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用纯化水全项检测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工艺纯化水验证确认方案1. 概述1.1我公司的制水系统由机械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软化过滤器、反渗透装置、精密过滤器、紫外线灭菌器、微孔过滤器、纯化水箱及不锈钢输水管道等组成,生产能力为1T/h。
1.2 工艺流程图城市自来水→增压泵→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化过滤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泵→一级反渗透膜→→纯化水箱→紫外线灭菌器→纯化水泵→终端微孔过滤器→纯化水使用点EDI超滤→注射用水使用点1.3用途纯化水主要用于器具、工作服、纯化水箱、洁净室、工作台面的清洗及挤出过程的冷却水和配制消毒液,注射用水主要用于末道精洗、试剂配制等。
2. 确认目的为确认我公司工艺用水系统能正常运行, 其生产工艺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稳定,不发生漂移,保证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稳定的工艺用水,特制订本确认方案,对工艺用水系统进行确认。
确认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3. 确认范围本确认方案适用于我公司工艺用水系统的确认。
3.1检查确认本系统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2根据生产要求,确认水处理设备和管道系统安装是否合理,检查仪表校验的情况及操作、维修规程的编写情况。
3.3在所有的水处理设备均开动的情况下,检测系统操作参数,检查确认系统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及工艺要求,并预先测试水质(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3.4系统按照设计要求正常运行后,进行周期取样测试水质是否符合中国药典年版规定标准(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4. 确认计划与人员职责公司成立专门确认工作小组,负责该确认项目确认方案的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负责确认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确认报告。
4.1 确认计划:工艺用水系统计划确认结束。
4.2 确认工作小组人员职责。
关于制药用纯化水的QC检测及工艺流程1、水是药物生产中用量大使用广的一种辅料,用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备。
制药用水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饮用水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药材的提取溶剂。
第二类: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不含任何附加剂,其质量应符合二部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可作为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第三类: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
第四类: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
2、纯化水制备反渗透预處理系统在纯化水制备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然水中的杂质一般分为三类:即悬浮物、胶体、溶解物。
2.1.1 工艺流程及设计要求膜法制水流程为:原水→原水贮罐→原水泵→换热器→絮凝剂加药装置→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阻垢剂加装置→精密过滤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一级泵→一级反渗透→中间水箱→反渗透二级泵→二级反渗透自来水经过多介质过滤器去除其中的悬浮颗粒,再经过活性炭过滤器去除其中的余氯及浊度,一级反渗透可以脱去水中的盐份。
2.1.2 原水贮罐一般原水贮罐应设置高、低水位电磁感应液位计,动态检测水箱液位。
在非低水位时仍具备原水泵、计量泵启动的条件,水箱材料多采用非金属,如聚乙烯(PF)。
2.1.3 原水泵可采用普通的离心泵,泵应设置高过热保护器、压力控制器,以提高泵的寿命。
为防止出现故障,泵还应设有自动报警系统。
2.1.4 换热器根据不同的过滤介及设计工艺选择不同的过滤元件,以达到出水水质的要求。
机体也可选用快装式,以方便快捷的更换滤芯及清洗。
2.1.5 凝剂加药装置通常运用精密计量泵进行自动加药(加药量由调试时确定),同时可根据城市管网供水的特点及原水水质报告,加入适量的絮凝剂,使原水中的藻类、胶体、颗粒及部分有机物等凝聚为较大的颗粒。
GMP纯化水现场质量监测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纯化水生产现场1.监测目的:本次现场质量监测旨在确定纯化水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标准要求,确保纯化水的质量稳定可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
2.监测内容:(1)PH值测定:使用精确的PH仪器对纯化水进行测定,确保PH值在指定范围内。
(2)电导率测定:使用电导率仪对纯化水进行测定,确保电导率符合GMP标准要求。
(3)微生物检测:采集纯化水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微生物菌落总数符合GMP标准要求。
(4)有机物测定:采用有机碳分析仪对纯化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测定,确保有机物含量符合GMP标准要求。
3.监测方法和结果:(1)PH值测定:使用PH计对纯化水进行测定,结果显示PH值为x.xx,在GMP要求的范围内。
(2)电导率测定:使用电导率仪对纯化水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电导率为x.xx μS/cm,在GMP要求的范围内。
(3)微生物检测:采集纯化水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微生物菌落总数为x CFU/ml,在GMP要求的范围内。
(4)有机物测定:采用有机碳分析仪对纯化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有机物含量为x.xx ppm,在GMP要求的范围内。
4.结论:本次现场质量监测结果显示,纯化水的PH值、电导率、微生物菌落总数和有机物含量均符合GMP标准要求,纯化水质量稳定可靠,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
5.建议和改进措施:(1)继续定期进行纯化水的质量监测,确保纯化水质量的稳定性。
(2)加强对纯化水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意识和技术水平,减少纯化水质量的波动性。
(3)建立完善的纯化水质量管理文件和规范,明确纯化水质量监测的责任与流程。
(4)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为本次纯化水现场质量监测记录,目的在于确保纯化水的质量符合GMP标准要求,提供给相关部门参考和改进。
纯化水检测标准在实验室中,纯化水的检测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科学准确地检测纯化水的质量是实验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纯化水检测的标准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实验室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纯化水的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其纯度和各项指标的符合情况。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电导率、微生物含量、溶解氧含量、总有机碳含量等。
这些指标的检测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进行检测时,还需要注意保持检测设备的清洁和准确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纯化水的检测标准还需要注意其存储和使用情况。
在实验室中,纯化水通常是用于制备实验溶液和洗涤实验器皿等用途。
因此,纯化水的存储和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存储和使用纯化水时,需要注意避免受到外界污染和氧化,保持水质的稳定性和纯度。
同时,在使用纯化水时,也需要注意使用专用的实验器皿和设备,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另外,纯化水的检测标准还需要注意其生产和供应情况。
在实验室中,纯化水通常是由专门的设备生产,并由专门的供应商供应。
因此,在选择纯化水供应商时,需要注意其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确保生产出的纯化水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同时,在使用纯化水时,也需要注意其供应情况,确保实验室能够及时获得符合要求的纯化水。
综上所述,纯化水的检测标准是实验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纯化水的检测时,需要注意其纯度和各项指标的符合情况,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存储和使用情况,以及其生产和供应情况。
通过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为实验室工作者在纯化水检测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纯化水全性能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1. 概述本文档是关于纯化水全性能检测报告及其原始记录的详细说明。
纯化水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处理而成的具有高纯度和极低杂质含量的水。
纯化水在许多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实验室研究、工业生产和医疗设备等。
为了确保纯化水的质量稳定和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必须进行全性能检测。
2. 检测项目以下是纯化水全性能检测的主要项目:2.1 pH 值pH 值是用于测量纯化水酸碱度的指标。
该指标对于许多实验和工业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因为某些实验和工艺要求特定的 pH 值范围。
检测 p H 值可以帮助确认纯化水是否符合要求。
2.2 电导率电导率是衡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指标。
纯化水应该具有低电导率,因为杂质和溶解的离子会影响水的电导性。
电导率检测可以评估纯化水中杂质的含量,以确保其质量。
2.3 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
纯化水中的溶解氧应该尽量少,因为溶解氧可能会对某些实验和应用产生负面影响。
检测溶解氧含量可以帮助评估纯化水中的氧气含量。
2.4 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是指水中所有有机物的总量。
纯化水中的总有机碳应该低于特定的限制值,以确保其纯度。
检测总有机碳含量可以帮助评估纯化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2.5 细菌菌落总数纯化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该尽量少,因为细菌可能对实验和工艺产生污染和影响。
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可以评估纯化水中细菌的含量。
3. 检测方法下面是纯化水全性能检测中使用的常见方法:3.1 pH 值检测方法•使用 pH 电极仪测量纯化水的 pH 值。
•将 pH 电极放入待测样品中,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结果。
3.2 电导率检测方法•使用电导计测量纯化水的电导率。
•将电导计的电极浸入纯化水样品中,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结果。
3.3 溶解氧含量检测方法•使用氧气电极仪测量纯化水的溶解氧含量。
•将氧气电极浸入纯化水样品中,等待读数稳定后记录结果。
3.4 总有机碳(TOC)检测方法•使用总有机碳分析仪测量纯化水中的总有机碳含量。
纯化水检测标准纯化水是一种经过多种处理工艺去除各种杂质和离子的水,它在许多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制药、电子、化工等。
因此,对纯化水的质量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纯化水检测的标准,以便相关行业人员了解如何进行准确的检测。
首先,纯化水的检测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方法。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电导率、溶解氧、总有机碳、微生物菌落总数等。
针对不同行业对纯化水质量的要求,各国标准化组织都发布了相应的标准,如美国环保局(EPA)、欧洲药典(EP)、中国药典(CP)等。
在进行纯化水检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行业标准选择相应的检测项目和方法。
其次,纯化水的检测设备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常见的检测设备包括电导率仪、溶解氧仪、总有机碳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操作人员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另外,纯化水的检测结果需要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
检测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在检测报告中,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纯化水的质量符合要求。
最后,纯化水的检测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纯化水检测标准和方法、规范的检测设备管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培训、定期的质量审核等。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纯化水的质量稳定可靠。
总之,纯化水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许多行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
因此,相关行业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纯化水的质量符合要求。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行业人员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目的明确工艺用水的分类、用途,建立工艺用水质量监测的频次、检验项目、取样点的设置及异常情况的处理,保证工艺用水质量和产品质量,避免工艺用水对药品造成污染。
2范围适用于工厂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质量管理。
3责任纯水制备人员、质检部、品保部、设备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定义: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称为工艺用水。
本公司工艺用水包括生活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4.1.1生活饮用水:指经净化、消毒的自来水。
4.1.2纯化水:以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为水源,经蒸馏或离子交换或反渗透等处理制得的水。
本公司采用的是二级反渗透装置制备的纯化水。
4.1.3注射用水4.2工艺用水的水质要求与用途见下表4.3水质监控4.3.1对工艺用水的水质要定期检查,由QC负责人指定专门人员进行工艺用水取样和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品质保障部和生产部,及时纠偏,确保生产用水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
4.3.2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监控说明: 1.生活饮用水由质量检验部每一个月按照公司的《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全检一次。
2.生活饮用水每半年由品质保障部取样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检一次。
4.3.3纯化水的质量监控说明:电导率为在线检测,岗位人员应每两个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
4.3.4注射用水的质量监控4.4纠偏措施4.4.1微生物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a)警戒限度:指微生物某一污染水平(一般为纠偏限度的一半),监控结果超过它时,表明制药用水系统有偏离正常运行条件的趋势;b)纠偏限度:指微生物污染的某一限度,监控结果超过此限度时,表明制药用水系统已经偏离正常运行条件,应当采取纠偏措施,使系统回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4.4.2纯化水4.4.2.1微生物项目1)纯化水纠偏限度设为100CFU/ml,警戒限度为50CFU/ml。
2)微生物项目监测结果超过警戒限度,应及时通知工程部门加以注意,必要时可采取一定措施;3)微生物项目监测结果超过纠偏限度a.应立即通知生产部各使用点停止用水,并通知工程部门,工程部应检查纯化水运行记录,分析原因,同时由QC人员进行复检;b.若复检仍不合格,则相应的纯化水不得用于生产,并调查原因,采取相应纠偏措施(必要时对水系统进行消毒),直至合格为止;c.微生物限度超标时,密切注意相关批次产品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必要时可扩大取样量以供检验。
2T/h纯化水系统验证方案编号:起草人:起草日期:_________审核人:审核日期:_________批准人:批准日期:_________*****制药有限公司目录1.引言1.1.验证小组人员及责任1.2.概述1.3.工艺流程图1.4.用途1.5.验证的前提条件、时间1.6.验证目的1.7.验证所需的相关文件准备2.预确认2.1.预确认目的2.2.预确认内容:3.安装确认3.1.安装确认的目的3.2.安装确认的内容4.运行确认4.1.运行确认的目的4.2.运行确认的内容5.性能确认5.1.性能确认的目的5.2.性能确认的内容6.验证综合评价7.根据验证结果对下列文件的可行性进行评估8.根据本次验证结果确定的再验证周期及日常监控的项目内容9.出具验证报告10.最终批准1.引言1.1.验证小组人员及责任1.2.概述该系统中饮用水的预处理、反渗透、贮存装置由湖州新亚水处理环境工程设备厂制造,设计生产能力为3T/h,利用反渗透工艺来制取纯化水,纯化水管网由河南省振华医药工程安装公司设计、安装施工。
1.3.工艺流程图1.3.1.预处理系统:合格饮用水→储水箱→饮用水输送泵→加药装置→多介质(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预处理饮用水。
1.3.2.反渗透系统:预处理饮用水→保安滤器→一级高压泵→一级反渗透装置→一级反渗透水箱→加药装置→二级高压泵→二级反渗透装置→混床→纯化水贮存、输送系统。
1.3.3.纯化水贮存、输送系统:纯化水贮罐→纯水输送泵→紫外灭菌→0.45µm微滤→管网→送纯化水使用点(提取、制剂车间)共15个用水点→回水管网→回纯化水贮罐。
1.3.4.清洁消毒系统:纯化水储罐→臭氧发生器(臭氧)→气水混合(水、臭氧混合物)→输送泵→管网→各用水点→回储水罐(反复循环30分钟)→各用水点放空。
1.3.5.工艺流程简述将饮用水打入饮用水箱,然后通过多介质(石英砂)过滤器,再将水通过活性炭滤器,进一步除去水中的余氯和有机物,然后通过保安过滤器精滤,用高压泵泵入二级反渗透装置,得纯化水成品。
1.目的为规范工艺用水符合国家标准和GMP要求, 建立工艺用水的质量监控制度,保证工艺用水的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的日常质量监控。
3.职责3.1. 质量管理部QC人员:负责各车间工艺用水的日常取样。
3.2.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文件的起草和审核、负责工艺用水的检验工作。
3.3. 总经理:负责本文件的批准。
4.定义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5.引用标准5.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5.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6.材料6.1.仪器设备电导率仪、酸度计。
6.2.器材、用具取样检验用玻璃仪器。
6.3.其他相应检测用化学试液7.流程图无8.内容8.1.饮用水监测8.1.1.公司饮用水样的检验资料整理每半年公司在供水水间水罐取饮用水样送当地疾控中心等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检验。
每月由质量控制部对饮用水进行微生物检验,每季度进行一次常规指标检查,如外观、PH等。
8.2.软化器出水硬度监测8.2.1.监测周期:质量管理部人员每月取样监测一次。
8.2.2.监测标准:硬度应<1.5ppm。
8.3.石英砂出水浊度监测8.3.1.监测周期:质量管理部人员每月取样监测一次。
8.3.2.监测标准:浊度应<1NTU。
8.4.活性炭出水余氯监测8.4.1.监测周期:质量管理部人员每月取样监测一次。
8.4.2.监测标准:余氯应<0.1mg/L。
8.5.纯化水监测8.5.1.监测项目由制水人员负责对纯化水系统出水口、纯化水总送水口、纯化水总回水口共3个取水点取样进行性状、酸碱度、电导率共3项的检验。
8.5.2.监测周期制水间工作人员每日生产用水前、生产用水结束时及生产用水过程中每隔2小时分别进行一次监测。
8.5.3.质量管理部检验系统出水口、总送水口、总回水口、其余纯化水取样点每半月轮流取样全检一次,具体取样频次见表一。
8.5.4.检验方法8.5.4.1.制水间工作人员日常检验执行《制水岗位水质检测SOP》。
纯化水全性能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报告内容一、引言纯化水是指经过特定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离子物质,以达到用于特定实验和工艺的纯净水。
全性能检测报告的目的是对纯化水的各项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测分析,以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和标准。
二、方法和仪器本次检测采用标准化和规范的检测方法进行。
使用的仪器包括离子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导仪等。
检测项目包括电导率、总溶解固体、硬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总有机碳、重金属离子等。
三、结果与讨论1. 电导率:纯化水的电导率应低于5μS/cm,本次检测结果为4.6μS/cm,符合标准要求。
2. 总溶解固体:纯化水的总溶解固体应低于10mg/L,本次检测结果为8.5mg/L,符合标准要求。
3. 硬度:纯化水的硬度应低于0.1mg/L,本次检测结果为0.08mg/L,符合标准要求。
4. 溶解氧:纯化水的溶解氧应高于5mg/L,本次检测结果为6.2mg/L,符合标准要求。
5.氨氮、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总有机碳、重金属离子等项目也符合标准要求。
四、原始记录在检测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数值和相应的测量数据,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始记录包括每个参数的实验测量值、仪器型号、仪器校准日期等。
五、结论根据本次纯化水的全性能检测结果和原始记录,可以得出结论,该批次的纯化水符合使用要求和标准。
各项指标都在规定范围内,没有超过限定值,能够满足特定实验和工艺的需求。
六、建议为了进一步确保纯化水的质量,建议定期进行全性能检测,并对仪器进行合理维护和校准。
同时,在使用纯化水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源的接触和异物的进入,以保持纯化水的良好品质。
总结:本次纯化水的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其质量符合要求,可以放心使用。
纯化水的全性能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为后续评估和追溯提供了依据,有利于纯化水的质量控制和追溯分析。
1目的控制本公司工艺用水的质量,包装纯化水检测程序的规范化、标准化。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的工艺用水检测方法。
3 职责法规质量部负责工艺用水水质检验。
4 要求及检验方法4.1 性状:性状为澄清、无色的液体。
4.2电导率:4.2.1 要求25℃时电导率,应不大于0.1μS/m。
4.2.2仪器和试剂1)电导率仪;2)玻璃烧杯(150ml)。
4.2.3 检验方法取100ml纯化水,使用带温度补偿功能的电导率仪测试按《电导率仪使用、维护和保养规程》中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电导率应0.1μS/m(25℃时)。
4.3 微生物限度:4.3.1 要求微生物总数不大于50 CFU/ml。
4.3.2 仪器和试剂1)微生物限度仪;2)生化培养箱;3)R2A琼脂培养基。
4.3.3取本品不少于lml,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薄膜过滤法处理,采用R2A琼脂培养基,30~35℃培养不少于5天,依法检查(通则1105),lml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50 CFU。
R 2 A琼脂培养基处方及制备酵母浸出粉o. 5g蛋白胨0. 5g酪蛋白水解物0.5g葡萄糖0. 5g可溶性淀粉0. 5g磷酸氢二钾0_3g无水硫酸镁0. 024g丙酮酸钠0.3g琼脂15g纯化水1000ml除葡萄糖、琼脂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pH值使加热后在25℃的pH 值为7.2± 0.2,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后,再加人葡萄糖,摇匀,分装,灭菌。
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试验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査: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中“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査方法进行,试验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应符合规定。
4.3.3 检验方法4.4易氧化物:4.4.1 仪器和试剂1)玻璃烧杯(150ml);2)高锰酸钾滴定液(0. 02mol/L):取高锰酸钾3.2g,加水1000ml,煮沸15分钟,密塞,静置2日以上,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摇匀〔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约0.2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250ml与硫酸10ml,搅拌使溶解,自滴定管中迅速加入本液约25ml(边加边振摇,以避免产生沉淀),待褪色后,加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并保持30秒不褪;当滴定终了时,溶液温度不应低于55℃,每1ml高锰酸钾滴定液(0. 02mol/L)相当于6.70mg 的草酸钠。
1.目的:建立工艺用水质量监控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原水、工艺用水质量,最终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2.范围:供水站及生产车间用水的检查。
3.责任:生产技术科、质量管理科、设备工程科、中心化验室、供水站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4.内容:本公司的工艺用水按水质可分为饮用水,纯化水。
根据水质不同,生产过程中要求不同的监护规定。
4.1 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饮用水质量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用水每年送检一次,采样点为原水储罐或水井口。
4.2 纯化水:◆纯化水水源应为合格的饮用水。
◆纯化水参照纯化水的标准每周进行一次全项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并应有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书。
◆如果纯化水系统停运,使用前应对各采样点进行采样,所有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使用。
◆ 日常检测:纯化水制备过程中,操作工至少每2小时对电导率、酸碱度检测一次。
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并应有监测记录。
质量保证员不定期抽查。
◆ 定期检测:QC 检验室每周对总进水口、纯化水储罐和总回水口全检一次,其余各用水点每周至少全检两个,一个月内各使用点全部全检完,具体取样点如下:◆ 各水质监测点采样后应在各取样容器上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取样点编码、取样时间、样品种类(饮用水、纯化水)、检测项目、取样人。
采样后应及时送检并确保在8小时内处理样品。
编码规则如下: 20XX XX XX 0X2011100101.4.3 生产工艺用水系统安装竣工使用前应全面验证。
合格后方可使用。
并且在运行一定周期后要进行再验证。
4.4 工艺用水微生物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标准及处理措施。
纯化水toc检测标准纯化水是现代工业和实验室科研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水源。
在实验室中,纯化水的质量对实验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如何检测纯化水的质量,是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TOC(总有机碳)检测标准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纯化水质量的方法。
TOC检测标准是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对样品中总有机碳进行检测的标准。
TOC检测标准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通过在线自动检测的方式进行,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确度。
TOC检测标准在制药、化工、生物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实验室中,TOC检测标准可以用于纯化水的质量检测。
实验室中的纯化水需要经过多道净化工艺,如反渗透、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等处理方式,以去除水中的离子、胶体、有机化合物等杂质。
经过这些处理后的纯化水,TOC指标应该较低。
因此,可以通过对纯化水样品中的TOC指标进行检测,判断水质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TOC检测标准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水处理过程。
一些工业生产过程需要使用纯化水作为原料或者清洗液,此时就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另外,一些重要的工业原料也需要纯化水来进行制备,TOC检测标准也可以应用于对原料水质的检测中。
在进行TOC检测时,需要注意的是样品的采取和处理。
在实验室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采样方法采集纯化水样品,避免外界污染对样品结果的影响。
另外,也需要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如去除气泡、悬浮物等,以提高样品的精确度。
总之,TOC检测标准是一种常用的检测纯化水质量的方法。
它具有在线自动检测的优点,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水质。
不仅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纯化水的质量控制,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水处理的质量控制。
在使用TOC检测标准时,需要注意样品采取和处理的方法,以提高检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