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者
❖ 富勒:教师关注阶段论 ❖ 伯顿:教师生涯循环发展理论 ❖ 费斯勒:教师生涯循环理论 ❖ 司德菲:教师生涯发展模式 ❖ 休伯曼:教师职业周期主题模式
国内学者
❖ 台湾学者王秋绒:教师 专业发展三阶段理论
❖ 叶澜、白益民:教师专 业发展关注理论
4
富勒(F.Fuller, 1969 ):“关注”阶段论
退缩生 涯阶段
初期的退缩、持续退缩和深度退缩
更新生 涯阶段
退出生 涯阶段
积极应对退缩,重新获得发展活力
离开教育岗位,或安度晚年,或追 求其他的职业生涯。
9
休伯曼(Huberman1993):教师职业周期主题模式
退休期
退出教师行业
10
王秋绒(1991):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模式
11
叶澜、白益民:教师专业发展关注阶段理论
热心和成长 热心工作与对工作的高度满足
能力形成 任职初期 职前教育
把工作看作挑战,提升自己的能力
争取学生、同事和学校领导的认可 为特定的教师角色作准备
8
司德菲(Stetty, 1989):教师生涯发展模式
准备生 理想主义、有活力、富有创意、容易 涯阶段 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专家生 管理与教学的高效性、对学生高期望 涯阶段
16
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差异
❖ 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界定
❖ 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差异
教学设计与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 教学反思 情绪体验与工作动机 学生观
17
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异
❖
一般教师:得过且过,放弃努力
❖ 教育信念方面
优秀教师:事业性强、责任性强、甘 于吃苦,耐寂寞,坚持不懈,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