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421.09 KB
- 文档页数:27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目录一、学院基本情况和区位优势 (1)(一)学院基本情况 (1)1.历史沿革..........................................................12.基本概况..........................................................1(二)学院区位优势 (1)1.宁波计划单列市的地位为学校带来发展优势 (1)2.经济发展迅速的北仑新区为学院带来发展活力 .......................... 2 (三)学院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现有基础 (2)1.办学定位准确,综合实力较强 (2)2. 办学理念先进,工学结合紧密 (3)3. 严格教学质量,就业质量提升 (4)4. 社会服务做强,地方贡献做大 (5)二、建设目标 (7)(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7)(二)总体建设目标 (7)三、建设内容 (10)(一)重点专业建设 (10)1.专业布局.........................................................102. 建设内容.........................................................12(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 (13)(2)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4)(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17)(4)教学管理建设 (20)(二)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21)I1、搭建企业技术服务平台 .............................................212、构建区域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233、加强对中西部高职院校的对口支援 ...................................234、建设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宁波基地 ..............................245、数字化校园建设 ...................................................24四、保障措施 (25)(一)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争取多方支持 (25)(二)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 (25)(三)完善管理制度,实施绩效考评 (26)II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由宁波职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和宁波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两所学校合并而成,隶属于宁波市政府。
龙源期刊网 实施“三名工程”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作者:来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01期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
为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学院实施“三名工程”,以名专业、名课程、名课堂建设为抓手,通过5年左右时间,重点打造3 个以上国内有影响力的一流专业,建设一批特色名课程,开设一批教学效率高、深受学生喜欢的名课堂。
名专业不仅代表了学院专业建设的高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学院的办学水平。
因此,名专业必须是大家公认的办学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学生满意度高的专业。
为了做好名专业建设,我们制定了名专业认定的基本标准,如该专业必须是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能和区域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专业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人均薪资水平要高于省内同类专业的10%以上;专业为行业企业服务的收入年均不低于20万元;专业负责人在专业领域和行业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等等。
名课程、名课堂建设是名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课程”重点考察课程整体和单元设计是否突出能力培养,体现做中学;是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高质量的网络教学平台,具有能满足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微视频等教学资源;考核方案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能公正、有效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既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新办法、新方式,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名课堂”重点考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否能反映学科领域的新知识和行业企业的新技术;能否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否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做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
能否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等。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量化考核方案(讨论稿03.10)为贯彻落实《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加强专业建设积累,激发专业建设热情,构建有效专业建设机制,切实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量化考核方案》。
一、考核原则1、以专业为单位的原则:以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代码为依据,一个代码为一个专业,含“3+2”、“五年一贯制”、单考单招、三位一体、提前招生、普通高考等形式来源生源。
2、专业建设导向性原则: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各项保障条件、改革建设举措、实际成效为主要考核依据。
3、内部比较和外部竞争相结合原则:统筹兼顾校内招生专业之间相对优势比较,校外相同专业之间绝对优势的比较。
4、量化考核的原则:方案所涉及考核内容均量化为相应分值,并以累计总分高低,综合评价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
二、考核范围我校所有招生高职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含办在外事学校的专业)。
三、考核时间每学年考核一次,每年9月份公布上一学年考核结果。
四、考核内容(一)招生质量1、当年招生计划完成率2、新生平均录取分3、录取新生第一志愿率4、新生报到率5、浙江省同专业录取平均分排名(二)就业质量1、毕业生就业率2、毕业生创业率3、专业相关度4、毕业生薪资水平5、用人单位满意度(三)师资队伍1、师资队伍结构2、师资队伍能力素养(四)人才培养过程质量1、专业荣誉(校级以上重点、品牌、特色、优势等专业建设荣誉)2、课程荣誉(市级以上各类立项建设课程、教师获得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人次及等级)3、当年毕业生专升本比例4、当年毕业生获高等级技能证书比例5、当年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或就业比例6、当年毕业生获取辅修专业证书人数比例7、学生技能竞赛水平(获得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技能竞赛人次及等级)8、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五)专业学术贡献及社会服务质量1、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及到账经费2、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及到账经费3、高级别论文及著作4、知识产权(含新品种等)5、成果应用与转化6、社会培训人次(六)专业建设成果1、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校级以上科技成果奖(七)其他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重大影响的改革成果或对专业建设有广泛影响力事件。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项目化教学改革
教师培训方案
各系、部、中心、处(室):
根据学院名校建设要求,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计划邀请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宁波)基地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培训基地专家来我院授课,重点培训名校建设专业核心课程负责教师。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集中培训
地点: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校内教学楼西报告厅
参加人员:全体专兼任教师
时间内容授课专家
5月16日上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主题报告任君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下午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何明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与控
制办公室主任
5月17日上午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周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下午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设计
5月23日上午项目化课程设计案例交流(1)
下午项目化课程设计案例交流(2)
5月24日上午项目化课程设计案例交流(3)
下午项目化课程设计与演示辅导姒依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培训学院
院长助理
第二阶段:一对一在线辅导
根据2015年度院级教改立项,21项课程改革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批,由指定相关专家对课程设计电子稿进行在线辅导。
学院将选拔30门左右课程作为第二批。
第三阶段:演示点评
专家来我院听取各课程负责人的课程设计汇报,进行项目验收。
时间另定。
请各部门提前做好工作安排,保证全体专兼任教师按时参加培训。
教务处
2015年4月。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XX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典范案例,展现职业教育如何创新引领,技能立身。
二、XX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XX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位于我国某直辖市,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设计系等6个系,开设有40余个专业,在校学生近万人。
三、XX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典范案例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XX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原则,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
(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与企业共同调研市场需求,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
(2)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
学院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施“双证书”制度,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3)产教融合,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学院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XX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1)引进优秀人才。
学院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优秀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开展教师培训。
学院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
学院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XX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建立“四联四合”模式,开辟校地团组织合作新路径——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赖敏雅;励宁【摘要】校地合作是地方高校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新思路与战略选择,是新形势下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新工作模式。
这种工作模式有利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利于高校共青团的自身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提前融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长期以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校地团组织共建作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
%The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regions, a new idea and a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is a new work pattern that the party construction leads the league construction and the league construction promotes the par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is mode is in favour of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resources shar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reover, in favour of the society understanding and adaptation of students, it enhances their thought awareness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world, life and values. For a long time, the common construction of leagues of colleges and regions has been seeing as the window of the society understanding and serving for soc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Ningbo Polytechnic.【期刊名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45-47)【关键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校地团组织;合作模式【作者】赖敏雅;励宁【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800;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1在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的视角下,各级共青团组织之间打破条块归属,建设以地域相邻、人缘相亲、资源互补、优势互促为主要特征的区域大团建模式,使高校和地方共青团组织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为各自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空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简报2012年第11期(总第22期)东营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办公室 2012年7月13日目录【建设动态】我校召开实训室建设论证会 (2)省质监站对我校实训中心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查 (4)东营市园林、食品药品行业职业教育理事会在我校成立 (5)【竞赛风采】我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渤化”杯工业分析检验赛一等奖 (6)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 (6)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全程电子商务沙盘大赛山东赛区团体二等奖 (7)【科研与服务】我校开展省级教改项目立项推荐工作 (7)我校六项成果获东营市第二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8)我校组织2012年度重点科研项目立项评审会 (9)【国际交流与合作】我校两项双边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批 (9)我校科研人员赴德国执行科技合作项目 (11)【部门快讯】教务处组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论证会 (13)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教师到胜大超市物流中心参观考察 (14)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成立 (15)教师教育学院胜利锦华小学实践教学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16)【综合信息】澳大利亚TAE培训项目在我校举办 (16)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倪四道博士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17)我校教师应邀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 (18)河南省郸城县实验中学师生来我校参观考察 (18)我校举办第二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培训班 (19)新疆疏勒县领导来我校看望新疆班学员 (19)【特色案例】以文化引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文化育人探索 (20)我校召开实训室建设论证会6月30日,我校组织召开实训室建设论证会,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8个重点专业的60个实训室的建设进行论证。
论证采取分组论证,集中反馈的形式进行。
分组论证分为石油化工、园林与食品、机械与石油工程、计算机网络与动画、物流管理等5个项目论证组,每组由校外专家和校内专家组成。
附件1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南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建设是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领域综合应用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优化项目组织,规范基本建设要求,扩大资源库的专业覆盖面和用户受益面,提升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水平,制订本指南。
一、建设目标按照“国家急需,全国一流”的要求,国家级资源库主要面向专业布点多、学生数量大、行业企业需求迫切的职业教育专业领域,组建一流团队,汇聚一流资源,提供一流服务,为全国相同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提供范例、共享资源。
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扩展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基于资源库使用的学习、培训等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二、项目组织资源库建设按照“统一要求、自主建设、自愿申请、择优支持”的方式开展。
1.统一要求。
我部制定并公布资源库建设的基本要求,不再限定资源库建设的具体专业方向。
2.自主建设。
鼓励专业领域内的优势职业院校,瞄准社会需求,汇聚本专业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学校和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组建项目团队,自主开展资源库建设。
3.自愿申请。
资源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可按照我部年度安排,自愿申请中央财政支持。
4.择优支持。
我部根据申请项目的专业方向、建设基础、阶段成果、建设及保障方案,择优认定为国家级资源库,给予建设经费支持。
中央财政经费为引导性、补助性经费,建设经费不足部分由建设团队自筹补齐。
接受中央财政支持的资源库须在获得支持后2年内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建设任务,并申请验收,也可根据建设进展提前申请验收。
通过验收的资源库应保持更新建设和推广应用。
三、建设内容资源库应明确“辅教辅学”的基本定位,按照“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顶层设计和建设规范,强化共享应用的功能与制度设计。
第八讲网络工程设计范例授课时间:第12 周( 2)一、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建设方案某学校占地面积 800 亩,建筑面积 18.5 万平方米。
现有全日制学生 4000 多人,成人高职学生 2000 多人,其他各类培训学生 6000 多人,专职教师 300 多人。
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近百人,外籍教师 10 多人。
共建有 4 栋教学楼, 13 栋学生宿舍楼(新校区 8 栋,旧校区5 栋),1 栋办公楼。
业务定位其业务类型主要有:话音、数据、视频,具体表现为基本业务、增值业务。
基本业务包括话音业务(包括市话和长话)、高速上网业务;增值业务包括远程教育、网络游戏、视频点数播、信息咨询以及虚拟专网等。
本期工程主要考虑解决某业技术学院网络的基本业务:据业务和语音业务。
需求分析现有网络采用 1000M主干,随着校园网用户数目与新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网上多媒体及远程教育应用的展开,对校园网主干带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希望:(1) 校园主干采用具有第三层交换功能的千兆位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各种要求。
(2) 能提供新校园网的管理方案与管理策略。
(3) 数据主干设备应能满足3, 190 用户接入访问的要求,语音设备应能满足1, 415用户。
(4)支持 IP 多目广播( Multicast )与服务质量( Qos)或服务类型 (CoS) ,满足远程教育的需求。
(5)支持虚拟网络( VLAN)。
网络建设原则通过对业务定位的分析,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网络系统的性能要求如下:(1)内部网络间应具有足够的带宽满足用户的需求;(2)网络应能向用户提供话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3)对用户数据传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网络应具有高度集中可靠的可管理性;(5)网络应具有灵活的可拓展性;(6)网络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校园网络总体规划依据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业务需求,将其网络平台分为五部分:干网络、学院二级网络分管理区和学院三级网络分管理区和用户端。
2016年第9期教学模式创新一、高职“工作坊”教学模式现状分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规模急剧扩大。
目前,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我国高职教育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其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一直成为社会舆论的诟病,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专业素质也较差,对本专业的社会功能、发展与现状均不太了解,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创新人才的需求。
[1]同时,现有教师队伍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依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思考与践行的核心课题。
“工作坊”教学模式就是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出的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
“工作坊”教学模式最早出现在德国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1919年,德国国立包豪斯学院[2]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提出教育理念和教学中注重与现实的实践项目结合的工作坊式的教学方式,影响着现代设计教育。
欧洲的设计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和他们工作坊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分不开的。
[3-4]我国最早引入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是普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借鉴包豪斯设计学院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坊教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5-6]此后,工作坊教学模式在艺术、动漫和广告等设计专业不断得到普及,已成为这些专业领域的主要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尤其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推动下,一些高职院校也开始试点工作坊教学模式。
工作坊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但是还需要规范化管理和不断创新。
本文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具有切实可行的工作坊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培养出具有较好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修订)为进一步推进我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现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教高科【2012】161号)的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目标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专业建设和“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争取用3年时间,使生师比达到16:1(含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双师”教师占专任教师和专业教师的比重分别提高到60%和80%,且60%的“双师”教师拥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与企业共同建立相对稳定的“双师”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0个。
二、对象范围所有担任专业课、基础课的教师,以专业教师为重点。
三、任务要求1、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学院对教师企业实践提出分层分类任务要求:新进的无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必须要到相关企业实践累计满2年,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开课。
要求了解相应的业务流程、岗位素质、知识技能要求,收集实际岗位工作案例和项目,改造后用于实际教学。
聘任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有15天左右的时间带课题、带任务到企业进行与专业授课相关的工作研修;每5年至少有累计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了解与本专业最新的行业动态,学习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以及企业文化,收集实际岗位工作案例和项目实施课程改革,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
聘任副高职称及以上的教师,每年至少有15天左右的时间带课题、带任务到企业进行与专业授课相关的工作研修;每5年至少有累计6个月的企业挂职锻炼,带着项目和技术参加企业实践,把握最新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拓展校企合作项目,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方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技术培训等,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毕业设计并推荐就业.聘任实训岗位的教师,须带着建设实训基地和编写实训教材的任务,每年至少有15天左右的时间带课题、带任务到企业进行与专业授课相关的工作研修;每5年至少有累计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提高关键能力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