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师寄语:成功=尖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学习任务:
1.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3~5瓶氧气,并选择适当物质,探究洋气的性质
2. 初步学习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气体
3.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任务导学
知识点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分组实验)
1、画出实验装置图:
2、仪器药品:
3、实验步骤:
4、动手实验
分析归纳:1、你认识了氧气的那些物理性质?
3、你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怎样呢?
交流与反思:1、我知道的氧气的物理性质有、、、、
等。
2、碳、蜡烛等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铁丝这种物质在空气中而
在氧气中。
由此得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第一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过程;2、探究气体实验室制取方法和催化剂及其作用。
【学习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难点】实验装置的选择,催化剂的理解【合作探究】【活动一】知识回顾:你知道产生氧气的途径:。
【活动二】预习检测:制取气体的分析思路:【活动三】实验室制取氧气Array 1、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简称“一变二不变”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的原理。
请写出它的文字表达式:3、实验装置中分液漏斗的作用4、气体的收集装置(1)排水法:若要得到较纯的氧气,在导管口有时开始收集;(2)排气法:收集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空气相差较大的气体;又可分为和。
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把空气尽量排出。
小资料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思考,你认为实验室收集氧气应该用方法收集。
4、检验氧气的方法:排空法收集气体如何验满:【当堂练习】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增加生成物的质量C.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D.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①向长颈(分液)漏斗中倒入过氧化氢溶液②收集氧气,在水底将毛玻璃片盖紧,取出,正放在实验桌上③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加入0.5克(约半药匙)二氧化锰,并塞紧瓶塞④将集气瓶装满水(不能留气泡),从侧面轻推盖上毛玻璃片,翻转后,扣在水槽中⑤组装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在空气中能跟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氧气的制取及检验方法,复习巩固氧气的相关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的探究性学习,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复习巩固相关的基本操作,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操作步骤和性质检验。
【学习难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复习引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操作步骤有哪些?2.明确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制取氧气阅读课本P45~P46的内容。
提出问题: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么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讨论交流:结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的性质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1.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实验装置:(若药品为氯酸钾,则试管口不用放棉花)3.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又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5)收集气体;(6)将导管从水中撤离;(7)熄灭酒精灯。
妙语巧记:以上制氧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6.验满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了。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目标】1.巩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方法,学习有序地进行思考和实验,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学会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方法,理解并记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习重点、难点】学会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和收集气体的方法。
【学习方法】指导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总结—迁移创新【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复习诊测(1)氧气具有哪些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些方法?2、阅读课本第4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为装置和装置,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和决定,收集装置由气体的和_决定。
气体的收集方法有_法、_法、法,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时,可以用__法收集;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时,可以用__法收集;当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时,可以用法收集。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的_,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的末端放在集气瓶_部。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用排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
3、仔细观察P45图2-17所示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使用了哪些仪器?4、阅读课本第45-4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再集中加热1、学生合作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各收集一瓶氧气。
2、为什么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3、为什么装置气密性良好时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若在导管移出水面之前松开手会有什么现象?4、什么时候才能收集氧气?为什么?5、为什么要先将导管撤出水面后才能熄灭酒精灯?6、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三、即时训练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1)装药品;(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固定装置;④ 加热;⑸收集气体⑥撤酒精灯;⑺从水槽中撤出导管。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的全部内容。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任务: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3-5瓶氧气。
2。
选择适当物质,探究(验证)氧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1. 进一步理解实验室制取少量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2.初步学习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气体.3.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做前准备:(请勿必于课前完成,充分做好战前准备!)1。
技能回顾:(1)实验室组装连接仪器的顺序是、,(2)如何检验右图装置的气密性。
2。
知识回顾(1)制取氧气:从右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空:在实验室制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少量氧气使用的发生装置是,选用该装置的理由是 ,使用的药品还有,在反应中起作用,反应式是。
⑵收集氧气你选择 ,该方法的优缺点是,如何判断氧气已集满;还可以使用,该方法的优缺点,如何检验氧气已集满⑶制取氧气的步骤是:①连:②检: ,③装:向锥形瓶中加入,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④集:用法(或法)收集气体.(2)氧气的性质:⑴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式: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类型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类型③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类型⑵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应预先保留少量或,目的是 .友情提示:1。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山东教育出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制取氧气》的第一课时。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这个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利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而且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催化剂,对催化剂的探究及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探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
通过对其实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水平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中学阶段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及用途,并且学习了工业制氧,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实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
通过这个节实验探究课,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思路及教学策略(一)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回顾氧气的性质→引出氧气的制取→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分小组讨论收集氧气(二)教学策略:本课题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水平,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探究,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将课本的演示实验变为随堂探究实验。
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由此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水平、分析水平和实验动手水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并使用新知识。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方法(实验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以及气体的放置和收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使用比较学习法。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及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实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水平,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习目标】1.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能够选择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重点)2.进一步规范制取氧气的实验基本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氧气的性质,会表述现象、会写文字表达式。
(重点)4.熟练氧气化学性质实验操作。
【重点、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氧气性质实验【学习过程】问题导学:1.氧气的制取(1)药品:①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②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固(+固)、(加热)] [ 、 ](2)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即可)①2KMnO4△ K2MnO4+MnO2+O2↑或②(3)发生装置:或者(4)收集方法:①排水法(因为氧气溶于水) ②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 )(5)收集装置:或者(6)检验:用的木条, ,若木条 ,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7)验满:①用排水法收集时,若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 ,若木条复燃, 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2.氧气的化学性质:(前两个选做,后三个必做)物质空气中氧气中磷生成大量白烟火光明亮,生成大量文字表达式:硫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火焰呈明亮的、放出热量、生成有气味的气体文字表达式:木炭放出热量、发出红光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的气体文字表达式:铁丝不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固体文字表达式:蜡烛放出热量、发出白光,有火焰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文字表达式:注意:在做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还有哪些困惑?实验: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序号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分值评分标准他评自评1 清点器材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10 无清点动作扣10分。
2 组装装置,加入药品,制取氧气。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与技能1.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能够选择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重点)2.进一步规范制取氧气的实验基本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氧气的性质,会表述现象、会写文字表达式。
(重点)4.熟练氧气化学性质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教学过程:1.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2.如何证明一瓶气体是氧气?1.在图2—17,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思考: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为什么?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4.加热时,应先,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等有()时再进行收集。
6.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思考: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7.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验,应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思考:为什么?)8、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3)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O2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番号)。
写出用此装置制备O2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气体制取实验复习专题——教案学习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洗气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择原理和注意事项。
2.了解各装置的性能差异,并能比较不同装置的优劣,并对装置实行粗略改进。
3.能准确选择实验装置并能准确连接和准确拆卸。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装置的回顾以及梳理知识网络巩固强化学生对气体制取实验的解题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实验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拓展思维,养成积极动手实验,敢于提出问题的优秀学习品质。
重点:各种装置的准确理解和使用。
难点:常见杂质的去除和制取各气体的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引入:实验题即使历届考试重点,又是化学实验学习的根基,而气体制取实验是实验题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准确理解和分析装置又是该类实验的基础,所以,这节课,我们正式开始气体制取实验的专题复习。
复习发生装置:提到气体制取实验,就不得不从两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一个是“制”的角度,另一个就是“取”的角度。
那么对应的,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两类装置,一类是“发生装置”,另一类则是“收集装置”。
而只要是气体,在产生过程中往往不会那么纯净和干燥,所以,为了确保最后收集到的气体充足纯净和干燥,往往中间环节还要加入另一类装置——洗气装置,而洗气装置大致又可分为除杂装置和干燥装置两种。
现在我们就逐一分析一下各类装置。
复习发生装置:提到发生装置,大家最先能联想到什么?(固体加热型装置和故液不加热型装置),的确大家一开始联想到的就是发生装置的类型,明确类型过后,就势必思考下一个问题选择发生装置要考虑那些因素,明确装置选择后,就要开始考虑组装过程要注意些什么?组装好装置过后就要思考该装置的气密性到底怎么样?确定气密性良好过后,就要考虑发生装置中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又对应哪些化学方程式呢?最后,我们还要思考一个问题传统的发生装置有一些不足,我们能够能够如何改进。
现在,请大家以这六个问题为线索,讨论并梳理其中的知识网络。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学习任务: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3~5瓶氧气,并选择适当物质,探究(或验证)氧气的性质。
2、初步学习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气体。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二、做好准备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125毫升)、水槽、酒精灯、玻璃片、量筒(50ml)、坩埚钳、燃烧匙;1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炭、澄清石灰水、蜡烛、细铁丝、木条、火柴。
三、学习重点氧气的制法与性质及实验操作。
四、学习难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的描述。
五、教学过程[引入]展示一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和一空集气瓶。
[教师问]哪一瓶是氧气?学生回答氧气的鉴别方法并上台演示。
[复习提问]很好,那么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氧气呢?[回答]实验室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方法制取氧气。
[师]对,哪位同学表述一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生回答,教师展示课件。
[教师]那么又将选择什么样的装置呢?实验装置包括?装置和?装置。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展示课件学生选择。
[教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的操作步骤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展示课件。
[教师]做实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教师展示课件。
[教师]我们设计好了实验方案。
那么我们自己动手来体验做化学实验的乐趣吧。
[教师]各小组分好工,首先按方案规范操作亲自动手制取氧气,收集三瓶氧气(其中一瓶底部留有少量水),2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用排空气法收集。
然后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一)动手实验1、氧气的制取(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2)先向锥形瓶中加入约0.1g二氧化锰,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约15ml 过氧化氢溶液,并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扣于水槽中。
(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过氧化氢溶液缓缓滴入锥形瓶中,待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集气。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师寄语:成功=尖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学习任务:
1.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3~5瓶氧气,并选择适当物质,探究洋气的性质
2. 初步学习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气体
3.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任务导学
知识点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分组实验)
1、画出实验装置图:
2、仪器药品:
3、实验步骤:
4、动手实验
分析归纳:1、你认识了氧气的那些物理性质?
3、你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怎样呢?
交流与反思:1、我知道的氧气的物理性质有、、、、
等。
2、碳、蜡烛等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铁丝这种物质在空气中而
在氧气中。
由此得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