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乙酸对种子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3
萘乙酸(NA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
本课题的相关理论位于人教版教材教材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课,是基于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题目。
课题产生背景: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有这样一个知识点: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上应用时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防止落花落果等。
对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只需识记,但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有些同学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而是提出了相关的问题:生长素类似物在种子萌发方面有什么作用呢?问题提出后,有很多同学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为了让学生从课本内容中走出来,更好地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能力,体验过程,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于是我建议同学们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生物实验室研究论证,亲自体验研究过程,同学们的兴趣非常高涨,提出了很多实验方案,最后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两个方案,于是同学们根据各自爱好分成两组,分别用不同作物的种子进行实验。
分组情况:第一组:题目: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西红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人员:金月等7人。
目标: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西红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找出较适合的浓度范围。
第二组:题目: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人员:李欣欣等8人。
目标: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找出比较适合的浓度范围。
对两组同学的总体要求是:认真研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梳理研究思路,准备研究成果交流答辩。
以下是同学们研究过程和经验总结及答辩片段:一、实验题目:NAA(奈乙酸)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NA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
三、目的要求:1、探索NA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否有影响。
2、学会观察分析实验中的现象。
萘乙酸在果树上的应用:萘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疏果:疏果是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对于某些品种的苹果和梨,可以在盛花期或花瓣脱落后的2-8天内,喷洒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以疏除过多的花果,改变大小年的现象。
2.防止落果:对于一些容易落果的苹果品种,如津轻、元帅系及其短枝型品种、红玉等,可以在落果期前5-10天喷洒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以防止落果。
同时,萘乙酸还可以促进果实着色。
3.促进扦插生根:萘乙酸可以促进植物生根,因此可以用它来处理葡萄插条,提高扦插成活率。
具体方法是将插条基部用水浸湿后,蘸取适量的萘乙酸粉剂,然后插入苗床。
对于石榴等难生根的苗木,可以将滑石粉1000克与0.5-2.0克萘乙酸粉剂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插条基部用水浸湿后蘸取适量的药粉,插入苗床。
4.防止剪锯口萌蘖:在修剪苹果树时,较大的剪锯口处容易抽生萌蘖,消耗养分并且影响内膛通风透光。
可以使用萘乙酸溶液涂抹剪锯口,防止萌蘖发生。
5.促进定植苗木生根成活:在幼树定植时,可以将根部放入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提高定植成活率。
6.防止葡萄落粒:巨蜂葡萄在果实豌豆粒大小时可以用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渍果穗,以防止落粒。
7.促进种子萌发:山楂种子的壳厚而坚硬,发芽困难。
可以用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种,以促进种子萌发。
8.促进单性结实:在草莓的花期,可以用适宜浓度的萘乙酸羊毛脂软膏处理花朵,以诱导草莓单性结实。
9.促进病斑愈合:在处理腐烂病疤时,可以在药物中加入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溶液,以加速病疤的愈合速度并降低腐烂病的复发率。
10.促进嫁接口愈合:用萘乙酸溶液浸泡过的激素纸包扎果树嫁接部位,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可提早成活3-5天。
基于萘乙酸(NA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研究作者:刁太文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
关键字:萘乙酸(NAA);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一、研究背景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上应用时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防止落花落果等。
生长素类似物在种子萌发方面有什么作用呢?二、研究过程分析(一)选种:为了确保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不受自身条件过大的影响,控制好实验变量,我们选择了子粒形状大小均匀、子粒饱满的种子进行实验。
(二)配液:为了在配液中不引入其他物质,影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我们用纯净的蒸馏水进行药品配制。
(三)影响种子萌发的其他外界条件:1.水分:水分是种子萌发不可缺少的条件,每个培养皿中放入四层纱布,不仅包含NAA溶液,同时也浸润了足够的水分提供给种子萌发所用,培养皿的盖子也能有效防止水分蒸发。
2.温度:我们采用了种子萌发较普遍的适宜温度250C,我们使种在250C的恒温箱中度过白天,使它们有较适宜的温度萌发生长,而在夜间则使恒温箱保持在100C左右,使其生长不要过快,便于我们观察。
3.空气:种子萌发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生长过程,旺盛的物质代谢和活跃的物质运输等需要强烈的有氧呼吸作保证。
(四)观察:我们做到及时观察,增加观察次数,记录各组数据求平均值。
以便更好的了解、比较种子生长状况,而且夜间采用降温方式,减少因晚间不能进行观察而形成的误差。
(五)培养液浓度保持:因为水分蒸发是时刻存在的,如何保证培养皿中NAA溶液的浓度,也是实验中的关键问题:1.盖上盖子,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即使有水分蒸发,也大多保留在培养皿中。
2.保持恒温箱湿度,恒温箱内有一定湿度可以减缓水分蒸发。
3.由于本实验时间较短,所以在实验前可以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NAA溶液,保证能供给这些天种子萌发所需的水分,减少培养皿中生长素溶液全部被吸收后再加水分造成的误差。
萘乙酸在萝卜幼苗上的应用研究摘要采用萘乙酸处理萝卜种子,探讨其对萝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萘乙酸处理种子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提高,表明萘乙酸能刺激萝卜生长;过氧化物酶降低,表明萘乙酸能够抑制酶的活性,提高光合作用,刺激萝卜生长,具体表现在萝卜苗叶色浓绿,植株生长势旺盛。
综合各方面因素,萘乙酸处理萝卜种子以2.500 mg/L为宜。
关键词萘乙酸;萝卜幼动苗;应用泰安心里美萝卜是特色种植植物品种,但在生产上存在发芽率不整齐、生长势弱等缺点。
该试验以泰安心里美萝卜种子为材料,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处理种子,以探讨其对萝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泰安心里美萝卜种子(泰安市种子公司产品),挑选大小一致、颗粒饱满、各部分生理结构完整健康的种子,用75%乙醇溶液消毒10 min,蒸馏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每50粒分别装入25 mL的小烧杯中备用[1-4]。
5%萘乙酸水剂(四川省农科院兰月科技开发公司产品)。
1.2试验方法试验设4种不同浓度萘乙酸处理种子,分别为:6.250 mg/L(A)、4.165 mg/L(B)、3.125 mg/L(C)、2.500 mg/L(D),以蒸馏水浸种作对照(CK),浸种6 h,3次重复。
浸种完毕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分别均匀放入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内,放入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 d时,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比色法)[5-8]。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浓度萘乙酸对萝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处理萝卜幼苗后,测定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见表1。
由图1可知,萝卜种子经4种浓度萘乙酸溶液浸种后,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萘乙酸浓度的升高,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也逐渐增加。
《萘乙酸用途》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了解一种叫萘乙酸的东西,特别是它的用途。
萘乙酸呀,在农业方面可有着不小的作用呢!比如说,它能帮助植物生根。
想象一下,一棵小树苗刚种下去,根长得又快又好,就能稳稳地在土里扎根,茁壮成长。
萘乙酸就像个小助手,能促进小树苗生根,让它们更容易成活。
再比如,萘乙酸可以让水果长得更好。
有个果农伯伯种苹果,给苹果树用了萘乙酸,苹果结得又大又红,可漂亮啦!
还有哦,萘乙酸能防止落花落果。
就像桃树开花结果的时候,如果没有萘乙酸帮忙,可能很多花和小果子就掉下来了,最后结的桃子就少。
有了萘乙酸,就能让更多的花变成果子,收获的时候桃子就多多的。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个小朋友家里种了葡萄,可是葡萄总是长不好,结的果子又少又小。
后来他爸爸听说了萘乙酸,就给葡萄用上了。
结果呀,那一年的葡萄长得可好了,一串串的又大又甜。
萘乙酸还能用来处理种子。
种子经过萘乙酸的处理,发芽会更快,长得也更壮实。
比如说小麦种子,处理之后,长出来的麦苗又绿又整齐。
在花卉种植中,萘乙酸也能发挥作用。
能让花开得更鲜艳,花期更长。
同学们想想,如果公园里的花因为萘乙酸开得更美更久,我们去玩的时候是不是会更开心?
总之,萘乙酸在农业生产中用处可多啦,能帮助农民伯伯收获更多更好的果实和花朵。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了解,对萘乙酸有了新的认识。
萘乙酸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作者:孙睿邵红李秀霞刘方明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3期摘要: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黄瓜种子,从中筛选出适合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浓度,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为如何节约种子和缩短育苗周期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极低浓度的NAA(10-10~10-8mg·L-1)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使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指标增加;中高浓度(10-6~10-2mg·L-1)的NAA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黄瓜种子;萘乙酸;发芽率;叶绿素;根系活力中图分类号:S682.19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黄瓜(Cucumis sativus L.),也称胡瓜、青瓜,为葫芦科黄瓜属攀援草本植物。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
其果实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清火解毒的功效。
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通过提高种子中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完整性来促进种子萌发。
为此,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黄瓜种子,从中筛选出适合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浓度,从而提高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为如何节约种子和缩短育苗周期提供理论参考。
2 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实验以市售黄瓜种子为材料。
2.2 实验方法2.2.1 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状况测定随机选取饱满黄瓜种子120粒,用50~55℃温开水烫种消毒10min,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防烫伤,再放入40℃恒温条件下浸泡6 h,为保证温度均匀,浸泡过程中要不断搅拌。
浸泡完成后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备用。
取6套洁净干燥的培养皿,放入与皿底等大的纱布,各皿中放入20粒种子,其中一组用10mL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标记为1号,2~6号为处理组,分别用10mL浓度为10-2、10-4、10-6、10-8、10-10mg·L-1的NAA处理,以上每组重复3次。
萘乙酸钠为生长素植物调节剂,经由叶片、植物的嫩表皮、种子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到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点、幼嫩器官、花或果实),萘乙酸钠明显促进根系的尖端发育(生根粉)。
诱导开花、防止落花落果、形成无核果实、促进早熟、增产等作用,同时萘乙酸钠也可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碱、抗干热风的能力。
萘乙酸钠的作用:萘乙酸钠能能迅速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膨果剂、膨大素),诱导形成不定根(生根剂),具有调节生长、促进生根、抽芽、开花、防止落花落果、形成无核果实、促进早熟、增产等作用,同时萘乙酸钠也可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碱、抗干热风的能力。
萘乙酸钠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植物生长调理剂。
萘乙酸钠的使用方法1、防治菜豆花荚脱落、辣椒落花:菜豆开花结荚期,用5~25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溶液喷花,可有效地减少落花落荚。
辣椒开花期喷花,浓度为50毫克/千克,7~10天喷1次,共喷4~5次,能明显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增加结果数和单果重。
2、防治萝卜糠心:在萝卜播后25~30天和35~40天,各喷1次浓度为1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可防生长期糠心;在收获前10天左右再喷1次,可控制萝卜贮藏期糠心。
3、用于蔬菜的扦插繁殖:从露地栽培的黄瓜植株上,剪取侧蔓,每段2~3节,在稀释500倍的萘乙酸溶液中快速浸蘸处理,在扦插11天后生根,成活率可达85%。
茄果类蔬菜可用侧枝或主枝亦可约2~3节,在基部用稀释500~1000倍的萘乙酸水溶液快速浸蘸,可在10~15天后生根。
4、在番茄种植上的使用:⑴番茄播前浸种:在育苗前用5~10毫克/千克萘乙酸药液浸种10~12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播种。
经催芽播种的种子出苗后幼苗整齐、健壮、抗寒性增强、还可防止番茄疫病的发生。
⑵、番茄苗床的使用:番茄出苗后,如果幼苗生长细弱、叶片发黄时,用5~7毫克/千克的萘乙酸药液全株喷洒1次,幼苗即可恢复正常生长,在幼苗进入中后期,当苗床内的温度为26℃~28℃时,用5~7毫克/千克萘乙酸药液喷洒1次,可防止番茄早疫病的发生。
萘乙酸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萘乙酸(Naphthylacetic acid, NAA)是一种合成的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研究中。
萘乙酸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其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萘乙酸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显著的。
实验证明,适量的萘乙酸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
研究发现,萘乙酸可以促进胚乳水分吸收和转运,从而提高种子的含水率,加快种子的发芽。
此外,萘乙酸还能够激活种子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加RNA和DNA的合成,促进蛋白质和酶的生成,进而促进种子发育和分化,从而增加种子的发芽率。
然而,过量的萘乙酸反而会抑制种子的萌发,这是因为过量的萘乙酸会导致种子内部激素水平紊乱,破坏内部平衡,抑制种子发育和分化。
其次,萘乙酸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萘乙酸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它可以促进幼苗的伸长生长。
实验证明,加入适量的萘乙酸可以显著增加芽顶和根部的生长速度,使稀疏的幼苗拥有更好的生长状态。
这是因为萘乙酸能够调节植物内部的生长素合成和运输过程,增加植物的生长素含量。
生长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激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
因此,萘乙酸能够通过增加生长素的含量,进而促进幼苗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增加植物的生长。
然而,过量的萘乙酸对幼苗生长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实验表明,高浓度的萘乙酸会抑制幼苗的根系生长,导致根系的畸形生长和发育不良。
此外,过量的萘乙酸还会导致幼苗的叶片变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幼苗的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效率。
这是因为过量的萘乙酸会干扰植物内部生长素平衡,抑制正常的生长素合成和运输过程,导致植物生长异常。
综上所述,萘乙酸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量的萘乙酸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增加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然而,过量的萘乙酸反而会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导致发育不良。
因此,在应用萘乙酸时,应注意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以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
萘乙酸对小麦根芽生长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以萘乙酸对小麦根芽生长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萘乙酸对小麦根芽生长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小麦根芽的长度、数量等参数的变化,以及对小麦根芽发育的影响,从而探究萘乙酸对小麦根芽生长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萘乙酸、无菌蒸馏水;2. 实验步骤:(1)将小麦种子清洗干净,用无菌蒸馏水浸泡;(2)将萘乙酸溶液按照不同浓度分别制备;(3)用无菌棉签将小麦种子分别沾取萘乙酸溶液和无菌蒸馏水,然后分别种植在培养皿中;(4)将培养皿放置于恒温恒湿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5)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小麦根芽生长情况,并记录下小麦根芽的长度、数量等参数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小麦根芽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萘乙酸可促进小麦根芽生长。
在萘乙酸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小麦根芽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根芽的长度也比对照组长;2. 萘乙酸过量时会抑制小麦根芽生长。
在萘乙酸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小麦根芽的生长速度明显变慢,根芽的数量也比对照组少。
实验结论:萘乙酸对小麦根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其作用效果与浓度有关。
在适宜浓度下,萘乙酸可促进小麦根芽生长,但过量使用会抑制小麦根芽的发育。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萘乙酸浓度,以达到最佳的促进作用。
实验中的问题及措施:1. 实验过程中需要保证实验环境的无菌和恒温恒湿,避免细菌污染和环境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 本实验中使用的小麦种子需要保证品种纯度和种子质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 实验中使用的萘乙酸需要按照一定的浓度进行制备,避免萘乙酸浓度过高或过低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的意义:本实验通过对萘乙酸对小麦根芽生长的影响进行探究,为农业生产中的植物生长调节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实验结果也为萘乙酸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种植技术2020年第1期C®川恋业科415KHUMI AERKUUnjMl.SCIENCE AND T KHN0W6Y 添加不同浓度蔡乙酸(NAA)对白芨种子成苗的影响张泽锦,唐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摘要:为促进白芨种子成苗,本试验设置5个荼乙酸(NAA)添加浓度,对白芨的根长、根数、鳞茎宽及株高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lmg/L的NAA,可以促进白芨种子生根,且与对照比不彩响鳞茎大小和株高。
关键词:白芨;快繁;荼乙酸白芨(BZet讥a striata)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干燥块茎为入药部位,主要治疗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等症状。
现代研究表明,白芨具有愈合伤口、抗溃疡、止血、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HQ。
由于长期人为的掠夺式采挖和缺乏保护,白芨野生资源日趋减少,白芨的药用原料出现严重紧缺,现已列为中国30种稀缺瀬危天然药物之一。
本研究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蔡乙酸(NAA),探讨对白芨种子成苗的影响,为快速繁殖白芨种苗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材料选用白芨种子,将采集的白芨萌果先用流水冲洗20min,再用小毛刷,刷洗其表面,用流水冲洗干净。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的酒精溶液浸泡30s,再用无菌水冲洗2次,然后转入lg/L的HgCl2溶液中进行表面消毒,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用灭菌过的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用摄子将果实拨开,将种子均匀接于培养基中。
培养基以MS为基础,添加不同浓度蔡乙酸(NAA),培养35d后,再进行间苗。
间苗后的培养基全部采用MS培养基,每个培养瓶移栽15株苗,在组培室内培养100d,进行指标测量。
收稿日期:2019-10-12作者简介:张泽锦(1984-),男,博士。
研究方向:设施园艺方面的研究和推广。
E-mail:zhangzjl27@0*为通讯作者。
1.2试验处理在基础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茶乙酸(NAA),处理见表1。
※农业科学农业与技术2021,%l.41,No.0345几种激素对素心腊梅种子萌发的影响张欣伟潘温文周生财吴林森(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莲都323000)摘要:选用赤霉素、萘乙酸及吲哚乙酸对素心腊梅种子浸种处理,设置125mg-L-1、250mg-L-1和500mg-L-13个浓度,通过测定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研究及筛选激素对素心腊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萘乙酸及吲哚乙酸对腊梅种子萌发作用不显著;赤霉素处理对素心腊梅种子萌发具有显著促进效果,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发芽率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250mg-L-1处理发芽率达到最高为78%。
关键词:素心腊梅;赤霉素;吲哚乙酸;萘乙酸;发芽率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腊梅(Ostrya multinervis Rehd.),又名香梅,为腊梅科落叶灌木植物总称,在世界范围内腊梅科共分为4个属10种4变种,其中夏蜡梅属(Sinocalycan-thus Cheng&S.Y.Chang)特产于中国温带地区,美国 蜡梅属(Calycanthus L.)分布于北美,椅子树属(Idiospermum Blake)分布于澳大利亚[1]。
腊梅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栽培的品种有素心腊梅、虎蹄腊梅、磬口蜡梅、狗牙腊梅和金钟腊梅,其中素心腊梅和磬口蜡梅较为珍贵,颜色鲜艳,香气浓,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2]o本文以研究素心腊梅为主,素心腊梅除了较高的装饰观赏价值外,富含生物碱,具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腊梅花油可治疗烫、烧、晒伤;提取的腊梅精油作为部分化妆品的主要原材料;其花蕾可入药,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的效果[3-5]。
腊梅的繁殖方式主要是播种育苗,但素心腊梅种皮厚实,直接播种发芽率低⑷。
赵振利等[7]采用98%浓硫酸浸泡腊梅种子30min后,发芽率可达到90.67%。
绍金彩等[8]研究表明,低盐胁迫下有助于腊梅种子发芽。
就腊梅绿色播种育苗,缩短发芽时间,本文研究探讨赤霉素、荼乙酸、吲哚乙酸对素心腊梅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为腊梅高效栽培繁育提供基础理论及实践指导。
正确使用农药——萘乙酸萘乙酸简称NAA,对人畜低毒。
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1000-5900mg/kg,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特点是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
可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
适用于谷类作物,增加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千粒重;棉花减少蕾铃脱落,增桃增重,提高质量。
果树促开花,防落果、催熟增产。
瓜果类蔬菜防止落花,形成小籽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等。
萘乙酸除具有一般生长素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促进植物不定根和根的形成,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插扦生根和茄科类生须根。
能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
能提高开化座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
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的作用,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寒、抗旱、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能力。
近年来萘乙酸在果树生产上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对生长调节剂的认识不够,对果农常常造成不良影响,在这里提醒果农在使用该产品时,一定要掌握好的几点注意事项如下(仅供参考):一、注意登记含量与使用方法、时期。
萘乙酸现在有的登记浓度有:0.1%、2.5%、5%、95%、40%、1%、20%、0.03%等,只有20%含量的在苹果树上进行了登记。
使用时期、使用量、使用方法要严格按标签说明进行操作,不可随意而为。
1、萘乙酸难溶于冷水,配制时可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再加水稀释,或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水,然后加碳酸氢钠(小苏打)搅拌直至全部溶解。
2、早熟苹果品种使用疏花、疏果易产生药害。
秋白梨用40mg/L 会引起减产,浓度过高会引起畸形、枯叶、脱落等;无花果用50mg/L以上会引起药害;西瓜、甜瓜用量过高易产生药害。
3、通过食道可引起中毒,可见肝、肾损害,无特效解毒剂,若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送医院就医。
4、虽在插枝生根上效果好,但较高浓度下有抑制地上茎、枝生长的副作用,故应与其他生根剂混用为好。
正确使用农药——萘乙酸在农村,农药是每位农民都熟悉的东西。
使用得当,能保护我们的作物,增加产量。
今天,咱们聊聊一种常用的农药——萘乙酸。
它对植物生长的帮助很大,但用错了可就麻烦了。
1. 萘乙酸的基本知识1.1 萘乙酸是什么萘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简单来说,它可以帮助植物生长得更好。
特别是在促进根系发育、促进果实膨大方面,效果显著。
农民朋友们常常用它来改善土壤状况,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1.2 萘乙酸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延伸,增强植物的生长力。
比如在果树上喷洒,可以让果实长得更大、更甜。
根系的生长也会更强壮,吸收养分的能力提升,作物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
2. 正确使用萘乙酸的方法2.1 使用浓度使用农药,浓度很重要。
萘乙酸的浓度一般在1000-2000毫克/升之间。
太高了,植物会受伤,太低了效果又不明显。
所以,调配时要小心,最好按说明书上的比例来。
一般来说,使用前先用清水稀释,确保溶液均匀。
2.2 使用时间施用的时间也很关键。
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这个时候气温适中,阳光不强,植物的吸收效果最好。
要避开中午高温的时候,那样容易让植物受损。
2.3 喷洒技巧喷洒时要均匀,别漏掉任何一个角落。
喷雾器的选择也很重要,尽量选用可以调节喷头的那种,喷雾细腻更好。
喷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液体集中在某一处,影响效果。
3. 注意事项3.1 安全防护使用萘乙酸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戴上手套和口罩,防止药液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
喷洒后,要及时洗手,避免意外。
3.2 储存方法萘乙酸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确保密封,防止挥发。
过期的农药要按照当地规定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3.3 观察效果施用后,农民要定期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
看是否有病虫害,根系是否健康。
若有问题,及时调整使用方法或浓度,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4. 总结萘乙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就能让我们的作物生长得更好。
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1-Naphthyl acetic acid)用法用量详解1.中文通用名称:1-萘乙酸;α-萘乙酸;α-萘醋酸2.英文通用名称:NAA;1-naphthyl acetic acid;PL-anofix;Calmone;Narusaka3.化学名称:α-萘乙酸4.商品名称:萘乙酸5.理化性质萘乙酸纯品为白色无味晶体,工业品为黄褐色。
熔点130℃,相对分子质量为186.21,沸点285℃。
难溶于水,20℃时水中溶解度240mg/L,溶于热水,易溶于丙酮、乙醚、苯、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见光易变色,遇碱能成盐,盐类能溶于水,常温下贮存稳定。
6.毒性:低毒7.类别:植物生长促进剂8.主要剂型:95%原药、0.03%、1%、5%水剂,20%可溶性粉剂,40%可溶性粉剂(钠)9.功能特点萘乙酸(钠)属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除具有一般生长素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促进植物不定根和根的形成,用于促进种子发根、扦插生根和茄科类作物生须根。
能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的迅速膨大,因此在蔬菜、果树上可作为膨大素使用。
能提高开花坐果率,防止落花落果,具有防落功能。
不仅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枝叶茂盛、植株健壮,还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涝、抗病、抗盐碱、抗逆等能力。
10.使用技术(1)促进不定根和根的形成葡萄扦插前,用100~200mg/L药液浸蘸枝条,可促使枝条生根,发芽快,植株发育健壮。
树木移栽用100~200mg/L药液蘸根后移栽,可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
茶、桑、柞树、水杉等用10~15mg/L药液浸插扦枝基部24小时,可促进生根。
(2)促进果实和块根块茎迅速膨大甘薯捆齐薯秧,用10~20mg/L药液浸基部1寸深,6h后插秧;或用80~100mg/L 药液沾秧1寸3s,立即插载;可提高成活率,膨大薯块,增加产量。
萝卜、白菜用15~30mg/L药液浸种12h,捞出用清水冲洗1~2遍,干后播种,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
萘乙酸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4-05-04 发布:
2013年3期目录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德化县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浅析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对主要粮食
作…
•三台县棉花种植面积锐减与气象条件
相…
•焉耆县春季终霜的气候特征分析
•德庆贡柑产销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提高个性化的气象服务水平
•浅议气象预报通知短信
•朔州市朔城区种植胡麻的气候条件分析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学分析与思考
•浅谈台风天气对茶叶种植的利与弊
•玉树州设施农业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调
研…
•农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工程
•对普定县猫洞乡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
化…
•运用农业物联网技术促进农村信息化
建…
•浅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
题…
韩城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摘要: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黄瓜种子,从中筛选出适合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浓度,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为如何节约种子和缩短育苗周期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极低浓度的NAA(10-10~10-8mg·L-1)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使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指标增加;中高浓度(10-6~10-2mg·L-1)的NAA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中国论文网/1/view-5014482.htm
关键词:黄瓜种子;萘乙酸;发芽率;叶绿素;根系活力
中图分类号:S682.19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黄瓜(Cucumis sativus L.),也称胡瓜、青瓜,为葫芦科黄瓜属攀援草本植物。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
其果实有清热止渴、利水消肿、清火解毒的功
效。
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通过提高种子中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完整性来促进种子萌发。
为此,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黄瓜种子,从中筛选出适合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浓度,从而提高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为如何节约种子和缩短育苗周期提供理论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实验以市售黄瓜种子为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状况测定
随机选取饱满黄瓜种子120粒,用50~55℃温开水烫种消毒10min,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防烫伤,再放入40℃恒温条件下浸泡6 h,为保证温度均匀,浸泡过程中要不断搅拌。
浸泡完成后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备用。
取6套洁净干燥的培养皿,放入与皿底等大的纱布,各皿中放入20粒种子,其中一组用10mL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标记为1号,2~6号为处理组,分别用10mL浓度为10-2、10-4、10-6、10-8、10-10mg·L-1的NAA处理,以上每组重复3次。
将各皿放于23℃±1 ℃的恒温箱中培养,每天定时给种子通风换气15min,并补充水分或NAA溶液,保持纱布湿润,发现发霉种子及时去除,以免污染其他种子。
于处理第10天测定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状况指标及生理指标。
2.2.2 生理指标的测定
测定叶绿素的总量和根系活力[1-2]。
3 结果
3.1 NAA对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3.1.1 NAA对发芽率的影响
3.1.2 NAA对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由图1可以得出,NAA在浓度为10-10~10-8mg·L-1时,根长高于对照组,其中最大值出现在10-10 mg·L-1NAA处理组,为2.76cm;仅在10-10 mg·L-1NAA处理组苗长高于对照组,为3.97cm,其余各组均小于对照组;除在10-8mg·L-1NAA处理组中侧根数量为8.67条大于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值均小于对照组。
3.2 NAA对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3.2.1 NAA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只有在10-10mg·L-1NAA处理中叶绿素总量较对照组略有提高,其余各处理组叶绿素总量均下降,且NAA浓度越高,叶绿素总量越少。
3.2.2 NAA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从表2还可以看出,NAA在10-10~10-2 mg·L-1范围内,根系活力随着NAA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升高而后下降的趋势;当NAA浓度为10-8mg·L-1时,幼苗根系活力达最大值,为1511.64μg·g-1·h-1;在NAA浓度到为10-6 和10-10mg·L-1时,根系活力比对照组略有下降。
4 讨论与结论
综合看来,极低浓度的NAA(10-10~10-8mg·L-1)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发芽率、根长、侧根数、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中高浓度(10-6~10-2mg·L-1)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这与NAA可提高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3],提高亚麻种子的发芽指数[4],促进山茱萸和洋桔梗种子萌发[5-6]的研究结果一致。
所以用NAA浸种可以作为一项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学调控手段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