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车身附件的基本设置
- 格式:ppt
- 大小:8.21 MB
- 文档页数:32
捷达轿车车身外部可拆件的维修1.车身前部的维修如图 1所示,车身前部包括翼子板1、前围板2、散热器护栅3、前保险杠外罩4、发动机舱罩5。
(1)发动机舱罩锁缆索的更换如图 2所示,发动机舱罩锁5为舌簧式锁,当用内开手柄3拉动罩锁缆索2时,发动机舱罩锁5张开,上锁钩6脱出,使发动机舱罩1打开,将缆索用吊钩4挂在罩盖里面。
拆卸缆索2时,需先逐个地从吊钩4上摘下缆索2,再取下缆索2。
安装新缆索2时,应在缆索2上涂上润滑脂,装上橡胶保护套7,应保证缆索2自由地按规定走向伸缩,缆索2末端(箭头所示)用吊钩挂在罩锁5的分离杠杆上。
不能只在发动机罩锁处调节缆索2,应沿整个线路上进行调整,当拉动内开手柄3时,确保打开罩锁5。
(2)前保险杠的更换如图 3所示,拆卸前保险杠1时需先拆下左右导流板(图 4件E、F),再拆下卡箍9,取下防护盖11,取下扰流板10。
将转向信号灯电线15与插座分离,从汽车左、右纵梁16上旋下前保险杠托架螺栓8,将保险杠1从侧导向架12上平行拉出。
旋下螺母6,从保险杠1上取下保险杠托架5。
取出锁紧模4,从保险杠1上撬开损坏的外罩2。
再用冲头和专用工具将新外罩2和保险杠1压在一起(如图 5所示)。
从保险杠中部开始,压保险杠和外罩,直至听见“塑料扣”(箭头所示)的啮合声为止。
安装时(如图 6所示根据发动机型号选用外罩:A、B、C和D)装上保险杠托架5,旋上螺母6(力矩11N·m)。
将保险杠1装到左右纵梁16上,旋上螺栓8(力矩82N·m)。
防护盖11在喷漆后,用卡箍9卡住。
(3)前围板的拆卸如图 7所示,首先拆下发动机罩锁缆索,拔下前大灯和喇叭的电线插头:再拆下散热器插架和扰流板6,然后松开夹子,拆下空气通道格栅5;旋下螺钉7,取下前护板4和装饰条3;松开夹子,拆下散热器护栅2;旋下螺钉8,拆下前围板1。
(4)前翼子板的更换如图 8所示,更换时应依次拆下保险杠、前扰流板、六角螺钉1和十字槽螺钉2,并用热风鼓风机加热,决不能因加热使FVC变色或起泡。
家用车的车身附件安装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车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必备工具。
为了提升车辆的功能和美观,许多车主选择安装各种车身附件。
本文将介绍家用车的车身附件安装方法,帮助车主们更好地了解和操作。
一、车顶行李架的安装车顶行李架是常见的车身附件之一,可以提供额外的储物空间,方便携带行李和运输物品。
安装车顶行李架的方法如下:1. 清理车顶:首先,确保车顶干净无尘。
使用清洁剂和布擦拭车顶,以确保行李架能够牢固地安装。
2. 安装支架:根据行李架的型号和说明书,将支架安装在车顶上。
通常,支架需要通过螺丝或者夹子固定在车顶上。
确保支架安装牢固,不会松动。
3. 安装行李架:将行李架放在安装好的支架上,并根据说明书使用螺丝或者扣子将行李架固定在支架上。
确保行李架牢固并且平稳。
二、车身装饰条的安装车身装饰条可以增加车辆的外观美观度,同时也能起到保护车身的作用。
以下是车身装饰条的安装方法:1. 清洁车身:先用清洁剂和布清洁车身,以确保装饰条能够粘贴在干净的表面上。
2. 测量长度:根据车身的尺寸,使用卷尺或者测量工具测量需要安装装饰条的长度。
确保装饰条的长度与车身相匹配。
3. 切割装饰条:根据测量的长度,使用切割工具将装饰条切割成合适的尺寸。
注意保持切割的平整和准确。
4. 粘贴装饰条:将装饰条粘贴在车身上,确保装饰条与车身紧密贴合。
使用压力将装饰条按压在车身上,以确保其牢固粘贴。
三、车窗遮阳帘的安装车窗遮阳帘可以有效阻挡阳光和热量,提供车内的舒适度。
以下是车窗遮阳帘的安装方法:1. 清洁车窗:使用清洁剂和布清洁车窗,以确保遮阳帘能够粘贴在干净的玻璃表面上。
2. 安装吸盘:根据遮阳帘的型号和说明书,将吸盘安装在遮阳帘上。
通常,吸盘需要通过旋转或者按压固定在遮阳帘上。
3. 粘贴遮阳帘:将遮阳帘贴在车窗上,确保遮阳帘与车窗紧密贴合。
使用压力将遮阳帘按压在车窗上,以确保其牢固粘贴。
总结:家用车的车身附件安装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一定的细心和耐心。
汽车附件有哪些内容汽车作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附件也越来越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对于舒适、便捷、安全等需求。
那么,汽车附件都有哪些内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汽车内饰方面的附件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比如座套、座垫、方向盘套等,这些附件不仅可以保护汽车座椅,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提升汽车内饰的美观度,增加驾驶乐趣。
此外,空气净化器、香水等也是常见的汽车内饰附件,能够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提高驾车舒适度。
其次,汽车外部的附件也是多种多样。
例如车衣、车贴、挡泥板等,这些附件可以保护汽车车身,减少因外部环境造成的损坏,同时也可以提升汽车的外观,增加个性化元素。
此外,雨刮器、车载吸尘器等实用性附件也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驾车舒适度。
另外,汽车安全方面的附件也备受关注。
比如汽车行车记录仪、胎压监测仪、防盗器等,这些附件可以提高驾车安全性,记录行车轨迹,监测车辆状态,预防车辆被盗。
此外,急救箱、灭火器等也是必备的安全附件,为紧急情况提供必要的援助。
除此之外,汽车音响、导航仪、车载冰箱等功能性附件也备受消费者青睐。
这些附件可以提升行车乐趣,丰富驾驶体验,让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享受更多便利和娱乐。
综上所述,汽车附件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涵盖了内饰、外部、安全、功能性等多个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汽车舒适度、安全性、便利性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相信汽车附件的种类和功能还会不断丰富和完善,为驾驶者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总布置篇第X章整车附件系统布置本章主要针对整车附件系统的布置进行说明,主要的部件系统有:座椅、机罩锁及开启机构总成、车门锁及内外开启机构、加油盖锁及开启机构总成、背门锁及开启机构、车门限位器、天窗、内后视镜、外后视镜、安全拉手、玻璃升降器、隔音隔热垫、玻璃、遮阳板、遮阳帘、行李舱网兜、随车工具气弹簧、铭牌标识、行李架、密封条、缓冲块、堵塞1.1 座椅系统1.1.1 座椅的种类及结构汽车座椅是汽车使用者的直接支承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司乘人员提供安全、舒适、便于操纵和不易疲劳的驾乘座位。
座椅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折叠座椅、侧向座椅、后向座椅、悬挂式座椅等。
头枕可分为整体式、分离式和嵌入式;座椅常见的调节方式有手动调节和电动调节。
具体分类可参考标准QC/T 47-92《汽车座椅术语》。
座椅的结构主要包括:头枕、靠背、坐垫、座椅骨架、附属调节机构等。
1.1.2座椅的设计要求轿车座椅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机械、化工、纺织、喷涂、热处理、美学、力学、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设计时应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综合考虑座椅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座椅的合理布置。
GB 11550-1995 汽车座椅头枕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4167-2006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 15083—2006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ECE R17 关于车辆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认证的统一规定ECER25 关于批准与车辆座椅一体或非一体的头枕的统一规定安全性:要绝对保证驾乘者的安全。
乘坐舒适:能使乘员保持良好的坐姿,保证合理的体压分布,具有腰椎依托感、腰背部贴合感和侧向稳定感。
操纵方便:布置的调整手柄、按钮必须是在驾乘者伸手可及的位置,应能顺应常人的习惯且操纵力量适中。
1.1.3座椅布置需输入清单功能定义描述:设计之前应该定义好需要哪些功能;完整的布置级数模R点位置座椅靠背发泡的可压缩距离座椅的骨架结构数据座椅靠背的可翻转角度1.1.4座椅布置根据定义的座椅尺寸结构情况,进行总布置参数校对,将座椅的R点与H点拟合,调整座椅的装配状态。
车身覆盖件基本知识考察题:1。
我国汽车坐标系是怎样规定的?2.一般三厢式轿车的外覆盖件有哪些?3.说说前门,后门,顶盖,地板的分组编号前两位。
4.为什么车身钣金件形状是千奇百怪的?5.简述AUDIT标准对缺陷类别的分法。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车身冲压件系车身模具的目的物。
冲压件设计又与汽车车身设计、汽车整车设计密不可分,冲压件特别是外覆盖件直接决定了汽车的外型。
而内冲压件则决定了汽车各种机构、附件的使用性能。
两者都是用户最敏感、最挑剔、最关切的部位。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让学员了解:1.汽车车身的基本结构,各种冲压件(主要件、关键件)在汽车车身中的地位、作用、功能、结构特点、基本类型和他们的差异。
2.这些冲压件与模具的关系。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1.了解一些汽车的基本常识:1.1汽车基本类型和我国汽车车型的编号规则;1.2汽车另部件的编号规则;1.3汽车基本结构、几大总成的名称、作用、功能;1.4名词解释:轴距、轮距、前悬、后悬、最小转弯半径、最大车速、加速性、百公里油耗、制动性能、汽油机、柴油机、电喷、1.5 承载(非承载)式车身、三箱(两箱)车2.了解汽车车身开发设计程序;3.了解汽车车身的基本结构:3.1发动机仓及前部的基本结构;3.2侧围地板顶盖的基本结构;3.3后围行李箱后部的基本结构;3.4五门一盖的基本结构;4.了解主要冲压件在汽车车身中的地位、作用、功能、结构特点、基本类型和他们的差异。
4.1发动机罩内外板4.2(左/右)翼子板4.3 (左/右)前挡泥板4.4 前围板4.5 前围上部内外板4.6 前(A)柱内外板4.7侧围内外板4.8 中(B)柱内外板4.9 后围内外板4.10(左/右)后挡泥板4.11 后围板4.12(前、中、后)地板4.13顶盖4.14 顶盖横梁4.15 (左/右)前门内外板4.16 (左/右)后门内外板4.17背门内外板(对轿车为行李厢内外板)4.18 (左/右)前门窗框(指非一体结构)4.19 (左/右)后门窗框(指非一体结构)5.了解各种孔在汽车车身中的作用、功能;5.1基准孔5.2 定位孔5.3装配孔5.4 工艺孔(包括流水,流漆孔)5.5 减重孔6.了解逆向工程的应用;6.1 逆向工程在整车开发上的应用6.2逆向工程在冲压件数型设计上的应用;6.3逆向工程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7.掌握车身冲压件建型、制图6.1由给定点云,建造出数学模型;6.2由数学模型,画出产品图(总成图,单件图);6.3 产品图的制作规范;6.4按照一定要求进行数型更改;8.掌握TQM的产品管理系统;8.1用户提供的产品数型8.1.1确认;8.1.2上网8.1.3,通知,8.1.4更改;8.2 TQM负责开发的汽车整车数型或单个数型8.2.1命名8.2.2造型8.2.3协调8.2.4工艺审查8.2.5 同8.16 AUDIT标准简介:7.制件与模具的关系第一章前言1.1 当前我国汽车生产形势2003年我国共生产汽车444万辆,其中轿车201万辆,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大量进入家庭。
第七章 车身与附件系统第一节:拉索1.1发动机罩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1.前围板(BYDF3-5301126)2.左前轮罩板(BYDF3-5301145)3.左封接板(BYDF3-5301135)4.水箱上横梁总成(G3-5301620)5.发动机罩锁紧装置总成(G3-8402180)发动机罩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安装时先穿过零件1,然后过零件2,顺着零件3、零件4最后与零件5连接,然后将发动机罩内控扣手与仪表板安装。
注意拉索穿过零件2后走线与线束走线一致。
其中在零件2上有一前轮罩堵盖(BYDF3-5302123),拉索穿过堵盖,并在零件4上用卡扣固定。
1.2 油箱盖内控扣手拉索1.左前排座椅横梁(BYDF3-5101121)2.左门槛内板中段(BYDF3-5101127)3.左门槛内板后段(BYDF3-5101141)4.左后轮罩内板(BYDF3-5401213)5.加油口锁支架(BYDF3-5401171)油箱盖内控扣手及拉索总成安装时先将内控扣手用螺栓固定在零件1上,然后使拉索从零件1后侧穿出,之后再使其顺着零件2、零件3、零件4、最后将销轴端固定在零件5上。
注意拉索从零件1后侧穿出后走线与线束一致,固定销轴端时先将销轴定位套卡在零件5上,然后在零件5另一侧将销轴端卡在销轴定位套上。
第二节 挡风玻璃 一、概述:挡风玻璃是用单组分聚氨脂粘接密封胶安装的。
至于挡风玻璃的更换,重要的是使用一种能够提供表面粘合力强度的胶粘剂以及采用适当的程序进行。
注意:1、当使用由其它生产厂家生产的底漆和玻璃胶时,一定要参照由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
如果在下面作业中疏忽或错用玻璃胶,则会影响其自身原有的胶粘性能。
因此,在工作之前,注意仔细阅读所使用的玻璃胶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和牌号,并在整个工作期间务必采用该程序,及遵守每一个注意事项。
2、 如果有涂层的表面被刮伤或用其它方法损坏的话,一定要修补损坏部分,否则会从那里开始腐蚀。
车身附件设计规范本标准给出了车身附件的定义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可附件设计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的M1类车辆的车身附件设计,其它车辆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巧珍。
本标准2005年月日起开始执行。
1、车身附件的定义车身附件是指安装在车身上能独立实现其功能的总成或零件,包括遮阳板、内后视镜、外后视镜、雨刮器、安全带、烟灰盒、(活动的)杯托、脚踏垫、遮阳帘、座椅总成、天窗总成、车顶拉手、衣帽挂钩等。
本标准所述车身附件不包含开闭件上的铰链、锁总面及其操纵机构、玻璃升降装置、气弹簧等。
2、车身附件的逆向设计2.1根据二维图纸逆向2.1.1所有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其三维数模上的精确度应在建模误差范围内,即距离误差≯±0.01mm,角度误差≯±0.1°。
2.1.2图纸上未标注的尺寸,可根据图纸或实物测量获得。
要求每个尺寸的测量次数不低于3次。
比较各次测量的数值,其最大值各最小值之间的误差值,按下或计算:误差值=测量最大值-测量最小值计算结果应在如下范围内:外形尺寸误差:距离误差≯0.5~1mm;角度误差≯1~3°。
安装孔位误差:0.2~0.5mm根据尺寸的重要程度不同取值。
若误差值超出上述范围,应重新测量。
标出各次测量的有效数值之平均值,经圆整后,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2.2用激光扫描或三坐标测量仪测量根据所测点云逆向,要求数模与点云的偏差值:一般外形误差≯±1mm;重要特征面及特征孔(安装面、配合面、安装孔、定位孔等)应经手工测量校核(取什方法见2.1.2)并圆整,误差应≯±0.3mm。
2.3对于由配套厂负责设计的附件,要求逆向出所有影响布置、安装及形状判断的外形及特征,内部架构可隐去。
3、车身附件的正向设计及选型3.1车身附件的设计及选型应符合国家及待业有关法规要求;3.2车身附件的设计及造型应符合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功能及其它要求;3.3车身附件的设计及选型要尽量标准化,通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