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的转化
- 格式:doc
- 大小:314.29 KB
- 文档页数:8
不同价态硫的转化和粗盐提纯一、不同价态硫的转化1. 硫的氧化硫的氧化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式为S + O2 → SO2;二是二氧化硫进一步氧化成为三氧化硫,反应式为2SO2 + O2 → 2SO3。
2. 硫的还原硫的还原是指将高价态的硫还原成为低价态,其中硫的还原有多种方法,例如硫酸亚铁还原法、锌粉还原法、氢还原法等。
以锌粉还原法为例,反应式如下:S8 + 8Zn → 8ZnS。
3. 硫的生成硫的生成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加热硫化铜来制备,反应式为CuS + 2H2SO4 → CuSO4 + 2H2O + SO2↑ + S↓;二是通过硫化氢与空气反应制备,反应式为2H2S + 3O2 → 2H2O + 2SO2↑ + S↓。
二、粗盐提纯1.粗盐的性质粗盐是指含有多种无机盐类的海盐,其中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粗盐的颜色常呈黄褐色,溶于水时会出现悬浮液。
2.粗盐的提纯方法(1)盐酸提纯法将粗盐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制成过滤浆,过滤后得到含氯化钠较高、杂质较少的盐酸提纯盐。
反应式为NaCl + HCl → NaCl·HCl。
(2)碳酸钠提纯法将粗盐与碳酸钠反应后,制成过滤浆,过滤后得到含氯化钠较高、杂质较少的碳酸钠提纯盐。
反应式为NaCl + Na2CO3 → 2NaCl + CO2↑。
(3)阴离子交换法将粗盐溶于水后,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作用,将杂质离子去除,然后再使用氨基硅烷处理,得到颗粒较小、纯度较高的盐。
3.盐的用途盐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用途,例如作为食品中的调味料、防腐剂等,也可作为肥料、化工原料等。
硫的转化自然界中硫元素的转化起始于火山喷发产生的H2S、S、SO2、SO3,然后再变为H2SO3、H2SO4。
实验室里汲及到S、H2S、SO2、SO3、H2SO3、H2SO4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
含硫物质的燃烧,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酸雨,工业上常采用钙基固硫法防治酸雨。
【重点难点】重点:硫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酸雨的形成及防治。
难点:从化合价角度分析硫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知识讲解】一、自然界中的硫硫元素是一种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但也有硫单质存在。
自然界中存在着含硫元素物质间的转化。
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自然界中的硫单质主要存在于火山表面,火山喷发是自然界硫元素转化的重要途径。
2、认识硫单质。
实验1:取少量硫粉,观察其颜色、状态,然后把一部分硫粉放到燃烧匙中加热,观察现象;一部分各取少许分别加入到盛水、酒精、CS2的三支试管中。
现象:硫粉为淡黄色固体粉末。
放到燃烧匙中的硫粉,加热时很快熔化(说明熔点低),一会儿又开始燃烧,出现淡蓝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硫有可燃性)。
另一部分加入到水中的不溶解,在酒精中的少量溶解,在CS2中的全部溶解。
性质1:硫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固体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性质2:硫具有可燃性:S+O2SO2在空气中硫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成的都是SO2,该反应中,S表现出还原性。
S是否有氧化性呢?实验2:把研细的硫粉、铁粉混合均匀,放在石棉网上,把粉末堆成“FeS”字样,然后把用火加热的玻璃棒触及粉末的一端,粉末呈红热状态后,可移开玻璃棒。
现象:粉末从玻璃棒加热的一端开始逐渐反应,发出红光,一个清晰的“FeS”形成。
分析:Fe与S剧烈反应,发出红光,说明反应放热。
开始用玻璃棒预热,说明反应发生需要加热。
玻璃棒移去后,反应仍在发生,也说明该反应放热。
性质3:硫的氧化性:Fe+S FeS注意:Fe与S反应时生成亚铁化合物,但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说明硫元素的氧化性已较弱,只能把变价元素氧化为低价,类似如Cu与S的反应:2Cu+S Cu2S硫也能把其它金属氧化:2Na+S Na2S2Al+3S Al2S3硫的氧化性还表现在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例如:硫与H2化合,H2+S H2S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制火药”,其中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为硫磺、硝石(KNO3)、木炭,反应中S和KNO3为氧化剂,C为还原剂。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高一化学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二.教学目的1、掌握硫单质的性质和用途2、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3、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4、理解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防护措施三.教学重点、难点二氧化硫及浓硫酸的性质四.知识分析〔一〕自然界中的硫1、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1〕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火山口附近有硫单质存在,其余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于海洋、大气、地壳及动植物体内。
〔2〕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火山喷发时,部分硫转化为硫化氢气体,部分硫转化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易被氧化为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溶于水,分别生成亚硫酸和硫酸,一些微生物又继续将酸转化为硫或者者硫化氢。
此外,火山喷发时还有部分硫与含有铁、砷、汞等元素的物质反响,形成矿物,而暴露于地面的多种含硫矿物,受氧气和水蒸气作用又生成新的物质,如石膏、硝等。
2、认识硫单质〔1〕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认识和探究硫的物理性质通常硫是一种黄色或者者淡黄色的固体,很脆,易研成粉末。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点和沸点较低。
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斜方硫和单斜硫。
〔2〕化学性质: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有-2、0、+2、+4、+6,硫单质0价,居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
①氧化性与金属:Fe+S∆FeS2Cu+S∆Cu2S2Na+S=Na2S(研磨)Hg+S∆HgS与非金属:H2+S∆H2S2S+C∆CS2黑火药的爆炸:S+2KNO3+3C 点燃K2S+3CO2↑+N2↑说明:比较硫与氯气分别与变价金属如铁、铜的反响可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
②复原性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剧烈,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物都是二氧化硫。
S+O2点燃SO2考虑:以下反响表现了硫的什么性质:3S+6NaOH △2Na2S+Na2SO3+3H2O结合硫的其他性质分析,假设洗去沾在试管壁上的硫,用什么方法?〔解答:此反响表现了硫的氧化性和复原性;可以用CS2洗涤或者者用热碱液洗涤。
硫的转化知识点总结硫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它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包括单质硫、硫化物、元素硫和硫酸盐等。
硫的转化过程在很多工业和生物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硫的转化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硫的氧化反应硫的氧化反应是指硫与氧气发生反应,以形成硫气体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当化学能量充足时,硫就会与氧气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硫的氧化反应有以下几种类型:1. 单质硫与氧气反应。
单质硫与氧气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硫的氧化反应。
在该反应中,单质硫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以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反应式如下:S + O2 → SO22. 硫化物与氧气反应。
硫化物与氧气反应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燃烧过程中的硫的氧化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硫化物会与氧气反应,以生成硫酸盐。
反应式如下:M2S + 3O2 → 2MO43. 元素硫与氧气反应。
元素硫与氧气反应是一种在大气中发生的氧化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元素硫会与氧气发生反应,以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反应式如下:S8 + 8O2 → 8SO2二、硫酸盐还原反应硫酸盐还原反应是指硫酸盐物质通过与还原剂反应而被还原成硫元素,硫化物或二氧化硫。
其中还原剂能够给予电子而被氧化。
硫酸盐还原反应在生物化学和一些工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1. 硫酸盐还原为硫元素。
硫酸盐还原为硫元素是指硫酸盐物质通过还原反应而被还原成硫元素。
在这种反应中,硫酸盐物质会与还原剂反应,以生成硫元素。
反应式如下:MOS4 + 8e- + 10H+ → MS8 + 4H2O2. 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
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是指硫酸盐物质通过还原反应而被还原成硫化物。
在这种反应中,硫酸盐物质会与还原剂反应,以生成硫化物。
反应式如下:MOS4 + 4H+ + 4e- → MS2 + 2H2O三、硫化反应硫化反应是指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硫化物的过程。
硫化反应通常发生在高温下,可以采用很多方法进行。
硫化反应在制备硫化物化合物和陶瓷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实验室硫的转化在化学的世界里,硫元素的转化是一个充满趣味和奥秘的领域。
在实验室中,我们能够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清晰地观察和研究硫的各种转化过程,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化学原理,还能为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硫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其单质在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比如常见的硫磺。
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会从最基本的硫单质开始,去探索它的转化之旅。
当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它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这是一个典型的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 + O₂= SO₂。
这个反应会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中我们能明显闻到这种特殊的气味。
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氧化硫继续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三氧化硫。
这一反应需要催化剂的参与,通常使用的是五氧化二钒。
反应式为:2SO₂+ O₂⇌ 2SO₃。
三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与水反应会生成硫酸,这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实验室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还原反应将含硫化合物中的硫转化为硫单质。
例如,让硫化氢气体通过一些氧化剂,如氯气或高锰酸钾溶液,硫化氢中的硫元素会被氧化为硫单质沉淀下来。
除了这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硫还能参与一些酸碱反应。
比如,硫单质可以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
这一反应体现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多样性。
在研究硫的转化过程中,实验装置的选择和操作的规范性至关重要。
以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实验为例,我们需要使用集气瓶收集生成的气体,并在瓶中预留一定量的空气以保证硫能够充分燃烧。
同时,为了防止二氧化硫气体泄漏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实验装置需要连接尾气处理装置,通常会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
对于反应条件的控制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比如,在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中,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选择都会对反应的速率和转化率产生影响。
通过调节这些条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
第三节硫的转化一.基本内容梳理1.硫单质俗称,它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等,它溶于水,溶于酒精,溶于CS2,熔点和沸点不高。
2. 硫单质既有性,又有性。
硫单质与金属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生成黑色的(填名称)体现了硫单质的性。
硫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火焰呈色,生成二氧化硫,体现了硫单质的性。
硫的氧化性比氧气和氯气的。
另外,硫蒸气与红热的铜丝反应与铁相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也可被热的浓氢氧化钾溶液溶解生成硫化钾、亚硫酸钾,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二氧化硫是一种色气味的毒气体,易溶于水且生成,说明二氧化硫是一种氧化物。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退色,说明它具有,利用这一性质可鉴别SO2和CO2气体。
由于SO2中硫元素的价态为+4,所以SO2既有,又有。
4.实验室中要实现S4+→S6+、S4+→S0的转化,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分别选择氯水、氧气、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和,。
这三个反应分别体现了SO2具有性和性。
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固体和较浓的硫酸反应制备少量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纯硫酸是一种色状的液体,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沸点是338℃。
浓硫酸是一种难性的强酸,易溶于水,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应。
浓硫酸的三大特性是性、性、性。
浓硫酸做干燥剂是利用了它的性,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体现了它的性。
6.在实验室中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常常先将溶液用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干扰。
再加入溶液,如果出现色沉淀,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浓硫酸与金属铜、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这两个反应都体现了浓硫酸的性。
7. 石膏的化学式是,将石膏加热到150℃-170℃,石膏失去所含的大部分结晶水而变成熟石膏(填化学式);硫酸钡用做钡餐透视,是因为它非常稳定A基础巩固1.Cl2和SO2 都具有漂白作用,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不同价态硫物质的转化硫是一种在地球化学循环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在地球的表层及其下方的许多地质过程中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硫化合物是许多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大气中的存在也对气候和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下,硫可能会以多种不同价态的形式存在,并且在不同环境下也会发生转化。
一、硫的价态及其转化硫通常呈现2-、4+、6+及高于6+的多价态,各种价态之间可相互转化。
硫的还原和氧化状态之间的转化,是许多地质和环境过程的关键步骤,比如在大气和水体中,SO2(2-)氧化为SO4(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反应;在地下水的污染过程中,S(6+)还原为S(2-)则产生了具有毒性的硫化氢。
硫的化学反应形成了广泛的硫化合物,比如二硫化物、硫脲、含硫氨基酸等。
在许多地质条件下,硫还可通过细菌的代谢过程,转化为各种有机硫化合物。
二、硫的转化及其影响1.大气中的硫循环在大气中,硫的主要来源为火山喷发、煤燃烧等自然和人为因素。
硫在大气中还可通过光化学和氧化还原过程发生各种转化反应。
例如,SO2会与大气中的OH、HO2和O3等自由基发生反应,从而形成SO4(2-)并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雾。
这种硫酸雾可以吸附在许多大气颗粒上,形成硫酸盐,从而在大气中形成云层。
硫的这种转化将会直接影响大气的组成,进而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农业生产。
2.水体中的硫循环在水体中,硫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SO4(2-)、S2-、S4O6(2-)等。
硫的还原和氧化状态之间的转化,是水体中硫循环的关键过程,其对于水生生物成功生长和繁殖非常重要。
一些细菌还可以利用硫的氧化还原过程,从而形成特定的生态系统。
3.地下水中的硫化物在地下水中,硫化物是许多污染物的重要源之一,其来源包括工业、城市排水、动植物尸体等。
硫化物可以通过许多细菌代谢转化为S、SO4(2-)等,而这种硫的转化过程,将会影响地下水中的营养物循环以及其他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系统。
综上所述,硫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多种不同价态,并且随着时间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还会发生转化。
硫的转化教案教案标题:硫的转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硫的性质和常见的化合物。
2. 掌握硫的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硫的性质和常见的化合物。
2. 硫的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硫的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硫粉、石蜡、氢气、铜片、盖玻片、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等。
2. 教学资料:硫的性质和常见的化合物的介绍、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关于硫的基本知识,例如硫的性质和化合物。
2. 提问:硫在自然界中存在哪些形式?硫的化合物有哪些常见的例子?知识讲解:1. 通过讲解和示意图,介绍硫的转化过程,包括硫的燃烧、硫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2. 说明硫的转化过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例如硫磺的制取、硫酸的生产等。
实验操作:1. 实验1:硫的燃烧a. 将一小块硫粉放在铜片上,点燃硫粉。
b. 观察并记录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
c.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硫的燃烧反应。
2. 实验2:硫的氧化反应a. 取一小块硫粉,加热至较高温度。
b. 将加热后的硫粉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氧气。
c.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
d.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硫的氧化反应。
3. 实验3:硫的还原反应a. 取一小块硫粉,加热至较高温度。
b. 将加热后的硫粉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气。
c.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
d.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硫的还原反应。
实验总结: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硫的燃烧、氧化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2. 学生分析实验中的观察结果,讨论硫的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和能量变化。
拓展应用:1. 学生自主设计一个与硫的转化相关的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展示。
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实验设计和结果,进行课堂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硫的转化过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例如环境保护、能源等。
火山喷发中硫的转化
火山喷发中,硫的主要转化是硫的氧化反应和硫的化学反应。
一方面,在火山口喷发的岩浆中含有硫化物,如硫化氢
(H2S)、二硫化碳(CS2)等,这些硫化物会受到火山口高
温和火山气体中氧气(O2)的氧化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硫
(SO2):
2H2S + 3O2 → 2SO2 + 2H2O
CS2 + 3O2 → CO2 + 2SO2
另一方面,喷发的硫化物也可能与大气中的水蒸气(H2O)反应,形成硫酸:
H2S + 2H2O → H2SO4
硫酸的形成会使火山喷发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气溶胶,这些气溶胶能够随着火山喷发的气流传播到较高的大气层,并在大气中进行各种化学反应。
其中,硫酸气溶胶与大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形成硫酸雾和硫酸降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酸雨现象。
总之,在火山喷发中,硫的转化主要包括硫化物的氧化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以及硫酸的进一步转化生成硫酸雾和硫酸降水。
这些化学反应不仅会直接影响火山喷发区域的环境和生态系统,还可能通过硫酸气溶胶的传播而对全球气候和大气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知识点硫的转化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了解硫的转化过程和相关的反应机制,对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环境保护和工业应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介绍硫的转化知识点:硫的氧化反应、硫的还原反应和硫的构成物。
一、硫的氧化反应硫的氧化反应是指硫和氧气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硫的氧化态有+2和+6,表示硫的电荷状态。
硫在氧气中可以氧化为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
1. 二氧化硫的制备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二氧化硫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 硫与氧气的直接反应:硫与氧气在高温下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 金银催化剂催化反应:硫与氧气在金银催化剂的作用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c. 硫化氢的氧化: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硫与氧气继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d. 金属硫酸盐的热分解:金属硫酸盐在高温下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硫。
2. 三氧化硫的制备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固体,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三氧化硫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二氧化硫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生成三氧化硫。
b. 金属硫酸盐的热分解:金属硫酸盐在高温下热分解生成三氧化硫。
c. 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反应: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和水。
二、硫的还原反应硫的还原反应是指硫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还原为较低的氧化态。
硫的还原态主要有-2和-1。
1. 硫化物的氧化性还原反应硫化物是含硫化合物,常见的有硫化氢(H2S)、二硫化碳(CS2)等。
硫化物的氧化性还原反应是指硫化物与氧气或氧化剂反应,其中硫化氢是最常见的硫化物。
2. 酸性介质中的硫化反应在酸性介质中,硫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
三、硫的构成物硫的构成物包括硫酸和硫酸盐。
1. 硫酸的性质和制备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硫酸的制备常用的方法是硫的氧化反应,即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后再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硫的转化技巧
硫的转化技巧包括以下几种:
1. 硫的高温转化:硫在高温下可以转化为二氧化硫(SO2)或者氧化硫酸(SO3)。
这种转化可以通过加热硫元素或者硫化合物来实现,常用的方法包括燃烧、加热反应等。
2. 硫的氧化还原反应:硫可以与许多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硫化物。
例如,硫和铜反应可以得到硫化铜(CuS),硫和铁反应可以得到硫化铁(FeS)等。
3. 硫的酸碱中和反应:硫酸(H2SO4)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钠(Na2SO4)和水。
4. 硫的配位化学反应:硫可以形成配位键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配合物。
例如,硫可以与铁离子形成六配位的铁硫络合物,如黄铁矿(FeS2)。
5. 硫化反应:硫可以与氢气发生硫化反应,生成硫化氢(H2S)。
这可以通过加热硫元素和氢气来实现。
这些转化技巧可以应用于化学合成、工业生产、环境处理等领域,广泛用于制备化合物、控制化学反应、研究硫的性质和应用等。
硫的转化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1、硫(1)物理性质:硫为 固体; 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 个电子,较易 电子,表现较强的 。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把金属氧化成低价态,如Na 、Al 、Fe 、Cu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 (制取Al 2S 3的唯一途径) ( 色) ( 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O 2、H 2)、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S + HNO 3(浓)= S + H 2SO 4(浓)= S + NaOH =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2、硫的氢化物①硫化氢——H 2S 是无色、有 气味的有毒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A .可燃性:当22/O S H n n ≥2/1时, (H 2S 过量) 当22/O S H n n ≤2/3时, (O 2过量)当23222<<O S H n n 时,两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完,而产物既有硫又有SO 2B .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Cl 2、Br 2、I 2、Fe 3+、HNO 3、浓H 2SO 4、KMnO 4等均可将H 2S 氧化。
C .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③H2S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电离方程式氢硫酸在空气中放置变浑浊,方程式④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FeS+2H+===Fe2++H2S↑(稀HCl 、稀H2SO4)不用浓硫酸、浓盐酸制H2S的原因浓H2SO4有强氧化性,能氧化H2S;浓盐酸有挥发性,使产生的H2S气体中混有HCl气体。
⑤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的金属硫化物有CuS(黑)、Ag2S(黑)、PbS(黑)它们可溶于浓硝酸。
所以CuSO4、Pb (NO3)2可以与H2S反应生成沉淀:Pb(NO3)2+H2S===PbS↓+2HNO3。
⑥检验:用湿润的Pb(CH3COO)2试纸检验H2S:Pb(CH3COO)2+H2S===PbS↓+2 CH3COOH;除杂:用CuSO4溶液除去H2S:CuSO4+H2S===CuS↓+H2SO43、硫的氧化物(1)二氧化硫:①SO2是色而有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容易液化,溶于水。
②SO2是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中强酸。
③SO2有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见上)均可与SO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如:(与氯水反应)与氧气反应与卤素X2 ( Cl2、Br2、I2)反应④SO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H2S + SO2 =⑤SO2具有漂白性,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还原反应)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足量NaOH反应:可用于SO2与少量NaOH反应:与足量Ca(OH)2反应:与少量Ca(OH)2反应:⑦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如“钙基固硫” SO2+ CaO===⑧实验室制法:Na2SO3 + H2SO4(浓) =或Cu + 2H2SO4(浓) =⑨SO2鉴别:SO2气体能使,加热时又恢复红色。
⑩SO32-、S2-检验(加稀盐酸或稀H2SO4产生SO2、H2S)离子方程式为、弱酸根离子一般应用强酸(HCl、H2SO4)检验。
⑾亚硫酸盐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变质的原因写出Na2SO3与HCl、O2、SO2、Ba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三氧化硫:SO3在标况下不是气体,是固体,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
它是的酸酐,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
气态:具有强刺激性臭味有毒气体。
SO3与NaOH反应:(3)比较SO2与CO2、SO3(4)酸雨的形成和防治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
主要涉及反应:2SO2+O2=2SO3、SO3+H2O=H2SO4;液相反应: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总反应:。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为:、在含硫矿物燃料中加生石灰,及时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SO2,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其反应方程式为:SO 2+CaO=CaSO 3,2CaSO 3+O 2=2CaSO 4;也可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液或石灰石在烟气吸收塔内循环,吸收烟气中的SO 2,其反应方程式为:SO 2+Ca(OH)2=CaSO 3+H 2O ,SO 2+CaCO 3=CaSO 3+CO 2,2CaSO 3+O 2=2CaSO 4。
在冶金工业的烟道废气中,常混有大量的SO 2和CO ,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在773K和催化剂(铝矾土)的作用下,使二者反应可收回大量的硫黄,其反应原理为:SO 2+2CO==S+CO 24、硫酸(1)稀H 2SO 4具有酸的一般通性 (2)浓硫酸的一般性质:高沸点的二元强酸。
此外还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特性,其强氧化性体现在H 2SO 4分子中的+6价S 上。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 ,由此可知,金属与浓硫酸反应一般需 ,金属被氧化为 ,浓硫酸一般还原为 ,不产生 ,被还原的硫酸占反应硫酸的 。
②C 与热的浓硫酸反应方程式 ,非金属被氧化成 ③浓硫酸常温下使 钝化。
(3)浓H 2SO 4和稀H 2SO 4的比较(4)SO 42—的鉴定(干扰离子可能有:CO32-、SO 32-、SiO 32-、Ag +、PO 43-等):待测液澄清液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离子)(5)硫酸的用途:制过磷酸钙、硫酸铵、硫酸铜、硫酸亚铁、医药、炸药,用于铅蓄电池,作干燥剂、制挥发性酸、作脱水剂和催化剂等。
三、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3Na SO 422322SO 4O ,燃烧2O 22H 2O2考点一:硫例1.将4.8 g硫与0.2 mol O2充分反应后的气体总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拓展变式练习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淡黄色易溶于酒精的固体B.硫单质俗称硫黄C.硫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D.一些动、植物体内也含有硫元素2.洗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黄,可选用的方法是()A.加水洗涤B.通氧气加热C.加热试管使硫熔化D.用CS2洗涤3..下列有关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B.硫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相同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D.硫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4.实验室常用热的NaOH溶液洗去试管壁上沾有的硫黄,其反应如下:6NaOH+3S===2Na2S+Na2SO3+3H2O,此反应中硫表现的性质是()A.氧化性B.还原性C.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D.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5.关于硫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B.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炭、硫要用到二硫化碳、水以及过滤操作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均作为氧化剂D.1.6 g硫与6.4 g铜反应能得到12.0 g纯净硫化物考点三:硫酸及其性质例1.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H2SO4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1。
则生成的气体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A.1:2B.2:1C.1:4D.4:1拓展变式练习1.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状况下能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SO2、H2S、Cl2B.NO、O2、HBrC .SO 2、CO 2、O 2D .HCl 、HBr 、HI 2.下列反应中,浓H 2SO 4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①2NaCl(固)+H 2SO 4(浓)=====△Na 2SO 4+2HCl↑ ②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③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④2FeO +4H 2SO 4(浓)=====△Fe 2(SO 4)3+SO 2↑+4H 2O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D .③④ 3.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 .与铜片反应B .与石蕊溶液反应C .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D .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4.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 .盐酸具有挥发性D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5.根据下列化学反应和事实,说明反应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将表示性质的选项的字母填在各小题的横线上。
A .不挥发性B .酸性C .吸水性D .脱水性E .强氧化性F .强酸性 (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__________;(2)蔗糖中加浓H 2SO 4产生“黑面包”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NaCl +H 2SO 4(浓)=====△Na 2SO 4+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n +H 2SO 4(稀)===ZnSO 4+H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 2SO 3+H 2SO 4(稀)===Na 2SO 4+SO 2↑+H 2O________________;(6)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C +2H 2SO 4(浓)=====△2SO 2↑+2H 2O +CO 2↑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与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作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3.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 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 ,测得溶液的pH =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气体A 为SO 2和H 2的混合物 B .反应中共消耗Zn 97.5 g C .气体A 中SO 2和H 2的体积比为4∶1 D .反应中共转移3 mol 电子 4.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 2和CO 2气体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 ②H 2S 溶液 ③酸性KMnO 4溶液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除①以外 D .全部 5.向5 mL 18 mol·L-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0.09 mol 的硫酸被还原B .有0.045 mol 的硫酸被还原C .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D .消耗铜的质量一定小于2.88 g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 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 2具有漂白性B .SO 2和Cl 2都有漂白作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作用C .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具有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还原反应D .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