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临床医学赖铭裕教学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697.50 KB
- 文档页数:85
外科学课程教学日历授课班级年至学年学期外科学教案首页教师:余峰彬标题:肝脏疾病学时:理论2学时教学目的:1.比较两种肝脓肿的病因、感激途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2.说出肝癌的临床类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
3.能正确选择和使用肝癌的特殊检查方法。
教学重点:两种肝脓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肝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教学难点:比较两种肝脓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对幻灯片的精细讲解,让学生理解掌握肝脓肿、肝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比较两种肝脓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肝脓肿的引流可以图片讲解。
肝癌病案分析让学生在肝癌诊治时学会选择和使用辅助检查。
让学生观看肝脏解剖生理及肝癌手术、肝胆胰辅助检查视频。
教具:ppt课件,肝脏解剖生理、肝癌手术、肝胆胰辅助检查视频,教材作业布置:预习门脉高压。
授课内容:见下页及时间肝脏疾病肝脏解剖生理肝脓肿一、病因病理细菌入肝途径:①胆道:胆道蛔虫症,胆管结石等并发化脓性胆管炎时,细菌沿着胆管上行,是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②肝动脉:体内任何部位的化脓性病变,如骨髓炎,中耳炎、痈等,特别在发生脓毒血症时,细菌可经肝动脉进入肝脏;③门静脉:已较少见,如痔核感染、坏疽性阑尾炎、菌痢等,引起门静脉属支的血栓性静脉炎。
③肝外伤:特别是肝的贯通伤或闭合伤后肝内血肿的感染而形成脓肿。
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二、临床表现细菌性肝脓肿多为继发病变,其临床表现受原发疾病的影响,多系在原发病病程中骤起寒战、高热、大汗,肝区或右上腹痛并伴有厌食、乏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多发性肝脓肿症状最重,单发性者症状较为隐匿。
查体有时可见右季肋区呈饱满状态,有时甚至可见局限性隆起,右下胸及肝区叩击痛,肋间有压痛及皮肤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肝脏常肿大,有明显触痛,严重时,由于肝脏的广泛性损害可出现黄疸和腹水。
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时出现贫血。
肝功能临床医学赖铭裕肝是人体最大的固体器官,具有生物合成、代谢、解毒、贮藏等重要生理功能。
肝功能是指肝脏对人体内物质转化和代谢功能的总称。
在临床医学中,肝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肝脏的状况,判断肝病的类型和程度,指导肝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的评估。
肝功能检查项目肝功能检查包括多个项目,其中常见的有以下几项:血清谷丙转氨酶(ALT)ALT是一种酶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
如果肝细胞受损,ALT会从细胞内溢出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ALT水平升高。
因此,血清ALT水平可以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血清ALT水平不超过40 U/L。
如果血清ALT水平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可以提示肝细胞受损,但不能明确肝病的类型。
血清天冬氨酸转移酶(AST)AST也是一种酶类物质,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和肝细胞内。
与ALT类似,如果肝细胞受损,AST会从细胞内溢出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AST水平升高。
因此,血清AST水平也可以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
但与ALT不同的是,AST的升高不如ALT具有肝细胞受损的特异性。
总胆红素总胆红素是一种由胆色素代谢产生的黄色物质,排泄到胆汁中。
如果肝脏合成胆红素的功能受损,或胆汁不能正常排出,总胆红素会积累在体内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
因此,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可以反映肝功能的状况。
正常人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一般不超过17μmol/L。
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在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是保持人体渗透压平衡和运输许多物质的重要蛋白。
如果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受损,血清白蛋白水平会下降。
肝病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反映其肝损害程度和肝功能状态。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血液凝固能力的一项指标。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是血液凝固过程中必需的物质,如果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受损,就会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因此,凝血酶原时间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状态,常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血液凝固能力和出血风险。
肝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肝脏的主要功能、结构特点和疾病防护知识。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肝脏的生理功能,如代谢、解毒、储存营养物质等;(2)掌握肝脏的解剖结构,如肝细胞、肝小叶、肝脏血管等;(3)了解肝脏疾病的常见类型及其预防措施。
2.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肝脏切片,学会识别肝脏的结构特点;(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肝脏疾病案例;(3)学会查阅资料,整理肝脏疾病的相关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肝脏、自觉维护身体健康的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他人健康的情感;(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探究科学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肝脏的功能:介绍肝脏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如代谢、解毒、储存营养物质等;2.肝脏的结构:讲解肝脏的解剖结构,包括肝细胞、肝小叶、肝脏血管等;3.肝脏疾病:介绍常见的肝脏疾病类型,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并分析其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肝脏的功能、结构和疾病知识;2.讨论法:分组讨论肝脏疾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3.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肝脏疾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实验法:观察肝脏切片,让学生直观了解肝脏结构。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肝脏疾病相关章节;2.参考书:肝脏疾病防治手册;3.多媒体资料:肝脏结构动画、肝脏疾病案例视频;4.实验设备:显微镜、肝脏切片、实验试剂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考试:安排一次课程考试,测试学生对肝脏功能、结构、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肝功能检查教案一、概述肝功能检查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测项目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和疾病情况。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如合成蛋白质、代谢药物、排除毒素等。
肝功能检查可以匡助医生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肝功能检查项目1. 血清转氨酶血清转氨酶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转氨酶有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
正常情况下,AST和ALT的水平较低,但当肝细胞受损时,它们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
2. 胆红素胆红素是胆汁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肝脏代谢产物。
肝功能异常时,胆红素的合成、转运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3. 白蛋白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主要蛋白质之一,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药物和代谢产物等起着重要作用。
肝功能异常时,白蛋白合成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其水平下降。
4. 凝血功能肝脏是体内凝血因子的合成和储存地,凝血功能的评估可以匡助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
常见的凝血功能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APTT)。
肝功能异常时,凝血因子的合成和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PT和APTT延长。
5. 肝肾功能指标肝肾功能指标是评估肝脏和肾脏功能的综合指标。
常见的肝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和肌酐等。
肝脏和肾脏功能异常时,这些指标的水平可能发生变化。
三、肝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1. 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炎肝炎是肝脏炎症的一种常见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肝功能检查可以匡助早期发现肝炎病毒感染,并评估肝脏损伤程度。
2. 评估肝硬化和肝癌风险肝硬化是肝脏慢性损伤和纤维化的结果,肝癌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恶性肿瘤。
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指导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3. 监测药物治疗效果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肝功能异常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
肝功能检查可以监测药物治疗的效果,指导药物的使用和剂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