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铃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6.00 MB
- 文档页数:39
[电话机振铃电路详解]电话振铃问题篇一: 电话振铃问题固定电话的振铃信号是局端程控机提供的,在电话机内部通过阻容隔离直流后,经过全桥电路将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27V,给振铃集成块供电,由振铃集成块输出振铃信号,所以,工频电压也可以工作,不必转换成25HZ,只要电压达到40V以上就可以.常用电话振铃集成电路型号生产厂家器件名称兼容型号ML8204ST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ML8205ST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KA2410SAMSUNG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IA6401KA2411SAMSUNG电话振铃集成电路UTC9106KA2418SAMSUNG电话振铃集成电路LS124[]0ACSC2410CHIAN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CSC2411CHIAN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SCS1240ACHIAN电话振铃集成电路LG6840ADG2411CHIAN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LS1240AST电话振铃集成电路DBL5010KIA6401KEC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UTC9106UTC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UTC2410UTC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UTC2411UTC电话振铃集成电路UTC9106UTC1240AUTC电话振铃集成电路LS1240AUTC31002UTC 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HA31002PHUM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TA31001TOSHIBA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TA31002TOSHIBA电话振铃集成电路UTC31002DBL5001DAEWOO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0DBL5002DAEWOO电话振铃集成电路KA2411DBL5010DAEWOO电话振铃集成电路LS1240AMC34017MOTOROLA电话振铃集成电路LS1240A篇二: 电话机电子振铃电路的代用振铃电路是自动电话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当有其他用户给你打来电话时,电话交换机就自动向你的话机发送一个90VPP、25Hz的铃流信号,电话机中的振铃电路收到铃流就开始工作,并发出振铃声,提醒你及时摘机应答。
振铃电路计算振铃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常用于电话、传真机等通信设备中。
它的作用是在接收到来电或传真时,通过振铃装置发出响铃信号,提醒用户有新的通信消息。
本文将从振铃电路的原理、组成部分和计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振铃电路的原理振铃电路的原理基于电磁感应。
当外部输入信号引起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时,会产生磁场,进而激活振铃装置,使其发出声音。
具体来说,振铃电路包括电源、振铃装置、电感线圈和开关等组成部分。
当来电或传真信号进入电路时,会引起电感线圈中的电流变化,从而产生磁场,激活振铃装置发出声音。
二、振铃电路的组成部分1. 电源:振铃电路需要一个稳定的电源来提供电能,一般使用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
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要与振铃装置匹配,以保证正常工作。
2. 振铃装置:振铃装置是振铃电路的核心部件,它通过声音的振动来提醒用户。
常见的振铃装置有电铃、蜂鸣器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或电磁震动产生声音。
3. 电感线圈:电感线圈是振铃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能够产生磁场,从而激活振铃装置。
电感线圈的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以保证振铃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4. 开关:开关用于控制振铃电路的开关状态,当来电或传真信号进入电路时,开关会闭合,使电流通过电感线圈,从而激活振铃装置发出声音。
三、振铃电路的计算方法振铃电路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到电感线圈的参数选择和电流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电感线圈的参数需要根据振铃装置的特性和工作要求进行选取。
一般来说,电感线圈的电感值、电流和电阻值等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需要确定振铃装置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根据振铃装置的规格书或数据手册,可以得到其额定电压和电流数值。
然后,根据电源的电压和电流,结合振铃装置的参数,可以计算出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和电阻值。
需要计算电感线圈中的电流。
电感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与振铃装置的工作要求和电感线圈的参数有关。
一般来说,电感线圈的电流应该在振铃装置的额定电流范围内,以保证振铃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主机通话和振铃电路作者:孙余凯吴鸣山来源:《电子世界》2004年第01期该话机主机振铃和通话电路如图所示。
1.振铃和检测电路(1)组成主机的振铃电路由ICU6(TA31002)完成,振铃检测由ICU5光电耦合器及相关元件构成。
(2)振铃检测信号流程外电话线送来的振铃信号经R96限流→VDZ4与VDZ5双向限幅→C76电容耦合→ICU5 1、2脚内的发光二极管工作,通过光耦合,使光电三极管中产生与振铃铃流同步变化的电平,这一信号经ICU3的37脚进入IC内,微电脑检测到该信号后,判断为外线呼叫,使启动调制电路进入工作状态,并从36脚(见射频电路)输出预定的振铃编码至调制电路,然后通过天线发射提供给手机。
(3)振铃电路外线送来的振铃信号经由VD15、VD16、VD14以及ICU5 1、2脚内的二极管共同构成的整流电路整流,得到的DC电压经C83电容滤波,VDZ3稳压后加到ICU6的 1、2脚(经R65)内,使该振铃电路得电工作,其8脚输出的再生振荡信号,由C99、T7进行阻抗变换后→R152电阻C97电容→SPK被推动发声。
ICU6的 3、4脚外接的R67和C77为低频振铃频率设定元件;ICU6的6、7脚向外接的RS1和C78为高频振铃频率设定元件。
2.摘机和挂机控制电路当主机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由ICU1接收数据放大器23脚送到ICU3的44脚内。
微电脑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判定后,按预定程序产生相应控制动作。
如果是手机的摘机信号,则ICU 的3脚输出低电平使VTS管导通为发射调制电路供电(见射频电路);同时ICU3的9脚输出的高电平使VT9管导通,致使VT8管也导通,使外线摘机。
ICU3的33脚输出的高电平加至ICU8电子开关13、12脚,使其1脚与2脚、11脚与10脚之间等效接通。
这样,ICU1的20脚输出的手机送话信号经R128与R129电阻分压后→ICU8的1脚与2脚→C106电容耦合→ICU9的6脚、7脚(经C9011R64),经处理后从1脚输出→R115电阻→VT8→VD10~VD13极性转换电路→L4、L5外线。
振铃吸收电路-回复振铃吸收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设计,用于消除数字电路或者模拟电路中的振铃噪声。
振铃噪声通常是由于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反射和辐射引起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回答关于振铃吸收电路的问题,并介绍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振铃吸收电路。
第一步:什么是振铃噪声?振铃噪声是指电路中不期望的振荡或者瞬时变化。
它是由于电磁波的反射和辐射引起的。
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中,通常使用较高的电压或电流进行信号传输。
当这些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电缆、连接器、传输线或者其他元件的阻抗不匹配时,信号的反射会引起振铃噪声。
在数字电路中,振铃噪声可能导致数据误码,降低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在模拟电路中,振铃噪声会引起电压或者电流的突变,导致电路不稳定或者影响信号的精确度。
第二步:振铃吸收电路的原理是什么?振铃吸收电路的原理是通过调整信号传输线路的匹配阻抗来吸收反射信号,从而减少振铃噪声。
该电路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吸收网络和终端阻抗。
吸收网络是一个阻抗匹配电路,用于与传输线路上的反射信号进行相抵消。
终端阻抗是调整传输线路的终端阻抗,使其和信号源或负载的阻抗相匹配。
第三步:如何设计振铃吸收电路?设计振铃吸收电路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确定传输线路的特性阻抗,通常为50欧姆或75欧姆。
这是根据应用和传输介质的特性选择的。
2. 使用传输线路模型来模拟信号在传输线上的传播,包括传输线的长度、传输速率等信息。
3. 根据传输线路模型,计算传输线上的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描述了传输线上信号的反射程度。
较高的反射系数表示信号的反射越强。
4. 根据反射系数,设计吸收网络。
吸收网络的目标是消除或者减小传输线上的反射信号,通常采用电容器、电感器或者串联电阻的组合。
选择适当的元件值,使得吸收网络的阻抗能够与传输线上的反射信号阻抗相匹配。
5. 调整终端阻抗。
终端阻抗是在传输线路的终端处加入的电阻器,其目的是调整传输线的终端阻抗,使其与信号源或负载的阻抗相匹配。
用KA2411制作的振铃电路
KA2411是比较早期的电话机专用电子振铃集成电路,其内部电路主要包括振铃信号发生器和振铃信号放大器。
如上图所示,将原机振铃线圈拆除,两根引线接入aa’端,振铃信号经过3kΩ电阻限流,再经过由四只二极管构成的全波整流器整流、100μF电容滤波和6V稳压管稳压后,送KA2411①脚作电源。
每当外线振铃信号到来,KA2411便由此电源驱动产生本机电子振铃信号,并由⑧脚输送到扬声器发出“嘟——嘟——……”的信号。
电路中,KA2411配有少数几只必要的外围元件。
因KA2411⑧脚具有高阻抗输出特性,所以要配用高阻抗的压电扬声器。
10Ω电阻用于串联保护,防止外线路负载短路或误接8Ω或16Ω的低阻扬声器而烧坏集成电路KA2411。
振铃开关电源改变输出电压的方法在简单的振铃扼流式开关稳压电路中,输出电压Uo与负偏压Uc成正比,要想改变输出电压,就要想办法改变Uc,如下图所示。
VT2的集电极接在电容器C2的负端。
一旦Uc2升高,则通过稳压二极管VD2、三极管VT2的基极电流就增加,使VT2导通。
由于VT2集电极电流如使开关三极管VTl的导通时间比原来缩短,因此可提前截止,从而使输出电压Uo降低。
反过来,一旦Uc降低时,则电路向VT2截止方向变化,使VTl的基极电流增加,导通时间延长,于是输出电压升高。
稳压控制时,Uc表达式为由此可见,改变尺1和R2的比率,就可以改变输出电压。
如果R,、R2用电位器替代,则输出电压Uo就可以任意调节。
振铃开关电源过流保护电路在振铃扼流式开关电源中,输出电流Io和初级电流Ic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也就是说,对于同样的集电极电流Ic,随着输入电压的升高,Io也增大。
因此,在振铃式开关电路中,除了要采用启动保护措施之外,还要设置保护电路,如图所示。
在VT2的基极支路上增加RA和RB。
由于C3上的电压是与输入电压成正比的正极性电压,一旦输人电压Ui升高,电阻RA流过的电流就增加,加速VT2导通,起到限流的作用。
因此,输出电压Uo和C2的电压Uc2就会降低,故流过RB的负电流减少,VT2基极电压升高,VT2深度饱和导通,于是起到减小输出电流的作用。
下图是一个振铃式开关电源的实用电路。
变压器初级绕组Np上接有的二极管VD、电阻R和电容C的目的是放掉积蓄在变压器漏感上的能量。
也就是说,开关管在导通期间,电流将能量积蓄在漏感上,但这部分能量并没有作为电功率传输给变压器的次级。
因而,在开关管截止的瞬间产生反向电动势,出现很高的浪涌电压,且重叠在开关管的集电极电压上,很容易将开关管击穿。
如果加了二极管及电阻电容后,则会通过二极管VD将这部分能量存储在电容C上变成直流,通过电阻R可以泄放掉。
该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输人电压:交流85~276V;输出电压:18V;输出电流2A;工作频率:20kHz;效率:75%。
一、振铃检测电路
当电话振铃信号到来时,电话线路上的90伏振铃信号,经过整流及滤波后,驱动光电耦合器,如图所示。
有振铃信号时,输出为高电平,无振铃时为低电平,CPU以此来来判断有无振铃及振铃次数
D2(62V)电话线上正常电压48V-60V
二、脉冲编码和音频解码电路
MT8880是一个完整的DTMF收发器。
它集接收器与发送器为一体,并具有与微处理器接口的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特性,可以方便地与MOTOROLA、INTEL等系列的单片机想连,构成完整的受发通信
三、电话自动摘机和挂机电路
电话打入并等待默认的振铃次数后,从CPU的P1.7送出的摘机信号驱动光藕导通使假负载接入,进入摘机状态。
当整个设定过程完成后或输入密码错误时,CPU使摘机信号恢复为高电平以断开假负载,进入挂机状态,如图3所示
四、语音提示电路
ISD1420为美国ISD公司出品的优质单片语音录放电路,由振荡器、语音存储单元、前置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抗干扰滤波器、输出放大器组成。
一个最小的录放系统
仅由一个麦克风、一个喇叭、两个按钮、一个电源、少数电阻电容组成。
录音内容存入永久存储单元,提供零功率信息存储,这个独一无二的方法是借助于美国ISD公司的专利--直接模拟存储技术(DAST TM)实现的。
利用它,语音和音频信号被直接存储,以其原本的模拟形式进入EEPROM存储器。
直接模拟存储允许使用一种单片固体电路方法完成其原本语音的再现。
不仅语音质量优胜,而且断电语音保护。
振铃吸收电路-回复什么是振铃吸收电路?振铃吸收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用于在电信系统中消除电信干扰信号或抑制共模噪声信号。
振铃吸收电路能够通过在信号线上加入特定的电感和电容元件来产生滤波效应,从而实现对噪声信号的消除。
振铃吸收电路的原理及工作机制振铃吸收电路利用谐振原理,通过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参数来形成谐振状态。
当输入信号频率接近振铃电路的谐振频率时,振铃电路的阻抗将显著上升并达到峰值,从而具有很好的吸收效果。
这是因为振铃电路会形成一个与输入信号频率非常接近的高阻抗状态,从而将输入信号吸收掉。
振铃吸收电路的设计步骤1. 确定需要抑制的干扰频率范围:在设计振铃吸收电路之前,需要明确需要抑制的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
这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干扰信号得到。
2. 选择合适的电感元件: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电感元件。
电感的参数包括电感值和电流饱和值等。
3. 选择合适的电容元件:根据振铃电路的谐振频率和所需的品质因数,选择合适的电容元件。
电容的参数包括电容值和工作电压等。
4. 组装电路并进行测试:将选定的电感和电容元件组装到电路中,并连接到需要抑制干扰信号的信号线上。
进行测试,检验振铃吸收电路的效果。
振铃吸收电路的应用领域振铃吸收电路广泛应用于电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音频系统、电源系统等领域。
它可以有效地消除电信传输中的噪声和干扰信号,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振铃吸收电路的优势和局限性振铃吸收电路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吸收:振铃吸收电路能够有效地吸收干扰信号,提供清晰的输出信号。
2. 简单设计:振铃吸收电路的设计相对简单,只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元件即可。
3. 低成本:由于振铃吸收电路的设计相对简单,所需的元件成本较低。
然而,振铃吸收电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 受限谐振频率:振铃吸收电路的抑制效果受限于谐振频率的范围。
2. 对频率变化敏感:振铃吸收电路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较为敏感,需要精确选择电感和电容元件。
振铃电路计算振铃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常用于电话系统中的铃声发声部分。
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交流电信号,以驱动铃声发声器发出声音,提醒用户有来电。
振铃电路的设计和计算是电子工程师在电话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振铃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振荡器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信号,并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驱动铃声发声器。
振荡器的频率决定了铃声的音调,放大电路的增益决定了铃声的音量。
为了保证振铃电路的正常工作,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振荡器的频率范围、放大电路的增益、电源电压和电流等。
一般来说,振荡器可以采用RC振荡器、LC振荡器或晶体振荡器。
RC振荡器通常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组成,通过调整电容和电阻的取值,可以得到不同的频率。
LC振荡器则由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组成,频率也可以通过调整电感和电容的取值得到。
晶体振荡器则是利用晶体的谐振特性来产生稳定的频率。
在实际设计中,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振荡器。
放大电路一般采用放大器来实现。
常用的放大器有单管放大器、双管放大器和运放放大器等。
放大器的设计需要考虑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阻抗、电源电压和电流等因素。
为了保证振铃电路能够正常工作,放大器的增益应该适中,既要保证铃声的音量足够大,又要避免过大的增益引起失真或其他问题。
除了振荡器和放大器,振铃电路还需要考虑电源的供电问题。
一般来说,振铃电路的电源电压为交流电,通常为50Hz或60Hz的电源频率。
电源电压的大小和电流的稳定性对振铃电路的工作稳定性和铃声音量都有影响,需要合理选择电源和进行电源滤波。
在振铃电路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
例如,铃声的音调和音量可能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可以通过调整振荡器的频率和放大器的增益来实现。
此外,为了保证铃声能够顺利传输到铃声发声器,还需要合理布局和连接电路的各个部分,避免信号干扰或传输损耗。
振铃电路的设计和计算是电话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振荡器、放大器和电源等元件,并考虑到铃声音调和音量的要求,可以设计出一个稳定、可靠的振铃电路,为电话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