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视角下资本市场监管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52 KB
- 文档页数:2
度和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通过梳理审计报告反映的相关问题,从财政管理体制层面寻找成因,更好提升审计促进政府投资基金提质增效的效能。
关键词:政府投资基金;审计监督;资金结存;审计风险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识码:AAuditing Supervision Helped the Management ofGovernment Investment FundsCheng Yao 1, 2(1. National Academy of Economic Strategy,CASS,Beijing,100028;2.School of Economics,Nanjing AuditUniversity,Jiangsu,Nanjing,211815)Abstract: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a government investment fund i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of capital,give better play to the leverage role of fiscal fund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scal funds in supporting the real economy.Its advantages are flexible investment form and wide investment scope,but it also aggravates the difficulty of audit supervision and possible audit risks.By sorting out the relevant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audit report and looking for the cau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we can better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auditing in promot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funds.Key words:Government Investment Fund;Audit supervision;Cash balance;Audit risk,南京,211815)作者简介:程瑶,女,1983年生,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财政审计理论与政策。
我国资本市场的缺陷与对策探讨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如信息不对称、流动性不足、监管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运作。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方面,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往往面临信息不完全的困境,导致投资风险增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质量有待提高,信息不透明性成为投资者的障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规范信息披露的要求,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同时,投资者也应增强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通过加强研究和分析,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资风险。
其次,我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较少、股票流通性较差,造成市场交易活跃度不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推动并购重组、培育初创企业、扩大证券信托市场等措施来增加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和流动性。
此外,可以适度放开对外资的准入,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到我国资本市场中,增加市场交易量。
再者,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监管的不到位导致市场存在乱象,投资者的权益保护不够完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监管机构应加强对资本市场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严格监管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
同时,应加强公众对资本市场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减少投资者的损失。
综上所述,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一些缺陷,但通过政府的监管、投资者的自身努力以及相关政策的推动,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和改善的。
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运作,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
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审计监管重要性分析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审计监管工作作为资本市场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公司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平衡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重要方式,在股东、管理者和监管机构三者之间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研究者们就资本市场审计监管的重要性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资本市场、审计监管、会计信息质量一、资本市场审计监管重要性分析(一)重要性研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审计监管工作作为资本市场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公司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平衡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重要方式,在股东、管理者和监管机构三者之间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研究者们就资本市场审计监管的重要性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审计工作是约束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财务活动积极的展开。
提高企业财务审计监管能够有效地解决财务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审计监管能够保障资本市场价格稳定,一方面,能够排除不良信息对资本市场的干扰,保障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审计监管能够优化信息不对称,帮助企业和市场的投资者客观地根据市场信息进行决策。
在对独立审计行业进行监管时,同时存在着监管重叠和监管无效的现象,多头监管的情况使得我国独立审计市场难以得到良好有序的发展。
不同监管部门,在履行审计监管职能时,通常会以自身利益为重,从而会导致审计监管的混乱,进而导致监管效率底下。
审计监管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少执行的细则以及完善的法律诉讼环境。
(二)相关建议防范个体股价崩盘离不开审计的监管与监督,这需要上市公司经营行为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确保经营的规范性、系统性,确保公司信息质量的完整性,这也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高效性。
就如何提高审计监管能力提出以下建议①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审计水平。
②提高审计监管的水准,强化信息监管功能,建立专门的审计会,对审计行为、审计意见发表进行监管。
审计问诊审计视角下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潘春花/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政府专顶债券是逆经济周期调节,控制债务风险,强化地方责任,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有力工具。
目前实行的省级政府代发代兑模式,存在发债主体责任缺失、刚性兑付不利于债务风险防范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实行市场化改造,转为各地在债券限额内、负面清单之外,自主发行债券,再向财政部备案的市场化发行模式。
关键词/审计政府专顶债券自主发行年来,在加大逆经济周期调节力度、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的背景下,在“开大前门、严堵后门”的指导思想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下 简称专项债券)发行规模逐渐扩大,对 稳投资、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看,专项债券发 行规模在不断扩张的同时,专项债券 的借、用、还等环节均有待进一步改 进。
笔者认为,为进一步规范专项债 券管理,确保债券发挥应有的效益和 作用,应首先改革发行模式。
―、专项债券发行的中国特色专项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 市政府(含经省级政府批准自办债券 发行的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有一定收 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 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 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专项债券发行极具中国特色。
(一)省级政府代发代兑模式专项债券的发行主体为省级政府,市县要发行专项债券,需由省级政府代为发行,省级政府对专项债券依法承担全部偿还责任。
(二) 层层审批模式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实行限额控制,由国务院确定限额,并报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财政部再根据各地的债务风险、财力状况,并统筹考虑上级确定的重大项目支出、地方融资需求等情况,按因素法测算分配限额。
各地在申报专项债券项目时,还要上报论证项目收益能够覆盖债券本息的平衡方案、财务报告和法律意见书。
(三) 利率主要参考国债收益率专项债券的利率主要参考发行投标日前5个工作日具有相同待偿还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平均值为基础,与发债项目风险和质量关系不明显。
审计广角AUDITING SCOPE加强对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审计监督探究林颖湖州市审计局摘要:加强对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积极建立,不仅能够使政府投资方式得到全面优化,提高政府投资资金综合使用效率,而且还能积极吸引社会基金,使大量社会资金能够投入到政府支持的产业和领域中,为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供积极支持。
在对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进行审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不仅是国家审计机关应承担的法定责任,同时也是各国提高自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方式。
因此,本文针对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财政性资金属性和政策性属性展开详细分析,明确了解在审计过程中,应该对目标任务的合规合法情况、实现情况、基金退出和终止情况、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为全面提高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实际监督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审计;监督措施引言对于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而言,主要是指由政府出资对非公开交易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进行投资,与普通产业投资基金相比,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是由政府财政预算内投资、中央以及各个地方投入的专项建设基金、其他财政性资金通过对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积极构建,充分发挥政府信用,获得大量社会资金的关注并主动参与其中,充分利用政府各项资金具有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鼓励、引导、支持大量社会资金主动投入政府支持领域和产业。
针对具有较大资金需求的行业和部门,政府应该在政策和资金层面给予积极扶持,提高政府部门对行业发展的正面影响。
现阶段,加强对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严格审计与监管,不仅能够为全面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培养社会经济新动能、构建现代化产业新链条、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措施,而且还能为有效落实各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提供积极助力。
一、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审计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一)政策目标任务实现情况积极促进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成效,确保各项投资措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关键作用。
审计监管推动政府行为规范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也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权力滥用等问题的存在,政府行为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情况。
为了保障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审计监管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审计监管的定义、目标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阐述审计监管如何推动政府行为规范。
一、审计监管的定义审计监管是指通过对政府及其部门进行审计,并依据审计结果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的一种制度安排。
审计监管的核心在于对政府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独立的审查,以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和规范性。
二、审计监管的目标审计监管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
审计监管通过揭示政府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规范行为,向社会公众公开相关信息,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
只有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社会公众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
2. 保障政府权力的合法性。
审计监管有助于检查政府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是否遵守法律法规,是否依法履行职责。
这有助于确保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
3. 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
审计监管通过发现和查处政府行为中的腐败问题和滥用职权现象,减少政府的不正当行为,提升政府的廉洁性和效能。
三、审计监管的效果审计监管的实施对推动政府行为规范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1. 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通过执行审计监管,政府在行为规范、财务管理和决策执行等方面得到有效地监督和纠正,从而提高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2. 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审计监管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政府行为中的不规范问题,防止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升。
3. 增强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满意度。
审计监管通过对政府行为的公正监督,维护了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提升了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四、完善审计监管制度的建议为了更好地推动政府行为规范,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管制度。
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利用问题浅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信息披露的需求越来越重要。
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都是对财务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和审计的重要工具。
政府审计由政府机关负责,主要关注公共部门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注册会计师审计则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主要关注私营部门和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的利用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利用问题进行浅析。
一、政府审计资源利用问题政府审计作为公共部门的财务监管工具,是对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和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
政府审计资源主要由国家审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审计部门负责分配和利用。
由于政府审计资源的分散性和不足性,导致政府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
政府审计资源分散。
我国政府审计资源主要由国家审计署和各省级审计部门负责,而地市县级审计资源也较为分散。
不同级别的审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机制,导致审计资源的分散使用,难以形成整体审计力量。
政府审计资源不足。
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政府审计资源较为匮乏。
在审计人员数量、技术设备和财务支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政府审计难以及时、全面地对公共部门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监管和审计。
政府审计资源利用效率低。
政府审计资源的分散和不足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
审计工作周期长、审核周期慢,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风险和违规问题,影响了公共部门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私营化。
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主要依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而事务所的规模和实力参差不齐,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的私营化程度较高。
大型事务所资源丰富,而中小型事务所资源匮乏,导致审计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市场化。
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主要依托市场需求和价格机制进行配置和利用。
在市场化的运作下,审计费用和资源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审计成本过高,影响了企业和市场主体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的重点及问题对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是现代政府投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有效性和规范性对于保障政府投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的重点及问题对策,关系着政府投资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的重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的重点1. 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的重点之一是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进行审计。
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必须合法合规地使用于项目建设和运营中。
审计部门需要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 项目进度和效益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还需要关注项目的进度和效益情况。
审计部门需要对项目的实际进度进行跟踪审计,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还需要对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估,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项目成本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还需要关注项目的成本管理情况。
审计部门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审计,确保项目的成本合理、透明,防止出现浪费和挪用等问题。
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存在的问题1. 审计机构能力建设不足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审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地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工作。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审计机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2. 审计方法和手段不够科学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审计机构的审计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审计需求。
部分审计机构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审计过程中依靠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也难以保证。
3. 审计监督缺失在一些地方政府,审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审计结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落实。
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结果往往只是停留在报告阶段,缺乏有效的整改和督促措施,导致审计结果难以落地见效。
4. 审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目前,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信息披露不及时,审计结果不能够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
论政府投资审计问题政府投资审计问题是指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不规范、不透明、不公开等审计问题。
政府在进行投资时,需要合理、透明、公平地使用公共财政资金,保证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政府投资审计问题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政府投资审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寻求解决之道。
一、政府投资审计问题的种类1. 财务审计问题政府投资项目的财务审计问题是指政府投资项目在资金使用、资金管理、资金流向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
政府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存在转移支付不规范、账目不清晰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不明确,难以监督和评估资金使用效益。
2. 绩效审计问题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问题是指政府投资项目在项目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
政府投资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未能达到预期的项目效益,或者在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导致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存在缺陷。
3. 合规审计问题政府投资项目的合规审计问题是指政府投资项目在项目合规性、合法性、合规性等方面存在的不透明、不公开、不规范的问题。
政府投资项目在招标、采购、施工等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等。
二、政府投资审计问题的原因1. 制度缺陷政府投资审计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缺陷。
由于我国政府投资审计制度存在不完善,监督机制薄弱,导致政府投资项目在财务、绩效、合规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2. 监管不到位政府投资审计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不到位。
由于监管机构的监督力度不够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许多问题得不到有效监督和解决。
2. 社会不公平政府投资审计问题的影响之二是导致社会不公平。
政府投资项目中存在的审计问题会导致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不公平,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失衡,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3. 生态环境破坏政府投资审计问题的影响之三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引言:国家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监督制度,它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家审计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维护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家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家审计的地位国家审计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地位:1. 法定地位:国家审计是依法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监督职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家审计机关拥有依法独立行使审计职权的权威地位。
2. 独立地位:国家审计机关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政府机关的专业组织。
其独立地位保证了审计活动的客观、公正和有效进行。
3. 综合地位:国家审计涉及到经济、财政、政治等多个领域,它既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又为国家各部门提供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国家审计的作用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以下几个作用:1. 信息披露和风险防控作用:国家审计通过对各级政府或相关机关的财务状况、资金运用和债务情况进行审计,及时揭示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促使相关单位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效率和效益评估作用:国家审计对政府部门的项目和计划进行审计,评估其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帮助政府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财政使用效率。
3. 法律法规遵守作用:国家审计可以检查政府部门是否依法执行预算、计划和政策,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促使各级政府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行政行为。
4. 公众监督和参与作用:国家审计结果公开,提供给社会公众进行监督,促使政府部门更加透明、廉洁和负责任,同时也为公众参与决策提供了依据。
5. 提供政策建议作用: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判,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支持宏观经济调控。
结论: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它通过信息披露、风险防控、效率评估、法律法规遵守、公众监督和参与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的作用,为国家提供了有效的监督和决策支持,保证了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
审计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市场监管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金融监管的一种重要手段,审计在证券市场监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审计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局限性。
首先,审计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的监督上。
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监管的核心环节,它能够提供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有关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等重要信息。
而审计作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独立核查,能够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师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审查,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虚假陈述,确保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能够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和监管决策。
其次,审计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作用还体现在风险控制上。
证券市场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环境,投资者的利益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
而审计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能够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的审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审计师可以评估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和损失。
此外,审计在证券市场监管中的作用还表现在对违法行为的发现和打击上。
审计师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的审查,能够发现潜在的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
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审计师有责任向监管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关证据,从而推动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
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能够为监管机构提供可靠的证据和意见,帮助其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责。
然而,审计在证券市场监管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审计只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一种抽样检查,无法完全保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其次,审计只能发现已经发生的问题,对于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很难提前预警。
此外,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可能受到上市公司的干预和操纵。
综上所述,审计在证券市场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供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可靠的决策依据;它能够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虚假陈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它能够评估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减少投资者的风险和损失;它能够发现和打击违法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审计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的作用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审计在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第三方监管机构,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审计的定义、审计的目的和意义、审计的方法以及审计的挑战等方面来探讨审计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的作用。
首先,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第三方监管机构,其定义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内部控制等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和监督。
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审计的意义在于提供给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一个可信的信息基础,从而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其次,审计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审计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评估企业的价值和风险。
通过审计,投资者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内部控制等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其次,审计可以促进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审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和监督,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的公信力。
最后,审计可以发现和防范潜在的风险和违规行为。
审计师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内部控制等进行审计,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违规行为,防范市场的异常波动和不正当行为,维护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然而,审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审计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财务数据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审计师需要掌握更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以应对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
其次,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也面临着考验。
在某些情况下,审计师可能受到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导致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因此,加强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建设,对于保障审计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第三方监管机构,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资本市场的监管研究一、引言资本市场是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向各行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风险管理工具,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但是,由于资本市场的运作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市场失灵等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就会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对投资者、企业和经济产生巨大损失。
本文将针对资本市场监管问题展开研究,探讨监管的重要性、当前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二、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性资本市场监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从投资者保护的角度来看,监管机构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及时公布信息,防止上市公司采用虚假宣传手段误导投资者;加强对操纵市场以及内幕交易等非法行为的打击,保证市场公正和透明。
从市场秩序角度来看,监管机构要建立健全股票发行和交易制度,加强并购重组等市场行为的监管,促进资本市场正常运行。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监管机构要引导资本市场的投资方向,合理配置资源,盘活存量资金,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三、当前资本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的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已经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资本市场的监管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规基础上。
我国的资本市场法规相对滞后,立法不完善,监管法规缺乏根据,监管部门存在重复监管和监管领域不清晰等问题。
2.信息披露不透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虚假宣传现象依然存在。
投资者往往难以获得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无法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3.市场人士缺乏责任意识资本市场关键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普遍存在,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非法行为时有发生,市场机制混乱,投资环境失去公正与透明。
4.执法力度不足金融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足,监管机构对违规行为缺乏有效打击,落实监管措施的执行效果不够明显。
四、改善资本市场监管的对策和建议为了解决目前资本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各界普遍认为需要采取下列对策和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制度、法规和标准的建设,提高市场监督主体的法治素养,提高标准与规范化管理水平,尽可能地降低股市的风险。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问题研究——基于一种失衡与制衡的视角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资本市场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审计作为资本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中频频出现的会计舞弊、财务造假等问题,均与审计工作存在一定关系。
因此,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从一种失衡与制衡的视角出发,提出改进对策,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
3. 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问题的发生及特征分析;2)导致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的原因探究;3)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对经济金融系统的影响分析;4)基于失衡与制衡视角的对策研究,以提高资本市场审计效能和预防审计失败。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资本市场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其具体原因,再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资本市场审计失败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4. 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将具有以下意义:1)加深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2)提出改进措施,为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工作提供参考;3)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有助于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环境;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找出一些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失败的原因和影响,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以及改进措施,从而在政策上得到针对性加强,促进审计工作的良性发展,建立健全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
审计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资本市场的运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这就需要审计的介入来确保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首先,审计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投资者通常无法直接获取企业的内部信息。
而审计师的介入可以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为投资者提供独立、可靠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审计结果的公开也能够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减少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其次,审计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是维护市场的稳定性。
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审计可以帮助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问题,及时纠正并预防风险的扩散。
审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可以有效地监督企业的财务报表,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和市场的不正当行为。
通过审计,市场参与者可以更加信任企业的财务信息,从而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此外,审计还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管作用。
审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和不合规操作。
审计师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准则的遵守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全面的评估,为监管机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审计结果的公开也可以增加监管机构对企业的监管能力,提高市场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此外,审计还可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审计师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这些建议和措施可以帮助企业改善财务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审计结果的公开也可以增加企业的透明度,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度,有利于企业吸引投资和获得融资。
然而,审计在资本市场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需要得到保障。
审计师应该独立于被审计对象,不受任何利益关系的影响,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政府审计视角下国有企业资产收购风险控制问题探讨V V 张文鑫近年来,国有企业开展非国有资产收购的活动越发频繁,在收购过程中,存在着决策监管缺位、评估价值虚高、收购资产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风险。
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很容易产生利益输送、权力寻租、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重大问题。
从政府审计的视角来看,加强国有企业资产收购业务风险控制,能够提升国有资产质量和效益,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要通过聚焦资产定价、合同履行等关键环节,同时建立健全决策监管和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做到有效加强资产收购风险控制,推动把重大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收购非国有资产是国有企业做大做强资产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打包收购民营企业资产,是企业快速形成有实质性造血能力的经营性业务的重要渠道,对达成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国有企业审计和金融审计的实践经验来看,在收购业务开展过程中容易形成各类重大风险,如内外部决策缺位、外聘第三方机构独立性不强、评估价值虚高、监管缺位、履约违规、收购资产效益低下等,因此必须加强国有企业资产收购业务风险控制,并在关键节点加以识别与控制,从而有效提升国有资产质量和效益。
一、加强国有企业收购非国有资产风险控制的意义(一)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国有资产质量和效益加强国有企业资产收购业务风险控制,能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论证,提升国有企业收购资产的质量,使收购的资产更加符合企业当下的业务发展规划及战略需求,同时能够对拟收购资产进行合理定价,有效降低收购成本,减轻企业的财务成本压力,将企业的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减少国有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及错配闲置的情况发生。
(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国有企业如果盲目开展资产并购业务,一味扩表以求做大资产总量来扩大企业规模,会加大企业的财务杠杆,形成巨大的财务成本压力。
大部分并购行为的资金来源都是融资资金,强化收购风险控制有助于企业防范债务风险,减少盲目扩张的情况发生,有效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C-SOX问与答系列(一)C-SOX VS COSO财政部《内控基本规范》与COSO-IC和COSO-ERM的关系?我国内部控制概念基本借鉴了COSO报告的理论研究成果,即:以1992年“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COSO-IC)五要素为框架,适当体现了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中提出的八要素理念。
一、从目标上看,我国的内部控制概念提出了:1. 企业战略;2. 经营的效率和效果;3. 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4. 资产的安全完整;5.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等五项基本目标。
二、同时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际,有一些创新:1、内容创新:并未照抄照搬COSO框架,而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了较大调整,在表达方式上符合我国法规特点、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比如:①.强调企业内外对内部控制的投入和监管力度;②.强调信息的外部沟通;③.强化《反舞弊机制》与《信息与沟通》相结合;④.在内部监督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2、体系创新:除基本规范之外,还起草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内容完整、衔接有序、整体互动的有机统一体。
C-SOX问与答系列(二)C-SOX VS SOX财政部《内控基本规范》(C-SOX)与SOX在执行范围、执行深度、执行力度和执行成本等方面的异同?1.执行范围1)SOX法案仅是针对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ICFR),即COSO报告里面的报告目标;2)财政部《内控基本规范》则涵盖了COSO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目标,包括:企业战略;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资产的安全完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2.执行深度1)从时间上来看,内部控制是西方在现代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的内部控制工作刚刚起步,基本是学习模仿西方的做法。
资本市场监管与审计研究一、资本市场监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对全球经济的牵引作用不断增强。
然而,资本市场的开展和发展必须做好监管工作,以确保市场买卖双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护,促进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资本市场交易是受监管的,监管机构的职责是保证提供透明度,识别市场操纵和欺诈,以及管理风险。
常见的监管手段包括行政监管、法律监管和市场自律。
1、行政监管行政监管是监管机构通过行政手段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约束的行为。
监管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准则和操作规则。
如我国证监会就是一个行政监管机构,主要职责是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和管理,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2、法律监管法律监管基于法律法规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监管和加以惩处。
该方式主要包括对市场参与者的合规审查、日常监管、立案调查和惩处,以及司法救济。
在我们的国家,设立了各级法院和检察院等司法部门,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公司和个人实施法律监管和惩处的工作。
3、市场自律市场自律是指市场参与者通过各自的协会或组织,制定行业标准、规则和道德准则,通过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执法的原则对市场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市场自律机制往往是较为灵活和高效的监管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市场不正当行为,提高整个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审计研究审计是一种评估金融报表准确性和合规性的过程。
审计员将查看财务记录,并与其他信息来源进行比较,例如公司自身的内部会计数据、行业平均数据,以及政府数据等。
审计员的任务是确保投资者或利益相关者能够信任公司的财务记录。
审计的实施需要经过系统的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落实行动。
审计员需要仔细审核公司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体系以及会计记录,以确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公司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审计员还需要审核公司和员工的行为,以确定公司是否存在欺诈、错误或遗漏等违规行为。
现代审计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和信息技术安全。
政府审计视角下资本市场监管研究
一、引言
截至2013年底,境内上市公司数量(a、b股)共有2 489家,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106家,境外上市公司数量(h股)185家,股票总市值居全球第三位。
随着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创新业务的不断推出,相继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问题。
为此,证监会已对内幕交易、操纵资本市场及非法证券投资咨询等问题加强了监管,但面对面监管,力量较为薄弱,需引入监管力量,实现共同监管,因此加强资本市场审计监督成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政府审计对于促进资本市场信息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水平,促进上市公司依法治理和规范运作,促使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和上市公司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视察审计署时强调,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是宪法确立的,要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确保公共资金节约、合理、有效使用,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提供有力保障。
这一重要指示,对促进政府审计视角下的资本市场监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政府审计监管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对资本市场监管者的监督
加强对资本市场监管者的监督,提高监管效率,抑制监管腐败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强化政府审计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审计作用。
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日常工作的规范化进行监督,对违反者予以处罚。
在我国,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可以要求国务院对监管者工作不当的地方予以监督或纠正。
而审计署作为独立的政府审计机关,有权对证监会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监督。
目前不论是社会审计,还是相关公司的内部审计,都并未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因此,要使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监管严格到位,离不开政府审计的强制监管。
(二)有利于提高社会审计工作质量
政府审计是代表国家及其各级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有关事项进行监督的专门机构。
政府审计监督的目的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作为公众投资场所,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在社会稳定与和谐方面负有重大责任。
为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和安全运行,必须很好地进行监管。
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社会审计部门虽然发挥一定的监管作用,但与资本市场的社会利益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矛盾。
而审计职业活动是以社会的需要为前提,职业利益要受社会利益的制约,这就决定了审计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因此,注册会计师履行社会责任时,除了由注册会计师协会等专业机构和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外,还必须由专门的经济监督机构进行监督。
这一专门机构就是政府审计机关,因此加强资本市场中社会审计的监管也离不开政府审计。
(三)有利于减轻或消除境外杂音
自2011年3月以来,在美上市公司的信任危机已经引发了中美两国政府的关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称,自2007至2010年初在美上市的215家中国公司中,近四分之三都是通过反向合并上市的。
报道称,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正在调查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考察他们对中国客户的审计是否足够严格,因此相关监管机构调查了众多的大小会计师事务所。
证监会负责人也曾表示,我国政府正密切关注中国海外上市企业因财务问题出现的股价暴跌问题,并正研究解决办法。
2013年6月中美双方通过努力已经在跨境监管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存在分歧。
若国家审计署与国外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协商,实现共同监管,在对国外资本市场加强监管的同时,也会提升国内资本市场的运作质量,从而消除境外杂音,减少国外有关部门或人员的迷惑或质疑。
三、加强政府审计监管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关系
(一)政府审计监管功能的发挥影响着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两者关系密不可分,政府审计发挥功能越强,越能实现国家经济安全。
政府审计关注国有资本的安全完整,关注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关注国家财政资金的合规合法,关注社会保障资金和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关注经济秩序和打击经济犯罪,所有这些无一不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
而政府审计只有依据国家法律政策,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制约和监督经济权利,从经济安全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等诸多方面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才能真正满足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实现经济领域的公平和正义。
(二)国家经济安全程度的提升促进了政府审计监管的完善
国家经济安全的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强弱,而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归根到底就是提高国家的科技、金融、市场、教育与环境竞争力以及人力资源开发能力。
政府审计作为政府监管的形式之一,就是要通过政府监管的方式,从制度方面培植和提高这些竞争力,特别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坚持科技创新,加强金融审计监管,强化审计监督,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因此,国家经济安全程度的提升促进了政府审计监管的完善,审计作为经济卫士,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置于审计工作极端重要的位置,尤其是政府审计工作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作为神圣使命,这必然会对审计监管工作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政府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改善资本市场监管环境
(一)加大资本市场违规操作的曝光惩处力度
资本市场参与人员违规操作的动因是为了攫取经济利益,如对其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太轻,则不能有效予以遏制。
只有让其付出高昂的成本,产生强有力的威慑作用,才有可能减少资本市场的违规操作行为,从而标本兼治地解决问题。
2012年,审计署发布了15家央企2010年度财务收支等审计结果公告,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资产负债损益及资本运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87名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促进被审计单位有效整改。
审计部门也可对在资本市场违规操作的上市公司,配合证监会,促其退市或对其加以惩治,让上市公司管理者切实感受到违规运作的后果或应承担的风险。
对监管机构或监管人员,应通过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加强资本市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服务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二)监督社会审计组织的工作质量
监督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工作质量是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能,在政府进行审计工作的同时,可以将监督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工作质量有机结合起来,即政府对企业审计结束之后,将审计结果与社会审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如果审计报告存在明显失实,则应该加大对社会审计组织的处罚力度。
监督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工作质量,主要是对社会审计组织出具的证明文件和报告的真实、合法性进行披露,对不符合规定的文件,要对出具单位进行处罚,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应该承认政府审计部门对社会审计组织的舞弊行为不可能全部查到,总会有漏网之鱼,不论如何,对于发生的重要实质性问题,政府审计部门必须严查到底、充分揭示,这样才能实现加强政府审计监管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