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脱肛啄肛的原因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89.16 KB
- 文档页数:10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的直肠部分不慎掉出体外,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饲养密集的养鸡场中更为常见。
蛋鸡脱肛一旦发生,会给鸡只的生长和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及时诊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蛋鸡脱肛的原因和诊治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详细介绍。
一、蛋鸡脱肛的原因1.疏忽管理蛋鸡脱肛的原因之一是疏忽管理,包括饲料不合理、环境脏乱等,这些都会导致蛋鸡的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脱肛的现象。
2.鸡只品种蛋鸡脱肛的发生还与鸡只的品种相关,有些品种的蛋鸡更容易出现脱肛的情况。
3.营养不良饲料的营养不良也是蛋鸡脱肛的一个重要原因,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会导致蛋鸡的肠道问题,从而引发脱肛。
4.感染疾病蛋鸡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例如大肠杆菌病、鸡腹膜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蛋鸡的直肠受到感染和损害,导致脱肛的发生。
5.生长速度快部分蛋鸡生长速度快,体重增长过快会导致骨骼和韧带无法适应,也会引发蛋鸡脱肛的问题。
二、蛋鸡脱肛的诊治方法1. 诊断当发现蛋鸡出现脱肛的情况时,需要及时带领兽医进行诊断确认,明确造成脱肛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 营养管理在预防蛋鸡脱肛的方面,合理的饲料营养是至关重要的。
饲料要保证营养均衡,蛋鸡所摄取的饲料要符合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合理的营养管理能够降低蛋鸡脱肛的发生概率。
3. 饮水管理蛋鸡的饮水管理也尤为重要,要保证蛋鸡有充足、清洁的饮水,防止蛋鸡因为饮水不足或者饮水污浊而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4. 饲养环境卫生良好的饲养环境是预防蛋鸡脱肛的重要因素之一。
饲养场所要保持干燥、通风,并保持清洁卫生,减少霉菌、细菌的滋生,降低蛋鸡感染疾病的概率。
5.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出现脱肛的蛋鸡,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针对脱肛的具体原因,可以选用抗炎、止痛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使用,防止用药不当导致其他不良反应。
6.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脱肛的蛋鸡,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家禽饲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鸡的生产和饲养带来一定的影响。
蛋鸡脱肛的原因复杂多样,对其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维护鸡的健康和饲养生产十分重要。
一、蛋鸡脱肛的原因1. 疾病因素:蛋鸡脱肛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疾病引起。
比如肠炎、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疾病会导致蛋鸡大便异常,从而造成脱肛现象。
2. 饲养管理不当:蛋鸡脱肛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
例如饲料营养不均衡、鸡舍环境不卫生、温度湿度不适宜等都可能导致蛋鸡出现腹泻、便秘等情况,从而引起脱肛。
3. 饲料问题:蛋鸡脱肛的原因还可能与饲料有关。
饲料中的铅、砷等重金属超标会引起蛋鸡消化道溃疡,增加蛋鸡脱肛的发生几率。
4. 鸡群混群:在饲养过程中,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鸡混群饲养会导致饲料浪费、互相挤压等现象,增加蛋鸡脱肛的概率。
5. 品种问题:部分蛋鸡在选育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遗传问题,使得其肛门部位较为松弛,容易脱肛。
6. 外力因素:在饲养过程中,蛋鸡肛门部位遭受外伤、挤压等外力因素也有可能引起脱肛。
1. 诊断:蛋鸡脱肛的诊断通常可以从蛋鸡的排泄物状态以及肛门周围的情况来判断。
正常的蛋鸡排泄物应该是呈褐色,形状饱满的粪球状,不应该有明显异味。
而患有脱肛的蛋鸡通常会出现排泄物异常、肛门红肿、明显脓液或血液等情况。
在饲养过程中,我们需要经常观察蛋鸡的排泄物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2. 治疗:一旦蛋鸡出现脱肛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对蛋鸡进行隔离,避免蔓延传染。
然后,对蛋鸡的肛门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并给予局部的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采用外用药物、消炎药、止泻药等进行治疗。
3. 饲养管理:在治疗的需要对蛋鸡的饲养管理进行调整。
需要检查饲料的质量,保证饲料的卫生和营养均衡。
需要对鸡舍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
合理的喂水和喂食管理也是脱肛防治的重要措施。
4. 疾病防控:蛋鸡脱肛的防治需要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蛋鸡脱肛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方法-养鸡技术史娜,赵英久(辽宁省黑山县动物检疫站,辽宁锦州121400)1 病因分析品种因素:与褐壳蛋鸡相比,白壳蛋鸡和粉壳蛋鸡比较易发。
由于在刚开产时,从不产蛋到产蛋,且产蛋量由少到多,体内激素水平等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鸡群敏感,白壳蛋鸡和粉壳蛋鸡的体重较轻,具有较差的抗应激能力,容易惊群,导致子宫脱出,且不容易恢复,往往会被其他鸡只啄伤而发生炎症,从而引起脱肛。
营养成分不合理:后备蛋鸡饲喂营养水平过高的日粮,导致成年是体况过肥。
正常情况下,蛋鸡输卵管在产蛋时会出现外翻动作,且产出蛋后就能够复位。
但如果蛋鸡体况过肥,会导致肛门周围组织的弹性下降,导致外翻的输卵管无法正常复位。
另外,蛋鸡体况过肥,导致腹腔存在过多脂肪,会对输卵管造成压迫,也容易在其产蛋时发生脱肛。
后备蛋鸡饲喂过高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导致机体提前达到性成熟,从而发生脱肛等症状。
蛋鸡长时间饲喂含有较少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日粮,会导致泄殖腔和输卵管黏膜上皮发生角质化而使弹性变小时,且免疫力减弱,从而引起炎症,导致输卵管过于狭窄,进而发生脱肛。
机体高产:多数情况下,养殖户为提高蛋鸡产蛋量,产出更多的双黄蛋,会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过度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尤其是补充过量的蛋白质,不仅导致产蛋率明显提高,同时还导致机体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容易造成肛门发生失禁而出现脱肛。
日常管理不当:蛋鸡延长光照提前进行或者过快延长光照时间,导致机体过早达到性成熟,从而提前开产。
正常情况下,育成鸡每天的光照时间适宜控制在9h以内,开产后可每星期增加半小时光照,当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17h停止。
但部分养殖户在蛋鸡开产前就已经开始延长光照时间或者为图方便而快速延长光照时间,导致机体没有达到体成熟,但已经达到性成熟,使其提前开产。
此时,蛋鸡容易产出畸形蛋,特别是容易产出双黄蛋、大蛋,在鸡蛋通过还没有完全发育的输卵管时,促使机体过于用力产蛋.导致肛门括约肌明显松弛,且弹性减弱后无法恢复正常,从而发生脱肛。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蛋鸡脱肛是指鸡的肛门组织或肠道黏膜突出到外面,造成鸡难以排便和卵巢固定的疾病。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饲养管理不合理、营养缺乏、饮水不足、环境污浊和传染病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蛋鸡脱肛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1.肛门红肿:脱肛时肛门周围组织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现象。
2.肛门外突:肛门组织或肠道黏膜会突出到外面,形成明显的突出物。
3.鸡难以排便:脱肛后,肛门周围的组织突出,阻碍了鸡排泄物的正常排出,造成鸡难以排便。
4.卵巢固定不良:脱肛会导致卵巢位置偏移,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
5.粘液分泌增多:脱肛后,肛门组织会产生大量的粘液,使周围肛门区域黏湿。
1.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应根据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配饲料,保证鸡获得充足的营养,防止鸡发生消瘦和营养缺乏。
2.提供充足的饮水:蛋鸡的饮水量影响了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应保证鸡充足的饮水量,增加肠道蠕动和排便的顺畅。
3.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鸡舍,减少鸡舍内的环境污染,预防细菌感染。
4.疫苗预防:根据兽医的建议,定期给鸡注射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5.合理使用药物:对于已经发生脱肛的鸡,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局部涂药、药物温浴等。
6.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脱肛病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修复肠道和肛门,使其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
7.加强鸡的运动:适当的饲养密度、提供鹅毛球等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增加鸡的运动量,促进其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不合理、营养缺乏、饮水不足、环境污浊和传染病等,临床症状主要为肛门红肿、肛门外突、鸡难以排便、卵巢固定不良和粘液分泌增多。
预防蛋鸡脱肛需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饮水、保持环境卫生、疫苗预防、合理使用药物、手术治疗和加强鸡的运动等措施。
产蛋母鸡脱肛的病因与发病特点
(1)大肠杆菌感染:鸡舍内环境卫生恶劣,空气污浊,湿度过大,粪便严重污染,是大肠杆菌大量滋生的根源。
由于大肠杆菌感染,鸡群中脱肛与啄肛鸡增多,连阴天、舍内潮湿、闷热时,啄肛鸡增多。
(1)大肠杆菌感染:鸡舍内环境卫生恶劣,空气污浊,湿度过大,粪便严重污染,是大肠杆菌大量滋生的根源。
由于大肠杆菌感染,鸡群中脱肛与啄肛鸡增多,连阴天、舍内潮湿、闷热时,啄肛鸡增多。
(2)育成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育成期饲料中蛋白质过高,造成鸡开产期提前,从而导致脱肛。
(3)产蛋期饲料中营养缺乏:主要是钙、磷不平衡,蛋白质量不足,含硫矿物质不足。
其特点是鸡群在发生脱肛、啄肛的同时,还出现吃羽毛、啄食墙皮、杂物等现象。
(4)饲料中有害物质对消化道的刺激:饲料中某一原料变质,其有害物质损伤消化道,引起下痢与泄殖腔炎症,从而造成脱肛。
(5)习惯性啄肛:多发生在有大肠杆菌污染严重的鸡群与开产期提前的鸡群。
产蛋鸡脱肛的病因及防治措施鸡脱肛是指输卵管或泄殖腔部分或全部翻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一般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的高产蛋鸡,尤其是初产蛋鸡发病率较高。
2004年以来,聊城地区部分养鸡场(户)饲养的蛋鸡在开产不久出现脱肛,造成产蛋率下降、淘汰率上升,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笔者就几年来对产蛋鸡脱肛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调查发现,发病鸡以初产蛋鸡为主。
发病鸡营养良好,常见产双黄蛋(似鹅蛋大)、套蛋、无黄蛋等。
肛门脱垂初期,发病鸡食欲减退,肛门周围的绒毛湿润,有时从肛门内流出白色或黄白色黏液,以后即有约3~4cm长的肉红色物脱出于肛门之外。
如果病鸡得不到及时治疗,1~2天后,脱出物由初期的肉红色变成暗紫色,甚至水肿、发绀,此时患鸡疼痛不安,频频努责,食欲废绝,继而脱出物发炎、水肿、溃疡、出血,病鸡扭头自啄并招致同群鸡只争啄脱出物,以致脱出加重或脱出物被啄烂啄断并发严重感染而死亡。
2 病因经调查分析,发现产蛋鸡发生脱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光照时间过长、性成熟过早、提前开产光照能刺激下丘脑垂体前叶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多种激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殖活动,调节和刺激相应腺体生长发育。
调查得知,一般发病鸡群在育成期每天光照时间在15小时以上,使性成熟提前,但体成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调查结果表明,开产日龄越早,死亡率越高;提前开产的鸡,出现畸形蛋(尤其是大蛋、双黄蛋)的较多。
大蛋通过输卵管困难,此时蛋鸡不得不用力产出,从而引起脱肛。
2.2 过于肥胖一般蛋鸡在产蛋时输卵管都有正常的外翻动作,蛋产出后能立即复位。
个体发育正常的鸡,其生殖功能不会受到影响,而过于肥胖的产蛋鸡因肛门周围组织弹性降低,阻碍了外翻输卵管的正常复位。
另外,由于腹内脂肪压迫,使输卵管紧缩而使蛋通过时困难,产蛋过程中因强力努责而引起脱肛。
2.3 饲料配制不当、强弱不分群不按蛋鸡生长发育需要配制饲料,盲目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加之大小、强弱蛋鸡混群饲养,易造成饥饱不均。
养殖技术-蛋鸡啄羽啄肛的原因,该如何防治?
1、营养不合理
如果蛋鸡日粮搭配不合理,如果饲料中缺乏矿物质、维生素,以及放置过少的水槽、食槽,使其出现抢水争食等,都能够发生啄癖。
蛋鸡饲喂全价颗粒日粮,相比于粉料,更容易发生啄癖。
2、饲养密度大
如果鸡群数量过多或者饲养密度过大,且没有进行分隔,就非常容易使鸡群出现争斗现象,从而引起啄癖。
3、温度过高
如果圈舍内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差,导致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特别是温度高时会影响鸡体散热,容易导致其烦躁不安,从而出现啄癖。
光照强度过大也会使鸡过于兴奋性,从而也容易引起啄癖。
4、应激反应
鸡群在进行转群、上笼、免疫接种过程中,由于需要抓鸡而导致鸡群过于紧张,使其感到恐惧,还会影响其采食和饮水,从而使鸡群发生应激反应,容易出现争斗现象,从而发生啄癖。
5、疾病因素
蛋鸡患上体外寄生虫会刺激皮肤,容易发生自啄的情况。
初产鸡在开产时会有些发生泄殖腔出血的现象,从而导致其他蛋鸡进行啄食,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脱肛,此时就非常容易导致其他蛋鸡对其进行啄食,进而被淘汰或者发生死亡。
防治方法
如果发生啄癖,要立即隔离被啄蛋鸡而进行单独饲养,蛋鸡啄羽癖原因不明时,可在饲料中添加1.5%~2. 0%的石膏粉,具有较好疗效。
如果是光照引起的啄羽要改变光照强度,夏季要防治阳光直接射入鸡舍,根据蛋鸡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另外还要加强日粮管理,不能够与矿物质添加剂混合在一起放置,防止日粮中含有的维生素添加剂发生氧化分解。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在生产过程中腹腔内压力过大或肛门周围肌肉松弛,导致肛门内壁和肛门之间的局部脱垂,使肛门之外的鸡肠部分甚至鸡脊骨暴露在肛门外。
蛋鸡脱肛需要及时处理并治疗,否则容易导致传染病和死亡。
1.营养不足:蛋鸡生长需要足够的营养,如果饲喂不足,会导致鸡的身体弱化,从而引起蛋鸡脱肛。
2.肠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可引起肛门周围的肌肉松弛,导致蛋鸡脱肛。
3.遗传因素:一些品种的蛋鸡,特别是那些不适合生产大量蛋的品种,往往倾向于发生脱肛。
4.肛门周围的疾病和外伤:蛋鸡肛门周围的疾病和外伤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的肌肉松弛,从而引起脱肛。
5.生产压力:蛋鸡在生产高峰期时,腹腔内压力过大,这可能导致肛门周围肌肉松弛,也可以引起脱肛。
1.肛门检查:医生检查蛋鸡的肛门,看是否有肛门内部或外部暴露鸡肠或脊骨等情况。
2.疾病历史:医生询问蛋鸡是否患有肠道疾病或感染等。
3.观察:医生观察是否存在其他表现,例如饮水和进食量是否减少等。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蛋鸡脱肛可以使用泻药,这有助于减少肠道压力,有利于缓解症状。
还可以使用散剂,以消除肠胃不适,同时有助于能量代谢。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手术的目的是帮助恢复正常的肌肉收缩,以及将脱出的肛门内部或外部的鸡肠或脊骨重新置入肛门内部。
3.预防:预防主干对于蛋鸡脱肛至关重要。
食物与饮水质量必须优良,卫生保健必须得当,预防并同时治疗肠道疾病感染,提供充足的蛋鸡营养,以便彻底减小脱肛的风险。
为了预防蛋鸡脱肛,饲养员需要保证蛋鸡的饮食和生活环境处于良好状态,以确保蛋鸡获得足够的营养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同时,饲养员需要在生产高峰期间减少蛋鸡的压力,以减少发生脱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