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11《微型小说两篇》课文精讲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6
3.11《微型小说两篇》课文评释等待散场刘心武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我才到达剧场门前。
剧场里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肯定已经跳完了如梦如幻的第二幕,而且华丽诡异的第三幕说不定也所剩不多。
我是个狂热的芭蕾舞迷,因此尽管因为业务上的急事耽搁到8点40分才得脱身,还是风风火火地跳进出租车赶到剧场。
评析:以上为第一部分,由“我”去看芭蕾舞剧引出了故事。
我出了汽车才感觉到下着小雨。
从我下车的地方到通向剧场大门的宽大阶梯,还有一小段距离,为了避免淋雨,我从售票处以及相连的平房那儿绕向阶梯,因为那里有挡雨的棚檐。
我一边小跑,一边朝剧院大门望去,慌急中,我忽然撞到一个人的肩膀上,我立足定神一看,是个小伙子,戴着一副眼镜。
他的眼珠子在镜片后也仔细打量着我。
“您有票吗?”我吃了一惊。
竟还有比我更痴迷芭蕾舞的。
这剧场前的小广场上,在路灯光下,霏霏细雨中活像巨型甲虫的小汽车,默然地斜趴成一大排,除了我们俩再没有别的人影。
里面舞台上剧已过半,他还在这里等退票?“我自己要看!”我一边回答他,一边掏我的票。
咦,怎么没有?“不,”那小伙子蔼然地对我说,“我不要您的票,您快进去看吧!”我从衣兜里掏出一堆名片,从中抽出了那张宝贵的剧票,顺口问:“你不看,呆在这儿干什么?”“等散场。
等她出来。
”我立刻明白,是一对恋人同时来等退票,只等到一张,因此小伙子让姑娘先进去了。
我倏地忆及自己的青春,一些当年的荒唐与甜蜜场景碎片般闪动在我心间,我不由表态:“啊,你比我更需要……你进去吧!”我把票递给他,他接过去,仔细地看了一下排数座号,退给了我,我那张票是头等席,180元一张,他是在等我主动打折么?我忙表态:“不用给钱,快进去吧!”他却仍然把我持票的手推开了。
我觉得这个小伙子很古怪。
小伙子很难为情,解释说:“我答应在外面等她……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我还是要在这儿一直等着散场……”说着便扭头朝剧场大门张望,生怕在我们交谈的一瞬间,那姑娘会从门内飘出,而他没能及时迎上去。
差别评释差别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可是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却仍在原地踏步。
对此,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
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
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评析:《差别》的篇幅比《等待散场》更短,所以小说故事中的矛盾更加集中,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抛出了矛盾——两个许多方面都相差不远的年轻人在事业上有不同的境遇。
“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到现在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有40袋,价钱是多少多少,土豆的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
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
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
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评析:作者是一个善于从社会现实生活中取材并且寓意深刻的作家,从他写这一则小故事就不难看出这点。
两个同龄的小伙子同受雇于一家店铺并拿同样的薪水,阿诺德青云直上,可布鲁诺却原地踏步。
老板叫他们分别到市场走一圈回来之后,原因马上一目了然,前者是推一步进一步,后者却是把老板想要的资讯一次找详细报告完毕并对此进行了评估,且带回了样品。
整个故事简洁扼要描述,没有累赘的语言,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11.微型小说两篇·课文精讲1 、文本全解。
等待散场(1)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刘心武(1942 一) ,当代作家。
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四川成都人。
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
中学时期爱好文学。
1961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 年。
1976 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
1979 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人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1987 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 所大学讲学。
1958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7 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
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 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 5 .19 长镜头》,中篇小说集抛口意》、《王府井万花筒》、( 木变石戒指) 、《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 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 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八卷本《刘心武文集) ,若干作品在境外被译为英、日、法、德、俄、意、瑞典等文字出版。
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把塑造任务同对生活思考的抒情议论结合,是他小说的艺术特色。
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做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2) 基本解读。
小说没有直面写爱情故事里的两个主人公是如何相爱的,描述这个故事。
而是通过“我”,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我”去看芭蕾舞剧《天鹅湖》,迟到了,遇见一个在雨中等待的小伙子。
故事看到这里,读者和“我”都以为这个小伙子是在等待退票。
但是他却是等待散场的女朋友。
“我”似乎也和所有的读者一样,愿意成人之美,把手里的票让给小伙子,让他和恋人在剧场里相会。
不料小伙子“很难为情”地拒绝了,以为,“她也许会随时提前出来”。
可见,小伙子虽然身在剧场外,心却在剧场内,他在忠心守候对方。
“我”只好自己进入剧场,既是意外也是意料之中地在剧场前廊里遇到小伙子的恋人——一位妙龄女郎。
女郎虽然身在剧场,心却已然和小伙子一起。
他们相互守候对方,也守护了圣洁的爱情。
故事结尾,《天鹅湖》里的爱情乐曲回荡,小伙子和恋人虽然没有在一起看舞剧,却以自身的爱恋向世人宣告,爱情是人间永恒的美妙旋律。
差别(1) 基本解读。
故事开头告诉我们,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样受雇于一家店铺,但前者“青云直上”,后者则“原地踏步”,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这样的结局呢? 是布鲁诺不勤劳,不会溜须拍马,还是他长得差强人意? 故事没有立刻告诉我们,而是让老板出来解决谜底。
老板让两人一起去观察集市情况。
结果是布鲁诺跑了三次得到的信息,阿诺德一次就得到了,还带来了许多有利的相关信息。
事实告诉我们,二者的差别不是外貌,也不是勤劳程度,而是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
(2) 问题探究。
广东人有句话叫“懒人出智慧”。
这个“懒”字指的是“利用巧劲来减少体力、精力或时间上的损耗”。
人类就是因为这种“懒”才发明了飞机、汽车和各种全自动机器来减轻人们在体力、精力或时间上的负担。
那么这种“懒”指的是什么呢? 就是思想。
汽车大王福特说过:思考是世上最苦的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它。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思想的方法,正如不是每个懂说话的人都懂语法一样。
小说里的阿诺德就是一个懂得思想的人,仔细观察获得大信息量,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
2 .习题解答。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参考答案:“永恒的旋律”就是指无私伟大的爱情。
两个爱好艺术的年轻人彼此相爱,心牵对方,只想着对方。
他们自己的爱情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奏出人间至善至美的永恒旋律。
(2)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并能结合现实思考。
参考答案:阿诺德和布鲁诺的真正差别是思维方式。
两个人都很勤快,但是仅仅做到“勤”还是不够的,为什么在生活中有些人比较聪明而有些就不太聪明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如果任何事情总按别人教你的方法去做,那你不可能有什么惊喜和收获。
布鲁诺在接受任务后,懂得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和观察,在勤的同时,更做到了巧。
(3)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了解微型小说的情节安排特征。
参考答案:两篇微型小说的结尾都比较突然。
《等待散场》中,小伙子本要进场欣赏音乐,但拿到了退票却不进场,为的是恪守承诺;进场的目的本来是欣赏音乐,可女郎却站在“前廊门边”,时时隔着玻璃窗往外看。
( 差别) 中布鲁诺每次都能完成老板交给的任务,可阿诺德的能干却让人感到意外。
而且,两篇小说都留给读者想像的余地,《等待散场》以叙述者沉浸在《天鹅湖》中的“永恒的旋律”结束,而( 差别》最后用老板的一句问话结束,小说并没有告诉读者什么,只是让读者自己去想像和体会。
'(4) 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3 、相关资料。
撕掉标签(创作谈)刘心武批评家给你的创作贴标签,多半是出于好意,倘若传媒报导中引用,那更是你“ 走红” 的象征。
但那实际上是一桩可怕的事,相当于被关进了一间天鹅绒制成的牢房。
在天鹅绒铺敷而成的牢房里,你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自己是个王子或公主,正享受着宫殿里的快乐生活似的。
写小说这么多年,我也曾被贴上过一些标签,比如“ 伤痕文学” 。
虽说这标签很快就贬值了,但刚贴上的时候,还是很风光的,特别是在香港,有的传媒贴的标签更具“ 爆炸性” :“ 大陆伤痕文学之父” !天哪,为保持这一份风光,我是否应坚守“ 伤痕” 题材,直到读者们对累累斑斑的“ 伤痕展览” 胃口倒尽?后来,又有“ 问题小说” 的标签接踵而至,“ 问题” 当然不止是“ 伤痕” ,这间天鹅绒牢房相比而言可是宽敞多了;然而,企图在每一篇新小说里提出一个新的、重大的社会问题,这样沉重的担子,能把你整个人压趴在地。
有的“ 伤痕文学” 兴盛时一起写小说的朋友,后来挂笔而去,甚至于匿迹于文坛,因素当然不止一端,然而为标签所限,不堪重负,难以为继,应是因素之一吧!我在一进入八十年代,便自觉地撕掉了“ 伤痕文学” 与“ 问题小说” 的标签。
这并不是放弃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而是在写作实践中努力地进入文学的本性之中。
于是有《如意》、《立体交叉桥》、《钟鼓楼》出现。
但新的标签又追踪而来。
其中有一个是“ 京味小说” 。
这是把!我往一所精致的四合院里轰。
四合院当然很不错,何况是精致的。
被贴上这一标签后,我被询问得最多的问题是:“ 在中国作家里,给您影响最深的是不是老舍?请谈谈您是如何继承老舍的文学传统的?” 老舍当然是极优秀的作家,对我影响也是有的,但我自己并不是土生土养的北京人,我出生在四川并在那里度过童年,虽说八岁就到了北京并定居至今,可是我一直和家族中人说四川话,因之,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位四川籍作家李(吉力)人,他的《死水微澜》我至少精读过五遍。
我佩服老舍,但我不可能用他那样地道的北京话( 有时是旗人的土话) 来进行文学思维,特别是,老舍先生不仅能让笔下的人物说原汁原味的北京话,而且,他的叙述语言多半也用的是与人物对话“ 水流平齐” 的北京语汇,这是我不可能“ 继承” ,而且,也没有必要去师法的。
我对老舍先生创作中不那么恪守北京话规范的《月牙儿》、《微神》,反倒更倾心。
我写当代北京的故事,人物如是北京老市民,当然要让他们说地道的北京话,然而我的叙述语言,是自觉地不用北京话,而用普通话,甚或南腔北调,更甚或吸收“ 欧化” 语法,以及大量使用书面语言的。
因此敬告各方,赐我“ 京味小说” 标签盛情可感,但我在文学跋涉中却必须撕下这一标签,以便更自由地扇动文学想象的翅膀,在广阔无垠的文学空间中翻飞!近几年我的文学活动越来越边缘化,因之热心给我贴标签的人也就少了。
这是我的福气。
得?以八方飞翔,四处采撷生活的花粉,酿多味文学之蜜,甘苦自择,浓淡随缘;当然蜡重蜜薄的情况也有,但没被拘囿在天鹅绒牢房里,坚持努力,总还有希望酿出一点别有趣味的新蜜吧!最近我的短篇小说,如《大家》上的《最后金蛇》、《北京文学》上的《绣鸳鸯》、《山花》上的《水锚》,以及《钟山》上的《人面鱼》,正体现着我个人的这种“ 撕却标签任翱翔” 的状态。
小说家与评论家谈微型小说王蒙:微型小说是一种机智,一种敏感,一种对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某个瞬间、某个侧面的忽然抓住,抓住了就表现出来的本领。
因而,它是一种眼光,一种艺术神经。
一种一眼望到底的穿透力,一种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的叙述能力。
它是一种情绪、怅惘、惊叹、留连、幽默,只此一点。
它是一种智慧。
简练是才能的姐妹。
微型小说应该是小说中的警句,含蓄甚至还代表了一种品格,不想强加于人,不想当教师爷,充分地信任读者。
蒋子龙:写微型小说难,难在要有冒险性,拼命追求新、奇、怪、深,追求不同凡响。
"步步求险,节节求艰",用不同寻常的方式反映生活,它宁肯容忍偏激,也不能容忍平庸、温和。
保守。
写微型小说难。
难在可得不可求。
靠"天机偶发",突然智来、神来、情来、兴来。
它是一瞬间爆发的激情、感觉、思想,是一种智慧的信息。
写微型小说难,难在靠思想推动情节,而不是靠情节推动高潮。
它的尖锐是被一种巧思激发出来的。
它侧重表现的是思想的世界,不是外部世界,甚至也不十分推崇感情世界。
因此它不太注重故事发展的外在逻辑,破坏传统的情节构成方法。
写微型小说难,难在下笔如针灸,观人于微,观事于微,意境深而微,化雄奇、壮阔、崇高、恢宏为精巧。
许世杰:微型小说更要善于选材。
有人说:"对微型小说来说,取材角度选准了,便是成功的基础。
"虽是生活中一幅剪影。
一个镜头,但只要像针灸医生选取穴位一样,撷取到"以小见大"的角度,就能使人获得思想的启迪,艺术的享受。
同时,还需要合理布局,精心剪裁,在构思上下功夫。
作者的苦心孤诣,很大程度体现于此。
正由于篇幅微小,微型小说要力求含蓄,隐而不显,注意唤起读者的情绪、联想,调动读者完成作者所开始的工作。
黄子平:微型小说是通过"小形象"暗示出"大形象"而达到意义的升华。
倘若赤裸裸地直奔主题,就难免事倍功半。
于是微型小说对自身的超越是为了返回到自身,使自身充盈艺术的光辉。
微型小说对结构的安排、字句的锤炼、文体的敏感,要求便非常苛刻,并由此达到某种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