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经典)
- 格式:ppt
- 大小:6.65 MB
- 文档页数:98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机是一种能够实现远距离语音通信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
电信号传输。
电话机通常由话筒、耳机、拨号盘、铃声装置和电路板等部件组成。
首先,当使用者拿起电话机的话筒时,话筒内的电容式麦克风会将声音转化为
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会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对方电话机。
接下来,电信号通过电话线路到达对方电话机的电路板。
在电路板上,电信号
会经过放大和处理,然后通过耳机输出声音。
同时,当对方电话机响铃时,铃声装置会发出声音。
铃声装置通常是由电磁铁
和铃铛组成。
当电路板接收到呼叫信号时,会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场,使铃铛发出声音。
在电话机的拨号盘上,有一组数字键和功能键。
当使用者拨号时,按下数字键
会产生相应的音频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对方电话机。
对方电话机的电路板会解析这个音频信号,然后进行呼叫的处理。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电话线路起到传输电信号的作用,而电话机内部的电路板起到处理电信号的作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有线通信的。
而现代的电话通信已经
发展到了无线通信的阶段,如手机。
手机的工作原理与电话机类似,但使用了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
总结起来,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和电信号传输实现远距离语音通信。
使用者通过话筒输入声音,电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对方电话机,然后在对方电话机上转化为声音输出。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远程通信方式。
电话机的基本原理
电话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声音的转换和传输实现通话功能。
电话机通常由麦克风、喇叭、话筒、键盘等部件组成。
当使用者说话时,麦克风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电路传输给接收方。
这个过程中,声音的波形被转化为电流的波形,以便在电路中传输。
接收方的电话机中的喇叭接收到电信号后,将其转换为声音信号,使接收方能够听到发话人的声音。
同时,电话机也具备话筒功能。
当使用者听到对方说话时,可以按下话筒按钮,将自己的声音通过麦克风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电路传输给对方。
接收方的电话机喇叭接收到电信号后,将其转换为声音信号,使对方能够听到回复。
在通话过程中,使用者还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数字和其他特殊命令,例如拨打号码、挂断电话等。
键盘上的按键被按下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并且通过电路传输给对方。
接收方的电话机通过识别传输的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
总之,电话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声音的转换和传输实现通话功能。
它利用麦克风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电路传输。
接收方的电话机喇叭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使通话双方能够进行对话。
通过键盘输入特定命令,还可以实现一些特殊操作。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机是一种用于语音通信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涉及到信号的传输和转换。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信号传输和语音转换。
1. 信号传输
电话机通过电话线路传输信号。
当用户拨号时,电话机会将拨号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电话线路发送出去。
电话线路是由多根导线组成的,其中一根用于发送信号,另一根用于接收信号。
信号的传输是通过电流的变化来实现的。
拨号信号的传输是通过频率的变化来实现的,每个数字对应一个特定的频率。
2. 语音转换
电话机中的麦克风用于将用户的声音转换为电信号。
当用户说话时,声音会通过麦克风转换为电流。
这个电流会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接收方的电话机。
接收方的电话机会将电流转换为声音,通过耳机或扬声器播放出来。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技术和组件:
1. 拨号盘:用于输入电话号码,通过拨号盘上的按钮来发送拨号信号。
2. 音频放大器:用于放大从电话线路接收到的信号,以便于在耳机或扬声器中播放出来。
3. 免提功能:一些电话机还配备了免提功能,可以将声音通过内置的扬声器放大,使用户无需使用耳机即可通话。
4. 线路接口:电话机通过线路接口与电话线路相连。
线路接口将电话机的电路与电话线路相连接,以便于信号的传输。
总结: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传输和语音转换两个方面。
通过电话线路传输信号,将用户的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耳机或扬声器播放出来。
电话机还包括拨号盘、音频放大器、免提功能和线路接口等组件,以实现更好的通信体验。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电话机是一种通信设备,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语音通信。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信号传输、语音编码与解码、信号放大和拨号等几个方面。
1. 信号传输电话机通过电话路线进行信号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电话机将语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话路线传输到接收端。
传输过程中,电话路线会受到一些干扰,因此电话机内部通常会有一些电路来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增强,以确保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2. 语音编码与解码电话机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
编码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而解码则是将数字信号转换回语音信号的过程。
常用的编码方式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和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ADPCM)等。
编码和解码的过程需要使用特定的算法和电路来完成。
3. 信号放大电话机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对信号进行放大以增强信号的强度。
信号放大是通过放大器电路实现的,放大器会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的程度,以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因为衰减而失真或者丢失。
4. 拨号电话机的拨号功能是实现用户拨号操作的过程。
用户通过拨号盘或者键盘输入目标号码,电话机会将输入的号码转换为特定的信号,并通过电话路线传输到目标电话机。
拨号信号的编码和传输需要特定的电路和协议来完成。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电话机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功能和部件,如听筒、麦克风、振铃装置等。
听筒用于接收对方的语音信号,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的语音信号,振铃装置用于接收来电时的铃声信号。
总结起来,电话机的工作原理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话路线进行传输,然后再将电信号转换回语音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信号编码、解码、放大和拨号等操作。
电话机通过这些操作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语音通信。
电话机基本原理此原理图分为5大部分,国内的电话机基本依此原理图设计,熟悉此图,电话机基本能修。
1:极性保护电路,作用是把外线不确定的正负电压变为确定的单一极性。
2:振铃电路,来电话振铃。
3:手柄通话电路,作用是利用手柄通话与送话。
4:免提电路,免提送受话。
5:拨号电路,完成电话号码传送,分为音频与脉冲拨号电话机型号代表的含义如:HA868(III)P/TSD-LCDHA: 电子电话机868:指入网证号(iii):外形p/t:p为脉冲拨号,t为音频拨号s:锁控电路d:免提lcd:液晶显示电话机在待机时外线电压为50V左右,话机摘机,交换机识别后外线电压降为10V,并向主教方发送25HZ连续的拨号音,就是我们听到的嗡嗡声。
,主叫拨号,若成功,交换机向对方外线发送电压是~90-110V,25HZ响3秒,停1秒的振铃铃流信号,被叫摘机,双方通话。
若不成功,则交换机向主叫方送25HZ,响1秒停1秒的占线信号。
一:极性保护电路的任务是把外线不固定的直流电压变为固定的直流电压,防止外线极性接错,烧毁话机内部线路,外线经压簧开关到二极管d301 302 304 304输出+向电压经r101送至开关管Q102。
其中VR1为270V压敏电阻,防止外线雷击或与220V市电相连,保护后面线路。
ZD101 为90V保护稳压管,防治外线电压过高。
二:振铃电路现在有2种,1是需要外接电源的的电路,如KA2410,2是不需要外接电源的电路,如:KA1240。
分别介绍2种电路。
ka2410 8脚振铃IC,管脚作用1电源,振铃时为27V2触发,通过100K电阻接电源,易起振。
3低频振荡器定时电容一般为0.47UF,改变电容的容量,可以改变振铃的快慢。
4低频振荡器定时电阻150K5地6高频振荡器外界定时电阻180K7高频振荡器外界电容,改变容量可以改变振铃的音调。
8输出外线来电,铃流信号经c301耦合,R301降压D306 305 307 308整流,ZD301稳压,C301滤波得到27V的电压到2410的1脚,2410得电后从8脚输出振铃信号3901格掉直流后经变压器T301耦合至扬声器发声。
通信知识——“电话机原理”一、背景知识:电话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设备,历史上对电话的改进和发明包括:碳粉话筒,人工交换板,拨号盘,自动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双音多频拨号,语音数字采样等。
近年来的新技术包括,ISDN,DSL,模拟移动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等。
1、电话机的发明家:电话的发明家是英国人亚历山大·贝尔。
贝尔出生在英国一个声学世家,后移居美国。
在波士顿曾开办过增益聋哑人教师的学校。
由于职业上的原因,他研究过听和说的生理功能。
后受聘为波士顿大学声音生理学教授,1873年,他辞去教授职务,开始专心研制电话。
要研制成电话,先要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再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在贝尔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在研究这个问题。
1875年贝尔在工作中看到电报机中应用了能够把电信号和机械运动互相转换的电磁铁,这使他受到了启发。
贝尔开始设计电磁式电话。
他最初把音叉放在带铁芯的线圈前,音叉振动引起铁芯相应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信号传到导线另一头经过转换,变成声信号,随后,贝尔又把音叉换成能够随着声音振动的金属片,把铁芯改作磁棒,经过反复实验,制成了实用的电话装置。
1876年,贝尔又获得了美国的电话专利,他不仅发明了电话,而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话公司。
下图为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下图为香港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套1926年的电话机组。
2、电话的工作原理: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
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
a) 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激励空气振动,形成声波。
b) 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上,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c) 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内。
d) 而受话器作用与送话器刚好相反--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
这样,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通话过程。
下图为电话对讲电路图:二、设计理念:制作“简易传声筒”,使同学们了解声音传递、振动、传导、接收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机维修技术维修家用电器或其他电子设备是电子、电气类在校大中专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是电子爱好者入门途径之一。
而往往很多在校学生对此产生认识误区,对此项工作不重视,认为修东西对其来说再简单不过,并对此嗤之以鼻。
而真正动起手来的时候往往又表现得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电子工程师或技术人员,通常都是电器维修高手,因为他们即使面对陌生产品,能看懂电路原理图,知道如何分析电路原理,知道如何着手修理。
而一个会分析电路原理、电路知识扎实的硬件工程师对于电路或产品的设计有了相关借鉴的经验。
因此对于新入校的大学生电子爱好者本人都对他们强调维修的重要性。
结合本单位学生在电信部门实习情况,本人整理个人讲义,简要介绍一下电话机的原理及维修技术,希望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话机朝着智能化、小型化方向发展,一些具有新功能或人工智能的电话机逐渐占据市场成为市场主流。
随着又有一些旧电话被淘汰下来,或进入维修期。
对于电信部门来说,电话机维护是其技术维护的主要且繁重任务之一,电话数量多,比如本人所在县级电信部门就有几千部各种类型的故障电话机要维修,我们所指导实习学生,用了一个多月才全部修完。
总体上来说,无论新式的还是老式电话机,大体上由以下几个基本部分组成:(1)输入电路,(2)摘挂机电路,(3)拨号电路,(4)语音通话电路,(5)振铃电路,(6)来电显示电路以及CPU控制电路等组成,见图1。
此外,由于电话机技术的成熟,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电话机,这几部分电路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明白一种型号电话机的电路分析,对于其他电路也能举一反三。
以下分别介绍各部分电路原理及特点。
1、输入电路输入电路是电话机和电信机房交换机的接口电路,直接和电话外线相连。
该电路由桥堆电路、滤波电路、防雷电路等组成,见图2。
电路中ZNR的是压敏电阻,当打雷所产生的浪涌尖峰电压超过其所标称电压时会击穿短路作用,从而保护后面电路避免被雷击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