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脱肛的原因及防治(鸡蛋产蛋下降原因)养鸡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4.41 KB
- 文档页数:2
蛋鸡脱肛的原因、临床症状和防制措施
王丹;许庆芝
【期刊名称】《北方牧业》
【年(卷),期】2024()10
【摘要】蛋鸡脱肛医学上称为泄殖腔脱出,是初产母鸡和高产母鸡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鸡的泄殖腔组织从肛门处翻出,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1蛋鸡脱肛的原因1.1营养失衡与运动缺乏蛋鸡在产蛋高峰期面临的营养压力尤为显著,而日粮中营养成分的不平衡是导致脱肛的一个关键因素。
特别是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饲料,会促使蛋鸡产出过大的蛋,使得鸡只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最终可能导致肛门失禁和脱肛。
【总页数】1页(P25-25)
【作者】王丹;许庆芝
【作者单位】济宁市充州区颜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
【相关文献】
1.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2.蛋鸡脱肛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3.蛋鸡脱肛、啄肛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蛋鸡脱肛原因及解决办法概述:脱肛是指输卵管或泄殖腔翻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一般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的高产。
病初肛门周围的绒毛湿润.有时从泄殖腔内流出白色或黄色黏液,后有3~4cm长的肉红色物——直肠脱出,时间稍长,脱出部分因瘀血呈暗红色,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炎症、水肿和溃疡,还可引起其他啄肛,病情严重时将导致死亡。
脱肛已成为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广大蛋户的一个重要问题,发病率低的为1%一2%,高的达8%。
脱肛在开产时就会发生,而且会持续整个产蛋期,造成群产蛋率下降,死亡率上升,由于普通户对脱肛的原因不太清楚.使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介绍蛋常见的脱肛原因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病因l.l搭配不合理(1)产蛋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因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不足会造成输卵管和泄殖腔黏膜上皮角质化失去弹性,防卫能力降低,发生炎症,造成输卵管狭窄,导致脱肛,日粮中矿物质、钙、磷、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D的缺乏也易引起此病。
此类情况可通过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E.定期加入抗生素来解决。
(2)后备蛋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过高,能量浓度低,导致性成熟过早,使蛋产大蛋的频率增多,发生产蛋困难而致脱肛。
生产中可采取降低日粮营养水平,防止体过肥来解决,可在中添加0.2%的氯化胆碱。
(3)群整齐度过差。
一般正常的日粮配合很难适应群的需求,大由于采食过多,而更肥胖造成脱肛.小因营养不良,导致瘦弱,体成熟达不到也易脱肛.生产中可通过大小分群管理来解决这一问题。
(4)中粗纤维含量过低,使胃肠蠕动减弱.发生便秘,产蛋时泄殖腔润滑度较低,造成脱肛。
1.2管理不当(1)提前延长光照或延长光照时间过快.使蛋性成熟过早,提前开产。
育成的光照时间应控制在9h之内,开产后可每周延长光照半小时,直到每天光照1617h而有些户在开产前就采用延长光照或为贪图方便延长光照时间过快,导致只体成熟尚未完成而性成熟已完成.使蛋提前开产。
提前开产的,产畸型蛋尤其是大蛋、双黄蛋增多,当蛋通过尚未发育完全的输卵管时,蛋不得不用力排出,致使的肛门括约肌松弛,当产出蛋时括约肌的弹性降低,不能恢复便发生脱肛现象,因此,在生产中应采用合理的光照制度,稳定光照时间,保证群体成熟与性成熟均达标。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蛋鸡脱肛是指鸡的肛门组织或肠道黏膜突出到外面,造成鸡难以排便和卵巢固定的疾病。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饲养管理不合理、营养缺乏、饮水不足、环境污浊和传染病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蛋鸡脱肛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1.肛门红肿:脱肛时肛门周围组织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现象。
2.肛门外突:肛门组织或肠道黏膜会突出到外面,形成明显的突出物。
3.鸡难以排便:脱肛后,肛门周围的组织突出,阻碍了鸡排泄物的正常排出,造成鸡难以排便。
4.卵巢固定不良:脱肛会导致卵巢位置偏移,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
5.粘液分泌增多:脱肛后,肛门组织会产生大量的粘液,使周围肛门区域黏湿。
1.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饲养过程中应根据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配饲料,保证鸡获得充足的营养,防止鸡发生消瘦和营养缺乏。
2.提供充足的饮水:蛋鸡的饮水量影响了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应保证鸡充足的饮水量,增加肠道蠕动和排便的顺畅。
3.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鸡舍,减少鸡舍内的环境污染,预防细菌感染。
4.疫苗预防:根据兽医的建议,定期给鸡注射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5.合理使用药物:对于已经发生脱肛的鸡,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局部涂药、药物温浴等。
6.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脱肛病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修复肠道和肛门,使其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
7.加强鸡的运动:适当的饲养密度、提供鹅毛球等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增加鸡的运动量,促进其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不合理、营养缺乏、饮水不足、环境污浊和传染病等,临床症状主要为肛门红肿、肛门外突、鸡难以排便、卵巢固定不良和粘液分泌增多。
预防蛋鸡脱肛需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饮水、保持环境卫生、疫苗预防、合理使用药物、手术治疗和加强鸡的运动等措施。
目录一脱肛原因 (1)1营养失衡 (1)2光照不当 (1)3运动缺乏 (1)4疾病诱发 (2)5其他因素 (2)二预防 (2)1均衡营养 (2)2加强管理 (2)3减免应激 (2)4消除病因 (3)三治疗 (3)鸡脱肛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措施鸡脱肛是指鸡在生长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合理因素导致泄殖腔翻出到肛门之外,是鸡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程初期,患鸡肛门周围湿润,有时从肛门内流出白色或黄色的黏液,随后有3~4 cm的肉红色物脱出肛门。
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行动强拘,里急后重。
随着病程的延长,脱出物变为暗红色,甚至发绀。
若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炎症、水肿和溃疡。
脱肛的鸡往往被其他鸡群啄而死,这种期况可能会愈演愈烈,致使整个鸡群发生严重的啄癖,造成恶性循环。
据统计,脱肛死亡率可占鸡群死亡总数的20%,多发生于开产后的初产期和盛产期,且多见于高产鸡,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脱肛原因1营养失衡在产蛋高峰期日粮营养浓度过大,特别是其中蛋白质含量过大,蛋鸡产蛋过大,蛋鸡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肛门失禁而脱肛。
产蛋鸡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过低、饲料的营养浓度过大,胃肠蠕动减弱,因胃肠道空虚使鸡产生饥饿感而引起啄癖的同时,又可引发脱肛。
此外,如产蛋鸡摄入的粗纤维过多,也可导致鸡的消化不良、腹泻,进而发生脱肛。
日粮中维生素E缺乏,会使性激素分泌不平衡。
维生素A的缺乏,会使输卵管及泄殖腔黏膜上皮角质化而失去弹性,鸡产蛋不通畅,导致脱肛。
此外,在盛产期若维生素D缺乏、钙磷比例失调,也会使日粮中的钙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剩余的钙则沉积肠道,刺激肠黏膜发炎,排粪时强力努责,造成脱肛。
2光照不当过早地补充光照或无规律性地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会造成母鸡过度兴奋、神经敏感、互相啄斗、性成熟过早、提早产蛋或打乱产蛋规律而引起难产脱肛。
此外,在盛产期若光照不足也会使日粮中的钙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导致脱肛。
3运动缺乏笼养鸡运动量不足,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舍温较低,鸡易患腿病,不能站立,腹部下垂,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导致脱肛。
产蛋鸡脱肛的病因及防治措施鸡脱肛是指输卵管或泄殖腔部分或全部翻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一般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的高产蛋鸡,尤其是初产蛋鸡发病率较高。
2004年以来,聊城地区部分养鸡场(户)饲养的蛋鸡在开产不久出现脱肛,造成产蛋率下降、淘汰率上升,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笔者就几年来对产蛋鸡脱肛的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调查发现,发病鸡以初产蛋鸡为主。
发病鸡营养良好,常见产双黄蛋(似鹅蛋大)、套蛋、无黄蛋等。
肛门脱垂初期,发病鸡食欲减退,肛门周围的绒毛湿润,有时从肛门内流出白色或黄白色黏液,以后即有约3~4cm长的肉红色物脱出于肛门之外。
如果病鸡得不到及时治疗,1~2天后,脱出物由初期的肉红色变成暗紫色,甚至水肿、发绀,此时患鸡疼痛不安,频频努责,食欲废绝,继而脱出物发炎、水肿、溃疡、出血,病鸡扭头自啄并招致同群鸡只争啄脱出物,以致脱出加重或脱出物被啄烂啄断并发严重感染而死亡。
2 病因经调查分析,发现产蛋鸡发生脱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光照时间过长、性成熟过早、提前开产光照能刺激下丘脑垂体前叶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多种激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殖活动,调节和刺激相应腺体生长发育。
调查得知,一般发病鸡群在育成期每天光照时间在15小时以上,使性成熟提前,但体成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调查结果表明,开产日龄越早,死亡率越高;提前开产的鸡,出现畸形蛋(尤其是大蛋、双黄蛋)的较多。
大蛋通过输卵管困难,此时蛋鸡不得不用力产出,从而引起脱肛。
2.2 过于肥胖一般蛋鸡在产蛋时输卵管都有正常的外翻动作,蛋产出后能立即复位。
个体发育正常的鸡,其生殖功能不会受到影响,而过于肥胖的产蛋鸡因肛门周围组织弹性降低,阻碍了外翻输卵管的正常复位。
另外,由于腹内脂肪压迫,使输卵管紧缩而使蛋通过时困难,产蛋过程中因强力努责而引起脱肛。
2.3 饲料配制不当、强弱不分群不按蛋鸡生长发育需要配制饲料,盲目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加之大小、强弱蛋鸡混群饲养,易造成饥饱不均。
产蛋母鸡脱肛的病因与发病特点
(1)大肠杆菌感染:鸡舍内环境卫生恶劣,空气污浊,湿度过大,粪便严重污染,是大肠杆菌大量滋生的根源。
由于大肠杆菌感染,鸡群中脱肛与啄肛鸡增多,连阴天、舍内潮湿、闷热时,啄肛鸡增多。
(1)大肠杆菌感染:鸡舍内环境卫生恶劣,空气污浊,湿度过大,粪便严重污染,是大肠杆菌大量滋生的根源。
由于大肠杆菌感染,鸡群中脱肛与啄肛鸡增多,连阴天、舍内潮湿、闷热时,啄肛鸡增多。
(2)育成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育成期饲料中蛋白质过高,造成鸡开产期提前,从而导致脱肛。
(3)产蛋期饲料中营养缺乏:主要是钙、磷不平衡,蛋白质量不足,含硫矿物质不足。
其特点是鸡群在发生脱肛、啄肛的同时,还出现吃羽毛、啄食墙皮、杂物等现象。
(4)饲料中有害物质对消化道的刺激:饲料中某一原料变质,其有害物质损伤消化道,引起下痢与泄殖腔炎症,从而造成脱肛。
(5)习惯性啄肛:多发生在有大肠杆菌污染严重的鸡群与开产期提前的鸡群。
蛋鸡脱肛的原因及诊治蛋鸡脱肛是指蛋鸡鸡肛突出或外出,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的皮肤红肿、肿胀、糜烂、出血,并伴有肛门区疼痛、瘙痒、排便困难等症状。
蛋鸡脱肛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饲料中缺乏必需的营养元素,如高蛋白、高纤维、维生素C等,容易导致蛋鸡消化道功能紊乱,造成脱肛。
2. 腹压增大:蛋鸡长时间站立或吃食过多,容易导致腹压增大,使得直肠向外突出。
3. 鸡场环境不良:饲养环境湿度过高、温度过低、排泄物清理不及时等,容易导致蛋鸡肛门周围皮肤湿疹、感染,从而引起肛门脱垂。
4. 病理性因素:蛋鸡出现肠道感染、寄生虫感染、消化道功能异常等疾病时,容易导致脱肛。
对于脱肛的蛋鸡,需要及时进行诊治,以避免病情加重或发生并发症。
以下是蛋鸡脱肛的诊治方法:1. 诊断:脱肛的蛋鸡肛门周围有红肿、肿胀、糜烂、出血等症状,且伴有肛门区疼痛、瘙痒、排便困难等表现。
兽医师可以根据这些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肛门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如粪便检查、细菌培养等,以确定诊断。
2. 环境调节:保持鸡舍干燥清洁,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数量,避免过度喂食,尽量减少腹压,为蛋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 饮食调整:调整蛋鸡的饮食结构,增加蛋鸡饲料中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C含量,保证蛋鸡的营养摄入。
4. 药物治疗:根据蛋鸡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抗生素、止痛药、抗炎药等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控制感染。
5. 外科手术:对于蛋鸡脱肛的病情较为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可以考虑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可包括肛门矫正术、肛门环扎术等,以纠正脱肛并修复受损的组织。
蛋鸡脱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如果得到及时的诊治,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良好的疗效。
饲养蛋鸡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合理调整饲料结构,防止蛋鸡脱肛的发生。
鸡脱肛是什么原因,鸡脱肛的症状与治疗方法鸡脱肛一般多见于开产后的初产期或盛产期,发病率在1%-2%,也有的鸡群高达3%-5%。
如果预防不及时,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今天我们谈谈鸡脱肛是什么原因,鸡脱肛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一、鸡脱肛的症状表现鸡脱肛的主要症状特征是母鸡产蛋后泄殖腔或输卵管不能正常地回缩而出现外翻,一部分留在肛门外。
发生脱肛的鸡群,发病开始时,部分鸡产蛋后子宫脱出,回缩缓慢。
病鸡用喙自啄造成自伤,或同笼鸡好奇,偶尔啄几口而造成泄殖腔损伤,继而被啄死。
二、蛋鸡脱肛的原因是什么造成蛋鸡脱肛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总的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疾病因素主要是鸡存在消化道疾病,如鸡伤寒、慢性禽霍乱、消化道炎症等,这些病都能引起拉稀。
若没有及时治疗,时间长拉稀后会导致脱肛。
2、饲养管理不当例如:过早产蛋的鸡,由于发育不成熟,产道狭窄,无法承受产蛋的强大压力,造成难产脱肛;或蛋鸡的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各种应激等因素引起脱肛。
3、高产超负荷导致有的养鸡户在产蛋高峰期,过分加强营养,特别是补充蛋白质,使鸡产蛋过多,双黄蛋过大,特大蛋比例达1-2%,使蛋鸡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蛋鸡中气下陷,肛门失禁而脱肛。
4、鸡的遗传因素生产实践证明:产白壳蛋的鸡,脱肛发生率高于产褐壳蛋的鸡,这是遗传因素在发挥作用。
三、鸡脱肛的治疗方法轻度脱肛应及时用0.1%的高锰酸钾水或2%温盐水进行清洗消毒,除去表面的异物和痂皮,把母鸡倒提起来,然后将脱出物送入腹腔,隔离防喙,并给予消炎治疗。
严重脱肛的蛋鸡除泄殖腔脱出外,还有部分输卵管或肠管脱出。
此时,可用10%食盐水清洗、复位,从肛门注入抗生素消炎,外涂金霉素软膏。
如果脱出物复位后再次脱出,或不再脱出但发出痛苦努责声,排粪稀而难,应淘汰。
产蛋鸡脱肛的原因及防治
笔者在走访养鸡专业户时,发现目前养鸡户中普遍存在蛋鸡脱肛问题,低的发病率为1-2%,高的达8%,严重影响产蛋,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
笔者经调查发现,引起脱肛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种:
1、疾病引起脱肛
慢性(习惯性)拉稀性疾病均能引起脱肛。
如鸡伤寒、慢性禽霍乱、禽副伤寒、长期喂霉变腐败饲料引起的消化道炎症、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发病后期等,这些病都能引起拉稀。
拉稀后导致脱肛的原因有二:一是长期拉稀导致机体中气下陷,肛门失禁而脱肛;二是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至肠管、输卵管及泄殖腔并发生炎症,产蛋时,蛋排出困难,过度努责而引起脱肛。
2、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脱肛
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脱肛,原因之一是鸡群过早产蛋,母鸡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骨盆尚未发育完好。
产道狭窄,无法承受产蛋的强大压力,造成难产脱肛。
其次是育成期蛋鸡过于肥胖,多因饲料中热能和蛋白质含量过高,脂肪在体内蓄积,特别是肛门周围脂肪的蓄积引起难产而脱肛。
再次是光照程序不当,给予的光线太强或光照时间太长,都会造成母鸡早产而脱肛。
此外,蛋鸡的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应激等因素亦能作用于产蛋过程而脱肛。
3、高产而引起脱肛
有的养鸡户在产蛋高峰期,过分加强营养,特别是补充蛋白质,使鸡产蛋过多,双黄蛋过大,特大蛋比例达1-2%,使蛋鸡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蛋鸡中气下陷,肛门失禁而脱肛。
4、产白壳蛋的鸡,脱肛发生率高于产褐壳蛋的鸡,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二、预防
1、加强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在整个育雏育成期,必须严格掌握饲养标准和光照管理程序,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证蛋鸡不过肥、不过瘦、不早产,鸡群体质均匀,使之良好地进入产蛋期。
2、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勤观察蛋鸡的粪便变化,发现拉稀的鸡只及时检查病因并加以治疗。
防止饲喂霉败饲料。
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要考虑鸡只的潜能和鸡只承受能力,产蛋高峰期应特别关注高峰度与高峰期的长短。
三、治疗
1、轻度脱肛
病鸡不产蛋时看不出脱肛,只是产带血蛋或产蛋时发生咯咯的痛苦努责声,或有轻微的脱出物突出于肛门之外,但很快会回缩到体内,这时要及时查出原因,除去病因并加以治疗。
2、中度脱肛
常因轻度脱肛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而致。
泄殖腔脱出如栗子大或鸡蛋大,不能自然回缩于体腔内。
应及时人工冲洗(盐水或生理盐水),将脱出物送入腹腔,隔离防啄,并给予消炎治疗。
3、重度脱肛
除泄殖腔脱出外,并有部分输卵管和部分肠管脱出,脱出物较大、水肿、被污染等。
首先及时隔离,用10%高渗温(38℃)食盐水冲洗,人工整理复位,然后从肛门给予青霉素40万单位,防继发感染。
一次整复后又再脱出的可服土霉素250毫克/日/只鸡,分两次给予或拌料中,一个疗程均可治愈。
如果脱出物复位后再次脱出,或不再脱出但发出痛苦努责声,排粪较稀而难,则要限饲或停饲。
每天用温食盐水冲洗两次,同时清除肛门周围的粪便及污染物,待冲洗干净后,肛门滴入氯霉素眼药水1-2毫升,将鸡倒立5-10分钟,促使药物进入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