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位的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22.22 MB
- 文档页数:24
区位总结大全01进行区位选择需坚持以下原则1. 可持续原则这是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
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该地区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区位因素,以寻求这种布局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它强调经济发展首先要与资源、环境协调,工农业生产布局完成后要能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要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2. 主导性原则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要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
如装配工业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动力;冶金工业(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饮料业(啤酒)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商品粮基地的主导因素是优良土地和水热条件;花卉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水源;宁夏平原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南疆长绒棉种植主导因素是昼夜温差大。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和把握区域特征。
因此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如以农业为例: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制约因素是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多发洪涝灾害。
3. 因地制宜原则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法。
如“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是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九省通衢”,对内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内需性产业;上海的区位优势是具有中国“大地理中心”的位置——长江流域出海口、南北沿海航线的中点,对内、对外均有无限优势,发展内、外需性产业均可。
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区位是指人类行为选择的场所或地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位置(绝对区位),二是指分布(相对区位,即各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区位是贯穿人文地理的一条主线,区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是人文地理的核心。
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由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组成。
一、区位分析(一)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技术。
3、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早期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显着。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答案:(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
(2)交通运输和冷冻保鲜技术的发展。
(3)缺水。
(4)粤海线—广茂线—京广线。
(5)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
(二)工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
2、社会经济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技术、信息通讯、国防安全、环境、集聚、个人偏好。
3、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①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②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着;③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例2.读上海市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C处的原因是什么?(2)B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D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4)A是秦山核电站,在此布局的依据是什么?(5)请说明①处布局有污染工业区的合理性。
城市住宅区位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在房地产业一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三要素是“位置,位置,还是位置”。
在这里,位置就是我们通常对区位的理解,由此可见区位选择对于房地产开发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阐述了区位的具体概念,并对房地产开发中住宅区位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区位选择对房地产投资价值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区位选择的策略。
标签房地产;住宅;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房地产投资价值引言:房地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纵观历史,我国房地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住宅房地产开发中,影响住宅价格及销售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区位。
选择正确的区位,是在项目开发前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尤其是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下,由于政府对于土地供应持谨慎态度,房地产开发的风险愈来愈大。
开发商在“跑马圈地”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区位的选择,最佳区位不但能有效地保证房地产开发的效益,同时还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1、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1.1区位的概念[1]在房地产业,素有“区位为王”的说法,那么何为区位呢?区位是指地块分布的地区或地点,它是一个综合概念,除解释为地球上某一事物的空间几何位置外,还强调自然界的各种地理要素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
换言之,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
在本文中,将主要针对住宅区位进行分析。
住宅区位,不仅仅是指住宅在城市区域(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而且包括由该位置出行的便捷程度(即通达性)、以及居住在该位置所获得的非经济方面的满足程度。
具体说来,就是指住宅坐落的地理位置和以此为基点进行工作、上学、购物、就医、娱乐等出行活动所需的交通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以及该位置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对居住者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1.2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和区位结构以及如何创造区位条件的理论。
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城市的存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那么你知道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吗?店铺在此整理了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介绍一、地形与城市区位1.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
2.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3.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二、气候与城市区位气候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降水适度、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
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雨林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
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三、河流与城市区位1.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沿河城市区位:①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②河流汇合处,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③河口处,如上海、广州等。
2.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
如伯尔尼、巴黎、波士顿等。
四、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工矿区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依托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等;依托世界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阿伯丁等;依托金矿开采兴起城市:约翰内斯堡等;依托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等;依托中国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等;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在高中地理复习时,同学们都将经历放在比较难的题型上,而在考试时,可能我们容易失分的部分往往是比较简单的题型,比如城市化与城市区位问题,那幺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将这部分知识点更熟练地掌握。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下: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和河流,人文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开发和交通运输发展。
(1)地形与城市区位温带和寒带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例如: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例如: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2)气候与城市区位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
(3)河流与城市区位原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河流城市区位包括:①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②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③河口处,如上海、天津、广州等。
(4)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自然资源开发导致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形成城市。
例如: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山西大同市、唐山开滦,英国的伯明。
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首先,地理位置是城市区位因素的关键因素。
地理位置包括了城市所处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
地理位置将影响城市的气候条件、交通便利度以及资源条件。
例如,位于温带地区的城市,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适宜发展冬季运动业和夏季旅游业。
而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海洋交通,有利于发展港口经济和海洋旅游。
其次,交通条件也是城市区位因素的重要一环。
交通条件包括陆地交通、水路交通以及航空交通的便利程度。
交通便利度影响着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例如,交通枢纽城市通常具有较为发达的陆路、水路和航空交通网络,便于物流运输和人员流动,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
而交通条件较差的城市则可能因为交通成本较高,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第三,资源条件也是城市区位因素的重要考虑因素。
资源条件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人力资源等。
具有丰富的资源条件的城市,往往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例如,具有丰富土地资源的城市可以发展农业和工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拥有丰富人力资源的城市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城市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稳定的能源供应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能源丰富的城市可以更好地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第四,环境条件也是城市区位因素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质、空气质量等。
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人文环境包括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条件。
优质的人文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促进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政策环境也是城市区位因素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政策环境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城市规划政策、财政和税收政策等。
政府对城市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将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方式。
例如,一些城市为了吸引外资和企业,可能会出台一系列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
综上所述,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城市住宅区位的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在城市居住中,选择合适的住宅区位对于居住质量、便利性和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城市住宅区位的选择原则和影响因素。
城市住宅区位选择原则1. 交通便利性交通便利性是选择住宅区位的首要条件。
现代城市生活中,人类的出行需求非常高,并且人们对于时间的要求极其严格。
因此,选择一个交通便利的住宅区位能够缩短出行时间,方便日常生活。
2. 安全性安全性也是选择住宅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人们在住宅区内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安静、安全的环境,能够让他们安心居住。
3. 生活服务设施城市中,人们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设施,比如超市、医院、教育等等,方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因此,选择一个住宅区位的时候,需要考虑其周围的生活服务设施是否充足,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4. 环境素质环境素质也是比较重要的选择因素。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环境对于人们的心境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选择一个环境质量良好的住宅区位能够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住宅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1. 地价地价是影响住宅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中,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势的地区,地价往往较高。
而在某些发展欠缺的地区,地价会比较低。
因此,地价不仅是城市地产市场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影响住宅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影响住宅区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我们可以选择更加方便、便捷的住宅区位。
而在人口稀少的区域,我们则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需求来选择较为适合的住宅区位。
3.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也会对住宅区位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避免住宅区位的交通拥堵、污染等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交通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4. 个人需求最后,个人的需求也是影响住宅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的居住需求都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更注重交通便利性,有些人可能则更注重环境素质。
因此,在选择住宅区位时,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更为合适的住宅区位,才能得到更满意的居住效果。
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学习目标:理解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理解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掌握城市体系的概念,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中心地”理论;掌握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重点:运用图表,分析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和城市辐射范围的不同。
学习过程:一:城市的区位选择城市区位是指城市。
城市区位与和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自然因素*气候与城市区位①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交通,水源,物产,自然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此外平原地区也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且对外联系较方便。
因此我国大城市多分布在的平原地区。
参照课本图2-2-2可见,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势的第阶梯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②在热带地区,平原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地区。
如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而不是分布在地区。
③山区地形,城市基本建设困难,交通,城市发展受制约,因此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国谷地、谷地城市的分布。
4、地质条件与城市区位:①城市选址应尽量避开地震频繁并且危害严重的地区,同时还要比开容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地方以及岩层活动断裂地带,尽量避免的发生。
②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地基承载力,石质地基比土质地基,天然土质比人工填土。
5、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自然资源也是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矿产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开始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18世纪产业革命后,矿产资源的开发促使形成了众多的矿业城市,例如我国的、、等城市都是在开采铁矿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等城市则是在石油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随着矿产的枯竭,城市的职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矿业城市将逐渐演化为以其他职能为主的城市。
(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城市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以及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0)龙吉忠区位是指人类行为选择的场所或地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位置(绝对区位),二是指分布(相对区位,即各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区位是贯穿人文地理的一条主线,区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是人文地理的核心。
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主要目标。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由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组成。
一、区位分析(一)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技术。
3、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早期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显着。
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3)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答案:(1)位于北京城郊;接近消费市场,运输成本低;附近水源丰富。
(2)交通运输和冷冻保鲜技术的发展。
(3)缺水。
(4)粤海线—广茂线—京广线。
(5)纬度低;光热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
(二)工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
2、社会经济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技术、信息通讯、国防安全、环境、集聚、个人偏好。
3、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①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②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着;③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例2.读上海市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C处的原因是什么?(2)B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D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布局的原因是什么?(4)A是秦山核电站,在此布局的依据是什么?(5)请说明①处布局有污染工业区的合理性。
要素三:地域,怎么想?1、省份与城市北京市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进入黄淮海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
同时,也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受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较大。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北京市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升级,产业素质将进一步提高,北京市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步实现产业转移,而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
天津市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拥有我国最大的人工港。
经济实力较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工业基础较为雄厚,体系门类齐全,经济发展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驱动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战略实施下,天津市仍处于发展的重要历史窗口期。
河北省河北省是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经济体,内环京、津,是首都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必经之地,亦是连接北方内陆与海上门户--天津、京唐、黄骅、秦皇岛等港口的桥梁,地理位置较优越。
此外,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环首都经济圈、雄安新区建设等战略的推进,全省经济发展具备一定潜力。
城市等级城市等级石家庄二线城市邢台三线城市廊坊三线城市秦皇岛三线城市保定三线城市张家口四线城市唐山三线城市承德四线城市邯郸三线城市衡水四线城市沧州三线城市山西省山西省是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处于我国中、西部交界地带,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也是连接中西部地区与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重要通道。
此外,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和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原材料大量输出,推动了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规模扩张,旅游消费持续活跃,共同推进服务业增长,第三产业保持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作用。
城市等级城市等级太原二线城市吕梁四线城市运城四线城市忻州五线城市晋中四线城市晋城五线城市临汾四线城市阳泉五线城市大同四线城市朔州五线城市长治四线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东西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与八个省区接邻,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社会经济条件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_
社会经济条件对城市区位的选择主要依据经济、政治等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一些相应的发展策略。
①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是新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
矿业开采据要庞大的职工队伍,职工需要住所、市场、商店、学校、医院、公园等,这样在矿产地附近须形成相当规模的城市矿业城市依托矿产的开发而兴起,伴随矿业的发展而繁荣。
②交通与城市区位。
城市是货物人员集散地,需要有方便的交通运翰条件,交通运拍是否便利成为城市区位选择中极其重要的因家。
世界上的城市大多都沿河、沿海、沿铁路公路线分布,突出体现了交通运翰在城市区位选择中的重要地位。
③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政治与城市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许多城市都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活动中心,政治已成为城市职能的重要方面。
此外,军事重镇、宗教活动中心主要是作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的中心而存在。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如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有些因素(如交通、自然资源等)自古至今对城市的区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有些新的因素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如因科技而兴起的科学域,因旅游而兴起的旅游域等。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家也在不断变化中。
区位”的理解和区位选择的原则一、区位选择在高一《地理》下册中的地位高一地理下册主要讲了三大内容:区位选择、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者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功能分区与规划实际上就是区域选择,而这些又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合理规划城市。
又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求人们在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时,要关心环境所受的各种影响。
由此可看出,整个下册,与其说是围绕人地关系展开论述,还不如说是围绕人类如何合理的进行区位选择展开论述的。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人类可以越来越较为灵活地选择、安排生产和生活活动,但如果不能认识到区位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破坏,人类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二、对“区位”的理解区位一词于德语“ standort ”,英文于1886年译为“ location ”,即定位置、场所之意,我国译成区位,日本译成“立地”,有些意译为位置或布局,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
“区位”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收入,那么“区位” 是什么意思呢?课本中的解释是:“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
”对区位一词的理解,严格的说还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它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②它还包括人类对某事物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
区位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行为,是人们生活、工作最初步和最低的要求,可以说,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视为是一次区位选择活动。
例如: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种的选择与农业用地的选择,工厂的区位选择,公路、铁路、航道等路线的选线与规划,城市功能区的设置与划分,城市绿化位置的规划以及绿化树种的选择,房地产开发的位置选择,国家各项设施的选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