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蛋鸡生理性腹泻及脱肛的诊治
- 格式:pdf
- 大小:90.52 KB
- 文档页数:1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的直肠部分不慎掉出体外,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饲养密集的养鸡场中更为常见。
蛋鸡脱肛一旦发生,会给鸡只的生长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及时诊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蛋鸡脱肛的原因和诊治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详细介绍。
一、蛋鸡脱肛的原因1.疏忽管理蛋鸡脱肛的原因之一是疏忽管理,包括饲料不合理、环境脏乱等,这些都会导致蛋鸡的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脱肛的现象。
2.鸡只品种蛋鸡脱肛的发生还与鸡只的品种相关,有些品种的蛋鸡更容易出现脱肛的情况。
3.营养不良饲料的营养不良也是蛋鸡脱肛的一个重要原因,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会导致蛋鸡的肠道问题,从而引发脱肛。
4.感染疾病蛋鸡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例如大肠杆菌病、鸡腹膜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蛋鸡的直肠受到感染和损害,导致脱肛的发生。
5.生长速度快部分蛋鸡生长速度快,体重增长过快会导致骨骼和韧带无法适应,也会引发蛋鸡脱肛的问题。
二、蛋鸡脱肛的诊治方法1. 诊断当发现蛋鸡出现脱肛的情况时,需要及时带领兽医进行诊断确认,明确造成脱肛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 营养管理在预防蛋鸡脱肛的方面,合理的饲料营养是至关重要的。
饲料要保证营养均衡,蛋鸡所摄取的饲料要符合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合理的营养管理能够降低蛋鸡脱肛的发生概率。
3. 饮水管理蛋鸡的饮水管理也尤为重要,要保证蛋鸡有充足、清洁的饮水,防止蛋鸡因为饮水不足或者饮水污浊而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4. 饲养环境卫生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预防蛋鸡脱肛的重要因素之一。
饲养场所要保持干燥、通风,并保持清洁卫生,减少霉菌、细菌的滋生,降低蛋鸡感染疾病的概率。
5.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出现脱肛的蛋鸡,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针对脱肛的具体原因,可以选用抗炎、止痛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使用,防止用药不当导致其他不良反应。
6.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脱肛的蛋鸡,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直肠的一部分伸出肛门外,形成肛外脱垂。
蛋鸡脱肛严重影响了蛋鸡的生产性能,导致蛋鸡生长缓慢、体重下降、蛋产量减少,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蛋鸡死亡。
本文章主要探讨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
1、环境因素:蛋鸡所处的环境可能会导致蛋鸡脱肛。
例如笼子过小、密度过大、传染病患者过多、走地过高等都会导致蛋鸡脱肛。
2、营养不良:蛋鸡在繁殖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生长和蛋产,如果饲料营养不良或者饮水不足,蛋鸡机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容易导致脱肛。
3、缺乏运动:由于笼子中蛋鸡的运动空间有限,在长期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蛋鸡排便不畅,习惯性便秘,蛋鸡在长时间强压排便通过肛门。
4、病理因素:蛋鸡脱肛也可能是因为蛋鸡本身有某些疾病导致的,如肠道感染、受到毒素的影响等。
蛋鸡脱肛的主要表现是蛋鸡排便后直肠并没有完全恢复原状,依旧露在肛门外。
脱肛的程度和严重程度不同,轻微的脱肛只会露出一点点,而严重的脱肛甚至可以观察到肠道的内脏器官。
诊断蛋鸡脱肛的方法是通过观察蛋鸡的肛门和排泄情况。
如果蛋鸡排便后肛门部位有凸出物,则表示蛋鸡有脱肛病症。
此外,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肛门检查,观察直肠的位置是否正常,检查肛门周围组织是否畸形。
1、药物治疗蛋鸡脱肛的初期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有促进肛门收缩和止泻药物。
2、手术治疗如果蛋鸡出现严重的脱肛病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有直肠复位和直肠切除两种。
直肠复位是通过手术将蛋鸡脱垂的直肠复位到肛门内部,进行缝合修补。
直肠复位适用于脱肛程度较轻,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蛋鸡。
直肠切除适用于蛋鸡出现直肠坏死或者直肠过长的情况。
直肠切除手术是将直肠切除后再将肠的两端进行吻合,并将残留的直肠和肛门贴合缝合,以使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3、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蛋鸡脱肛,饲养环境条件必须保证干净、卫生和充足的饮用水;蛋鸡的饮食营养要合理充足,不能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适当的空间让蛋鸡有足够的运动空间避免排便不畅留下后遗症。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一般指的是鸡的直肠和肛门从腔内膨出,无法自行恢复到正常位置或必须手术处理。
蛋鸡脱肛对鸡的健康和生产非常不利,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蛋鸡脱肛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原因:蛋鸡脱肛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
1. 脱水:过度脱水会导致鸡的肠道收缩和腹泻,这可能会导致蛋鸡脱肛。
2. 胀肚:鸡的胃可以通过吃东西来膨胀,膨胀的胃可以挤压直肠和肛门,从而导致蛋鸡脱肛。
3. 患病:一些病毒、细菌、寄生虫或真菌感染可以导致蛋鸡脱肛。
4. 营养不良:饲料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可能会导致鸡的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蛋鸡脱肛风险增加。
症状:当鸡蛋鸡脱肛时,可以看到脱出的肠道和肛门,呈现出流脓、肛门肿胀、出血、不活动和腹泻等症状。
在一些情况下,蛋鸡可能会试图恢复肛门到正常位置,但失败了,这会导致大面积肿胀和疼痛。
除了肛门之外,因为排泄不畅,蛋鸡可能会出现贫血、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方法:一旦发现蛋鸡脱肛,应当立即采取行动。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治疗方法:1. 戴手套仔细检查和清理肛门周围区域,确保鸟的消化道没有堵塞物,防止细菌进入身体。
2. 为鸟提供足够的水和食物,让鸟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以加快肛门愈合。
3. 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例如止血药和消炎药,可以用于控制感染和减轻蛋鸡的疼痛。
4. 糖浆和盐水都可以用于促进肛门愈合,并在愈合过程中保持鸟的体力和水分摄入。
5. 在极端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这可以允许肛门重新放置在适当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预防蛋鸡发生脱肛比治疗要重要得多。
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养殖者需要提供干净、清洁、舒适的栖息地,为鸟提供充足的水和食物、保持空气流通、定期给予鸟接种疫苗,避免过度用药等。
另外,饲料需要多样化,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基本营养素。
应该定期检查肛门和翅膀尖,以及观察是否出现腹泻等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
蛋鸡脱肛是指蛋鸡排泄器官直肠从肛门之外脱出,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蛋鸡死亡,因此蛋鸡养殖户在日常养殖中应引起重视。
1.饲料不合适。
鸡蛋中含有大量的铁质,如果饲养时给鸡喂食铁质较多的饲料,会因直肠排钙过多,导致直肠壁出现疤痕,而此时肛门周围的肌肉组织并不紧密,一旦蛋鸡用力排便过度或者卵子过大,就容易导致直肠脱出。
因此,调节饮食,控制饲料中铁的含量,可以减少蛋鸡脱肛的发生。
2.头重尾轻
饲养过程中,蛋鸡生长发育的不平衡,如体重不平衡,即头重尾轻,致使腹部脂肪过多集中在肛门周围,增加了直肠脱出的风险。
蛋鸡的生存环境非常重要,如饲养的温度、湿度、通风是否合适,卵积存器是否对蛋鸡造成压力等,都会影响蛋鸡的排便功能。
如果环境条件差,可能导致蛋鸡长期憋便,使得便秘严重,直肠脱出也更容易发生。
一旦发现蛋鸡脱肛,必须及时诊治。
处理时首先要把蛋鸡放在干净、柔软的纸上,保持翅膀向前,用一只手将脱出的直肠往回缩,并用另一只手慢慢捏压肿胀的肛门周围,这样能减轻直肠的压力,缩回直肠。
当直肠纳入肛门后,用凡士林或橄榄油涂抹直肠周围的肌肉组织,使其变得柔软,顺畅,减少直肠再次脱出的机会。
总之,对于出现脱肛问题的蛋鸡,要及时诊治,发现异常及时进行临床治疗。
在养鸡的过程中,注意调整饲料、环境、体重等因素,预防蛋鸡脱肛的发生,维护蛋鸡健康成长。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鸡肛突出或外出,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的皮肤红肿、肿胀、糜烂、出血,并伴有肛门区疼痛、瘙痒、排便困难等症状。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饲料中缺乏必需的营养元素,如高蛋白、高纤维、维生素C等,容易导致蛋鸡消化道功能紊乱,造成脱肛。
2. 腹压增大:蛋鸡长时间站立或吃食过多,容易导致腹压增大,使得直肠向外突出。
3. 鸡场环境不良:饲养环境湿度过高、温度过低、排泄物清理不及时等,容易导致蛋鸡肛门周围皮肤湿疹、感染,从而引起肛门脱垂。
4. 病理性因素:蛋鸡出现肠道感染、寄生虫感染、消化道功能异常等疾病时,容易导致脱肛。
对于脱肛的蛋鸡,需要及时进行诊治,以避免病情加重或发生并发症。
以下是蛋鸡脱肛的诊治方法:1. 诊断:脱肛的蛋鸡肛门周围有红肿、肿胀、糜烂、出血等症状,且伴有肛门区疼痛、瘙痒、排便困难等表现。
兽医师可以根据这些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肛门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如粪便检查、细菌培养等,以确定诊断。
2. 环境调节:保持鸡舍干燥清洁,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数量,避免过度喂食,尽量减少腹压,为蛋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 饮食调整:调整蛋鸡的饮食结构,增加蛋鸡饲料中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C含量,保证蛋鸡的营养摄入。
4. 药物治疗:根据蛋鸡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抗生素、止痛药、抗炎药等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控制感染。
5. 外科手术:对于蛋鸡脱肛的病情较为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可以考虑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可包括肛门矫正术、肛门环扎术等,以纠正脱肛并修复受损的组织。
蛋鸡脱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如果得到及时的诊治,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良好的疗效。
饲养蛋鸡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合理调整饲料结构,防止蛋鸡脱肛的发生。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
蛋鸡脱肛是一种常见的鸡类疾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的组织突出或脱出。
蛋鸡脱肛
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蛋鸡肠道炎症:蛋鸡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肠道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导致肠道炎症。
肠道炎症会引起蛋鸡的肛门组织肿胀,导致脱肛。
2. 蛋鸡肠道功能障碍:蛋鸡肠道功能受损或者肠道功能不协调也会导致脱肛。
肠道
功能障碍可以由肠胃疾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引起。
3. 蛋鸡饮食问题:蛋鸡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饮食不均衡或者饲料中缺乏必要的营养
物质,会导致蛋鸡的肠道功能失调,从而引发脱肛。
4. 养殖环境不良:蛋鸡的养殖环境如果不卫生或者湿度过高,会造成蛋鸡不适应和
压力增加,从而引发肠道炎症和肠道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脱肛。
诊治方面,一旦发现蛋鸡脱肛,应及时进行处理。
具体的诊治方法如下:
1. 药物治疗:在开始诊治时,可以给蛋鸡服用一种叫做「铜足难口服复方液」的药物,该药物可以缓解肠道炎症,促进肛门组织恢复。
2. 预防感染:给蛋鸡饮用清洁的水源,保障饮水卫生,并适时给蛋鸡进行预防性的
免疫接种,预防感染。
3. 营养调理:给蛋鸡提供均衡的饲料,保证蛋鸡获得充分的营养,改善肠道功能。
4. 改善养殖环境:保持鸡舍的清洁,减少湿度和粪便的滞留,提高蛋鸡的生活质量,减少脱肛的发生率。
蛋鸡脱肛的原因主要与肠道炎症、肠道功能障碍、饮食问题和养殖环境不良有关。
在
诊治方面,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预防感染、营养调理和改善养殖环境等途径来缓解和预防
脱肛的发生。
蛋鸡脱肛的治疗
蛋鸡脱肛多发生于蛋鸡产蛋盛期。
诱发原因有:育成期运动不足、鸡体过肥、母鸡过早或过晚开产、日粮中蛋白质供给过剩、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光照不当或维生素D供给不足,以及一些病理方面的因素,如泄殖腔炎症、鸡白痢、球虫病及腹腔肿瘤等。
治疗方法:重症鸡大部分愈后不良,没有治疗价值。
一旦发现脱肛鸡,要立即隔离,症状较轻的鸡,可用1%高锰酸钾溶液将脱出部分洗净,然后涂上紫药水,撒敷消炎粉或土霉素粉,用手将其按揉复位。
比较严重经上述方法整复无效的,可采用肛门胶皮筋荷包式缝合法缝合治疗,即病鸡减食或绝食两天,控制产蛋,然后在肛门周围用l%普鲁卡因注射液5-10毫升分3-4点封闭注射,再用一根长20-30厘米的胶皮筋做缝合线(粗细以能穿过三棱缝合针的针孔为宜),在肛门左右两侧皮肤上各缝合两针,将缝合线拉紧打结,3天后拆线即可痊愈。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蛋鸡脱肛是指蛋鸡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肛门内脱出直肠,这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鸡的生产性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主要为营养不良、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等。
脱肛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肛门红肿、疼痛、有轻微的出血等。
针对蛋鸡脱肛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营养合理搭配饲料、加强环境卫生等。
一、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1. 营养不良:蛋鸡缺乏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失调,肛门脱出直肠。
2. 环境不良:蛋鸡的饲养环境潮湿、通风不良,会导致蛋鸡免疫力下降,易患腹泻等疾病,间接导致脱肛情况的发生。
3. 饲养管理不当:鸡舍空间过于拥挤、饮水不洁净、饲料不干净等饲养管理不当会直接影响蛋鸡的健康状况,导致脱肛情况的出现。
二、蛋鸡脱肛的临床症状1. 肛门红肿:脱肛的蛋鸡肛门处会出现红肿现象,有时还会伴有破皮、疼痛的症状。
2. 出血:蛋鸡脱肛后,肛门处会出现轻微出血情况,血迹主要为鲜红色。
3. 不挺腰部:脱肛的蛋鸡在行走时,腰部出现下垂、不挺的现象,活动能力受到明显影响。
三、蛋鸡脱肛的防治措施1. 改善饲养管理:提高饲养密度、保持饮水清洁、饲料干净等,改善饲养环境,预防蛋鸡脱肛的发生。
2. 营养合理搭配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蛋鸡,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并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预防脱肛发生。
3. 加强环境卫生:每天要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洁,保持鸡舍的干燥、通风良好,防止蛋鸡因饲养环境不良而患上肠胃疾病,引发脱肛情况。
4.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脱肛的蛋鸡,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可以采用轻轻将脱出的肛门放回肛门内,并用绷带或药棉进行固定。
如症状严重,应及时请兽医进行治疗。
四、总结蛋鸡脱肛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如果能够合理的饲养管理,提高预防意识,有效预防脱肛的发生。
一旦发生脱肛,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忽视这种情况,否则将会给蛋鸡带来严重影响。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在生产过程中腹腔内压力过大或肛门周围肌肉松弛,导致肛门内壁和肛门之间的局部脱垂,使肛门之外的鸡肠部分甚至鸡脊骨暴露在肛门外。
蛋鸡脱肛需要及时处理并治疗,否则容易导致传染病和死亡。
1.营养不足:蛋鸡生长需要足够的营养,如果饲喂不足,会导致鸡的身体弱化,从而引起蛋鸡脱肛。
2.肠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可引起肛门周围的肌肉松弛,导致蛋鸡脱肛。
3.遗传因素:一些品种的蛋鸡,特别是那些不适合生产大量蛋的品种,往往倾向于发生脱肛。
4.肛门周围的疾病和外伤:蛋鸡肛门周围的疾病和外伤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的肌肉松弛,从而引起脱肛。
5.生产压力:蛋鸡在生产高峰期时,腹腔内压力过大,这可能导致肛门周围肌肉松弛,也可以引起脱肛。
1.肛门检查:医生检查蛋鸡的肛门,看是否有肛门内部或外部暴露鸡肠或脊骨等情况。
2.疾病历史:医生询问蛋鸡是否患有肠道疾病或感染等。
3.观察:医生观察是否存在其他表现,例如饮水和进食量是否减少等。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蛋鸡脱肛可以使用泻药,这有助于减少肠道压力,有利于缓解症状。
还可以使用散剂,以消除肠胃不适,同时有助于能量代谢。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手术的目的是帮助恢复正常的肌肉收缩,以及将脱出的肛门内部或外部的鸡肠或脊骨重新置入肛门内部。
3.预防:预防主干对于蛋鸡脱肛至关重要。
食物与饮水质量必须优良,卫生保健必须得当,预防并同时治疗肠道疾病感染,提供充足的蛋鸡营养,以便彻底减小脱肛的风险。
为了预防蛋鸡脱肛,饲养员需要保证蛋鸡的饮食和生活环境处于良好状态,以确保蛋鸡获得足够的营养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同时,饲养员需要在生产高峰期间减少蛋鸡的压力,以减少发生脱肛的可能性。
蛋鸡脱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概述:初产蛋鸭在产蛋高峰阶段很容易发生脱肛。
由于初产蛋鸭产道刚发育成熟、加之天气炎热、病菌丛生、病菌侵害鸭的输卵管、泄殖腔组织、导致生殖道干涩,产蛋时用力、产蛋后难以复位、造成脱肛。
【防治措施】
1、要认真做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2、光照要适宜。
3、要加强产蛋盛期的饲养管理。
4、提供安静的产蛋环境。
5、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脱肛鸭,要立即进行隔离,对症状较轻的鸭,要及时治疗。
6、定期添加质量保证的维生素添加剂,如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
7、在育成末期,从育成鸭舍转入产蛋鸭舍时,可结合免疫时抓鸭的机会,进行一次挑选,把生长特快、过于肥胖的鸭和生长特慢、个体瘦小的鸭都单独挑出来,分群饲养。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肛门异常突出,常见于蛋鸡产蛋期间,严重影响蛋鸡的生长与生产性能。
脱肛对蛋鸡的生存和生产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对蛋鸡脱肛的原因和诊治需要高度重视。
本文将从蛋鸡脱肛的原因和诊治方面展开探讨。
一、蛋鸡脱肛的原因1. 营养不良:蛋鸡脱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饲料中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不足会导致蛋鸡脱肛。
2. 生理因素:蛋鸡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蛋鸡产蛋和内外寄生虫等原因,容易引起消化器官蠕动减缓、肠道积食,从而引起肛门异常突出。
3. 环境因素:蛋鸡生长的环境也会影响其肛门的健康。
如环境潮湿,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腹泻、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从而导致蛋鸡脱肛。
4. 疾病因素:蛋鸡感染某些疾病,比如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等,也会导致脱肛。
二、蛋鸡脱肛的诊治1. 营养调整:改善蛋鸡饲料的配方,使其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助于减少脱肛的发生。
2. 环境改善:保持蛋鸡生长环境的干燥清洁,确保蛋鸡暴露在适宜的温度下,有利于减少脱肛的发生。
3. 疾病防治:加强对蛋鸡疾病的防控工作,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蛋鸡的疾病,有助于减少脱肛的发生。
4. 适当管理:注意控制蛋鸡的生长速度,避免过度肥大或过度肌肉的产生;避免过于频繁的人为干预,如强行饲喂或反复观察等,避免蛋鸡过度紧张。
5. 药物治疗:在蛋鸡出现脱肛时,及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消炎药等,有助于减轻蛋鸡的疼痛,促进其康复。
在蛋鸡脱肛的诊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如实记录:对患有脱肛的蛋鸡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饲料摄入量、蛋鸡生长环境的情况等。
2. 个体化治疗:对于患有脱肛的蛋鸡,需要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3. 多种方法结合:在治疗蛋鸡脱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如营养调整、环境改善、疾病防治等,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X u m u s h o u y i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陈玲蛋鸡脱肛是养鸡场中普遍发生、也是养鸡户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蛋鸡产出蛋后输卵管或者是泄殖腔翻到肛门外且不能自然回到体内。
对于这种病症,若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容易在鸡群中迅速蔓延感染,导致蛋鸡啄肛癖的出现,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蛋鸡死亡,从而造成养殖户的大量损失。
因此下面将介绍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疗方法,以供养殖户参考,从而最大限度保证鸡群健康,确保养殖户的财产安全。
一、蛋鸡脱肛的原因1、光照时间过长或者加光过晚对于蛋鸡来说,照明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要做到适可而止,且光照要有规律性。
但有些养殖户则在蛋鸡开产期之前就将照明时间提高到14小时以上,使得鸡群接受过多时间的光照,从而导致蛋鸡性成熟早于体成熟,提前开产,引发脱肛。
另外过晚加光的话会造成蛋鸡腹部脂肪沉积增加,也会导致脱肛。
光照时间的控制不足是造成蛋鸡脱肛的主要原因。
2、蛋鸡的日粮中营养成分不均衡蛋鸡的日粮配置应该严格按照配比执行,若是日粮中的蛋白质过多,会造成蛋鸡提前产蛋或者鸡蛋重大或双黄蛋增多,较难产出,从而导致产蛋时脱肛。
而若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过低,蛋鸡摄入量不足,会导致性激素分泌不平衡,生殖道黏膜发炎变干并且出现角质化现象,从而造成输卵管弹性降低,生产时出现脱肛症状。
若是粗纤维含量过低的话,蛋鸡肠胃蠕动功能下降,导致便秘,造成产蛋时泄殖腔干涩红肿,出现脱肛现象。
3、鸡群整齐度差,采食不均匀如果养殖蛋鸡整齐度差,会导致大鸡欺负小鸡,从而导致饲料采食不均匀,大鸡采食过多,越来越大,腹壁弹性下降,造成产蛋时脱肛且难以复位,而小鸡发育不良,体积弱小,性成熟早于体成熟,从而导致产蛋时腹腔压力过大而脱肛。
4、疾病造成的蛋鸡脱肛蛋鸡在产蛋期若是发生禽流感、沙门氏菌病、产蛋下降综合征或者长期腹泻等疾病均会对输卵管以及泄殖腔造成危害,导致输卵管粘膜干涩,润滑能力下降,肛门周围出现发红水肿及炎症,造成肌肉紧绷,收缩能力降低,从而导致蛋鸡产蛋时由于生殖道干涩出现产蛋困难,泄殖腔翻出肛门外。
刚开产的鸡拉稀是什么原因鸡拉稀怎么治疗鸡拉稀的特效药由于初产蛋鸡代谢旺盛,生理变化大,所以饲料稍作变更就很容易刺激其肠道,引起腹泻。
若在初产蛋鸡拉稀期间,用抗病毒药加抗生素治疗暂时有效,停药后复发,然后当蛋鸡的产蛋率上升至75%~80%时,拉稀症状自行减少,如果是这种情况一般可判断为非病原性腹泻。
下面就这两种症状,我们阳光禽业技术服务部给予分析:1.病因分析首先,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有很多养殖户从蛋鸡育成后期(16周龄以后)开始使用自配料,往往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米糠、麸皮,使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过高。
但是经公司长期生产证明:粗纤维的含量越高,蛋鸡持续拉稀的时间就越长,这就是引起初产蛋鸡非病源性拉稀的主要原因。
其次,初产蛋鸡饲料中含有的大量的石粉或贝壳粉能够促使其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蛋鸡的非病原性腹泻。
最后,当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过高或者豆粕熟化不够的时候,也会刺激肠道,引起初产蛋鸡的非病原性拉稀。
2.防治措施阳光禽业技术部建议养殖户降低初产蛋鸡育成后期的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添加米糠,然后将麸皮的添加量控制在10%以内。
对于初产蛋鸡换料时要进行过渡饲喂,一般在3天内换完,以防饲料中含量较高的石粉和粗蛋白对其肠道造成刺激,导致蛋鸡的拉稀。
3.治疗方案应该适当的控制饮水,在饲料中添加阳光杆菌康(中药成分,每袋拌料1000斤,连用5天,),用药一个疗程后,可有效控制鸡拉稀,提高产蛋率,增加蛋重。
4、预防方案漯河阳光技术服务部建议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可配合使用中草药,漯河阳光公司自主研发的纯中药阳光吉祥三宝,阳光复乐散:抗病毒、阳光复乐旺:促进卵泡河卵子的发育,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8个月以上、阳光料中宝:解毒、排毒,预防鸡免疫抑制病,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真正让养殖户做到“无抗养殖”。
每月配合使用7-10天即可。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
蛋鸡脱肛是指蛋鸡的肛门和直肠突出体外,造成肛门炎症和脱出的现象。
蛋鸡脱肛主要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环境因素、饮水不洁、饲料不良质、营养不良、过度肥胖、干混饲料颗粒较大、缺乏运动及其它综合性因素。
蛋鸡脱肛的症状主要是肛门红肿,出现局部感染和坏死等现象,蛋鸡还会丧失食欲,表现出拉稀、饮水量增加、蛋产量明显减少、站立和走路异常等症状。
一旦发现蛋鸡出现脱肛症状,需要及时采取诊治措施。
诊治蛋鸡脱肛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调整饲养环境和改善饲料质量。
蛋鸡的饲养环境应该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饲料应该新鲜易消化,含有适当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以满足蛋鸡的生长和生产需求。
2、给蛋鸡提供清洁的饮水。
饮水设备应该定期清洗消毒,保持饮水干净,避免细菌感染。
3、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
蛋鸡的饲料应该适当掺入一定比例的纤维素,增加鸡的腹腔内压力,促进粪便排出和肠胃蠕动,防止粪便干硬,造成蛋鸡脱肛。
4、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脱肛的蛋鸡,可以采用抗生素、抗炎药物等进行治疗,减轻炎症和疼痛。
5、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蛋鸡脱肛病例,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将脱出的直肠重新置入腔内,并进行缝合固定。
蛋鸡脱肛是一种常见的饲养疾病,引起蛋鸡健康和生产性能下降。
饲养者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调整饲料配方,改善饲养环境,及时发现蛋鸡脱肛症状进行诊治,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的肛门向外突出,通常是由于肛门周围的软组织受损或脱垂造成的。
蛋鸡脱肛会影响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本文将介绍蛋鸡脱肛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一、蛋鸡脱肛的原因:1. 营养不良: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不足,导致鸡的肌肉、软组织发育不良,容易出现脱肛现象。
2. 饮水不洁或水质不佳:饮水中寄生虫、细菌等微生物污染严重,导致肠道疾病,进而引起脱肛。
3. 饲养密度过大:蛋鸡饲养密度过大,导致鸡只之间争抢饲料和活动空间,增加了鸡只之间的压力,易引起脱肛。
4. 饲养环境不良:高温、潮湿、通风不良的饲养环境容易造成蛋鸡生理失调,影响肠道功能,从而引发脱肛。
5. 蛋鸡生长过快:蛋鸡生长速度过快,骨骼和肌肉无法跟上生长的速度,导致蛋鸡脱肛。
6. 疾病感染:蛋鸡肠道感染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肠道组织损伤,进而引发脱肛。
二、蛋鸡脱肛的临床表现:1. 肛门红肿:脱肛部位肿大,肉眼可见。
2. 肛门流血:患鸡肛门处出现出血现象。
3. 疼痛和不适:脱肛部位疼痛明显,蛋鸡活动受限,进食减少。
4. 腹泻:脱肛后,蛋鸡肠道功能受损,易出现腹泻症状。
三、蛋鸡脱肛的诊断方法:1.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蛋鸡的肛门情况,包括肛门的红肿、流血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脱肛。
2. 病史询问:了解蛋鸡的饲养环境、饲养密度、饲料情况、疾病史等,有助于排除其他蛋鸡生理疾病。
3. 实验室检查:通过肛门周围组织的病理检查,确定脱肛的程度和病因。
四、蛋鸡脱肛的治疗措施:1.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脱肛,可以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炎药、收敛剂等。
对于病因不明确或严重脱肛的蛋鸡,需要口服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止泻药等。
2. 营养调整:加强蛋鸡的饲料营养,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供给,促进蛋鸡骨骼及肌肉的发育。
3. 环境整治:改善蛋鸡的饲养环境,保持环境干燥、通风,减少饲养密度,避免鸡只之间的打架等行为。
产蛋鸡发生脱肛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摘要:随着蛋鸡节约化的饲养程度不断深入,脱肛问题也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
现在的蛋鸡存在蛋鸡脱肛问题已经十分普遍,低的发病率为1%。
2%,高的达7%-8%,严重影响了产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现将在临床上遇到的蛋鸡脱肛病例总结如下。
关键词:产蛋鸡鸡脱肛防治原因1、发病原因1.1 疾病因素慢性(习惯性)拉稀性疾病均能引起蛋鸡脱肛,如鸡伤寒、慢性禽霍乱、长期喂霉变腐败饲料引起的消化道炎症、大肠杆菌病和绿脓杆菌病的后期,这些疾病都能引起拉稀。
蛋鸡拉稀后导致脱肛的原因有二:一是长期拉稀导致机体中气不足,肛门失禁而脱肛;二是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在肠管、输卵管及泄殖腔并发生炎症,产蛋时,蛋排出困难,过度努责而引起脱肛。
1.2 饲养管理不当因素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脱肛,原因之一是鸡群过早产蛋,母鸡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骨盆尚未发育完好,产道狭窄,无法承受产蛋的强大压力,造成难产脱肛;其次是育成期蛋鸡过于肥胖,多因饲料中热能和蛋白质含量过高,脂肪在体内蓄积,特别是肛门周围脂肪的蓄积引起难产而脱肛;再次是光照程序不当,给予的光线太强或光照时间太长,都会造成母鸡早产而脱肛。
此外,蛋鸡的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应激等因素亦能作用于产蛋过程而脱肛。
1.3 高产因素有的养鸡户在产蛋高峰期,过分加强营养,特别是补充蛋白质,使鸡产蛋过多,双黄蛋过大,特大蛋比例达1%~2%,使蛋鸡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蛋鸡中气下陷,肛门失禁而脱肛。
2、预防在整个育雏、育成期,必须严格掌握饲养标准和光照管理程序,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蛋鸡不过肥、不过瘦、不早产,鸡群体质均匀。
勤观察蛋鸡的粪便变化,发现拉稀的鸡只及时检查病因并加以治疗。
防止饲喂霉败饲料。
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要考虑鸡只的潜能和鸡只的承受能力,产蛋高峰期应特别关注高峰度与高峰期的长短。
3、治疗3.1 轻度脱肛病鸡不产蛋时看不出脱肛,只是产带血蛋或产蛋时发生“咯咯”的痛苦努责声,或有轻微的脱出物突出于肛门之外,但很快会回缩到体内,这时要及时查出原因,除去病因并加以治疗。
初产蛋鸡腹泻的原因、症状及防治方法初产蛋鸡腹泻现象在养殖场内并不少见,主要原因比较常见的时日粮问题所致,病鸡往往采食和精神良好,只是出现拉稀症状,当然这也会影响产蛋率。
发现初产蛋鸡腹泻,要及时找到病因,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可得到控制。
平时注意加强预防初产蛋鸡腹泻疾病,可减少甚至阻止该病的发生。
初产蛋鸡腹泻现象在养殖场内并不少见,主要原因比较常见的时日粮问题所致,病鸡往往采食和精神良好,只是出现拉稀症状,当然这也会影响产蛋率。
发现初产蛋鸡腹泻,要及时找到病因,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可得到控制。
平时注意加强预防初产蛋鸡腹泻疾病,可减少甚至阻止该病的发生。
一、初产蛋鸡腹泻的病因1、很多养殖户往往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米糠、麸皮,使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过高。
然而粗纤维的含量越高,蛋鸡持续拉稀的时间就越长,这是引起初产蛋鸡非病源性拉稀的主要原因。
2、初产蛋鸡饲料中含有的大量的石粉或贝壳粉能促使其肠道蠕动加快,导致非病原性腹泻。
3、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过高或豆粕熟化不够,也可刺激肠道,引起初产蛋鸡非病原性腹泻。
二、初产蛋鸡腹泻的症状表现1、拉稀的鸡只精神状况良好,采食正常。
饮水增多,蛋壳颜色正常,鸡群中发生少量死亡(皆因过度脱水而死);发病日龄一般在120~150日龄,即蛋鸡开产初期;整个病程历时一个月左右,短的15d;主要症状是粪便含水量增多,不成形,粪便有未消化的饲料,固体成分较少,颜色正常,拉稀的鸡只泄殖腔周围羽毛较湿。
鸡群饮水量增加,严重鸡群出现甩水现象,造成鸡舍地面潮湿,抗生素治疗有效,但不能根除,停药后复发。
一般高峰后鸡群会自然恢复。
2、解剖患病活鸡,肠黏膜脱落,内有黄色气泡状粘液,个别肠黏膜出血,肠管肿胀,泄殖腔充血,肾脏充血肿胀,个别鸡肾脏有尿酸盐。
三、初产蛋鸡腹泻的治疗方法适当控制饮水,在饮水中添加消化道抗菌剂新痢灵,每只蛋鸡饲喂1~2片鞣酸蛋白,早、晚各一次,中午添加电解多维饮水,连饮3天。
停药1~2天后再添加益菌多,每1000只鸡用50~100克,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