗里德王子幸福地结合在一起……《天鹅湖》的音乐像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画,具有深刻的交响性。
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
《天鹅湖》写的是齐格弗里德王子被母亲逼迫挑选一名少女做未婚妻参与节日舞会,在湖岸认识了被魔法禁锢了的美丽的白天鹅公主奥杰塔,并深深爱上了她。
后来两人历经误会和斗争,终于刺死了魔王洛特巴尔特,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结合在一起……“雨”是什么雨?为什么不是暴雨?——“寒风烈雨遍天边”为什么要是细雨?——“天街小雨润如酥”如何理解“永恒”?为什么《天鹅湖》能成为经典舞剧?为什么我愿意把价值180元的票让给小伙子?五、主题这是一篇爱情小说。
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在剧场外等待热恋中的女朋友散场的故事,热烈地赞美了永恒而纯洁的爱情。
六、艺术特色:剧场外的小伙子等待着剧场内的姑娘散场出来。
剧场内的姑娘因为不舍得浪费这一张带着深情厚意的票,一面看着剧场外的男友,一面焦急地等待着散场。
作者从这一故事中赞美了他们纯真的爱情。
取材:从平凡事物中发掘出新的不平常的思想意义七、明确微型小说特点1. 立意深刻善于从平凡事物中发掘出新的不平常的思想意义,选材严,开掘深,立意新。
2. 构思巧妙构思巧妙奇特,故事引人入胜,是微型小说的一大特点。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微型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有起伏,有波折,有悬念。
3. 结尾新奇所谓新奇,就是要出人意外,给人回味的地方。
4. 语言精炼微型小说篇幅短,人物少,矛盾冲突高度集中,语言要求极为简练。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模仿《等待散场》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构思写一篇微型小说。
差别一、导入: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出话题二、基本解读:复述情节,把握内容。
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样受雇于一家店铺,拿同样的薪水,阿诺“青云直上”,而布鲁诺则“原地踏步”,布鲁诺不满老板的不公平待遇,跑到老板那里发牢骚,老板听后让两人分头去了解集市情况。
结果是布鲁诺跑了三次得到的信息,阿诺德一次就得到了,还带来了许多有利的相关信息。
三、问题探究:1.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两人的差别是什么。
布鲁诺:原地踏步、薪水低、去了三次市场,带回来的信息少(被动)阿诺德:青云直上、薪水高、去了一次市场,带回来的信息多(主动)2. 为什么办同样的事情会有这样的差别?他们真正的差别是什么?二者的差别不是外貌,也不是勤劳程度,而是思维态度、方式和观察能力。
最主要的差别是思维态度和方式。
两个人都很勤快,但是仅仅做到“勤”还是不够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态度和方式不同。
3. 微型小说是通过写生活的一个片段或一个侧面来表现社会的一个大主题,那么作者写他们的差别表现了什么主题?从阿诺德和布鲁诺两人待遇的不同引出故事,叙述了两人在市场调查中,捕捉、汇总信息的能力、办事效率的高低方面的差别,高度赞扬了阿诺德有责任心、办事周密,有超前意识。
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被动者终将会被淘汰,只有主动向上的人,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 小说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揭示这一主题的?用对比叙述的方法来揭示深刻的道理。
四、表达交流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我们也是社会中的一员,那么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觉得自己更接近谁?读完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相应的提高,所以只被动地完成别人布置的任务(或作业)是不够的,只有主动动脑筋,想问题,把问题追寻到底,并学会举一反三,才会进步。
我们现在都在一起读书,但未来的命运也会有所不同,这也取决于你怎么想和怎么做。
如果你现在学习上主动,多动脑筋想问题,那么你的成绩就会提高;如果你将来在工作上主动,多动脑筋把工作做得最好,那么你就会有出色,否则则相反。
五、微型小说的特点总结与归纳短小精悍,意蕴深远截取片段,以小见大布局谋篇,独具匠心人物速写,传神写照六、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留白手法——小说最后并没有直诉读者两人的差别是什么,而是用老板的一句问话结束,给读者留下了自己去想像和体会的空间。
七、片段练习:(一)书法家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的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
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
”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
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____________。
”人群里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本文作者构思非常巧妙,虽以书法为切入点,但却不是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表现局长的多才多艺,题目《书法家》似褒实贬,其实是以此来讽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官员不作调查研究的官僚主义作风。
看似出乎意料,实则又在情理之中,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参考答案:同意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二)在柏林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