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初三)化学 原子的构成测试题(含解析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9.67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的结构是()A. 细胞B. 粒子C. 分子D. 质子答案:C2. 原子中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什么都不是答案:B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在原子核外绕行B. 质子和中子分别带正电和负电C. 原子核中的粒子数目不固定D. 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大于中子答案:A4. 原子的结构是由()构成的。
A. 原子核和电子云B. 原子核和质子C. 原子核和中子D. 电子云和质子答案:A5. 原子核中所含的质子数决定了()。
A. 元素的化学性质B. 元素的物理性质C. 元素的放射性D. 元素的熔点答案:A6.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的直径是电子云的数千倍B. 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C. 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数量相等D. 原子核是由正电质子组成的答案:B二、判断题1.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答案:错2. 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的直径的万分之一。
答案:对3. 原子核的电子云中没含有电子。
答案:错4.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答案:对5. 原子核内质子的质量大于中子。
答案:错三、填空题1. 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答案:质子,中子2.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________。
答案:10^-15米3. 原子核内质子与中子的数量差异称为________。
答案:中子过剩4. 原子的质子数称为________,用符号____表示。
答案:原子序数,Z5. 电子绕行的区域称为________。
答案:电子云四、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原子核的构成和性质。
答案: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在原子中占据着非常小的体积空间,约占整个原子体积的10^-15倍。
原子核带有正电荷,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质子的质量略大于中子。
此外,原子核还具有放射性。
2. 原子的质子数如何影响元素的性质?答案:元素的质子数,即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精品文档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含答案一、选择题1.原子和分子的区别是:(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原子,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变成另一种分子和原子,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是不同的变化的碳原子的质量是千克,则一个氧原子的.已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26( ) 质量是:16.16克 BA..千克 D C.千克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核外电子总数C.相对原子质量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4.下列原子各1克,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氧原子B.铁原子C.氢原子D.氯原子5.一滴水能分成许许多多个水分子,分子又可分成原子,原子又由中子、质子、电子等构成,这些微粒中,一定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水分子B.构成水分子的原子C.中子和质子D.电子6.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能直接构成物质B.是否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是否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种类的变化D.是否能构成单质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最小的微粒C.原子核带正电荷,但原子不显电性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精品文档.精品文档8.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A.质子数和中子数B.质子数和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9.下列各种原子各1克,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氧原子B.铁原子C.氢原子D.氯原子10.下列各式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2H B.. C DA.11.碳的原子量是().千克D.1/12克 12A.克B.12C )12.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A .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B C.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三者都相等 D.原子核所带电量跟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 1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二、填空题,,电子数是______质子数是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32,16,则中子数是______ ______。
初三化学原子构成练习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时间:15分钟分数:50分)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纯净物具有的组成,因而也具有的性质;由于混合物中的物质种类和含量可变化,所以它具有的组成和性质。
2.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总是在,分子间有一定的。
如果很时,物质呈气态;很,则呈液态或固态。
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下图)。
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4.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5.在加压的情况下,可以将25000L石油气装入容积为24L的钢瓶中。
请从微观的角度加以解释。
6.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句话体现了分子的哪一点性质?。
挑战题1.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石蕊试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盐酸,然后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
过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液体变成色。
由该实验可知(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1) ;(2) 。
2.如图所示,烧瓶A中装的是浓盐酸,烧瓶B中装的是浓氨水,长玻璃管C中间有一张滤纸条,每隔1.5cm~2cm滴有一滴紫色石蕊试液,实验前关闭开关a、b,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看到滤纸大部分变蓝色,在玻璃管左端出现大量白烟。
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HCl与NH3相遇,生成NH4Cl固体产生白烟)。
(1)简述滤纸变蓝色的原因:。
(2)在玻璃管左端出现大量白烟说明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练习题多种题型含答案1. 什么是原子的结构?2. 原子由哪些粒子组成?3. 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4. 原子核中有哪些粒子带电?5. 什么是质子?它的电荷是多少?6. 什么是中子?它的电荷是多少?7. 什么是电子?它的电荷是多少?8.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什么?9. 原子的原子序数等于什么?10. 原子的电子数等于什么?11.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什么?12.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什么?13. 原子的核内电子数等于什么?14. 原子的电子云是什么?15.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分布的?16.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运动的?17.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被束缚的?18.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被激发的?19.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发生跃迁的?20.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发生辐射的?21.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吸收辐射的?22. 原子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是如何发生化学反应的?23. 什么是原子的量子数?24. 原子的量子数有哪些?25. 原子的量子数是如何确定的?26. 原子的能级是什么?27. 原子的能级有哪些?28. 原子的能级是如何确定的?29. 原子的能级与量子数有什么关系?30. 原子的电子跃迁是如何发生的?31. 原子的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32. 原子的电子跃迁与辐射有什么关系?33. 原子的电子跃迁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34. 什么是原子的谱线?35. 原子的谱线有哪些?36. 原子的谱线是如何产生的?37. 原子的谱线与量子数有什么关系?38. 原子的谱线与电子跃迁有什么关系?39. 原子的谱线与辐射有什么关系?40. 原子的谱线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41. 什么是原子的化学键?42. 原子的化学键有哪些类型?43. 原子的化学键是如何形成的?44. 原子的化学键与电子有什么关系?45. 原子的化学键与能级有什么关系?46. 原子的化学键与电子跃迁有什么关系?47. 原子的化学键与辐射有什么关系?48. 原子的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49. 什么是原子的化学元素?50. 原子的化学元素有哪些?。
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核由什么组成?- A. 质子和中子- B. 质子和电子- C. 电子和中子- D. 电子和质子- Answer: A2. 下列哪种粒子质量最轻?-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都一样重- Answer: C3. 质子的电荷为正电荷,电子的电荷为负电荷,那么中子的电荷是什么?- A. 正电荷- B. 负电荷- C. 无电荷- Answer: C4. 原子中的电子是处于哪个能级上的?- A. 布居能级- B. 价层能级- C. 单层能级- D. 最外层能级- Answer: D5. 原子核和电子轨道之间的距离很大,原子半径约为:- A. 10^-11m- B. 10^-10m- C. 10^-9m- D. 10^-8m- Answer: B二、判断题1. 质子和电子一样重。
- True/False: False2. 非金属元素中的离子是带正电荷的。
- True/False: False3. 电子在轨道上做椭圆形运动。
- True/False: True4. 一个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 True/False: False5. 电子的质量比质子的质量轻很多。
- True/False: True三、简答题1. 什么是元素?- Answer: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是化学中最基本的物质单位。
2. 什么是原子核?- Answer: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是原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什么是电子?- Answer: 电子是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存在于原子的轨道中,参与化学反应和形成化学键。
4. 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什么?- Answer: 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电磁力。
5. 原子的半径是什么?- Answer: 原子的半径是指原子核与最外层电子轨道之间的距离。
四、计算题1. 一个元素的原子核中有12个中子和10个质子,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Answer: 原子序数 = 质子数 = 102. 一个原子的电子数为17,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该元素的质量数是多少?- Answer: 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 17 + 18 = 353. 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为26,电子数为23,中子数为30,该元素的质量数是多少?- Answer: 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 26 + 30 = 564. 一个元素的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8,该元素的中子数是多少?- Answer: 中子数 = 质量数 - 质子数 = 18 - 8 = 105. 一个元素的质子数为32,质量数为75,该元素的中子数是多少?- Answer: 中子数 = 质量数 - 质子数 = 75 - 32 = 43以上是九年级化学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3.2原子的构成》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作 的运动.科学研究表明,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 ,离核近的电子 ,离核越远,电子 .2.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做 .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中,最少的只有 层,最多的有 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个(只有1层的,电子不超过 个).3.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以镁原子为例:表示镁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 ,核外共有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4.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氦为 个电子),是一种 的结构,氦、氩等化学性质比较 ;钠、镁等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 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氯、氧等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 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都趋于达到 的结构.5. 叫做离子,原子失去电子会带上 电,叫做 离子,原子得到电子会带上 电,叫做 离子.像氯化钠这种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二、基础训练6.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7.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种类8.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C.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D.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9.某元素负二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A.6 B.8 C.10 D.1210.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C.上表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个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三、能力训练11.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内一定有10个质子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具有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1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1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15.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一定不会引起的改变是( )①核外电子总数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粒子的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数.A.①⑤ B.②⑤ C.③⑤ D.②④⑥16.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7.(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 ,3个钠离子 .(2)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Mg原子再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18.Na与Na+的比较:(1)Na与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2)Na与Na+的质量几乎相等,是因为 ;(3)Na与Na+属于 粒子,是因为 .19.在一个水分子中(H2O),共有 个质子, 个电子.在一个氢氧根离子中(OH﹣),共有 个质子, 个电子.五、迁移拓展20.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2)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1.(2016•湘桥区模拟)如图1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则(1)该粒子有 个电子层,X的值为 ;(2)该粒子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如图2) (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构成》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作 高速 的运动.科学研究表明,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 能量 ,离核近的电子 能量低 ,离核越远,电子 能量越高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离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解答】解: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离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故答案为:高速;能量;能量低;能量越高.【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和能量高低.2.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做 分层排布 .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中,最少的只有 一 层,最多的有 七 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8 个(只有1层的,电子不超过 2 个).【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分析回答.【解答】解: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做分层排布.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中,最少的只有一层,最多的有七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故答为:分层排布;一;七;8;2.【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及排布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基础.3.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以镁原子为例:表示镁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 12 ,核外共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以镁原子为例:表示镁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12,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答案:12;3;2;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氦为 2 个电子),是一种 相对稳定 的结构,氦、氩等化学性质比较 稳定 ;钠、镁等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 小 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 电子;氯、氧等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 大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电子,都趋于达到 稳定 的结构.【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原子核外电子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氦、氩等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钠、镁等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氯、氧等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都趋于达到稳定的结构.故填:8,2,相对稳定,稳定,小,失去,大于,得到,稳定.【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原子核外电子的特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 带电荷的原子或是原子团 叫做离子,原子失去电子会带上 正 电,叫做 阳 离子,原子得到电子会带上 负 电,叫做 阴 离子.像氯化钠这种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离子的形成和离子形成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带电荷的原子或是原子团称为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由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故填:带电荷的原子或是原子团,正,阳,负,阴.【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离子的形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二、基础训练6.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简单分类.【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内数字为原子的质子数、“+”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圆外的弧线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最近的弧线表示第一层,依次向外为第二层、第三层等;离圆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解答】解: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直接得到: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8和核外电子数为2+6=8;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所以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故选C.【点评】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7.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种类【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圆圈数为电子层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该原子所表示的元素为钠元素,电子层数为3,综上所述,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原子的元素种类、质子数及电子层数,因不能判断该原子的中子数,不能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8.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C.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D.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概念考虑本题.【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故A正确;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故B正确;C、阳离子是失去电子的原子,再得到电子就可能又变成原子了,故C正确;D、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9.某元素负二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A.6 B.8 C.10 D.1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某元素负二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阴离子是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得到的,其核内质子数不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某元素负二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该阴离子是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得到的,原子转化为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变,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8.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C.上表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个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S、Cl、Ar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表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从Na到Ar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排列规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均为3层,故选项说法正确.B、S、Cl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A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上表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大于4个,如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三、能力训练11.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给题目,主要要用到的知识点: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②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③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因为He﹣3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由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可得,核外电子数应为2,故A错误.B、因为其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故B错C、核内质子数为2的He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中质子数的数值应为2,故C错误.D、原子结构为核内2个质子,核外2个电子,该结构示意图符合该特点且核外电子排布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内一定有10个质子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具有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在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B、微粒的核原子电子根据电子能量的高低分层排布;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具有稳定结构;D、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原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阴离子.【解答】解:A、若微粒为原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核内有10个质子;若微粒为离子,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一定不是10个;故A不正确;B、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表明,核外10个电子分两层排布;故B正确;C、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D、若X=10,微粒为原子,具有稳定结构,为稀有气体原子;若X>10,微粒为阳离子;若X<10,微粒为阴离子;故D正确;故选A.【点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微粒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微粒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微粒为阴离子.1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为原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故A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故B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故C不符合题意;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一定不会引起的改变是( )①核外电子总数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粒子的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数.A.①⑤ B.②⑤ C.③⑤ D.②④⑥【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数发生了改变,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①核外电子总数、⑦最外层电子数、粒子的电性均发生了改变;⑥电子层数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由于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故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由于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质子数与中子数没有改变,故相对原子质量不变.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故一定不会引起的改变是③⑤.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核电荷数没有发生改变,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②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则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③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不完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④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而原子的质量主要是集中在原子核上,则三者的质量几乎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①④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的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7.(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 2O ,3个钠离子 3Na+ .(2)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Mg原子再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2O;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3Na+;(2)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小于4,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故答案为:(1)2O;3Na+;(2);失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8.Na与Na+的比较:(1)Na与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Na与Na+的质量几乎相等,是因为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Na与Na+属于 同种元素 粒子,是因为 核内的质子数相同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钠原子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失去电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不变,电子的质量很小,因此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故填:(1)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同种元素,核内的质子数相同.【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9.在一个水分子中(H2O),共有 10 个质子, 10 个电子.在一个氢氧根离子中(OH﹣),共有 9 个质子, 10 个电子.【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水分子、氢氧根离子的构成以及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电子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核内的质子数是1,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核内的质子数是8,故一个水分子共有质子数是:1×2+8=10,分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电子数也为10;在一个氢氧根离子中,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核内的质子数是1,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8,质子数是8,所以氢氧根离子核内的质子数是1+8=9,氢氧根离子中(OH﹣)是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所以电子数9+1=10.故答案为:10;10;9;1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分子与离子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五、迁移拓展20.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回顾】一、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的,和核外做高速运动的带的构成。
是由带的和不带电的构成。
1.每个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2. 不带电3.每个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4.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数= 数5.整个原子不带电的原因是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原子核外电子是排布的。
按照离核由到,由到把原子核外空间依次分为电子层。
离核最近的最低的是第层。
2.用可以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三、离子1.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①现象:。
②钠+氯气→点燃氯化钠,2.离子:①叫离子②分类:离子分为带电的离子和带电的离子。
③形成:离子是形成的四、相对原子质量1. 叫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真题演练】1.(2019百色)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2.(2019聊城)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C.所有原子都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3.(2019常州)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
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A.152mg16B.152m16C.152mg12D.152m124.(2019临沂)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C.元素的核电荷数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5.(2019岳阳)如图是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B.②易得到6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C.②表示原子D.①表示阴离子6.(2019自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4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7.(2019济宁)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8.(2019南京)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9.(2019娄底)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2HB.2H2C.H2D.2H2O210.(2019江西)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含答案一、选择题1.原子和分子的区别是:(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原子,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变成另一种分子和原子,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是不同的变化2.已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千克,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A.16克 B.16C.千克 D.千克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核外电子总数C.相对原子质量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4.下列原子各1克,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氧原子B.铁原子C.氢原子D.氯原子5.一滴水能分成许许多多个水分子,分子又可分成原子,原子又由中子、质子、电子等构成,这些微粒中,一定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水分子B.构成水分子的原子C.中子和质子D.电子6.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能直接构成物质B.是否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是否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种类的变化D.是否能构成单质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最小的微粒C.原子核带正电荷,但原子不显电性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8.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A.质子数和中子数B.质子数和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9.下列各种原子各1克,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氧原子B.铁原子C.氢原子D.氯原子10.下列各式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2H B. C. D.11.碳的原子量是()A.12克B.12C.千克D.1/12克12.在原子中()A.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B.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C.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三者都相等D.原子核所带电量跟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1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二、填空题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32,质子数是16,则中子数是______,电子数是______,核电荷数是______。
初三化学原子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原子的原子核里,质子数等于()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答案】A【解析】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而因为原子不显电性,所以说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故选A【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点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居里夫妇在1898年从几吨铀盐废料中提炼出0.3g镭。
镭具有放射性,镭原子会分裂,变成一个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的氡原子和一个具有2个中子和2个电子的氦原子,并放出能量。
试推测镭原子的核电荷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A.88、138B.86、14C.88、226D.84、168【答案】C【解析】利用分裂前后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会改变的知识分析解答。
原子核分裂前镭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86+2=88,中子数=136+2=138;则其相对原子质量=(86+2)+(136+2)=226。
故选C【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点评:因为镭原子分裂为了氡和氦,所以氡和氦原子里的粒子和与镭原子里面的粒子一样,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3. 1992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汞元素的一种新原子。
这种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8,核电核数为80,这种汞原子的中子数为()A.80B.128C.208D.288【答案】B【解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而质子数=核电荷数=80,所以中子数=208-80=128,故选B【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点评:牢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并学会灵活变形、应用。
4.“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的发射过程包括火箭发射、入轨、变轨、奔月、绕月等过程。
(1)“嫦娥一号”运载火箭的部分动力由液氢和液氧反应提供,该反应中,液氢的燃烧产物是(2)“嫦娥一号”的任务之一是估算月壤中氦-3的含量。
初三化学原子试题答案及解析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答案】D【解析】根据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构成解答本题。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A.原子核内一定不含电子,错误;B.原子核内可以不含中子,但一定不含电子,错误;C.原子核内一定含质子但不含电子,错误;D.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质子和中子,正确。
故选D【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点评: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
2.在原子的原子核里,质子数等于()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答案】A【解析】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而因为原子不显电性,所以说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故选A【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点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③原子是实心的球体;④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相同;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⑥原子在永远不断地运动着;⑦原子间有间隔;⑧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构成该物质的原子保持。
()A.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C.①③⑤⑦D.②④⑤⑥【答案】A【解析】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错误;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能再分的,但它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错误;③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很大空间内做高速运动,说明原子并不是实心球体,错误;④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相同,正确;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正确;⑥原子在永远不断地运动着,正确;⑦原子间有间隔,正确;⑧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构成该物质的原子保持,正确。
故选A【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点评:理解和掌握原子的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节原子的组成练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据报导,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 此中子,质量数272。
该元素的质子数为()。
(全国高考题)(A)111(B)161(C)272(D)4332.依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可以确立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核内中子数(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3.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A)一个黑点表示一个电子(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D)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时机的多少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6.周期表中16 号元素和 4 号元素的原子对比较,前者的以下数据是后者的 4 倍的是(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7.据报导,某些建筑资料会产生放射性氡,进而对人体产生损害。
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上海市高考题)(A)136(B)50(C)86(D)2228.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整同样,则其化学性质必定同样(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必定拥有罕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原子,假如核外电子排布同样,则必定属于同种元素(D)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同样的阳离子和阴离子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质量数同样的原子,其化学性质必定同样(B)质子数同样的微粒,其核外电子排布也同样(C)金属性越开朗,其原子在反响中越易失掉电子(D)非金属性越开朗,其阴离子越难失掉电子二、填空题1. A 元素原子M 电子层上有 6 个电子。
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 1 个电子。
( 1) B 元素的原子构造表示图为。
( 2)A、B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灼烧时,火焰呈色。
B 元素与 A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同样,,化学式是,该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B2.有 V、 W、 X、 Y、 Z 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挨次增大,且都小于20。
《3.2原子的构成》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作 的运动.科学研究表明,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 ,离核近的电子 ,离核越远,电子 .2.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做 .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中,最少的只有 层,最多的有 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个(只有1层的,电子不超过 个).3.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以镁原子为例:表示镁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 ,核外共有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个电子.4.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氦为 个电子),是一种 的结构,氦、氩等化学性质比较 ;钠、镁等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 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氯、氧等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 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都趋于达到 的结构.5. 叫做离子,原子失去电子会带上 电,叫做 离子,原子得到电子会带上 电,叫做 离子.像氯化钠这种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二、基础训练6.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7.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种类8.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C.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D.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9.某元素负二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A.6 B.8 C.10 D.1210.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C.上表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个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三、能力训练11.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内一定有10个质子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具有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1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1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15.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一定不会引起的改变是( )①核外电子总数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粒子的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数.A.①⑤ B.②⑤ C.③⑤ D.②④⑥16.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7.(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 ,3个钠离子 .(2)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Mg原子再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18.Na与Na+的比较:(1)Na与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2)Na与Na+的质量几乎相等,是因为 ;(3)Na与Na+属于 粒子,是因为 .19.在一个水分子中(H2O),共有 个质子, 个电子.在一个氢氧根离子中(OH﹣),共有 个质子, 个电子.五、迁移拓展20.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2)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3)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1.(2016•湘桥区模拟)如图1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则(1)该粒子有 个电子层,X的值为 ;(2)该粒子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如图2) (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3.2原子的构成》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作 高速 的运动.科学研究表明,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 能量 ,离核近的电子 能量低 ,离核越远,电子 能量越高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离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解答】解: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离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故答案为:高速;能量;能量低;能量越高.【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和能量高低.2.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做 分层排布 .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中,最少的只有 一 层,最多的有 七 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8 个(只有1层的,电子不超过 2 个).【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分析回答.【解答】解: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做分层排布.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中,最少的只有一层,最多的有七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故答为:分层排布;一;七;8;2.【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及排布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基础.3.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以镁原子为例:表示镁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 12 ,核外共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以镁原子为例:表示镁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12,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答案:12;3;2;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4.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8 个电子(氦为 2 个电子),是一种 相对稳定 的结构,氦、氩等化学性质比较 稳定 ;钠、镁等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 小 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 电子;氯、氧等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 大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电子,都趋于达到 稳定 的结构.【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原子核外电子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氦、氩等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钠、镁等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氯、氧等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都趋于达到稳定的结构.故填:8,2,相对稳定,稳定,小,失去,大于,得到,稳定.【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原子核外电子的特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 带电荷的原子或是原子团 叫做离子,原子失去电子会带上 正 电,叫做 阳 离子,原子得到电子会带上 负 电,叫做 阴 离子.像氯化钠这种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离子的形成和离子形成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带电荷的原子或是原子团称为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由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故填:带电荷的原子或是原子团,正,阳,负,阴.【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离子的形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二、基础训练6.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B.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简单分类.【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内数字为原子的质子数、“+”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圆外的弧线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最近的弧线表示第一层,依次向外为第二层、第三层等;离圆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解答】解:由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直接得到: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8和核外电子数为2+6=8;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所以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故选C.【点评】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 7.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种类【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圆圈数为电子层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该原子所表示的元素为钠元素,电子层数为3,综上所述,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原子的元素种类、质子数及电子层数,因不能判断该原子的中子数,不能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8.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C.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D.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概念考虑本题.【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故A正确;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故B正确;C、阳离子是失去电子的原子,再得到电子就可能又变成原子了,故C正确;D、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故D错误.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9.某元素负二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A.6 B.8 C.10 D.1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某元素负二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阴离子是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得到的,其核内质子数不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某元素负二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该阴离子是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得到的,原子转化为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变,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8.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C.上表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个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S、Cl、Ar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表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从Na到Ar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排列规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均为3层,故选项说法正确.B、S、Cl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Ar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上表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大于4个,如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三、能力训练11.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给题目,主要要用到的知识点: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②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③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因为He﹣3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由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可得,核外电子数应为2,故A错误.B、因为其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故B错C、核内质子数为2的He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中质子数的数值应为2,故C错误.D、原子结构为核内2个质子,核外2个电子,该结构示意图符合该特点且核外电子排布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核内一定有10个质子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具有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在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B、微粒的核原子电子根据电子能量的高低分层排布;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具有稳定结构;D、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原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时,微粒为阴离子.【解答】解:A、若微粒为原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核内有10个质子;若微粒为离子,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一定不是10个;故A不正确;B、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表明,核外10个电子分两层排布;故B正确;C、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D、若X=10,微粒为原子,具有稳定结构,为稀有气体原子;若X>10,微粒为阳离子;若X<10,微粒为阴离子;故D正确;故选A.【点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微粒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微粒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微粒为阴离子.1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为原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故A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故B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故C不符合题意;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一定不会引起的改变是( )①核外电子总数②化学性质③相对原子质量④粒子的电性⑤原子核⑥电子层数⑦最外层电子数.A.①⑤ B.②⑤ C.③⑤ D.②④⑥【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数发生了改变,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①核外电子总数、⑦最外层电子数、粒子的电性均发生了改变;⑥电子层数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由于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故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由于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质子数与中子数没有改变,故相对原子质量不变.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之后,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故一定不会引起的改变是③⑤.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①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核电荷数没有发生改变,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②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则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③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不完全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④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而原子的质量主要是集中在原子核上,则三者的质量几乎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①④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的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17.(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 2O ,3个钠离子 3Na+ .(2)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Mg原子再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2O;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3Na+;(2)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小于4,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故答案为:(1)2O;3Na+;(2);失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8.Na与Na+的比较:(1)Na与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Na与Na+的质量几乎相等,是因为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Na与Na+属于 同种元素 粒子,是因为 核内的质子数相同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钠原子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失去电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不变,电子的质量很小,因此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故填:(1)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同种元素,核内的质子数相同.【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9.在一个水分子中(H2O),共有 10 个质子, 10 个电子.在一个氢氧根离子中(OH﹣),共有 9 个质子, 10 个电子.【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趣味导读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那么电子离核有多远?在一张纸上,画一个比钱币小的圆圈,用它来代表原子核,即原子模型的中心。
量一下圆圈的直径是多少厘米。
现在请你估算一下,这个原子模型的最外边缘在哪里?比如,是否超出这张纸?是否超出桌子的边缘、教室、教学大楼……想知道吗?智能点拨例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是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清原子中各种离子之间的关系。
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以推导出:中子数=236-92=144电子数=92中子数-电子数=144-92=52答案52例2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化学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断中,不确切的是(填序号)。
分析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还可以再分,原子由具有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故三个论点都不确切,。
答案①②③启示本题是对化学发展史的考察。
从本题可以看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在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不断完善的。
它激励学生努力开拓,为科学的发展而拼搏。
随堂反馈1.在化学的发展发面,很多科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请把科学家名字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科学家:①拉瓦锡②汤姆生③道尔顿④阿伏加德罗(1)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是;(2)提出分子的概念的是;(3)发现电子的是。
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原子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胶子答案:D2. 原子的电子构型是()。
A. 1B. 2C. 3D. 4答案:B3. 下列不属于物质的基本性质的是()。
A. 原子数B. 元素符号C. 原子量D. 原子序数答案:B4.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决定了()。
A. 元素的化学性质B. 元素的物理性质C. 元素的原子量D. 元素的原子序数答案:A5. 下列元素中,原子结构相同的是()。
A. 氧、硫、硒B. 氮、氧、氟C. 硅、磷、硫D. 氢、碳、氮答案:C二、判断题1.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
答案:正确2. 电子是带正电荷的,质子是带负电荷的。
答案:错误3. 一个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它的原子量。
答案:正确4. 在原子核外围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目等于2n^2(n为层数)。
答案:错误5. 原子的质子和中子都存在于原子核中。
答案:正确三、填空题1. 一个氧原子包含()个质子。
答案:82.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
答案:质子数+中子数3. 具有相同质子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叫做()。
答案:同位素4. 正电荷的质子和负电荷的电子的数量是()。
答案:相等5. 原子核的直径是原子直径的()倍。
答案:约1/10四、简答题1. 什么是同位素?请举例说明。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原子。
例如,氢的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氘(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氢(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氚(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
2. 原子的结构由哪些基本组成部分构成?各有何作用?答案: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质子和中子集中成核,在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是中性的;电子绕核而行,带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决定了原子的质量和核的稳定性,电子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3. 为什么说原子是宇宙中最微小的物质单位?答案:原子是宇宙中最微小的物质单位,因为原子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而基本粒子是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无法再分解为更小的单位。
初三化学原子的构成试题答案及解析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要根据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构成解答本题。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因此一般来说,构成原子的微粒有三种,即质子、中子、电子,但氢原子特殊,氢原子核内无中子,只有1个质子。
所以应当理解为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中一定由质子,不一定有中子。
2.(2008•揭阳)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要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判断。
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63,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52—63=89,故A正确,B、C不正确;铕元素的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52,而不是实际质量。
故D也不正确。
点评: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改变,原子结构和核反应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当然会对中考有导向作用。
所以,对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及其原子内部构成粒子间的数目和电性、电荷关系的考查将会成为热点。
3.科学家测定: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比较,均约等于。
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大或小),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答案】1 小原子核【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构成,做题时要从原子的结构入手。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初三化学原子的构成试题答案及解析1.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放射性碘—l31(“131”是该碘原予中的质子数和中予数之和)是核反应的产物.它在衰变时产生核辐射。
人服用碘片(KI)后.因吸收碘使甲状腺内的碘饱和.从而阻止放射性碘的摄入。
(1)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碘—l31原予与碘元素的其它原予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数,则碘—131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碘片中的有效成分是元素。
【答案】(1)53 (2)78 (3)碘【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任一种元素的方格上可以反映出这样几个信息:1、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2、元素符号,3、元素名称(从中可以判断元素的分类),4、相对原子质量(而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结合前面的质子数,可以大约推算出中子数),所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2)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碘—l31原予与碘元素的其它原予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数,说明它的质子数是53,所以碘—131原子中的中子数为=131-53=78(3)碘片中的有效成分是碘元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2.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
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B.4C.3D.7【答案】C【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因此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故选C【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中的有关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即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元素钬(Ho)能有效地治疗肝癌,已知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6,核电荷数为67,则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166和67B.99和65C.166和99D.99和67【答案】D【解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元素钬(H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6,核电荷数为67,则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99和67。
北京市丰台区普通中学2016年10月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构成同步检验题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2.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3.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
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0 B.34 C.44 D.784.对“整个原子为何不带电”问题的猜想无意义的一项是( )A.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B.质子的质量与中子的质量相等C.原子中所有粒子也许都不带电D.质子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5.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7”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弧线表示___________。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横线上:(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3)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4)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__;(5)带负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6)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7)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C.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央,体积较大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电子在原子核外静止不动9.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初中化学原子的结构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原子结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原子核带正电荷,质子为正电荷的粒子B. 原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C.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0米D. 原子核中的电子绕核运动答案:D2. 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原子核包含电子和质子B. 原子核包含中子和电子C.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D. 原子核包含中子和质子答案:C3. 下列对电子云描述正确的是:A. 电子云是质子和电子的高能态B. 电子云是一个具有特定大小和形状的空间区域C. 电子云是由不同电子的彼此叠加形成D. 电子云是电子的一种平均分布答案:B4. 下列原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电子的质量约为1/1836的质子质量B. 电子的质量约为1/1836的中子质量C. 中子与质子是互相作用的关系D. 电子在原子核外围不断运动答案:C5. 原子核的直径约为多少?A. 10^-12米B. 10^-10米C. 10^-8米D. 10^-6米答案:B二、判断题1.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道,类似于太阳系行星绕太阳运动。
答案:错误2.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均约为1/1836的电子质量。
答案:正确3. 原子核中包含电子,其作用是保持原子的整体电中性。
答案:错误4. 电子云主要是由一个固定的电子组成,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答案:错误5.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确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原子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性质。
答案: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原子核位于中心,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云是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区域,电子带负电荷。
电子云的数量和位置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原子核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2. 为什么原子的整体电荷为零?答案:原子的整体电荷为零是因为质子和电子带的电荷大小相等,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数量相等时可以相互抵消,保持了原子的整体电中性。
原子的构成测试题1.原子是___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在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
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微粒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2.构成原子的微粒及性质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1)电性和电量(2)相对质量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微粒的带电性质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2)1/1 836 1 1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 1 1碳 6 6 6 12氧8 8 8 16钠11 12 11 23铁26 30 26 56铀92 146 92 238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还能总结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
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
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答案:(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4.1 200多年前,_________提出了“没有人能够将_________再分”的论断。
1897年_________发现了_________。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_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原子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答案:道尔顿原子汤姆生电子卢瑟福原子核核外电子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
思路解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289-114=175,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5-114=61。
答案:61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A.原子B.分子C.质子D.中子思路解析: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而其微观本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答案:A3.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 kg,则实际质量为b 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b/a kgB.12b/aC.12a/bD.12a/b kg思路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此题中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为a kg×1/12,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kg/(a kg×1/12)=12b/a。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答案:B4.2N表示()A.两个氮元素B.两个氮原子C.两个氮分子D.氮气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符号的基本意义。
N可表示氮元素,也可以表示氮原子。
答案:B5.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 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 g ,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B. C. D.思路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与1个C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得到的。
答案:A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
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原子结构以及原子结构中微粒数之间等量关系的理解程度,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原子结构中的等量关系。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电荷等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量等量关系)。
由题意,氡元素的质子数为86,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6;又由于中子数为136,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22。
答案:B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思路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而是重新组合成其他的物质,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答案:C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而在原子核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故A不正确。
除有一种氢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而无中子构成之外,其他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不正确。
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为1,一般不写,C不正确。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而分子则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
答案:D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思路解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但在其他变化(核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A不对。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氨气、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铝、汞等,所以B不对。
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所以C不对。
原子呈电中性决定了质子数必须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D对。
答案:D3.(经典回放)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思路解析:①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且并不是实心球;②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而自然界中有许多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原子,如C-12和C-14,原子核内均有6个质子,前者原子核中有6个中子,后者原子核中有8个中子。
答案:D4.“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
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微粒构成的物质——反物质。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微粒。
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思路解析:根据所给信息,反氢原子是由1个反质子和反电子构成的,反质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反电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B5.(2010福建福州中考)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C.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D.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思路解析: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使次外层变为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B6.(经典回放)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
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是( )思路解析:用直观模型展示微观粒子,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感受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
因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结合所示模型分析,可知D模型表示一个水分子,进而推出A表示一个氧分子,B表示一个氢分子,C表示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
又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所以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应是C选项展示的原子。
答案:C7.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kg。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关系的计算。
解题的关键是要搞清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而是一个比值。
(2)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个C-12原子质量的1/12,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原子质量的1/12=1.933×10-26 kg/12≈1.66×10-27 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0,则该原子的质量为:1.66×10-27 kg×80=1.328×10-25 kg答案:1.328×10-258.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
α微粒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
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微粒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1)有一小部分α微粒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微粒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微粒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极少数α微粒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为信息给予题,考查对原子的内部结构的微观理解程度。
该题命题灵活、新颖。
原子中原子核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相对而言,原子中电子运动有很大的空间,但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原子核中正电荷密集、质量大、体积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