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教案3华东师大版 .doc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学案华东师大版学科:历史时间: 2010、1、11——1、16 完成人课时讲授内容教学重、难点把握例题设计中考典型题解读学科:历史时间: 2010、1、11——1、16 完成人课时讲授内容教学重、难点把握例题设计中考典型题解读作业设计第八课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A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B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C高新科技的发展D国际竞争日趋激烈2、日本丰田汽车的零部件来自20多个国家的160家工厂。
这种现象说明了(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D高新科技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3、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形成B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C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跨国公司D、WTO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那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材料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面临十分严峻的国际环境。
发达国家压低初级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发展中国家经济萎缩。
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差距正在日益扩大。
材料三: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到2009年已演变成危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材料四:2005年12月,WTO部长会议在香港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对者们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
(1)材料一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出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这种趋势造成了什么问题?(4)你对材料四中“反对者们”的做法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小关初中九年级历史自主学习方案科目:九年级历史下册课题:21、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主备课人:余治孟时间:2013-1班级:组别:学生姓名:组长签名: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的知识。
2、了解与科索沃战争有关的史实,说明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新现象。
3、通过了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认识到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协调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自我发现】一、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阅读教材第121--123页,并结合小字部分和插图,请回答:1、关贸总协定⑴成立时间:年10月。
1948年元旦,总协定正式生效。
英文缩写是,中国为缔约国之一。
⑵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实行,逐步降低关税,并清除其他贸易壁垒。
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⑴成立的时间:年1月1日。
⑵宗旨:通过、等原则,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措施: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②制定有效的防范风险政策③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经济管理经验④重视科技创新二、科索沃战争阅读教材第123--124页,并结合小字部分和插图,请回答:⑴时间:年3月,以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战争。
⑵结果:以南斯拉夫军队撤出,北约军队实际占领科索沃而告终。
⑶科索沃战争的影响:看课本124页。
★★中国应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措施: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教材第124--126页,并结合小字部分和插图,请回答:⑴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人口爆炸性膨胀、、等。
⑵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解决办法是。
36【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以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为宗旨的经济组织是【】A、关贸总协定B、世界贸易组织C、欧盟D、北约2.下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你认为当今世界政治A、两极化趋势B、多极化趋势C、一体化趋势D、区域化趋势3.据统计,2001年全球有跨国公司65000家,雇员5400万人,销售总额19万亿美元,生产总值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1/3以上。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1.首先展示反映苏联解体时的四张历史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其发生时间,对应的历史事件,反应的历史趋势,产生相应历史思考。
1.呈现封面页,引导学生思考下述三个问题。
2.承接课程导入环节,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两极格局垮塌后何方受益最大,美国在此时的战略企图及其表现,构建与下一教学内容之间的问题链。
3.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21世纪以来美国发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其间历史逻辑,得出相应历史结论。
4.承接上一部分的历史结论,就哪些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向学生提问,并依次引导学生了解欧盟、俄罗斯和日本的主要国情,分析其各自的战略优势。
5.通过对邓小平就国际形势的判断,向学生们提问,并通过讲解近年来中国顺应世界多极化潮流的主要表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得出相应历史结论。
并就“负责任的大国作用”构建与下一教学内容之间的问题链。
6.承接上一子目的历史结论,通过对中国发挥负7.承接先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所列问题,并与学生一同探讨世界多极化的具体内涵,与本课其他子目之间的逻辑关联。
1.呈现封面页,引导学生思考下述三个问题。
2.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经济全球化历史3.首先呈现一般意义上的全球化定义,随后与学生就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展开讨论,共同分析当前全球化发展的实质,并构建与下一教学内容之间的问题链。
4.与学生探讨中国能够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的原因,说明中国二十余年来在经济层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随后向学生提问:“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否都能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为什么,有哪些表现?”5.展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实际遭遇,说明经济全球化本身存在的不合理、不公平之处,引发学生思考。
6.通过对近年来中美两国对待全球化的不同态度的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支持中国的立场与态度,明确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7.讲解欧盟等四个区域间国际组织,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历史: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教案【内容标准】(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考试标准】识记:冷战政策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的时间;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理解: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参见【内容标准】。
2、过程与方法:综合教学法,加强学生对世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教学要点】要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重点:多极化与全球化。
难点: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一、经济全球化趋势1、世界贸易组织(W T O)成立时间:1995年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
WTO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GATT),中国是缔约国之一。
1986年中国要求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此后,中国历经了15年的漫长、曲折、艰难的风雨之路,终于在入世谈判上取得成功。
中国加入WTO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它表明: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竞争空前加剧。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3)经济全球化使能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格局的变化(1)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制”,即美苏两极格局。
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教材解读:本节课主要讲述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以及两极格局结束以后政治格局呈现的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1、掌握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的知识。
2、了解与科索沃战争有关的史实,说明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新现象。
3、通过了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认识到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合作,协调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知识回顾:世界政治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世界经济格局:使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孤立到联系的历史事件是。
自主学习: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背景:当今世界日益成为、的整体。
和不断推进和深化。
成立:1947年10月,美、英、法、等23国在签订了《》。
1948年元旦,总协定正式生效。
中国为之一。
发展: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取代其前身。
宗旨:通过、和,推动世界贸易的实现。
职责:组织实施及提供,定期审议成员国的贸易政策,统一处理,负责加强与和的合作等,以谋求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地位:在法律上与等国际组织处于平等地位。
总部:。
中国加入时间:。
探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哪些?科索沃战争背景: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进一步向方向演变。
时间: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空袭,持续78天。
结果:最红以南斯拉夫军队撤出科索沃,北约军队实际占领科索沃而结束。
意义:是北约成立以来发动的军事进攻,加强了,但是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并没有实现。
探究:为什么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没有实现?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探究:当前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哪些共同的问题?如何解决?反馈练习1、世界格局体现了各种力量的对比。
右图反映当今国际形势呈现出A.两极格局B.冷战格局C.多极格局D. “一超多强”局面2、右图漫画画的是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等国的反对,这反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A.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B.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强C.国际恐怖主义横行D.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3、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而国际关系的变化又主导着世界格局的调整。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岳麓版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消费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等众多全球化现象,形成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理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2.论从史出的原则:通过文字、漫画、图表、图片等资料以及生活实例分析,得出正确的的历史结论。
3.主体性与主导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1.课程内容标准阐述: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2.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北京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初二)第六单元中的一课,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共有三个子目: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化、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
三个子目内容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日益紧密的联系起来,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出现了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经济的区域化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使以前显现为局域性的问题成为全球性、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人类必须共同面对未来。
其中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3.学情分析: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中外的一些跨国公司以及世贸组织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明确、不系统。
学生的兴奋点:初二学生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中外著名的跨国公司、世界知名品牌上。
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身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但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把生活、学习中的全球化现象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由于受到知识积累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一些学生对全球化中的某些问题的认识存在着偏差,难于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这一抽象概念,认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主要讲述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冷战结束的时间、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冷战结束后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认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有一定的了解。
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较为复杂,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同时,学生对于国际的认识还不够成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记住冷战结束的时间,了解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掌握冷战结束后各大国之间的关系,认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冷战结束的时间,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冷战结束后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教学难点: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理解和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历史资料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世界格局的变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引导学生思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会发生变化吗?变化的具体情况如何?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冷战结束的时间,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冷战结束后各大国之间的关系。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变化,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格局发展。
教材内容涉及多极化、全球化等概念,要求学生掌握冷战后世界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较为复杂,涉及的概念和现象较多,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掌握多极化、全球化等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国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心,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2.多极化、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对世界的影响3.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提高课堂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分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2.历史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3.教案、学案等教学设计文档4.课堂讨论话题及问题列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历史视频、图片等材料,引导学生回顾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展示多极化、全球化等概念,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冷战后的世界。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冷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总结出冷战后世界的基本特点。
课堂提问:针对讨论结果,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理解程度。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21课全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
教案3华东师大版
【内容标准】
了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仍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考试标准】
识记:冷战政策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及中国加入的时间;世界政治格局当前处于“一超多强”局面,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理解: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哪些利和弊?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教学要点】
要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重点:多极化与全球化。
难点: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单元重点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W T O)
成立时间:1995年
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
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
2.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同学思考,教师解说。
)
3.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哪些具体表现?(教师阐述。
)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
B.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跨国公司影响增大,国际分工不断加强;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材料思考。
)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如果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你根据他们两人的言论,结合课文思考: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哪些利和弊?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1、世界格局的变化
(1)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制”,即美苏两极格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终结。
(3)当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出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
2、“一超”指美国,“多强”包括日本、俄罗斯、欧盟和中国。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4、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生态环境危机、核战争威胁、人口爆炸性膨胀、资源日益匮乏、国际恐怖主义和贫富差距拉大等等。
5、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新世纪人类共同的心声。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提示:必须依靠世界各国共同合作,协调行动;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
6、我们中国应如何面对当前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
提示:(1)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要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2)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主张通过协商对话解决矛盾冲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3)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总结巩固】
要使学生认识到,霸权野心会使某些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威胁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是世界新格局的显著特征;世界在向新格局的过渡中,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需要互相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