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7麦琪的礼物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0228190
- 格式:doc
- 大小:95.01 KB
- 文档页数:3
7.麦琪的礼物教学目标1.浏览课文,根据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分析文中设置悬念的语段或情节,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妙。
3.赏析文中有关人物形象的各类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4.体会主人公纯洁真挚的感情,感悟身边的爱,学会去爱别人。
教学重难点1.能在作品中设置悬念,运用艺术上的巧合;2.会通过人物的言行、外表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美国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而痛苦。
他冥思苦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在从前办过的一份杂志上,他因写了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而得到了丰厚的稿酬。
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
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麦琪的礼物》。
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轰动。
这个罪犯也得到了丰厚的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
从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成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他就是欧·亨利。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地学习一下这篇曾经引起巨大轰动的短篇小说篇——《麦琪的礼物》。
二、作者介绍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他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
幼年丧母,15岁即走向社会,先后做过药房学徒、牧羊工、会计和银行出纳员等。
后来他被人控告,涉嫌盗用公款,为了避免受审,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
后因妻子病重,冒险回家而被捕入狱。
贫困的岁月、流浪的生活、监狱的禁闭,以及和各种各样人物的接触,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
于是,他在狱中开始写短篇小说。
他一生创作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等。
他的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大都市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美好的品质,揭露了上层社会的虚伪无耻与专横腐败。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法)《我的叔叔于勒》契珂夫(俄)《变色龙》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麦琪的礼物》教案北师大版学习目标:、阅读文,积累重要词语;掌握作者生平及作品,增加外文学常识2、梳理故事情节,理解作者运用细节、悬念、道具、明暗线的写作技巧。
3、赏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人物言行、心理描写中的好词佳句。
4、体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又合理的奇妙构思。
预习作业:、本重要字音:抽噎啜泣瘦削苛刻晦涩恍惚笨拙馈赠号哭玳瑁白皙黯然失色2、本重要词语:馈赠晦涩软硬兼施掂斤播两恰如其分不足为奇黯然失色欣喜若狂毛骨悚然3、作家作品:欧、亨利,出生于国一个医生家庭,幼年丧母,很小就走上社会,先后干过药房学生、牧羊工、会计和出纳员等。
后因涉嫌贪污,而被人控告,为避免受害而背井离乡流浪。
后因妻子有病而冒险回国被捕入狱。
丰富的生活经历,为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在狱中,为了给女儿准备礼物,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口哨迪克的圣诞礼物》,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大量的小说创作,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是他描写的主要背景城市,表现了作者对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的不幸暗淡的人生遭遇的同情,进而揭露和批判了美国上流社会的贪婪、欺诈和腐朽,所以人们称他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
一生著有《》、《》、《》《》等270多篇优秀的中短篇小说作品。
和国的,国的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4、本文讲了一个一对家境的夫妻,在(时间),为了(原因),各自(过程),但最后(结果)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之间美好而伟大的。
、从文中的描写中,你可以看出,德拉的性格较,而吉姆的性格则较些。
6、“麦琪”是什么意思?7、在本文中你认为应该记住的好的句子有:学习过程:整体掌握:阅读文,按文内容,用合适的语言梳理写作线索。
(明线)德拉礼物→德拉礼物→德拉礼物↘礼物(暗线)吉姆礼物→吉姆礼物→吉姆礼物↗找一找,划一划,思一思:文中,作者用了很多细节描写,在精细的笔墨中,凸显人物在贫寒、凄寒生活中火热而可贵的真情。
请你找出来这些文字,加以体会。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7 麦琪的礼物(第二课时)教案北师大版一、复习导入你能简述一下《麦琪的礼物》和《珠宝》的故事情节吗?学生通过复述课文来感受两篇小说的情节。
二、体验反思讨论:两人珍贵的礼物最后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你觉得德拉与杰姆这样做值不值?他们获得了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德拉和杰姆这一对恩爱夫妻虽然生活困窘无奈,虽然失去了引以为豪的祖传金表,满头秀发,但他们却拥有了纯粹的金钱与物质不能带来的无比温馨与幸福,获得了真挚,圣洁的爱,这人性中的善良与崇高,无么与奉献,在此环境中更是震憾人心,你们此时认为他们聪明在何处。
让我们寄上最深情的祝福:让真爱永驻。
)三、感悟交流文章结束了。
研读学习后,你有哪些思考和体会?(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1、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生活中有类似的事吗?(学生各抒己见)2、我们应该怎样为人处世?3、当我们被这份浪漫,真挚的爱感动时。
心中还会有什么感受?如果他们生活好些,金表不卖,秀发依然,常常闲情漫步,那该多好。
如果再好些,有自己的一幢房子,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大的花园,常听鸟语,常闻花香,那又该多好啊!回到现实,悲凉又倍增了几分,家境每况愈下,明年圣诞节他们还能卖什么,送什么?四、拓展比较将本文与《珠宝》进行比较阅读,对比两文的异同(比较家庭条件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五、检测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组词啜()榻()晦()绌()缀()踏()侮()拙()2、填空:《麦琪的礼物》选自《》,作者是(国)。
他一生创作了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等。
《麦淇的礼物》通过一对贫困的年轻夫妇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赞美了主人公。
(《世界文学精品大录》美欧亨·利 300 《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为互赠圣诞节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为豪的头发和金表生活的艰难善良的心地和纯真爱情)六、作业布置把本文缩写成300字以内,请注意故事的完整性!人物、情节、环境!写一段200字的小作文,其中突出设置一个悬念。
第7课《麦琪的礼物》教案(北师大版初三上)doc初中语文欧·亨利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了解小讲的内容。
2.学会赏析文中的杰出片断。
了解文中巧合与悬念的写作技巧。
3.通过学习和人物的分析,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
4.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周围的爱。
教学重点:在阅读小讲和赏析杰出片断的同时,归纳出小讲的主题: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如何样才能做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天有专门多教师来我们班听课,大伙儿紧不紧张?愿不情愿多展现自己?好。
我想先咨询一下,圣诞节是什么时侯?对,12月25日,是耶稣的生日。
每到那个节日,人们总爱互赠礼物,这种风俗是如何样形成的呢?据«圣经»记载,当耶稣降生时,梅尔基奥尔、加斯帕、巴尔撒泽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给他送来礼物,这三位圣人,我们称他们为麦琪,是他们首开圣诞赠礼的风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篇小讲«麦琪的礼物»【课件切换至页面2,显示标题】二.新课过程1.作者简介作者欧。
亨利,美国闻名的短篇小讲家,其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
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颂扬诗»、«没完没了的故事»、«最后的藤叶»。
2.粗读课文,把握情节请大伙儿将课文速读一遍,摸索:这篇小讲讲述了一个如何样的故事?【课件切换至页面4,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朗读】〔读完后指名讲述〕3.精读课文,挖掘主题讨论:1两人宝贵的礼物最后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你觉得德拉与杰姆如此做值不值?【按回车,切换至页面5〔连按两次回车〕】2不错,他们获得了最宝贵的礼物,他们是最聪慧的人,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读后提咨询:作者既然认为德拉夫妇〞是最聪慧的〞人,什么缘故又讲他们是俩个〞笨小孩〞、〝极不聪慧〞?【按回车,切出第2个内容】4.品读课文,深化主题1艺术上的巧合与情节上的悬念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制造了哪些悬念?【按回车,切换至页面6】2本文诘言幽默风趣,还有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多种表现手法,试将你喜爱的地点找出来,给大伙儿读一读,并讲讲你喜爱的缘故。
7.麦琪的礼物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感知德拉和杰姆之间的感情。
2.预习要点(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
(2)阅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3.达标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并从其中任选四个词语,写一个中心明确的语段。
掂斤播两( ) 攒积 ( ) 筹划( ) 瞅着( ) 装璜( ) 胡诌( ) 馈赠(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①德拉总有一天把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只是为了使那位皇后的珠宝和首饰(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②只以贷色来宣示它的价值,不凭什么(庸俗得使人难以忍受)的装潢。
()③德拉(心神不定,心里不安)地从桌上跳下来,走到他身边。
()④杰姆吃力地问道,仿佛他(费尽思考,费尽脑筋)之后,还没有把那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弄明白似的。
()(3)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内容。
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①文章主要写了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
2.问题展示①他们为什么要卖掉心爱的东西才能买礼物?答:②找出描写发梳和金表的句子。
答:③找出德拉卖头发前心理、动作的词并分析德拉形象。
答:④杰姆看见短发的德拉后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答:⑤这篇小说构思巧妙,作者是如何层层设置悬念的?答:⑥这个结局你感到遗憾吗?3.课堂小结《麦琪的礼物》通过层层设置悬念的精巧结构叙写了一个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爱情,使我们看到了镌刻在他们身上的“尊重他人的爱,关爱他人”的金子般的优良品德。
4.拓展交流我们也一直被爱包容着,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用一句话告诉大家爱是什么?参考答案达标练习(1)diān zǎn chóu chǒu huáng zhōu kuì(2)①相形见绌②俗不可耐③忐忑不安④绞尽脑汁(3)文章主要写了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
2.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3.体会小说的幽默与讽刺效果,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
2.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的幽默与讽刺效果。
2.深入挖掘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欧·亨利及其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礼物吗?你们收到过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课堂讲解1.讲解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
2.分析主人公麦琪的形象,强调其善良、仁爱、无私的品质。
3.讲解小说的幽默与讽刺效果,如麦琪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四、课堂讨论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麦琪的礼物珍贵吗?为什么?2.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2.强调麦琪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六、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麦琪的读后感。
2.仿写一篇以“麦琪的礼物”为主题的小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分析《麦琪的礼物》,让学生了解了小说的三要素,掌握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感悟麦琪的美好品质,学会关爱他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导入新课1.介绍欧·亨利及其创作背景: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擅长以幽默、讽刺的笔触描绘生活。
他的作品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被誉为“美国短篇小说之王”。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礼物吗?你们收到过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麦琪的礼物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麦琪的礼物欧·亨利执教者:赵屯中学八年级徐霞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德拉和吉姆之间凄美的爱情。
2、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刻画人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2月25号,是我们大家都非常喜欢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圣诞节,很多人都能收到精美的礼物。
非常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欧·亨利的另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二、整体感知:1、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我们再跟着画面来回忆故事内容,看完后我想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来简单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课件2)圣诞前夜,一对贫穷的夫妻为了给心爱的人买份礼物,各自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妻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秀发为丈夫吉姆买来了精美的表链,而丈夫吉姆卖掉了华丽珍贵的怀表为妻子买来了漂亮的发梳。
但最后两个礼物都没有派上用场。
2、同学们,当你们了解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交流)三、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形象:1、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文中花了众多的笔墨描写了德拉对吉姆的爱。
请在文中圈画出体现的语句。
(1)、学生圈画、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引导分析。
2、德拉忍痛卖掉了自己的秀发,搜遍了全城,为丈夫买了一条精美的表链,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无私的爱。
那么吉姆呢?文中描写他的行为尤其是买礼物的行为的语句并不多,请同学们阅读文中关于吉姆的描写,仔细体会,你能感受到他对妻子德拉的浓郁的爱吗?(学生圈画、交流)四、探究文章结尾,理解文题:德拉和吉姆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牺牲了自己最最宝贵的东西,文章结尾却说他们的礼物是“最聪明”的、说他们是“麦琪”,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讨论、回答)德拉和吉姆这一对恩爱夫妻虽然生活困窘无奈,虽然失去了引以为豪的祖传金表,满头秀发,但他们却拥有了纯粹的金钱与物质不能带来的无比温馨与幸福,获得了真挚、圣洁的爱,这礼物溢满了他们的善良与崇高、无私与奉献,怎能不称之为“聪明的礼物”呢!五、深化理解文章主题: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这份浪漫、真挚的爱中时,再来看这个故事,心中还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或者承前:刚才也有同学说读了这个故事后,感到有一点辛酸、遗憾,哪些同学有同感,来谈一谈好吗?学生交流。
麦琪的礼物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麦琪的礼物》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对穷困年轻夫妇忍痛割爱互赠圣诞礼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劳作反映的艰难,颂扬了主人公善良的赞颂心地和纯真爱情。
以下是整理的麦琪礼物的礼物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你借鉴与参考!《麦琪的礼物》教案教学设计:麦琪的礼物欧·亨利执教者:赵屯中学八年级徐霞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德拉和吉姆之间凄美的爱情。
2、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刻画人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2月25号,是我们大家全都非常一日喜欢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复活节,很多寄出人都能收到美轮美奂的礼物。
非常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欧·亨利另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这呢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二、整体感知:1、爸爸妈妈课前已经篇预习了这篇文章,我们素材再跟着画面来回忆故事情节内容,看完后我想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来简单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
(课件2)圣诞前夜,一对贫穷的夫妻为了给心爱的人买份礼物,各自牺牲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妻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表壳秀发为丈夫吉姆买来了精美的表链,而丈夫吉姆卖掉了华丽珍贵的怀表为买来了漂亮的发梳。
但紧接著都两个礼物都没有派上用场。
2、同学们,当你们了解了这个故事前,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交流)三、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形象:1、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打动了我们,那么文中花了众多的笔墨描写了德拉对吉姆的。
请在文中圈画出体现的语句。
(1)、学生圈画、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引导分析。
2、德拉双唇索性卖掉了自己的秀发,搜遍了全城,为丈夫买了一条精美的表链,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无私的爱。
那么吉姆呢?文中描写他的行为尤其是想买礼物的行为语句并不多,请同学们阅读这段话关于吉姆的描写,仔细体会,你能感受到他对妻子德拉的浓郁的爱吗?(学生圈画、交流)四、探究文章结尾,理解文题:德拉和吉姆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牺牲了自己最最宝贵的东西,文章结尾听说却说他们的礼物是“最聪明”的、说他们是“麦琪”,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讨论、回答)德拉和吉姆这一对恩爱夫妻虽然生活困顿无奈,虽然失去了引以为豪的祖传金表,满头秀发,但他们却拥有了纯粹的金钱与物质不能带来的极其物质温馨与幸福,获得了真挚、圣洁的爱,这礼物杨开第了他们的善良与崇高、无私与奉献,怎能不称之为“聪明的礼物”呢!五、推进理解文章主题:然而,当我们充满著在这份浪漫、真挚的爱中时,再来看这个故事,心中还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或者承前:刚才也有同学说读了这个故事后,感到有一点辛酸、遗憾,哪些同学有同感,来谈一谈好吗?学生交流。
《麦琪的礼物》课前预习:1、了解小说的文学常识。
2、积累生字新词,识记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3、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相关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了解作者,并能按小说三要素把握小说内容。
2、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学习小说的精巧构思,理解小说主题。
3、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懂得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
评价任务:1、能认识、会写下列词语:馈.()赠抽噎.()晦.()涩白皙.()思忖.( )踌躇..( ) 苛.( )刻瘦削.( ) 掂.( )斤播两..( ) 恍惚毛骨悚.( )然2、能结合文中关键词语复述故事。
3、学会阅读小说的方法,分三步赏读品评。
【(1)明作家,知背景(2)读小说,析要素(3)深分析,挖主题】4、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并学以致用,创新拓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作家,知背景)在1899年圣诞节即将来临的美国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涉嫌盗用公款的囚徒,正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痛苦。
他冥思苦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在从前办过的一份杂志上,他因写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而得到了丰厚的稿酬。
于是他在监狱写下了小说:《麦琪的礼物》。
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轰动。
这个罪犯也得到了丰厚的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心爱的圣诞礼物。
从此以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写出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
他就是世界著名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欧.亨利。
他一生创作了300多篇小说。
他的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大都市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美好品质,作品往往有曲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尾,使人回味无穷。
《麦琪的礼物》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文中重点词语。
能力目标:学习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学习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学习小说精致的构思。
一、梳理情节
1、熟读课文,画出关键词,复述故事。
2、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二、研读探讨
1、细节中见真情——熟读课文,找出打动你的细节描写。
2、构思中见真情——想一想:两个深爱对方的人,却为对方买了没有用的圣
诞礼物,你觉得这样的结局可信吗?
三、拓展延伸
1、你从德拉、吉姆身上感受到了哪些可贵的东西?
2、材料链接:《非常勿扰》节目中,女嘉宾马诺她的择偶标准:宁愿坐在
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面对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物质利益
——房子、车子、票子,感情放在次要位置的现象,你怎么看?。
7.麦琪的礼物
一、预习案
1.预习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感知德拉和杰姆之间的感情。
2.预习要点
(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
(2)阅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3.达标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并从其中任选四个词语,写一个中心明确的语段。
掂斤播两( ) 攒积 ( ) 筹划( ) 瞅着( ) 装璜( ) 胡诌( ) 馈赠(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德拉总有一天把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只是为了使那位皇后的珠宝和首饰(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
②只以贷色来宣示它的价值,不凭什么(庸俗得使人难以忍受)的装潢。
()
③德拉(心神不定,心里不安)地从桌上跳下来,走到他身边。
()
④杰姆吃力地问道,仿佛他(费尽思考,费尽脑筋)之后,还没有把那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弄明白似的。
()
(3)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内容。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①文章主要写了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
2.问题展示
①他们为什么要卖掉心爱的东西才能买礼物?
答:
②找出描写发梳和金表的句子。
答:
③找出德拉卖头发前心理、动作的词并分析德拉形象。
答:
④杰姆看见短发的德拉后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
答:
⑤这篇小说构思巧妙,作者是如何层层设置悬念的?
答:
⑥这个结局你感到遗憾吗?
3.课堂小结
《麦琪的礼物》通过层层设置悬念的精巧结构叙写了一个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赞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相濡以沫的爱情,使我们看到了镌刻在他们身上的“尊重他人的爱,关爱他人”的金子般的优良品德。
4.拓展交流
我们也一直被爱包容着,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用一句话告诉大家爱是什么?
参考答案
达标练习
(1)diān zǎn chóu chǒu huáng zhōu kuì
(2)①相形见绌②俗不可耐③忐忑不安④绞尽脑汁
(3)文章主要写了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
拓展交流
爱就是今天的积极发言
爱是妈妈期待的目光。
爱是老师严厉的批评。
爱是以对方的快乐为快乐。
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要用心去感受的。
爱还是需要表达的,比如,“老师,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