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实验室制取氧气专题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31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精选6篇)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篇1】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201 年初中化学专属讲义课题:实验室制取氧气学生姓名:授课教师:201 年月日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塞子集气瓶水槽玻璃片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课题内容:制取氧气知识点一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一、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2.实验步骤:①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 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 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⑥ 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 熄:熄灭酒精灯。
3.验证和验满检验: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深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瓶内的气体是氧气;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4.注意事项:(1)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2)仪器组装:组装仪器时要按照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3)导气管稍伸入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4)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5)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6)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7)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二、双氧水(6%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2.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3)塞好带有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4)向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中加入双氧水,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3.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导管只需略微伸入橡皮塞;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实验介绍制取氧气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化学实验,主要通过加热过氧化钾来分解氧气,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过氧化钾、试管、试管架、橡皮管、接头、水盆、酒精灯等。
2.取适量过氧化钾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竖直放于试管架上。
3.用橡皮管将试管底部与接头相连。
4.将另一根橡皮管连接到接头上,并将其末端浸入水中。
5.将试管加热,当过氧化钾开始分解产生氧气时,氧气会逐渐排出,并在水中形成气泡。
6.若试管中有过量过氧化钾,则需继续加热直至完全分解为止。
7.当气泡产生量较多时,可以用一只试管通过倒置的方式收集氧气,注意将试管的开口朝下,并把试管的口缩短至气泡的最底部。
8.收集足够的氧气后,关闭酒精灯,并将试管倒置,将氧气与空气混合。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过氧化钾的取量至关重要,过量或不足都会影响到实验效果。
2.加热过氧化钾时应注意加热力度不可过大,否则可能导致试管炸裂。
3.连接橡皮管时要注意连接紧密,避免氧气泄漏。
4.收集氧气时应注意将试管口缩短至气泡的最低部,避免其他气体的干扰。
5.在实验结束后应注意将酒精灯关闭,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实验原理过氧化钾以高温热分解为过氧化氢及氧气,通常引燃过氧化钾即可发生此反应:K2O2 → K2O + O2其中,K2O2为过氧化钾,K2O为氧化钾,O2为氧气。
实际应用制氧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常规操作之一,也是支持许多重要应用的关键技术。
氧气是空气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如:1.医疗行业:氧气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等。
2.工业:氧气可用于焊接、切割、金属粉末制造等。
3.环保:氧气可用于处理污水等。
4.航空航天:氧气是火箭燃料中必要的燃烧剂之一。
总结制取氧气是一项基本的化学实验,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比如过氧化钾的选用、加热过程的控制、接头的连接以及氧气的收集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并牢记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2)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简答题(共16题)1、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请举出对应的实验或事实来证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 1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 2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与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3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氧气的工业制法的原理有什么本质区别?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4、按下列步骤练习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并回答有关问题:( 1 )将集气瓶盛满水,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内,如图1、2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怎样才能使集气瓶充满水而不留气泡?( 2 )如图3、4图将导管伸人集气瓶内向其中呼气,直至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此时如何判断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5、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三个化学方程式:C+O2CO2 ,2H2+O22H2O , 4P+5O22P2O5,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写出其中三点.6、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7、过去教材中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装置如图所示,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8、实验室可采用加热KClO3和MnO2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O2,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该装置图有哪些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9、同学们还想探究二氧化锰的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请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专题探究氧气的制取例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氧气必须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B. 工业上采用分解液态空气法制氧气C. 当加热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时,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会加快D. 利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反应产生氧气,如果不加二氧化锰,会使生成氧气的质量明显减少解析:A.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需用催化剂,故A错误;B.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而不是分解,故B错误;C. 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可起到催化作用,故C正确;D. 催化剂只会使过氧化氢溶液反应产生氧气的速率变快,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D错误。
答案:C例题2经一段时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应将该装置的端与发生装置连接。
解析:(1)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2)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将氧气从a 端通入,空气由b端排出。
所以应将该装置的a端与发生装置连接。
答案:(1)B;过氧化氢水+氧气(2)a【易错警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理解:“一变两不变”注意:(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
(2)催化剂不能增多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3)一般对于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也能进行,只不过反应速率较小或较大。
(4)同一反应催化剂可能不同,不同反应催化剂可能相同。
(答题时间:30分钟)1. 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装入试管中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试管中的固体共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2. 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3.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 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 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4.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改变C.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5.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现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曲线),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6. 如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你据图回答:(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文字表达式。
专题复习七 --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大试管、集气瓶B. 烧杯、漏斗C. 酒精灯、铁架台D. 导气管、单孔塞3. 小明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不变B. 生成氧气质量不变C.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D.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4. 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D.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5. 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要预先加少量水B. 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中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C.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放一团蓬松的棉花D. 实验结束时,剩余的药品都要及时放回原瓶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高锰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即可放出B. 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分解反应C. 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D.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锰混合时有气体产生,该变化是分解反应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7. 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B都是白色固体,C为黑色粉末。
若将A、C混合后加热,A能转化成B,同时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请写出相关物质的名称,A______,B_____,C______;C在这个反应中作。
8.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实验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清单必备一、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 【反应原理】2KMnO4K2MnO 4+MnO 2+O 2↑【反应装置】反应物状态为 固体 ,反应条件为 加热 ,选择固体加热制气装置。
注意:a.装置中的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不可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b.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造成试管炸裂。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 不易 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故可用排水法。
为了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应将集气瓶装满水,不能留有气泡氧气密度比空气 大 ,不与空气反应,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导管需伸入集气瓶底部使用多功能瓶收集时,气体应从 a 口进 b 口出【操作步骤】针对反应装置与排水法组合:按下图连接仪器→查→装→定→点→收→移→熄。
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 出口没入水中 ,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装:装入药品,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 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
3.定:重新固定装置。
4.点: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要进行预热)。
5.收:收集气体。
应当等到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后再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6.移:将导管移出水面。
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 水槽内的水回流造成试管炸裂 。
7.熄:熄灭酒精灯。
【检验与验满】1.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复燃 ,则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2.验满:排水集气法的验满:如果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说明气体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的验满:用 带火星的木条靠近 集气瓶口, 若木条复燃 ,则说明气体已集满。
【气体干燥和净化】如图,所制取的氧气中常含有水蒸气,可用浓硫酸去除。
【气体体积测量】将气体从a 端通入如图所示装置,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氧气体积,其中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氧气溶于水,减少测量误差。
而植物油上方原有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计算题(共10题)1、曼曼称取 55g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待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后,她将剩余固体加入到 119.2g 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渣和一不饱和溶液,再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 6g 。
请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之一是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2H2O2O2↑+2H2O,试求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3、甲同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预先在集气瓶内装了20%的水,待收集完成后集气瓶内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4、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质量分数。
称量 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 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 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计算:(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5、已知:2KClO3 ==== 2KCl + 3O2↑,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纵坐标表示的是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 生成O2的质量C. 固体中MnO2的质量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6、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100 g。
加热时间/min 0 t1t2t3固体质量/g 28.0 23.2 18.4 18.4(1)共制得氧气g。
(2)计算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7、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取一定质量8.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15%的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请计算。
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g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g烧杯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g60 3.3 62.5(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法(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若药品为氯酸钾,则试管口不用放棉花)(3)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收集。
又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可用收集。
(4)操作步骤:①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⑤收——收集氧气;⑥离——将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冷却后拆除装置。
妙语巧记:以上制氧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5)检验方法:将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立即,证明是氧气。
(6)验满方法: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了。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量逸出,证明瓶中没有水了,即氧气已集满。
2.分解过氧化氢法(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组、查、装、塞、滴、收”。
①组→组装仪器;②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向反应容器中装入固体药品(二氧化锰);④塞→塞紧双孔胶塞;⑤滴→向反应容器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较剧烈,常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并注意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⑥收→收集气体。
二、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 ,而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 。
三、分解反应1.分解反应:由 物质生成 或 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 。
四、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1.原理:利用液态空气中液氮(-196℃)和液氧(-183℃) 的不同,采用 的方法将二者分离开来。
2.过程:注意:实验室制取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工业上制取氧气,将空气成分分离,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专题04 氧气考点0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考点02 催化剂考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2024福建,6)实验室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下列装置或操作中,错误的是A B C D2.(2024湖南,4)下列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是A B C D3.(2024四川成都,8)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仅由药品状态决定B.该装置能收集到纯净的氧气C.红热木炭应迅速伸入集气瓶瓶底D.制取氧气的原料一定含有氧元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4~6小题: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晶体,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为2 KMnO4K2MnO4 + MnO2 + O2↑。
KMnO4溶液可用作消毒剂。
4.(2024江苏苏州,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KMnO4B.K2MnO4C.MnO2D.O25.(2024江苏苏州,6)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酒精灯B.试管C.漏斗D.集气瓶6.(2024江苏苏州,7)下列关于高锰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应保存于棕色试剂瓶B.高锰酸钾受热不易发生分解C.高锰酸钾难溶于水D.制氧气时高锰酸钾中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7.(2024江苏扬州,14)实验室用KMnO4制取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较纯净的O2。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B.先向试管中加入KMnO4固体,再检查装置气密性C.实验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再点燃酒精灯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8.(2024甘肃白银,15)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
某化学实验室现有稀硫酸、稀盐酸、石灰水、石灰石、氯酸钾、二氧化锰药品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如果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专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专题一、选择题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锥形瓶中装二氧化锰②旋紧胶塞③分液漏斗中加双氧水④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打开活塞。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⑥⑤B.②③①④⑥⑤C.④①②③⑥⑤D.④①②⑥⑤③2.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片刻,试管里最多可能含有几种固体物质()A.五种B.四种C.三种D.二种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B.用氯酸钾制取时必须加热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4.实验室用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混合加热能迅速制得氧气其主要原因是()A.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B.氯酸钾加速了高锰酸钾的分解C.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D.高锰酸钾比氯酸钾易分解5.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氯酸钾6.已知实验室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加快双氧水分解的作用,某同学在用加热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中忘加了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反应较慢,但产生氧气总量不变B.反应较慢,且产生氧气总量减少C.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不变D.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减少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反应需要加热③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④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⑤制取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②D.①②③8.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九年级化学制造氧气知识点氧气在化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许多化学反应以及生物过程的必需物质。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制造氧气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制造氧气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
一、通过分解过氧化氢制造氧气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氢氧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O2。
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这种方法制备氧气比较简单,只需要将过氧化氢注入反应瓶中,加入催化剂(例如二氧化锰),就能观察到氧气的产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氢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在使用时要小心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二、通过电解水制造氧气电解水是另一种制造氧气的方法,它是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2O → 2H2 + 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电解槽,将带有电解质(如盐或硫酸)的水注入至槽中,然后用电极通电。
正极(即阳极)会产生氧气,负极(即阴极)会产生氢气。
通过将导管引导到不同容器中,就可以分别收集到氧气和氢气。
三、通过过氧化钾和重铁盐制造氧气过氧化钾和重铁盐反应也可以制备氧气。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KClO3 + 2FeCl2 → 2KCl + 2FeCl3 + 3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先将过氧化钾和重铁盐混合,然后加热。
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氧气气体,可以用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
四、通过高温分解金属氧化物制造氧气某些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气体。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gO → 2Hg + O2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汞)加热,并烧结成固体,然后通过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
利用这种方法制造氧气时需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接触高温器具以及对有毒物质的处理。
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自然界中,氧气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检验方法及收集方法1、氧气的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实验室氧气的收集方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略大)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气体集满了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一)液体制取氧气的方法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原理:装置:固—液不加热型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二)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氯化钾制取氧气实验原理: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2)装置:固—固加热型(3)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握紧试管,观察水中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连续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②装药品。
③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收集: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⑤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若复燃,证明是氧气。
⑥结束: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4)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堵住导气管或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三)分解反应1、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
3、表示:AB → A +B1.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C【解析】A、加热试管时,为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应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选项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否则会出现误差,选项正确;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度,但不会增加氧气产量,选项错误;D、用双氧水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氧气生成速度,选项正确。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1.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下列有关操作或看法错误的是()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B.加热高锰酸钾不会生成水,故试管管口不必略向下倾斜C.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加热时堵塞导气管,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D.结束实验时,要先撤导气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2.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收集满,最好的方法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C.将燃着的木条伸至集气瓶中D.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氧气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更多【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氧气流的操作正确的是()A.把固体的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缓缓加入试管中B.把固体的二氧化锰缓缓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C.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D.不加催化剂,直接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5.科学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
制冷剂“氟里昂”是一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 + O3 → MO + O2MO + O3 →M + 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A.催化剂B.还原剂C.氧化剂D.稳定剂【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制取氧气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让我们一起期待教学的美好未来,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吧!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