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乙酸对根和茎生长的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在各种作物上的用法用量详解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1-N a p h t h y l a c e t i c a c i d)用法用量详解1.中文通用名称:1-萘乙酸;α-萘乙酸;α-萘醋酸2.英文通用名称:NAA;1-naphthyl acetic acid;PL-anofix;Calmone;Narusaka3.化学名称:α-萘乙酸4.商品名称:萘乙酸5.理化性质萘乙酸纯品为白色无味晶体,工业品为黄褐色。
熔点130℃,相对分子质量为,沸点285℃。
难溶于水,20℃时水中溶解度240mg/L,溶于热水,易溶于丙酮、乙醚、苯、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见光易变色,遇碱能成盐,盐类能溶于水,常温下贮存稳定。
6.毒性:低毒7.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8.主要剂型:95%原药、%、1%、5%水剂,20%可溶性粉剂,40%可溶性粉剂(钠)9.功能特点萘乙酸(钠)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具有一般生长素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促进植物不定根和根的形成,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扦插生根和茄科类作物生须根。
能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
能提高开花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
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等能力。
10.使用技术(1)促进不定根和根的形成葡萄扦插前,用100~200mg/L药液浸蘸枝条,可促使枝条生根,发芽快,植株发育健壮。
树木移栽用100~200mg/L药液蘸根后移栽,可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茶、桑、柞树、水杉等用10~15mg/L药液浸插扦枝基部24小时,可促进生根。
(2)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迅速膨大甘薯捆齐薯秧,用10~20mg/L药液浸基部1寸深,6h后插秧;或用80~100mg/L药液沾秧1寸3s,立即插载;可提高成活率,膨大薯块,增加产量。
大蒜最好的膨大素,只需喷2遍,增产40%以上大蒜不仅可用于食用,还可用于加工,也是生产农药、食品等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冬季种植面积最大,尤其是河南、山东等省,已经成为许多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大蒜具有产量高,效益好,栽培容易等特点。
进入春节,也是大蒜管理的最关键时期。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优秀的大蒜膨大素,只需喷2遍,产量就能增产40%以上,还能显著提高品质。
这个优秀的膨大素就是氯胆·萘乙酸,该药剂是由氯化胆碱和萘乙酸复配而成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具有调节大蒜生长平衡,促进地下鳞茎的膨大,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氯化胆碱通常被称为B族维生素或维生素B4,是动物机体内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应用十分广泛,在植物上使用,氯化胆碱是由一种植物光合促进剂,能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养分向根茎转移,促进地下根茎的膨;在人体和动物上使用,可用于治疗脂肪肝和肝硬化,还可以用来制作禽类饲料的添加剂,使鱼类以及禽类增加产量。
萘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可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
能促进作物不定根的形成和根系的生长促进地下块根和块茎的膨大,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广泛用于小麦、水稻、大蒜、马铃薯等多种作物,还可用于幼树树苗移栽和枝条扦插生根氯胆·萘乙酸,能启用动根原基早萌发,提高叶片光合作用速度,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类胡萝卜素等的含量,提高超岐化酶的活性,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延长功能叶的生长期,增强叶片的光合效率,使营养物质迅速向鳞茎输送,增加淀粉、蛋白质和糖分积累。
促进根系生长,防止植株早衰,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使大蒜腋芽提早膨大,促使小蒜瓣增大、提高大中蒜头(鳞茎)的比率。
使用方法在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华北地区,以3月20日前后喷施第一次,亩用本品18%氯胆·萘乙酸可湿性粉剂67~82克,兑水30~45公斤进行常规喷雾。
萘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于促进植物生根。
其生根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激活细胞分裂:萘乙酸可以刺激植物茎段或叶片中的细胞分裂,从而促进新根的形成。
它可以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原始细胞的增殖。
2.促进细胞伸长:萘乙酸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使茎段或叶片产生更多的细胞,从而增加生根的机会。
它可以影响细胞壁的松弛和伸长,促进细胞的生长。
3.促进根毛形成:萘乙酸可以促进根毛的形成,增加根系的吸收表面积。
根毛是植物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4.调节植物激素平衡:萘乙酸可以影响植物内部激素的平衡,特别是促进生长的激素如生长素的合成和积累。
这些激素的调节作用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总的来说,萘乙酸通过激活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根毛形成和调节植物激素平衡等机制,促进植物的生根过程。
它可以增加根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
因此,萘乙酸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繁殖、苗木生产和园艺等领域。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萘乙酸对根和茎生长的作用姓名班级学号一、实验原理和目的原理:生长素对植物的不同器官有着不同的效应, 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抑制生长。
不同的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也不同,通常根比芽、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本实验据此观察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二、实验器具和步骤1.植物材料:萌动的绿豆种子,2.实验器具:温箱,培养皿,移液管,小镊子,标签纸,尺子3.试剂: 10mg/L萘乙酸;步骤:1. 取绿豆种子,用0.1%升汞消毒15min,再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各冲洗3次,置于22℃的温箱中催芽2d。
2. 取9cm的洁净培养皿6套,编号在1号培养皿中加入10mg/L 萘乙酸10mL,然后从其中吸取1mL放入2号培养皿中,加9mL蒸馏水混匀后即成为1 mg/L 萘乙酸溶液。
如此依次稀释到6号培养皿(最后从第6号培养皿中取出1mL弃去),则1号至6号培养皿中的萘乙酸浓度依次为10 mg/L、1 mg/L、0.1 mg/L、0.01 mg/L、0.001 mg/L、0.0001 mg/L。
3.选取已萌动的绿豆种子6粒,用镊子将其整齐地排列在培养皿中,使芽尖朝上并使胚的部位朝向同一侧,盖上皿盖后,放在25℃的温箱中培养3d。
4.测量培养皿内绿豆幼芽及幼根的平均长度根据实验的数据初步判定萘乙酸浓度对根茎生长状况的影响成曲线分布,在0.001浓度时最优,浓度越高生长作用越低。
五、思考题1.指出哪一个浓度最适宜于下胚轴的生长?哪一个浓度最适合根的生长?说明各种浓度对根、茎生长的不同影响.答:下胚轴:0.001根:0.00110mg/L到0.01mg/L的浓度对根和茎都起抑制作用。
0.001mg/L对根茎起促进作用,对茎起抑制作用,但是抑制作用不明显。
萘乙酸有哪些正确用法萘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性质稳定,但易潮解,见光变色,应避光保存,萘乙酸分α型和β型,α型活力比β型强,通常所说的萘乙酸即指α型。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介绍萘乙酸的用法,希望大家喜欢! 萘乙酸的使用方法1. 小麦用20mg/kg药液浸种10-12h,风干播种,拔节前用25mg/kg喷洒1次,扬花后用30mg/kg药液着得喷剑叶和穗部,可防倒伏,增加结实率。
2.水稻用10mg/kg药液浸秧6h,插栽后返青快,茎秆粗壮。
3. 棉花盛花期用10-20mg/kg药液喷植株2-3次,间隔10天,防蕾铃脱落。
4. 甘薯用10mg/kg药液浸秧苗下部(3cm)6h后栽插,提高成活率增产。
5. 番茄、瓜类用10-30mg/kg药液喷花,防止落花,促进坐果。
6. 果树采前5-21天,用5-20mg/kg药液喷洒全株,防止落果。
7. 茶、桑、侧柏、柞树、水杉等插条用25-500mg/kg药液浸泡扦插枝条基部(3-5cm)24h,可促进插条生根,提高成活率。
8.菠萝营养体已经成熟后,每株用30毫升,浓度为5~1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注入珠心,可直接改变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使菠萝提前1~2年现蕾,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9.柑桔类的疏果用萘乙酸200~300ppm,于开花后10~30天施用,对温州蜜柑有疏果的效果,但是,如在盛花后超过50天,果实直径在20毫米以上时,就没有疏果作用[2]。
10.促进嫁接口愈合用萘乙酸1克对水100克配成溶液,然后用废纸剪成条状浸入溶液中,捞出阴干即成激素纸。
用激素纸包扎果树嫁接部位,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
与未包扎的相比,可提早成活3~5天。
11.山楂促进种子萌发山楂种子壳厚而坚硬,发芽困难,用一般的层积处理方法,需经2个冬天才能发芽。
用50~10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浸种,可促进山楂种子萌发。
萘乙酸的应用促进生长1、用浓度为5000毫克-10000毫克/升比久(又名酰肼、B9)溶液浸泡一品红、茶树等插条基部,可促进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
萘乙酸钠为生长素植物调节剂,经由叶片、植物的嫩表皮、种子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到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点、幼嫩器官、花或果实),萘乙酸钠明显促进根系的尖端发育(生根粉)。
诱导开花、防止落花落果、形成无核果实、促进早熟、增产等作用,同时萘乙酸钠也可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碱、抗干热风的能力。
萘乙酸钠的作用:萘乙酸钠能能迅速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膨果剂、膨大素),诱导形成不定根(生根剂),具有调节生长、促进生根、抽芽、开花、防止落花落果、形成无核果实、促进早熟、增产等作用,同时萘乙酸钠也可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碱、抗干热风的能力。
萘乙酸钠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植物生长调理剂。
萘乙酸钠的使用方法1、防治菜豆花荚脱落、辣椒落花:菜豆开花结荚期,用5~25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溶液喷花,可有效地减少落花落荚。
辣椒开花期喷花,浓度为50毫克/千克,7~10天喷1次,共喷4~5次,能明显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增加结果数和单果重。
2、防治萝卜糠心:在萝卜播后25~30天和35~40天,各喷1次浓度为1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可防生长期糠心;在收获前10天左右再喷1次,可控制萝卜贮藏期糠心。
3、用于蔬菜的扦插繁殖:从露地栽培的黄瓜植株上,剪取侧蔓,每段2~3节,在稀释500倍的萘乙酸溶液中快速浸蘸处理,在扦插11天后生根,成活率可达85%。
茄果类蔬菜可用侧枝或主枝亦可约2~3节,在基部用稀释500~1000倍的萘乙酸水溶液快速浸蘸,可在10~15天后生根。
4、在番茄种植上的使用:⑴番茄播前浸种:在育苗前用5~10毫克/千克萘乙酸药液浸种10~12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播种。
经催芽播种的种子出苗后幼苗整齐、健壮、抗寒性增强、还可防止番茄疫病的发生。
⑵、番茄苗床的使用:番茄出苗后,如果幼苗生长细弱、叶片发黄时,用5~7毫克/千克的萘乙酸药液全株喷洒1次,幼苗即可恢复正常生长,在幼苗进入中后期,当苗床内的温度为26℃~28℃时,用5~7毫克/千克萘乙酸药液喷洒1次,可防止番茄早疫病的发生。
萘乙酸对黄瓜根、芽生长的影响唐为萍;陈树思;陈丹生;姚詹武【摘要】研究了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黄瓜根、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萘乙酸对黄瓜根、芽的生长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萘乙酸在0.000 1~0.01mg/L浓度范围内促进黄瓜根、芽生长,最佳浓度为0.000 1 mg/L.当浓度超过1 mg/L时,萘乙酸则明显抑制黄瓜根、芽生长,当浓度为10 mg/L时,黄瓜幼苗出现烂根现象.【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08(000)021【总页数】3页(P39-41)【关键词】萘乙酸;黄瓜;根;芽【作者】唐为萍;陈树思;陈丹生;姚詹武【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521041;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萘乙酸(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是一种用途较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具有两重性,既有促进发芽、生根、加速生长、提早成熟、增加产量等作用[1],又能抑制生长。
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不同植物对其反应不相同,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其反应也不相同。
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黄瓜(Cucumis sativusL.)根、芽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1 试验处理黄瓜种子于2007年购于潮州市太平合兴菜种子行。
用0.1%HgCl2消毒10 min,擦干后用清水浸种5 h,然后捞出置于25℃智能光照培养箱催芽24 h,这时黄瓜种子刚刚萌动,备用。
取7套洁净培养皿,分别编号为1~7。
向1号皿中加入15 mL蒸馏水作为对照(CK),向2~7号皿中分别加入浓度为 10 mg/L,1 mg/L,0.1 mg/L,0.01 mg/L,0.001 mg/L,0.000 1 mg/L的 NAA溶液15 mL;每皿放入1张洁净滤纸,挑选140粒饱满、大小一致、刚刚萌动(露白)的黄瓜种子,每皿放20粒,加盖。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1-Naphthyl acetic acid)用法用量详解1.中文通用名称:1-萘乙酸;α-萘乙酸;α-萘醋酸2.英文通用名称:NAA;1-naphthyl acetic acid;PL-anofix;Calmone;Narusaka3.化学名称:α-萘乙酸4.商品名称:萘乙酸5.理化性质萘乙酸纯品为白色无味晶体,工业品为黄褐色。
熔点130℃,相对分子质量为186.21,沸点285℃。
难溶于水,20℃时水中溶解度240mg/L,溶于热水,易溶于丙酮、乙醚、苯、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见光易变色,遇碱能成盐,盐类能溶于水,常温下贮存稳定。
6.毒性:低毒7.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8.主要剂型:95%原药、0.03%、1%、5%水剂,20%可溶性粉剂,40%可溶性粉剂(钠)9.功能特点萘乙酸(钠)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具有一般生长素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促进植物不定根和根的形成,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扦插生根和茄科类作物生须根。
能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
能提高开花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
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等能力。
10.使用技术(1)促进不定根和根的形成葡萄扦插前,用100~200mg/L药液浸蘸枝条,可促使枝条生根,发芽快,植株发育健壮。
树木移栽用100~200mg/L药液蘸根后移栽,可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茶、桑、柞树、水杉等用10~15mg/L药液浸插扦枝基部24小时,可促进生根。
(2)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迅速膨大甘薯捆齐薯秧,用10~20mg/L药液浸基部1寸深,6h后插秧;或用80~100mg/L药液沾秧1寸3s,立即插载;可提高成活率,膨大薯块,增加产量。
萝卜、白菜用15~30mg/L药液浸种12h,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干后播种,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
萘乙酸生根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萘乙酸是一种常用的生根剂,它能够促进植物生根发芽,加快植物生长速度。
那么,萘乙酸是如何促进植物生根的呢?其生根原理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萘乙酸在植物生根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萘乙酸可以刺激植物幼苗茎尖和表皮组织的分裂,促进细胞分化,从而促使叶芽和根芽生长并分裂,加快幼苗生长速度。
2. 促进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萘乙酸能够促进植物内生植物生长素如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合成和运输,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
3. 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萘乙酸可以增强植物根系的吸水吸养能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提高植物对干旱、病虫害等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促使植物更好地生长。
萘乙酸还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达和伸展,促进植物的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增强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
萘乙酸还可以促进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植物的养分合成功效,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第二篇示例:萘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根促进剂,能够促进植物生根并增强植物的生长。
萘乙酸生根原理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和传输来实现。
植物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其中一种关键的生长素是吲哚-3-醋酸(IAA)。
IAA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传输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外界环境条件、内源生长素浓度等。
萘乙酸是一种结构和功能与IAA相似的物质,能够模拟和调节植物体内的IAA含量和信号传导,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萘乙酸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生根促进作用:1. 促进IAA的合成:萘乙酸可以刺激植物体内IAA的合成,增加植物体内IAA的浓度。
高浓度的IAA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从而促进植物根部的生长和发育。
3. 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萘乙酸在植物生长素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并且对胚胎和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也有积极的影响。
萘乙酸在农林花果菜药菇上的应用杨碧富萘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萘乙酸的作用是能够促进插条、圈枝生根,提高成活率,加速植株生长发育,促进分蘖,增强抗性。
同时还能够诱导开花以及改变雌雄花比率。
还有减少蕾铃脱落,防止落果,増加座果率,促进果实增大,提早成熟,增加产量等效果。
萘乙酸使用时,要先用小量酒精溶解,然后加水稀释至需要浓度进行使用。
具体做法:萘乙酸在粮油作物上的应用杨碧富一、粮食作物1、水稻水稻使用萘乙酸的效果, 能明显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岀苗数, 还能够促进根生长,使根系发达, 从而育岀来的秧苗健壮。
做法是:(1)操作方式:浸种。
(2)使用时期:播种前。
(3)具体步骤:萘乙酸应用于水稻,在播种前,用1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浸种12小时,取岀,取岀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后播种。
2、荞麦荞麦使用萘乙酸的效应,能够促发根,壮苗,提高抗旱力,促进分蘖,增加有效株数,以达到提高产量。
做是:(1)操作方式:浸种。
(2)使用时期:播种前。
(3)具体步骤:荞麦使用萘乙酸,在播种前,用浓度为2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浸种6小时,然后捞岀并用清水冲洗一、二遍,晾干后播种,播种采用宽行条播,播后盖土即可。
3、甜玉米萘乙酸应用于甜玉米的效果,能够使苗发得齐而壮,加速生长发育,使植株健壮,利于增加产量。
做法是:(1)操作方式:浸种。
(2)使用时期: 播种前。
(3)具体步骤:甜玉米使用萘乙酸,在播种前,用浓度为1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浸种12 小时,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后播种。
4、谷子谷子使用萘乙酸的效果,可以増强抗旱能力,从而起到促发根,促壮苗,使植株生长快、壮健,从而增加产量。
做法是:(1)操作方式:浸种。
(2)使用时期:播种前。
(3)具体步骤:萘乙酸处理谷子的方法,是在谷子播种前,用浓度为20毫克/升的萘乙酸浸种10小时捞起,捞起后用清水冲一、二遍,晾干后播种。
5、甘薯萘乙酸用于甘薯的效果, 能够促进发根,多发根,使根发达,从而提高成活率,以及使株体健壮,结薯快,早又多,有效地提高甘薯含粉量和增加产量。
这个生根剂配方,作物一天一夜就能长出根!目前市面上的生根剂有很多,但是使用最普遍的还是吲丁·萘乙酸配方,无论是蔬菜还是果蔬,几乎所有种植科目,都能用到。
1、主要功能吲丁·萘乙酸生根剂配方,是由吲哚丁酸和萘乙酸混配而成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功能是药剂经由根、叶、发芽的种子吸收后,可快速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刺激根部内鞘部位细胞分裂生长,使侧根生长快而多,促使植株生长健壮。
这个配方还具有诱导形成不定根,刺激不定根形成,促进插条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
另外,该配方还具有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功能,因而它是广谱性生根剂。
2、主要剂型吲丁·萘乙酸生根剂由于生产厂家比较多,剂型也很多,常用剂型有:50%、20%、10%可湿性粉剂,2%、5%、50%可溶粉剂,5%可溶液剂,0.075%水分散粒剂,1.05%水剂。
3、使用方法,主要有三种:1.喷雾(1)在黄瓜移栽成活后和初花期,用1.05%吲丁·萘乙酸水剂4000-6000倍液喷雾法各施药一次。
能缩短缓苗时间,提高结瓜率,防止化瓜。
(2)在水稻一叶一心和三叶一心时,用50%可湿性粉剂25000-33000倍液各喷第一次药,可使秧苗很快缓苗,新根多,抗逆性强,提高水稻秧苗素质,达到调节生长的效果。
(3)烟草在苗期或移栽前1~2天用5~10毫克/升浓度药液喷洒,可促进新根生长、壮苗、防病。
2.浸种(1)水稻播种前,用2%可溶粉剂500-750倍液,浸种10-12小时,再用清水浸种至发芽露白,常规催芽后播种,能促进作物根原基分化,加速根系生长和发育,大大增加须根数量和长度,有利于形成多而壮的植株根系群,缩短植株移栽返青天数,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强壮植株,增加产量。
(2)播种前将玉米干种子浸入10%可湿性粉剂5000-6667倍稀释液中5-8小时后再播种。
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促进根系分化,达到快速出苗的目的。
这个才是最好的生根剂配方,只需蘸一下,根系发成堆,自己就能配根系就好比人的口,主要是用来吸收养分和水分的。
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95%以上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可见根系的重要性,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作物生长不好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根系不好造成,如何才能让根系生长的又快又多呢?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生根剂配方,只需蘸一下,根系就会生长的又多又粗壮。
这个药剂配方就是吲丁·萘乙酸。
配方特点吲丁·萘乙酸是由吲哚丁酸和萘乙酸按照一定的比例(不同使用方法,配比不同)复配而成的一种混合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吲哚丁酸是一种植物内源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伸长、扩大,诱发组织分化,提高细胞膜的透性,加快原生质流动。
由于其移动性差,一般容易保留在处理部位附近。
促进处理部位快速产生大量的不定根,主要产生的是细而长的不定根。
萘乙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能促进细胞分裂、伸长和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但产生的根少而粗。
两者混合使用,增效作用明显,能弥补各自的不足,诱杀互补,能促进作物根原基分化,加速根系生长和发育,大大增加须根数量和长度,有利于形成多而壮的植株根系群,表现为根多,根直,根粗,根毛多,维持药效时间较长。
主要剂型吲丁·萘乙酸在我国由多个厂家登记生产,剂型很多。
常见剂型有:5%可溶液剂,2%、4%、10%、50%可溶粉剂、1.05%水剂,0.075%、10%可湿性粉剂,0.075%水分散粒剂等适用作物葡萄、月季、杨树、猕猴桃、草莓、小麦、水稻、萝卜、甜菜、烟草、大麻、马铃薯、大白菜、甘蔗、柞树、水杉、大豆、茶、薄荷、胶树、番茄、胡椒等作物使用方法不同的浓度,使用方法不同,吲丁·萘乙酸可用于浸种、蘸根、浸泡、喷雾等多种使用方法,可根据不同的作物,选择适宜的使用方法。
(1)浸泡:将葡萄、月季、石榴、杨树插条成捆捆好后,用5%可溶粉剂350~500倍液浸泡1~2小时左右,浸泡深度为插条基部2~3厘米,涝出即可扦插,可使插条基部快速产生大量根系,提高扦插成活率,促进扦插苗快速生长。
实验七萘乙酸对根和茎生长的作用一、实验目的了解萘乙酸对根、茎的最适浓度范围二、实验原理生长素对植物的不同器官有着不同的效应, 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抑制生长。
不同的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也不同,通常根比芽、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本实验据此观察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1.植物材料:萌动的绿豆种子,2.实验器具:温箱,培养皿,移液管,小镊子,标签纸,尺子3.试剂: 10mg/L萘乙酸;四、操作步骤1、取绿豆种子,用0.1%升汞消毒15min,再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各冲洗3次,置于22℃的温箱中催芽2d。
2、取9cm的洁净培养皿7套,编号在1号培养皿中加入10mg/L 萘乙酸10m L,然后从其中吸取1mL放入2号培养皿中,加9mL蒸馏水混匀后即成为1 mg/L 萘乙酸溶液。
如此依次稀释到6号培养皿(最后从第6号培养皿中取出1mL弃去),则1号至6号培养皿中的萘乙酸浓度依次为10mg/L、1 mg/L、0.1 mg/L、0.01 mg/L、0.001 mg/L、0.0001 mg/L。
第7号培养皿中则加入9m L蒸馏水作为对照。
3、选取已萌动的绿豆种子6粒,用镊子将其整齐地排列在培养皿中,使胚的部位朝向同一侧,盖上皿盖后,放在25℃的温箱中培养3d4、测量培养皿内绿豆幼芽及幼根的平均长度以及根的数目。
五.实验结果器官长度萘乙酸浓度(mg/L)(cm)0(对照) 10 1 0.1 0.010.0015.05 1.27 2.6 4.66 4.876.15胚轴长(cm)根长(cm) 5.7 1.02 1.54 2.09 3.93 5.42根数(条) 6 6 6 5 5 6问题:指出哪一种浓度最适合下胚轴生长?哪一种浓度最适合于根的生长?说明NAA浓度对根、茎生长的不同影响。
α-萘乙酸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溶于水能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甲醇能有机溶剂。
目前生产上多用其钠盐,易溶于水。
其在果树生产上,常用来促进插条生根、刺激伤口愈合、疏花疏果、防止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着色率等,且萘乙酸价格低廉,因此深受果树生产者的喜爱。
1、促进扦插的果穗生根萘乙酸多用于葡萄、石榴、无花果等扦插育苗。
扦插前,用60-100mg/kg萘乙酸液浸泡插穗基部5-6cm12~24小时,然后进行扦插,或将插穗基部用500~800mg/kg萘乙酸液速蘸3~5秒钟(快浸法),然后扦插,或将滑石粉倒入用酒精溶解后的萘乙酸液中,阴干后,充分搓细、拌匀,配成1000mg/Kg萘乙酸药粉,插穗基部用水蘸湿,甩去过多的水分,蘸上少许药粉(蘸粉法),然后扦插(开沟,将插穗插入土中,埋土,防止弄掉药粉)。
2、加快伤口愈合对于较大的剪口或锯口,要刮平断面;对于腐烂病伤口,应刮除病灶,用过氧乙酸、福星等消毒,在伤口上覆盖4至5层卫生纸,用100~150ppm萘乙酸液加入2-3ppm的噻苯隆涂湿卫生纸,用农膜包严。
果树环剥2~3周可愈合,如果不愈合可将环剥口上长出的愈伤组织轻度划伤,然后按以上方法涂抹。
处理后2~3周检查愈伤情况,如果不愈合,可再涂1次。
3、提高移栽成活率,缩短缓苗期果树苗在定植前,用15-30ppm萘乙酸液浸泡根系12~24小时,然后再栽植,或用上述药液混合泥浆,根系沾满泥浆后栽植。
移栽的大树不宜用药液浸泡,可用50-100ppm萘乙酸液喷湿土球的表面,有断根的土球截面更要喷湿;裸根移栽的大树,要喷湿全部根系后栽植,这样做能促进果树根系生长和促发新根,提高栽植成活率,有利于果树栽后生长。
4、促进嫁接成活将削好的接穗削面蘸50-100ppm萘乙酸液,甩去过多的药液后嫁接,或用药液浸湿卫生纸,阴干后,制成激素纸。
嫁接时,砧穗接合后,先用3~5层激素纸包裹嫁接部位,再用农膜带包扎。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
佚名
【期刊名称】《农化市场十日讯》
【年(卷),期】2015(000)031
【摘要】萘乙酸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并能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加速生长发育及增强抗性等.萘乙酸由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至作用的部位.
【总页数】3页(P3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82.8
【相关文献】
1.植物生长调节剂萘氧乙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J], 夏赞成;苏娇莲;邓继勇;黄先威
2.连载106:α—萘乙酸;1—萘乙酸;萘乙酸 [J],
3.植物生长调节剂α —萘乙酸甲酯的合成 [J], 贾淑萍;杜首英
4.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J], 柴多里;葛业锋;王国栋;韩效钊
5.基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组合的红花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 [J], 薛英茹;李东巧;高越;郭美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创]NAA :植物生长的调节剂doc 高中化学林海斌〔浙江省温岭中学 317500〕摘 要 α-萘乙酸是应用广泛的植物生长调剂剂,它能够促进作物生长、疏花疏果、保花保果、促进生根等。
本文介绍了α-萘乙酸的性质、合成方法、降解途径以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合成新型的植物生长调剂剂。
关键词 α-萘乙酸 植物生长调剂剂 合成 应用 降解1 概述萘乙酸〔Naphthalene acetic acid 〕又名萘醋酸,它有α型和β型2种异构体,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分子式C 12H 10O 2,相对分子质量186.2。
通常所讲的萘乙酸是指作为植物生长调剂剂的α-萘乙酸〔α- 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 〕,其要紧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促进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加速生长发育,增加坐果,增强抗性。
α-萘乙酸纯品为无色针状或鳞片状结晶,无臭无味,熔点135℃,微溶于冷水,2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2mg/L ,易溶于热水以及乙醇、丙酮、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遇碱液溶解,生成溶于水的盐。
工业品的萘乙酸为黄褐色粉末,纯度约为90~93%,精制粉剂纯度99%,对人畜低毒。
2 合成自1883年Boessneck 首次成功合成萘乙酸后[1],研究α-萘乙酸合成的方法也逐步增多,其合成路[2]表1 α-萘乙酸的合成工艺比较2图1 萘乙酸的结构简式2COOHα-萘乙酸β-萘乙酸图2 α-萘乙酸的合成路径3熟,其反应原理是由萘和氯乙酸缩合,再经中和、酸析,即得成品。
针对方法Ⅳ的缺点,要紧应进一步研究:缩短反应时刻以降低能耗,用主副催化剂来操纵反应的选择性以提高产率,改进分离方法以减少废液对环境的危害等。
3 应用α-萘乙酸是农业生产的广谱型植物生长调剂剂,它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
它可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1-Naphthyl acetic acid)用法用量详解1.中文通用名称:1-萘乙酸;α-萘乙酸;α-萘醋酸2.英文通用名称:NAA;1-naphthyl acetic acid;PL-anofix;Calmone;Narusaka3.化学名称:α-萘乙酸4.商品名称:萘乙酸5.理化性质萘乙酸纯品为白色无味晶体,工业品为黄褐色。
熔点130℃,相对分子质量为186.21,沸点285℃。
难溶于水,20℃时水中溶解度240mg/L,溶于热水,易溶于丙酮、乙醚、苯、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见光易变色,遇碱能成盐,盐类能溶于水,常温下贮存稳定。
6.毒性:低毒7.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8.主要剂型:95%原药、0.03%、1%、5%水剂,20%可溶性粉剂,40%可溶性粉剂(钠)9.功能特点萘乙酸(钠)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具有一般生长素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促进植物不定根和根的形成,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扦插生根和茄科类作物生须根。
能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
能提高开花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
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等能力。
10.使用技术(1)促进不定根和根的形成葡萄扦插前,用100~200mg/L药液浸蘸枝条,可促使枝条生根,发芽快,植株发育健壮。
树木移栽用100~200mg/L药液蘸根后移栽,可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茶、桑、柞树、水杉等用10~15mg/L药液浸插扦枝基部24小时,可促进生根。
(2)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迅速膨大甘薯捆齐薯秧,用10~20mg/L药液浸基部1寸深,6h后插秧;或用80~100mg/L 药液沾秧1寸3s,立即插载;可提高成活率,膨大薯块,增加产量。
萝卜、白菜用15~30mg/L药液浸种12h,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干后播种,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
萘乙酸有哪些正确用法萘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性质稳定,但易潮解,见光变色,应避光保存,萘乙酸分α型和β型,α型活力比β型强,通常所说的萘乙酸即指α型。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介绍萘乙酸的用法,希望大家喜欢! 萘乙酸的使用方法1. 小麦用20mg/kg药液浸种10-12h,风干播种,拔节前用25mg/kg喷洒1次,扬花后用30mg/kg药液着得喷剑叶和穗部,可防倒伏,增加结实率。
2.水稻用10mg/kg药液浸秧6h,插栽后返青快,茎秆粗壮。
3. 棉花盛花期用10-20mg/kg药液喷植株2-3次,间隔10天,防蕾铃脱落。
4. 甘薯用10mg/kg药液浸秧苗下部(3cm)6h后栽插,提高成活率增产。
5. 番茄、瓜类用10-30mg/kg药液喷花,防止落花,促进坐果。
6. 果树采前5-21天,用5-20mg/kg药液喷洒全株,防止落果。
7. 茶、桑、侧柏、柞树、水杉等插条用25-500mg/kg药液浸泡扦插枝条基部(3-5cm)24h,可促进插条生根,提高成活率。
8.菠萝营养体已经成熟后,每株用30毫升,浓度为5~1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注入珠心,可直接改变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使菠萝提前1~2年现蕾,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9.柑桔类的疏果用萘乙酸200~300ppm,于开花后10~30天施用,对温州蜜柑有疏果的效果,但是,如在盛花后超过50天,果实直径在20毫米以上时,就没有疏果作用[2]。
10.促进嫁接口愈合用萘乙酸1克对水100克配成溶液,然后用废纸剪成条状浸入溶液中,捞出阴干即成激素纸。
用激素纸包扎果树嫁接部位,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
与未包扎的相比,可提早成活3~5天。
11.山楂促进种子萌发山楂种子壳厚而坚硬,发芽困难,用一般的层积处理方法,需经2个冬天才能发芽。
用50~10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浸种,可促进山楂种子萌发。
萘乙酸的应用促进生长1、用浓度为5000毫克-10000毫克/升比久(又名酰肼、B9)溶液浸泡一品红、茶树等插条基部,可促进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萘乙酸对根和茎生长的作用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实验原理和目的
原理:生长素对植物的不同器官有着不同的效应, 一般
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抑制
生长。
不同的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也不同,通
常根比芽、茎对生长素更敏感。
本实验据此观察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在种子萌发过程
中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器具和步骤
1.植物材料:萌动的绿豆种子,
2.实验器具:温箱,培养皿,移液管,小镊子,标签纸,尺子
3.试剂: 10mg/L萘乙酸;
步骤:1. 取绿豆种子,用0.1%升汞消毒15min,再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各冲洗3次,置于22℃的温箱中催芽2d。
2. 取9cm的洁净培养皿6套,编号
在1号培养皿中加入10mg/L 萘乙酸10mL,然后从其中吸取1mL放入2号培养皿中,加9mL蒸馏水混匀后即成为1 mg/L 萘乙酸溶液。
如此依次稀释到6号培养皿(最后从第6号培养皿中取出1mL弃去),则1号至6号培养皿中的萘乙酸浓度依次为10 mg/L、1 mg/L、0.1 mg/L、0.01 mg/L、0.001 mg/L、0.0001 mg/L。
3.选取已萌动的绿豆种子6粒,用镊子将其整齐地排列在培养皿中,使芽尖朝上并使胚的部位朝向同一侧,盖上皿盖后,放在25℃的温箱中培养3d。
4.测量培养皿内绿豆幼芽及幼根的平均长度
根据实验的数据初步判定萘乙酸浓度对根茎生长状况的影响成曲线分布,在0.001浓度时最优,浓度越高生长作用越低。
五、思考题
1.指出哪一个浓度最适宜于下胚轴的生长?哪一个浓度最适合根的生长?
说明各种浓度对根、茎生长的不同影响.
答:下胚轴:0.001
根:0.001
10mg/L到0.01mg/L的浓度对根和茎都起抑制作用。
0.001mg/L对根茎起促进作用,对茎起抑制作用,但是抑制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