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2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全球人口的基本概念和人口增长的趋势。
2、理解人口增长对地球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人口定义与人口增长2、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影响因素3、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
重点:全球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影响因素。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与PPT2、世界地图与各国人口数据图表3、视频材料(如:人口增长的纪录片)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讨论学生对人口增长的了解,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口现象。
2、教学策略: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及其影响。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政策讨论。
六、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人口增长的了解,以及他们对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的看法。
2、讲授新课:首先解释人口的基本概念,然后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图,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之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3、巩固练习: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人口政策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
4、归纳小结:回顾全球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影响因素,总结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参与度,口头提问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为学生提供反馈:在每个环节结束后,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如何提高效率。
八、作业布置与课外拓展1、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写一篇关于“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的短文。
2、课外拓展: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如《人类简史》、《地球生命力报告》等,鼓励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学习。
“人口的迁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概念、原因及其影响。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重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难点: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2、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课前探究1、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
2、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4、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
5、一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是千分之二十三,死亡率是千分之十二,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6、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呈均匀增长趋势B、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C、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D、医疗水平的提高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7、人口密度反映,用来表示。
8、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在比如亚洲的,,等。
9、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A、亚马孙热带雨林B、撒哈拉沙漠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二、预习交流三、互助提升:1、阅读分析曲线图或柱状图,学会绘制简单的曲线图或柱状图。
阅读右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回答:(1)从1830年起世界人口每增长十亿所用的时间依次为年年年年年。
(2)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是:。
(3)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最低的大洲是(2)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A、欧洲、北美洲B、北美洲、南美洲C、亚洲欧洲D、大洋洲非洲(3)亚非拉许多国家人口增长很快,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较好,自然资源丰富B、经济发展很快,需要大批劳动力C、许多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民族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改善,卫生事业发展,死亡率下降D、人口迁出的少,迁入的多3、读课本图3-2掌握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及稀疏区。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人口分布图、人口统计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和增长特点。
2.联系实际,说明人口问题及其对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准备: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2006年2月26日世界人口达65亿,2012年将达70亿。
但全球各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平均,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非洲为2.8%,南美洲2.2%,欧洲0.3%,北美洲0.7%,大洋州1.2%。
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与环境、资源不协调就会产生人口问题。
知识形成与应用: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一)阅读课本P701.从图中可以看出,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到2012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达_____。
预计未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_____,说明世界总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
3.世界有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来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人口增长速度越。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和决定的。
4.人口自然增长率=-()()=×100%-×100%()()5.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从课本71页的地区分布图看,等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学习任务二:世界人口的分布知识形成与应用:图4.4世界人口的分布,并假设你是一位部落的首领,带领你的部落寻找合读课本P72适的居住地区:(1)你的部落共有10万人,你希望选择一个人口密度(即每平方千米人口数)在100人左右的地方,因此你必须选择一个占地约为_________平方千米的地方。
八上初中地理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图表和统计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原因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
3.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介绍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和现状,让学生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4. 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分布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还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和特点,认识到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导学过程比一比,谁学得快一.世界的人口数量与增长(一)读39页图3-1,完成39页活动题,学习世界的人口数量及增长规律(二)自学课本40页活动思考如何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完成练习,初步学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决定因素1.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练习:某村庄有1000人,在这一年中出生了20人,死亡了10人,求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与_______________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____________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慢,___________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二、世界的人口分布(三)读课本41页世界人口分布图,小组讨论,完成活动题2,掌握世界的人口密集、疏松区域及其成因1.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的分布状况与______________ 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______________纬度地区,在气候__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__的平原地区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______________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四)读课本41页表,自学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完成活动题1人口密度= 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五)小组讨论,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推选代表回答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①自然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一年级世界的人口的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的总量和分布状况;2.掌握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和影响;3.了解人口负增长的危害;4.理解不同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和变化趋势的差异性。
二、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的总量及其分布状况;2.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不同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和变化趋势的差异性;2.人口负增长的危害。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1.世界人口的总量及其分布状况;2.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3.不同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和变化趋势的差异性;4.人口负增长的危害。
2. 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结合互动演示;2.小组讨论与展示;3.观察与实地考察;4.课堂练习与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一些有关人口统计数据、现象或事件的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
2. 讲解世界人口的总量及其分布状况教师可以通过图表、动画或影像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世界人口总量和分布状况的情况,同时强调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性。
3. 探讨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和探究,深入了解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实例解释相关概念。
4. 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和变化趋势的差异性通过图表、影像和文献等资料形式,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和变化趋势的差异性,让学生可以对各个地区的人口变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5. 探讨人口负增长的危害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角度探讨人口负增长的危害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人口负增长的危害,强调人口增长对国家和全球未来的重要意义。
6. 学习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回顾,巩固理解和掌握,同时以课堂练习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课本和相关参考书籍;2.图表、动画、影像等多媒体资源;3.实地考察或社会调研的相关数据资料。
七、教学评估根据课堂表现、学习成果、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估,以升级和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案:世界的人口课程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和人口分布的特点。
2. 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3. 归纳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
4. 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人口分布与增长的特点。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速度各地不均。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世界人口分布图》;自制投景片《世界人口增长图表》、《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主要国家人口密度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人类研究自然的目的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新课内容展示(20分钟)1. 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a.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渐加快。
b.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等。
c. 人口增长的计算方法: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
d. 各大洲的人口增长: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
2. 世界人口的分布a.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面积的比值。
b. 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
c.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中国为例,分析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 讨论中国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2. 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反思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调查当地的人口增长和分布情况。
2. 研究其他国家的人口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挂图、投景片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在案例分析环节,以中国为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口问题。
课堂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通过总结和反思,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世界的人口》学案杨东华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分布特点2、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原因3、理解人口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重难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及分布原因2、人口问题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一系列的有关人口问题的图片,让学生体验到世界问题确实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引起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自主学习:1、读图3-1,完成48页的活动题各抒己见:分析3-1图后,你有什么感悟?2、阅读49页部分内容(1)完成50页的活动题(2)根据表中的内容,把表格补充完整2、小组交流:(1)世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____国家增长慢,__国家增长快。
(2)世界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
____。
学习任务(二)世界人口分布1、自主学习:阅读50——51页教材内容以及3-3图完成下列问题2、小组交流:【探究问题】①你知道南极洲为何至今无人定居吗?浩瀚的沙漠为何渺无人烟?②讨论分析P51活动,总结人口分布的表达方式及如何计算。
列出计算公式:人口密度。
③读图3-3,分别找出世界上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和人口稀疏区,总结人口分布规律。
④结论:结合以上的分析得出:世界人口分布与条件和条件,而且分布。
学习任务(三)世界人口问题自主学习:阅读51页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世界人口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会出现什么现象?(2)怎样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三、总结梳理归纳方法:1、世界人口增长快→带来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2、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不同→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世界人口稠密区和世界人口稀疏区四、附板书设计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速度原因2、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原因3、世界人口问题:过多过少措施【探究结论】①:气候寒冷,环境恶劣;沙漠地区干旱②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③④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不平衡。
1.1 人口分布导学案学校年级课题世界人口的分布课型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学习目标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自主学习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分布总特征: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2.具体表现(1)全球分布:近90%的人口居住在①,尤其在②地带最为集中。
(2)距离海洋远近: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③以内的沿海地区。
(3)海拔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④的低平地区。
注意: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
例如:巴西高原和东非高原的人口密度大于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的人口密度。
(4)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⑤、欧洲西部、⑥。
(5)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⑦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6)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⑧、巴基斯坦、⑨、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⑩、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课堂探究探究一世界人口分布规律1.全球角度2.距海远近角度3.海拔角度结论:(1)全球分布(2)距离海洋远近(3)海拔分布探究二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课堂检测世界人口分布可分为稠密区和稀少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东亚和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B.社会生产方式、历史因素C.历史因素、经济发展水平D.地形因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2.图中A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严寒B.经济落后C.资源匮乏D.地表崎岖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完成3~4题。
3.沿海地区人口比例最大的洲是( )A.大洋洲B.南美洲C.亚洲D.欧洲4.根据图示信息,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C.集中于沿海地区D.集中于水源丰富的地区课堂拓展1.人口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不断增长。
《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的主要分布。
2.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树立各人种和种族之间平等的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考点分析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常见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
2.世界的人口变化及人口问题,人种的划分依据及三大人种的分布,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预计会是2020年考查的重点。
三.学习方法指导1.图文结合法:本章很多知识点要求落实到地图上,能在地图中找到其位置。
所以,学习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地图,可采用以文释图、以图忆文的方法,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先读图,再忆图,后默图,做到心中有图。
比如:记忆四大人口稠密和稀疏地区,人种的分布,三大宗教的分布等,可以先在地图中找出并记住位置,然后通过填空白地图的形式进行自我检查并加以巩固。
2.要素联系法:本章的很多内容之间体现着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比如人口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口人种的分布,人口人种的分布又反映了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学会用联系法来复习。
3.生活体验法:要联系生活实际,尝试用生活经验帮助理解知识点,并学会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如: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不同的文化传统了解各种族的语言宗教等。
4.归纳概括法: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比如通过各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推测该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 自主知识梳理结合课本,先自行解决以下问题,并标注疑点问题,然后,针对疑难问题,小组内探究讨论,共同商讨。
1.读图概括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什么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人口密度的表示方法,找出人口四大稠密和稀疏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4.世界的人口问题有哪些?科学的人口观是什么?5.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分布地区在哪里?6.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及分布地区在哪里?7.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建筑,经典及分布地区在哪里?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五.典例剖析例: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A.IB.IIC.ⅢD.IV2.关于图乙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 )A.IV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B.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C.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经济水平低,人口稠密D.④地区既属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解题思路】首先,应对问题和地图有大致的理解,看看主要涉及哪部分知识点。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多的问题,能够列举出它所带来的后果。
(2)能够运用教师所给的材料,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说出一两条该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3)通过对人口问题的分析、讨论,联系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初步认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学习重难点】1.重点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后果。
2.难点对当今社会存在的人口问题如何解决。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人口爆炸”1.展示“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人海茫茫”三幅图片让学生分析感受2.进行小组合作探索活动“我们是小小调查员”。
(结合上节课所学)以组为单位分别从医学、食物、传统观念、其他四个方面,利用教材所给材料和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调查“人口爆炸”的原因,并形成组内共识,向其他小组展示成果。
“人口爆炸”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惑:请将预习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小组交流解决:1:“人口大爆炸会带来哪些后果呢?”从三方面分析后果。
A:资源组B:环境组C:社会组(每个小组任选一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展示。
)2 “苦难的地球”漫画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惑:请将预习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小组交流解决:(资料一)英国日前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数字显示,英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目前英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首次超过16岁以下人口,其中8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10万,是50年前的5倍。
普查结果显示,英国目前总人口为5800多万,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1%。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这么大的压力,是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不增长或者增长越慢越好我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问题什么是人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思考的结果填写在学案上我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小小辩论家甲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给城市带来种种弊端,应阻止他们进城乙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应欢迎他们进城我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自我反思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3、我对这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何感受?4、这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5、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会联想到什么?(学生互相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不合理增长带来的问题,总结出人口增长的标准状态。
2、学会计算人口密度,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总结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简单分析形成原因。
3、正确认识世界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重点、难点(本节问题的关键,好好把握哦)1、重点:①世界人口的分布及世界人口增长快慢的地区差异2、难点:①人口增长的标准三、学习过程(这里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好好表现哦)(一)基础知识储备读P31图3-1世界人口增长图,完成活动1-2题。
(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观察图3-1,世界人口从9亿增加到10亿,从10亿增加到20亿,从50亿增加到60亿,各需要多少年?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有什么变化?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①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2、全方位互动互动1 世界人口增长阅读P40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材料,讨论:①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原因:。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
③小试身手:④读图3-2,分别找出世界上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和人口稀疏区,总结人口分布规律。
互动3 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②人口增长缓慢会带来哪些问题?。
③讨论:人口增长应与、相协调,与、相适应。
④你知道城市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
读P44活动2,了解一下城市人口膨胀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你能举出现实中看到的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吗?(三)课堂整理: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与全球面临的人口问题学习后记:。
1.1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上)编写人:金雪莲审核人:金雪莲审批人:班组:姓名:组评:师评: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变的时空分布。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重、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从时间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世界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
2.学习难点: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角度对比分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世界人口增长。
1、总趋势:人口不断。
2、不同时期的特点。
⑴工业革命开始前:比较。
⑵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后:一些工业化较早的国家人口。
⑶20世纪后半叶:亚非拉国家和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世界人口总数。
★★二、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变动原因:人口出生率和的变化。
2.人口增长的特点: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增长”到“、、”,再到:“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
3、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根据图2回答问题。
⑴Ⅰ“”模式①特点: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十分。
②时间:工业革命前。
③原因、战争和疾病的影响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条件落后。
④分布地区:目前,只有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处于此阶段。
⑵过渡模式①Ⅱ“”阶段特点: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分布地区: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的国家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②Ⅲ“”阶段特点: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
原因:社会方面,如社会保险福利事业的发展,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分布地区:目前少数国家已进入该阶段。
⑶Ⅳ“”模式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原因:生产力高度,人们受教育年限长,青年人推迟结婚生子,的健全,的发达。
分布地区:多数国家,如西欧国家。
初中地理全球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和现状。
2. 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 能够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1. 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和现状。
2.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规律的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和地图。
2. 世界人口增长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人口问题,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简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和现状。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和现状。
三、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 学生通过阅读地图,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如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
四、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规律的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据资料,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2. 学生通过分析数据资料,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现状、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规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全球人口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阅读教材和地图,学生了解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历程、现状和分布特点。
通过分析数据资料,学生掌握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分布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世界人口日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世界人口日的意义和挑战二、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日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当前全球人口问题的挑战;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口意识。
三、活动设计:活动一:背景知识介绍1. 介绍世界人口日的起源和背景;2. 解释全球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原因。
活动二:全球人口问题的挑战1. 分组讨论,列举全球人口问题的挑战,如人口老龄化、人口过度集中等;2.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分享。
活动三:人口普查的意义1. 解释人口普查的定义和重要性;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普查经历。
活动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1.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个人和社会在人口问题上的责任;2. 梳理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可能途径和行动计划。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背景知识介绍1. 教师介绍世界人口日的起源和背景;2. 学生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直观感受全球人口增长的趋势。
步骤二:全球人口问题的挑战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全球人口问题的挑战;2. 学生代表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和分享,全班进行讨论和补充。
步骤三:人口普查的意义1. 教师解释人口普查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其作用;2. 学生分享自己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普查经历,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步骤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个人和社会在人口问题上的责任;2. 每个小组梳理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可能途径和行动计划,并向全班做汇报。
五、板书设计:- 世界人口日的意义和挑战- 全球人口问题的挑战- 人口普查的意义-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班会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世界人口日的意义和挑战,掌握当前全球人口问题的挑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口意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打破传统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全球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
《世界的人口》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目前的世界人口总数,能通过不同年代的世界人口总数,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并能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3、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能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讲解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现在世界上的人们正面临着三大问题,你知道是哪三大问题吗?(请学生回答)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是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而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产生又是与人口问题息息相关的.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学习有关人口的知识.(板书)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总共有多少人吗?请阅读学案上的资料一。
(板书)一。
世界人口的数量(学生做学案上的第1题)关于地球上适宜生存多少人,目前存在着三种观点。
乐观派认为地球可养活500亿人;悲观派断言如按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只能养活21亿人;多数人认为在一种适度的生活水平下,地球可养活150亿人。
目前世界人口已达到了60亿人,这让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人口问题带来的危机。
我们现在来算一算,地球上每增加一个10亿人用了多少年呢?(学生做学案上的第2题)通过刚才的计算可以看出,每增加10亿人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这说明,世界人口目前仍然在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那么,人类的增长速度一直是这么快的吗?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上的资料二《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读图分析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学生回答,师生一起归纳)从图中可以看出,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大大加快了,这是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板书)二.世界人口的增长1。
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按照近20年的人口增长速度,世界上平均每年要增加8158万人,每天要增加22。
《世界的人口》教案教案:《世界的人口》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2.理解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2.分析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学会利用数据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学准备:1.相关图表和数据资料。
2.多媒体设备。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对当前世界人口的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Step 2: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并展示相关地图和数据。
2.学生观察地图和数据,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哪些地区人口数量较多?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这种分布情况?3.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Step 3:分析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口结构的概念,并展示相关数据和图表。
2.学生观察数据和图表,回答一些相关问题:人口结构的什么变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为什么?3.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Step 4: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40分钟)1.教师给学生一份有关世界人口的数据表格,要求学生分析数据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
2.学生分组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然后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
3.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提出问题。
Step 6:课后作业(2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在家继续关注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并写一篇关于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文章。
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一些相关专家或者人口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思考世界人口问题。
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预习学案预习课题: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第1课时预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2、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3、学会计算人口密度,并用人口密度说明人口的分布情况4、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预习重点: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分布预习任务:任务一:1、阅读教材p39---41。
2、把活动题目做在教材上,注意读图、表。
任务二:世界人口数量与增长1、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___________,19世纪以后世界人口进入_________的时期。
2、1999年世界人口数是_________亿。
3、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的。
4、出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死亡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一般说来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____________,人口增长_____;发展中国家人口_______________,人口增长___。
任务三:世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的表示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