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鱼胆致急性肾损伤及心、肝功能损害
- 格式:docx
- 大小:27.82 KB
- 文档页数:2
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33病历资料生食鱼胆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儿科较为少见,近期我院成功抢救治疗1例鱼胆中毒致肾功能衰竭患儿。
患儿,女,7岁,以“呕吐、腹痛、腹泻5天,浮肿、少尿4天”为主诉入院。
患儿于入院前5天生食1粒草鱼鱼胆后4小时出现呕吐、腹痛、腹泻,次日出现眼睑及足部轻度浮肿,伴尿量明显减少,日约150ml,经私人诊所治疗2天后,患儿呕吐、腹痛、腹泻稍好转,但浮肿加剧,尿量进一步减少至无尿,日约40ml。
查体:t 36.3℃,p 72次/分,r 20次/分,wt 22kg,bp 94/60mmhg,精神倦怠,颜面部、眼睑、双足轻度紧张性水肿。
心肺无明显异常。
腹稍膨隆,腹肌软,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无肿大,双肾区轻度叩击痛。
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12.3×109/l,lym% 31.8%,gran% 64%,hb 107g/l;尿常规示,血(±),蛋白质(++),白细胞(+);生化全套示,肌酐993.00μmol/l,尿素氮34.00mmol/l;双肾输尿管b超示,双肾肿大,实质性弥漫型损害;胸片示未见异常。
治疗和转归:入院后予补液、利尿、改善微循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稳定细胞膜等综合治疗,并积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采用碳酸盐透析液,透析血流量180ml/分,每次透析4小时,每天1次,透析3次,常规肝素抗凝(1mg/kg),经治疗10天后,患儿精神明显好转,无呕吐、腹痛、腹泻,浮肿消退,尿量正常,尿量增至1800~2500ml/24小时。
查体:无明显异常。
复查尿常规、肾功、电解质均正常,患儿治愈出院。
讨论鱼胆中毒主要因胆汁中含有胆酸、组织胺、鲤醇硫酸酯钠及氢化物等生物毒素具有细胞毒作用,损伤溶酶体膜及线粒体,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间质充血水肿,肾小管阻塞,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急性肾衰。
草鱼胆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救治Treating AKI caused by grass carp bile poisoning秦中豪1王宏天2刘浩飞1白继琼1张翥2(1.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中图分类号:R32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3)20-0105-02 证型:DBG【摘要】目的:探讨草鱼胆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诊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草鱼胆中毒患者的诊疗措施。
结果:6例患者均出现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结论:血液净化是治疗草鱼胆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草鱼胆中毒;急性肾损伤;血液净化【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reatment method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caused by grass carp bile poisoning.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ix cases of grass carp bile poisoning patient care measures. Results: Six patients were acute kidney injury, after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ymptoms have been alleviated, laboratory tests returned to normal. Conclusion: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was an effective manner for treating grass carp bile poisoning 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Keywords】Grass carp bile poisoning; Acute kidney injury; Blood purification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3.20.06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因食用草鱼胆而中毒,草鱼胆进入人体后,主要损害肾脏和肝脏。
鱼胆中毒文章目录*一、鱼胆中毒的概述*二、鱼胆中毒的症状*三、鱼胆中毒的急救措施*四、鱼胆中毒的急救注意事项*五、鱼胆中毒的护理知识*六、如何预防鱼胆中毒鱼胆中毒的概述鱼胆中毒,鱼胆中毒系食鱼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
青、草、白鲢、鲈、鲤鱼胆中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
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
鱼胆中毒的症状起病较急,多在服鱼胆后1~3小时发病。
鱼胆中毒后主要经过5期:潜伏期:约2-5d;胃肠炎期: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呕吐较重,多者每日可达30次以上,吐出食物甚至胆汁,有时可带血。
腹痛多为阵发,位在上腹部,并不太重。
腹泻较轻,呈不消化便。
假愈期:上述胃肠炎症状,常在一日内自愈,患者此时并无不适或仅有轻微乏力、纳差;肝、肾、心损害。
恢复期:患者不但有胃肠炎、肝损害等,尤为突出的是急性少尿型肾衰,鱼胆中毒无特效解毒剂,主要是对症治疗。
尸检主要表现为胃及空肠上段粘膜水肿、出血、肝细胞混浊肿胀及变性,肾小管变性、坏死,肾乳头及肾盂出血。
心、肺、脑均有水肿。
鱼胆中毒的急救措施由于鱼胆中毒尚无特殊的解毒疗法,病情的发展又可能导致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招致患者死亡,故发生鱼胆中毒时,以赶紧送单位就医为妥。
如果距离医疗单位较远,则可在准备交通工具或联系救护车的同时,针对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就近找卫生员或备有药物的邻居,予口服颠茄之类的胃肠道解痉止痛药物; 因患者频繁的吐泻可能会出现体内失水,有输液条件时可给予静脉补液,无输液条件也可给口服淡糖水、金银花水、生甘草水、生姜水等。
如果距离近即送医院诊治。
鱼胆中毒的急救注意事项1、若能饮水者,多饮水,然后再催吐。
一般采用催吐法(用筷子、勺子刺激嗓子眼造成呕吐,以达到排毒的目的)。
2、身边有硫酸镁药物时可服用以造成腹泻。
3、可多食用含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2及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但最好的方法是迅速送往医院,以免延误病情。
这5种鱼尽量少吃,或含脏东西,不妨来看一下现在越来越多的有钱人都喜欢吃海鲜,海鲜的种类有非常的多,而且有各式各样的鱼类,鱼类生活在美丽的海洋中,不会受到人为的污染,所以选择鱼类的时候都不会刻意的去挑选。
只要在海里捞上来的东西都会去尝一尝,不管价位如何,认为都是属于健康的,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些鱼类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健康,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来讲一下,这5类鱼尽量要少吃。
提醒爱吃鱼人士:5种鱼尽量少碰,它们或许携带甲醛和重金属1、生鱼片生鱼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尤其是对于国外的朋友来讲,比较喜欢吃一些生冷寒凉的食物,生鱼片也独得大家喜欢,其实中国人对于生的食物并不能接受,而且这类鱼类吃了以后可能会影响到肠胃的健康,我们肠胃如果比较脆弱,再吃生的鱼片会造成很大影响。
因为鱼肉中含有寄生虫,细菌,如果不经过高温加热,那么这些细菌还有寄生虫就会到我们的体内,这时候很可能导致细菌,还有寄生虫进入人体破坏肠道的菌群平衡,影响肠道的健康,从而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建议大家在吃鱼的时候尽量吃高温煮熟的鱼肉,这样能够彻底的消灭鱼类里面的细菌,还有寄生虫,千万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国外人的这种吃法。
2、野生鱼不少人喜欢吃点儿野生鱼类解解馋,感觉天然的,很放心吃,事实上,由于环境污染的不确定性,野生鱼可能更容易富集一些完全想不到的有毒物质。
比如,很多鱼会因为捕食了有毒的海藻、小鱼小虾而在体内蓄积毒素,常见的有雪卡毒素、河豚毒素等,人一旦吃了,很容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很多天然水域,水污染其实很严重,这样的野生鱼真的不安全,所以为了安全,不要迷恋野生鱼。
3、提前宰好的鱼有一些不良商贩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通常会拿一些宰好的鱼来售卖,而其中的一部分鱼已经不新鲜或者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为了保证鱼的卖相好看一些,这些商贩会在鱼内添加一些甲醛等物质,主要是自己可以卖一个好价格。
对于这些提前宰好的鱼,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在购买鱼的时候,一定尽量选择一些活蹦乱跳的,这样我们吃起来才更健康,更安心。
鱼胆原来有毒切莫生吃
医护人员立即为她进行洗胃、导泻、利尿和血液透析,终于挽回了生命。
据钱女士讲,一年前,她吃过一枚鱼胆,当时鱼胆小,没出现明显反应,而这次她索性生吃了两枚。
民间流传鱼胆有“明目止咳、清热解毒”作用,故而常被生食或和酒吞服,导致中毒时有发生,病死率接近16%。
生吃鱼胆为什么会中毒要人命呢?
原来鱼的胆汁中含有一种具极强毒性的胆汁毒素。
它不易被乙醇和热破坏。
其中的主要有毒成分为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可导致多脏器功能损伤。
鱼胆中毒的首发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患者多在吞服鱼胆后30~90分钟发病,迟者在8小时内发病。
严重中毒者伴呕咖啡色液和排酱油色稀水便。
6~12小时,出现巩膜黄染、肝区胀痛、尿黄、食欲减退。
8~12小时出现腰酸胀疼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尿常规检查异常,肝、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酶升高,心电图出现ST-T改变、QT间期延长、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
其病情轻重与服鱼胆量有关。
目前临床上尚无对鱼胆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所以,对此类患者应及时彻底洗胃,服用鱼胆后24小时内来诊仍应洗胃,还需补液、利尿,以促进毒素排出。
同时,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护肝、肾功能,危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
早期应用透析治疗,预后可获得明显改善。
钱女士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花了3万多元医疗费买来的教训,令她及家人后悔不已,逢人就讲鱼胆有毒,千万不要吃。
我们应该从该患者身上吸取教训,平时加强饮食卫生科普知识的学习,更不能道听途说,盲目服用鱼胆等有毒食物。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鱼胆到底有没有毒性作者:钟凯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7年第03期中国传统医学典籍中记载了各种鱼胆的功效,比如清热、解毒、明目等作用,因此常有人吞鱼胆治病。
不仅如此,各种中医典籍还明确记载鱼胆无毒,比如《本草纲目》《千金方》等。
那么,鱼胆真的没有毒性吗?鲤科鱼胆有毒在中国,过年过节必吃鱼,但吃鱼除了喉咙卡刺,还有更危险的情形,那就是鱼胆中毒。
鱼胆中毒多数发生在长江以南的省份,也包括港澳台地区,在东南亚和日韩等中华文化波及地区也时有发生。
动物实验证明,鱼胆仅有轻微的镇咳祛痰和降血压作用,且效果并不明显。
如果用它来治病,“饮鸩止渴”是最贴切的评语(达到治疗剂量时人已经中毒)。
但有学者用不同的鱼类胆汁做实验,发现并不是所有鱼胆都有毒。
已知的十多种有毒鱼胆全部来自鲤形目鲤科,包括常见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鲫鱼、翘嘴、团头鲂(武昌鱼)等,因此,吞任何鲤科鱼类的胆都是很危险的。
如果按毒性来排序,最毒的是鲫鱼,接下来是团头鲂、青鱼、鲢鱼、鳙鱼、翘嘴、鲤鱼、草鱼。
但由于草鱼个头大、胆汁多、容易购买,因此鱼胆中毒的患者有80%是因为草鱼。
鱼胆的毒是鲤醇硫酸盐人们曾经怀疑鱼胆里有某种氰化物或生物毒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人首先从鱼胆中鉴定出一种叫做鲤醇硫酸盐的有毒化合物。
才知道具体的有毒物质。
此外,鱼胆中还发现了鲤醇、脱水鲤醇等化合物,但后来的研究证实,鲤醇硫酸酯盐是鱼胆中毒的真凶。
鲤醇硫酸酯盐不怕热,也不怕酒精,因此不管生吃、熟吃还是泡酒,都会导致中毒。
毒鱼胆的害处鱼胆毒性不一,人有个体差异,导致中毒的量是不同的。
但对于成人来说,一般只要几克胆汁就能导致中毒,如果是4~5斤重的大魚,1个鱼胆就可致人中毒。
鱼胆中毒,患者一般很快就会发病,初期症状是类似吃坏肚子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但随后就可能出现肝肾受损,之后会逐渐出现急性肝坏死、肾衰竭、脑水肿、心肌损伤等严重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盲目吃鱼胆容易导致急性肝肾损伤民间有偏方称“生吞鱼胆可明目”,可家住汉口宗关的齐女士吞完鱼胆后,不仅没明目,还因鱼胆中毒合并肝肾功能衰竭差点丢了性命。
医生提醒,盲目吃鱼胆容易导致急性肝肾损伤。
“鱼胆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但它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相近,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使人中毒。
”医生介绍说,胆汁毒素不易被热和乙醇所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均可中毒。
其中,吃鱼胆后导致的急性肝肾损伤来得很快,可在吃下鱼胆后的24小时内发生,其次为胃、肠、心脏、脑等脏器受累。
“肾脏是排泄机体代谢废物的器官,鱼胆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其毒性成分首先进入肝脏,然后再由肾排出,会对肾脏产生急性毒性作用,破坏肾小管,引起急性肾损伤。
”医生提醒,鱼胆中毒目前无特殊解毒药物,误食后尽快到医院诊治,采取综合治疗,防治急性肝肾衰竭,早期透析治疗。
杀鱼不破胆的小窍门去鳞(必须的),开膛到屁股眼(建议用剪刀从后向前剪),鱼腹部的肉也就3MM左右厚,太深容易将胆刺破。
胆在开膛后内脏从头部方向数一指到一指半的地方,呈绿以透明或半透明。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鱼胆不能随便吃。
中医认为,鱼胆性寒、味苦,有泻热、明目等功效,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病,常用量为1-2.4克。
但如果服用量达大,非但不能治病,还可能引起急性鱼胆中毒。
2、鱼胆的胆汁中含有一类致毒物质,这类物质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全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下,均可发生中毒。
3、青鱼、草鱼、鲩鱼、白鲢、鳊鱼、鲤鱼等的鱼胆均会引起中毒。
其中,以青鱼、草鱼和鲩鱼引起的中毒最多见、最典型。
此外,中毒者还可出现发热,白细胞数增高、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出血、甚至死亡。
一旦发生鱼胆中毒,要及时送医院,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尽早治愈病人,降低死亡率。
鱼胆介绍同所有的动物胆汁一样,鱼胆是极其苦的,若不小心被食用会中毒,一般人无法忍受,所以人们在给刨开肚皮时或给清理鱼杂时都非常小心,以免划破鱼胆。
鱼胆一般呈淡淡的青黄色,黄色,青色,青黑色。
去除鱼胆苦味的方法:加入小苏打(即碳酸氢钠)。
概念鱼胆中毒是食鱼胆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青鱼、草鱼、白鲢、鲈、鲤鱼胆中含有的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
也能损伤人体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
民间有以生吞鲤鱼胆来治疗眼疾、高血压及气管炎等病的做法,常因用量,服法不当而发生中毒。
因为鱼胆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生吃鱼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中毒,引起肝、肾功能的严重损害,重者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