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生物高考 高考生物 培优 专题26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试题部分)
- 格式:docx
- 大小:835.32 KB
- 文档页数:11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专题十九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DNA 和蛋白质技术)高考预测本专题主要介绍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大分子物质提取的技术。
这一专题的内容在旧教材中曾有部分涉及,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则是初次出现。
因此在当前高考贴近生活的形势下,本专题的内容也会成为出题的一个选择点,但是作为选修内容,相信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这在近两年的高考题目中也可以体现出来。
知识体系考点归纳突破愈伤组织及其形成愈伤组织(callus)原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
它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可起源于植物体任何器官内各种组织的活细胞。
在植物体的创伤部分,愈伤组织可帮助伤口愈合;在嫁接中,可促使砧木与接穗愈合,并由新生的维管组织使砧木和接穗沟通;在扦插中,从伤口愈伤组织可分化出不定根或不定芽,进而形成完整植株。
在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离体培养时,条件适宜也可以长出愈伤组织。
其发生过程是:外植体中的活细胞经诱导,恢复其潜在的全能性,转变为分生细胞,继而其衍生的细胞分化为薄壁组织而形成愈伤组织。
从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离体培养所产生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可进一步诱导器官再生或胚状体而形成植株。
在单倍体育种中,也可由花粉产生的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成单倍体植株。
甚至可由原生质体培养诱导植株或器官再生。
故愈伤组织的概念已不局限于植物体创伤部分的新生组织了。
在植物的组织培养中,从一块外植体形成典型的愈伤组织,大致要经历三个时期:启动期、分裂期和形成期。
启动期指细胞准备进行分裂的时期。
外源植物生长激素对诱导细胞开始分裂效果很好,常用的有萘乙酸、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等。
通常使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在1∶1来诱导植物材料愈伤组织的形成,如6-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6-苄基腺嘌呤的简称,IBA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吲哚丁酸的简称。
高二生物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试题1.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B.固定化酵母细胞分解葡萄糖速度要比酵母细胞慢C.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杂质D.制作果醋时,为保证醋酸菌的生长,不能向发酵装置补充氧气【答案】D【解析】腐乳制作时,盐的作用是析出豆腐块内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菌生长,故A正确;固定化酵母菌的优点是成本低和操作更容易,但因其与反应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导致反应效果下降,故B正确;透析袋是半透膜,分子小的杂质可以通过透析袋,而大分子血红蛋白留在袋内,故C正确;制作果醋所用到的醋酸菌为好氧性细菌,故为保证其生长,必须向发酵装置中不断补充氧气,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发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是离体植物组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形成丛芽,丛芽生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下列的条件是 ()①消毒灭菌②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③适宜的温度④充足的光照⑤充足的养料A.①③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⑤【答案】D【解析】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该阶段要进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脱分化,这就必须要有适宜的养料和一定浓度激素,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这样,才能保证细胞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形成愈伤组织必须是在无菌条件下,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培养产生出的细胞是正常细胞,否则培养基内将长出许多杂菌,与离体细胞争夺营养与生存空间,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由于此阶段形成的是愈伤组织,并没有形成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因此不需要光照;D项正确。
【考大纲求】1.从生物资猜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2.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3.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4.植物的组织培养5.蛋白质的提取和分别6.PCR 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高考散布】注:①直方图横轴代表高考考点②直方图纵轴代表 5 年高考汇总分值【命题剖析】1.高考对本部分知识的考察许多,从生物资猜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植物的组织培养、蛋白质的提取和分别是高考的常考点,此中每个考点的考察体现按年轮考的特色,固然要求对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能综合运用,但高考题仍是以简单的记忆性内容为主。
2.依照早年高考的特色,估计考察从生物资猜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的可能性较大。
【试题展望】一、选择题(共10 小题)1.(2013 ·南通联考 ) 多聚酶链式反响(PCR技术 ) 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长等几步反响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快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右图所示。
以下对于PCR技术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 1 -A. 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许DNA制备大批 DNA的技术B.反响中新合成的DNA又能够作为下一轮反响的模板C. 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D.应用 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能够检测基因突变【分析】PCR技术是人工合成DNA的方法,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核糖核苷酸。
【答案】 C2.(2012 ·金考打破卷) 下表是植物组织培养时,有关激素的使用状况及实验结果。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激素使用状况实验结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有益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素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细胞既分裂也分化素同时使用,且比率适中促使愈伤组织的形成有益于根的分化、克制芽的形同时使用,且生长素用量较高成同时使用,且细胞分裂素用量较有益于芽的分化、克制根的形高成A.从表中信息可知,不一样激素的使用次序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B.从表中信息可知,不一样激素用量比率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C.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D.在生长素存在的状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体现减弱趋向【分析】如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则有益于细胞的分裂,但细胞不分化,表示在生长素存在的状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体现增强趋向, D 错误。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锁定特训复习点: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1.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时,不同的有机物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所采用的提取方法也不同。
分析下列关于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取而成的。
可以清热解毒,清洁皮肤。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提取薰衣草精油的实验流程:图中的A表示________过程,在此过程中,影响薰衣草精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B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提取柠檬精油时,常采用________法而不用上述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胡萝卜素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采用萃取法提取,萃取装置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萃取时选择的有机溶剂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三点即可)。
(4)如图1所示为将提取的胡萝卜素样品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的结果,从图1中分析可知,层析带________(填“Ⅰ”“Ⅱ”或“Ⅲ”)对应β-胡萝卜素。
出现样品2的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操作过程中________(填编号,多选)。
①萃取温度高,时间长②干燥温度高,时间长③未经浓缩蒸馏(5)茶油是从油茶籽中提取出来的,相关流程如图2所示:图2中的A应为________,和橘皮精油一样,在提取之前需用________浸泡,以防止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2.漆树种子中的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溶剂)可开发为食用油或转化为生物柴油。
目前常用萃取法萃取漆树种子油脂,其过程为:漆树种子→粉碎→加溶剂→水浴加热→溶剂不断回流提取→蒸发溶剂→收集油脂。
回答下列问题:(1)粉碎漆树种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试题1.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温度保持在15~18℃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C.加盐腌制的时间大约8d以后,豆腐因水分大量被析出而变软D.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答案】C【解析】加盐腌制的时间大约8d以后,豆腐因水分大量被析出而变硬, 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2.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注射器直接在滤纸基线的A、B、C、D点上连续点样B.点样应快速细致,在基线上形成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点C.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丙酮和酒精的混合液D.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放在装有层析液的普通烧杯中【答案】B【解析】用最细的注射器针头分别吸取0.1—0.4mL溶解在石油醚中的标准样品和提取样品,在A、D和B、C点上点样,A错误;由于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滤纸对各种色素的吸附力也不同,色素才得以分离,点样过程中,应快速细致,形成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点,B正确;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C错误;将滤纸卷成圆筒状,置于装有1cm深的石油醚的密封玻璃瓶中,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
3.回答下列有关葡萄酒的酿制过程的问题:(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获得葡萄酒。
(2)酒精发酵时,____℃左右是酵母菌最适温度;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___ ℃。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生成,可以用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其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成___ ____。
(4)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试题1.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问题:(1)DNA粗提取的实验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 mol/L的NaCl溶液中的最低;鉴定DNA所用的试剂是,沸水浴加热呈色;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蒸馏水,第一次目的是使成熟的鸡血红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目的是。
(2)PCR技术的中文全称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添加引物,它的化学本质是。
反应过程中控制不同温度的意义是不同的: 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50℃左右时,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72℃左右时延伸,Taq DNA聚合酶有最大活性,使DNA新链沿着方向延伸。
(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中,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前者的原理是,后者的原理是,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答案】(1)0.14 二苯胺蓝除去溶于酒精的蛋白质稀释NaCl溶液(2)多聚酶链式反应 DNA或RNA 变性复制5′端向3′端(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2分)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的不同(2分)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解析】(1)DNA粗提取的实验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的最低;鉴定DNA所用的试剂是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呈蓝色;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除去溶于酒精的蛋白质;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蒸馏水,第一次目的是使成熟的鸡血红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目的是稀释NaCl溶液。
(2)PCR技术的中文全称是多聚酶链式反应,引物其实是一段核苷酸序列,它的本质是DNA或RNA,反应过程中控制不同温度的意义是不同的: 90℃以上时变性,50℃左右时复制,72℃左右时延伸,Taq DNA聚合酶有最大活性,使DNA新链沿着5′端向3′端方向延伸。
高三生物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试题1.下列有关传统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比较正确的是A.果酒、腐乳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答案】AC【解析】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腐乳发酵的微生物是毛霉,为真核生物,果醋发酵的微生物为醋酸菌,为原核生物,故A正确;果酒制成后转移至较高温度的环境中,还需要通入氧气,才可以制作果醋,故B错误;果酒发酵在无氧条件下进行,而果醋和腐乳都需要有氧条件,故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利用的是微生物的胞内酶,腐乳利用的是微生物的是胞外酶(主要是毛霉分泌的蛋白酶),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植物的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
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无病毒植株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方面。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和培养基的组成。
利用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一般来说,在期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
为了选择该期的花药,通常选择的花蕾。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有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色。
(2)若要进行兰花无病毒植株的培育,从外植体到无病毒植株试管苗,要人为控制细胞和过程。
(3)进行组织培养需配制MS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常需要添加、等激素。
欲利于根的分化,植物激素的用量比例应为。
(4)在花药培养中,特别是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花粉植株,___________的数目常常会发生变化,因此还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_。
(5)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采用灼烧方法进行灭菌的是。
高三生物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试题1.柠檬油是植物芳香油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虫剂,它可杀死蚊子、苍蝇、蟑螂和臭虫等传染疾病的害虫,以及危害粮食、蔬菜的常见害虫,包括幼虫、蛹等,被称为一种绿色杀虫剂。
必经步骤为如下图。
请根据实验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和水分,如果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
(2)压榨是个机械加压过程,要求是既要将原料压紧,防止原料滑脱,又要将挤压出来。
(3)A是,目的是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压榨时果皮滑脱,提高。
B过程一般加入相当于柠檬果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其目的是使柠檬油易与水分离,并调节pH至_________。
(4)C过程为用过滤,目的是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5)柠檬油是食品、化妆品和香水配料的优质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提取柠檬油不采取水中蒸馏的原因是:水中蒸馏会导致的问题。
柠檬果皮精油的提取适宜采用法。
【答案】(1)果蜡、果胶(2)油分(3)石灰水出油率 7~8(4)普通布袋(5)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压榨【解析】(1)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水分,会影响出油率。
(2)压榨过程要将原料压紧,防止滑脱,将油分挤压出来。
(3)为了提高出油率,压榨前,需要将橘皮用石灰水浸泡,这样可以破坏细胞结构,降低压榨液的黏稠度,过滤时不会堵塞筛眼。
(4)图中C过程为过滤,用普通布袋,可以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5)水中蒸馏时,柠檬油中有效成分会水解,也容易发生原料焦糊问题,因此宜采用压榨法。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功能。
我们通常选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专题26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考向1传统发酵技术果酒、果醋的制作本专题内容包括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复习时,注意在掌握各种生物技术的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归纳比较,例如植物特定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比较,以增强对生物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腐乳制作与泡菜的腌制2特定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植物特定成分的提取【真题探秘】基础篇【基础集训】考点一传统发酵技术1.立秋后,北方果农常利用葡萄来制作果酒和果醋,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果酒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制作果醋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2)制作果酒前,果农对新采摘的葡萄不用进行严格的消毒,原因是;在酿制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要将发酵瓶的瓶盖拧松一次,目的是。
(3)在酒精发酵的旺盛时期,醋酸发酵(填“能”或“不能”)进行,主要理由是。
(4)制作葡萄醋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答案(1)酵母菌醋酸菌(2)在缺氧和酸性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受到抑制放出CO2 (3)不能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而醋酸发酵需要有氧环境(4)30~ 352.多个生物兴趣小组围绕微生物发酵展开研究。
请回答相关问题:(1)兴趣小组一进行自制葡萄酒实验。
在进行“产品”品尝时,兴趣小组一的同学都感到2号装置中的“产品”明显发酸,其原因最可能是2号装置,导致最终的产品中含有。
(2)兴趣小组二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能产生胡萝卜素的酵母菌品种。
用纸层析法对培养液中获得的“产品”进行鉴定,点样时除了点提取样品,还要点样品,当观察到时,说明产品含有胡萝卜素。
(3)兴趣小组三进行自制苹果醋实验。
自制过程需要接种的发酵菌是。
某同学用新鲜苹果醋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其中的发酵菌,为了保证能获得单菌落,要先对苹果醋。
(4)兴趣小组三的某同学计划统计苹果醋中某发酵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涂布,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
从对照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组是,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答案(1)密封不严醋酸(2)标准与标准样品对应的层析带(3)醋酸菌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4)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检验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3.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不乏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美食,如素有“东方奶酪”之称的“石宝寨牌”忠州豆腐乳、中国泡菜领导品牌“吉香居”等。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石宝寨牌”忠州豆腐乳前期发酵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温度应控制在,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向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加盐,其作用是,同时,盐还能,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之后要加入配制好的卤汤,其中卤汤中加酒的作用:一是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二是。
(2)制作吉香居泡菜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泡菜制作中盐和水的比例是。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过多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通常用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3)我国酿醋的历史悠久,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在果酒制作时,酒精发酵阶段,参与反应的酵母菌菌种来自。
当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
答案(1)15~18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2)乳酸菌1∶4光电比色(3)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氧气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考点二特定成分的提取与分离1.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D.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中,血红蛋白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蛋白移动慢答案 D2.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装置或操作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我们通常选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2)如图甲表示过程,该操作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或小)的杂质。
(3)如图乙,往色谱柱中加样的正确操作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在进行④操作前,应该等样品,且要(填“打开”或“关闭”)下端出口。
(4)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原因是。
答案(1)防止血液凝固(2)透析(粗分离)小(3)②③④①完全进入凝胶层关闭(4)a a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3.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硝化细菌纯化并计数时,对照组应该涂布等量的。
若实验组每个平板中的菌落数都超过了300,应对样本菌液进行处理。
(2)在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首先要对新鲜的胡萝卜进行,但要注意控制和时间。
根据胡萝卜素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的方法提取。
(3)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法进行鉴定,观察结果时会发现标准样品位于展开剂前沿,萃取样品往往比标准样品多出现层析带,其原因是。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也用到了类似的方法,目的是。
答案(1)无菌水适当的稀释(2)干燥(或粉碎、干燥)温度萃取(3)纸层析胡萝卜素粗品中含有其他色素(或杂质)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4.回答下列有关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问题:(1)薄荷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等性质,因此适合选用法来提取。
收集到的液体冷却后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然后加入无水硫酸钠除去残留的水分。
(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
对胡萝卜进行粉碎、干燥时,要特别注意干燥的和时间,以防止胡萝卜焦糊。
提取过程中宜采用方式加热,以保障安全。
(3)为了提高胡萝卜汁的澄清度,需要加入果胶酶,该酶往往从某些微生物中提取。
一般来讲,筛选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该过程用到的培养基从功能上讲,属于培养基。
答案(1)水蒸气蒸馏促进油水分层(2)萃取法温度水浴(3)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选择5.图1~3是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装置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橘皮精油的提取一般用图1装置,而不用图2装置,理由是。
对所获压榨液进行一系列处理的目的是。
(2)利用图2装置提取玫瑰精油,冷凝管内水流方向与蒸汽的流向,再将锥形瓶内乳浊液中的玫瑰精油和大部分水分离开,需要用(仪器)。
(3)因胡萝卜素具有的特点,可用图3装置来萃取。
用石油醚作为萃取剂的理由是。
所获萃取液的浓缩(能、否)直接使用图2装置进行。
用纸层析法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进行鉴定时,用点样,若出现(层析结果),则说明胡萝卜素提取成功。
答案(1)橘皮精油用水蒸气蒸馏会发生部分水解、用水中蒸馏会产生原料焦糊(或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把橘皮精油与水、糊状杂质等分离开(2)相反分液漏斗(3)易溶于有机溶剂石油醚是水不溶性有机溶剂且沸点高能标准样品和提取样品提取样品的层析带中有和标准样品一样的层析带应用篇【应用集训】应用制作酸奶的微生物学原理1.关于酸奶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抗生素的牛奶更容易发酵B.温度越高,制作酸奶需要的时间越长C.牛奶变酸的同时,其中的糖类发生了变化D.制作过程中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答案 C2.酸奶不仅美味,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以及多种维生素等,酸奶制作也比较简单,所以广受人们的喜欢。
请结合实际生活回答下列问题:(1)对奶牛养殖厂售岀的新鲜牛奶消毒常用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
(2)某同学将超市买来的某品牌老酸奶加入鲜奶中,搅拌均匀后,放入酸奶机中,也可制作美味可口的酸奶,该同学加入适量老酸奶的目的是。
(3)若要分离纯化得到发酵效果相对较好的乳酸菌种,所用的培养基中要加入碳酸钙(有CaCO3的培养基不透明,无CaCO3的培养基透明),其作用除中和产生的乳酸外,还可以,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4)乳酸菌菌种若要长期保存,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并在-20 ℃的环境中存放。
答案(1)巴氏消毒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2)接种(3)鉴别乳酸菌透明圈大(4)甘油【五年高考】考点一传统发酵技术1.(2017课标全国Ⅱ,37,15分)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脂肪转变为。
答案(1)菌种发酵时间(2)好氧菌(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4)氨基酸和肽脂肪酸和甘油2.(2016课标全国Ⅱ,39,15分)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
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中进行。
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
(4)醋酸杆菌属于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答案(1)细胞质基质重铬酸钾线粒体快(2)有氧(3)低于(4)原不含有3.(2016天津理综,10,12分)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淀粉类原料成熟酒醅成熟醋醅(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
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
通气能提高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
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图。
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
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