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323.70 KB
- 文档页数:2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刘改壮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0(029)018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HBV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256例的血清标本进行分析;结果:HBV DNA与HBV-LP的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小三阳乙肝患者HBV DNA与HBV-LP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HBV-LP吸光度(A值)与HBV DN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BV-LP对于反映病毒持续复制、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有着积极作用.
【总页数】2页(P105-106)
【作者】刘改壮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检验科,7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兰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2.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3.乙肝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4.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5.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在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在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乙肝的350名患者的标本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测定乙肝病毒的dna,以及应用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乙肝前s1蛋白和乙肝两对半,统计并分析所检测的结果。
结果:在不同的两对半模式的标本中,pres1 ag的检出率明显低于hbv-lp和hbv dna 的检出率,hbv dna和hbv-lp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同时,在290份hbv dna阳性的标本中,pres1 ag的检出率明显低于hbv-lp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检测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对诊断乙肝,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快捷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等优点,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02-01在我国病毒肝炎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最高,在临床工作中较常见,乙肝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在发热,食欲不振,偶伴有皮疹、黄疸,严重者会发生肝性脑病,若不及时治疗会转化成慢性肝炎,导致肝硬化,甚至进展为肝癌,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早期发现乙肝病及时治疗就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是检测乙肝患者体内的hbv-lp和hbv dna和pres1 ag的检测率,来探讨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在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详细情况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07年9月到2011年9月在我院诊断为乙肝的320名患者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男性259例,女性61名,年龄为18-70岁,平均34岁。
每位患者均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心、脑、肝、肾等主要器官无病变,且无其它慢性疾病和并发症。
1.2 研究方法1.2.1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采集时,要严格要求无菌操作,血液标本要真空管采集,及时送检,分离血清后,冷冻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