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57.24 KB
- 文档页数:2
医院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诊疗护理常规一、概述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病变部位脑动脉与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产生一系列脑血流动力学紊乱。
AVM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类型之一,通常以癫痫、脑内或蛛网膜下隙出血、盗血以及头痛发病。
二、临床表现脑动静脉畸形通常以出血或癫痴发病,伴或不伴有头痛、颅内杂音及进行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1.出血:50%以上的AVM患者以颅内出血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严重者意识丧失,颈项强直。
2.癫痫:癫痫是AVM最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出血前或出血后,也可发生在出血时,顶叶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额叶和颞叶,再次为枕叶,大脑深部和颅后窝AVM很少发生癫痫。
3.头痛:较为常见,头痛性质可为偏头痛、局限性头痛或全头痛,无明显定位意义。
如出血大量时,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甚至出现意识障碍。
4.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一过性或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肢体麻木或无力、偏盲、失语、共济失调等。
5.其他症状:精神症状、眼球突出、颅内血管杂音。
6.辅助检查。
(1)DSA是诊断脑血管畸形的金标准。
(2)MRI和MRA,MRI诊断脑AVM的正确率几乎可达到100%。
(3)头颅CT扫描。
(4)利用TCD技术,不仅可以检测脑AVM的血流方向,还可检测到有无盗血现象。
三、治疗原则1.血管内栓塞治疗。
2.手术治疗。
(1)供血动脉结扎术。
(2)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使病灶缩小后再考虑手术切除。
四、护理评估了解患者主要症状及症状出现时间、诱发因素;评估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及自理程度。
五、护理要点及措施1.术前护理。
(1)倾听主诉,了解病史及畸形发病特点,是以癫痫发病还是以脑出血发病。
(2)按癫痫护理常规,床旁备地西泮,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大发作时防止受伤,观察记录意识瞳孔变化及发作情况。
(3)已出血发病者,应观察其意识及瞳孔变化,遵医嘱给予止血、脱水等治疗。
2010年4月 第31卷 第2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Jour na l of Capita lMedical U niversity Apr .2010Vo l .31 No .2[do i :10.3969/j .i ss n.100627795.2010.02.025]临床研究老年患者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杨力军1 舒 波2 王 硕1 赵继宗1 曹 勇13(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自1997年3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老年脑动静脉畸形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策略及其预后。
结果 患者首发症状为颅内出血者17例(68.0%),非出血引发的神经功能缺失者4例(16%),顽固性头痛、头晕者4例(16%)。
25例患者中有4例行多种治疗方案,累计治疗共30次。
选择保守治疗者7例,其中有4例(57.1%)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发生出血或再出血;选择进行放射治疗者共7例,其中3例(42.9%)随访过程中出现出血,2例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失;选择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者共5例,2例为完全栓塞,1例死于术后脑梗死;另外3例部分栓塞;选择进行手术治疗者共11例,其中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8例,11例患者手术患者中死亡2例(18.2%),其余9例患者中,2例急性出血患者术后分别出现不全混合性失语和癫痫发作,7例择期手术患者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神经功能缺失,术前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老年患者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多见于男性,有较高出血率。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老年脑动静脉畸形安全和有效的方法,高龄不是手术切除脑动脉畸形的禁忌证。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老年患者;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 R 651.1+1C li n i ca l Fea tur es and Tr ea t m en t Stra tegy of Bra i n Ar ter i oven ous M a lform a t i on si n E l der ly Pa ti en tsY ANG L i 2jun 1,S HU Bo 2,WANG Shuo 1,ZHA O Ji 2z ong 1,Cao Y ong 13(1.D epa rt ment of N eurosurgery,Beiji ng T iantan Hospita l ,Capita lM edica l U niv ersity ;2.D epa rt ment of N eurosurgery,Guiyang CityB ra in D i sease Hospita l)【ABSTRAC T 】 O b jec ti ve T o analyze clinica l feature s and treat m ent stra tegy of bra i n a rte ri ovenous m alfor ma tions (AV M s )in elderly pa tients (age ≥60y ).M e thod s A retros pec tive survey of 25case s of brain AV M s in e lderly pa tients diagnosed fro m Ma rch 1997t oSeptember 2008in B eijing Tiantan Hos p ita l wa s unde rtaken .The c linica l feature s,trea t m ent and outcome s were ana lyzed along wit h a systema tic review of litera ture .T he median foll o w 2up per i od was 50months (4~120months ).Re s u lts In this series the median age of pa tients was 65.2years ;the m ale:fema le ratio was 2.6∶1;the most co mmon pri mary sy mpto m s wa s i ntracrani a l hemorrhage (68.0%).Seven case s were trea ted conse rvati ve ly when diagnosed,of who m hemorrhage at AV M s or recurrent he morrhage occurred i n 4pati ents (57.1%)during the f o ll ow 2up;7pa tients selec t ed ste reotactic radi osurge ry,after radi osurgery hemorrhag e at A VM s occurred i n 3(42.9%);5pati entswere trea t ed with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of feeding arte rie s of A VM s,in 2(40%)t he a rte ries were e m bolized comple t e ly,of who m 1died due to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em b olis m ,the othe r 3we re em b olized pa rtially ;11pa tients took m icroneur o s urgical resec ti on,2died because of post ope rative he morrhage and cerebra l infarcti on re s pectiv e ly ,othe rs achieved sa tisfact ory outco m es .C onc lusi on Elde rly pa tients with bra in a rteri ovenous ma lfor ma ti ons had a high incidence of hemorrhage co mpa red with y oung e r ones .M i c roneurosurge rica l remova l of AV M s can achiev e satisfac t ory post ope rativ e outco m es .Age itse lf is not a li m iting fac t or for the s urgical exc ision of AV M s .【KEY WO RD S 】 brain arteri oven ous ma l for m ati ons ;elderly pa tients;m icroneurosurge ry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53)资助项目,S yS 2“N 2”f B j (53)3,2y 6@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 ovenousm alf or m ati ons,AV Ms)多发生于中青年,老年患者(≥60岁)发病少见。
脑动静脉畸形诊疗规范(最新版)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脑血管畸形,其起源于胚胎期时脑原始动脉和静脉并行,中间以两层血管内皮细胞相连。
如果这两者之间发生瘘道,血液就会直接从动脉流入静脉,形成血流短路,从而引起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显微镜下,畸形组织呈一堆较成熟的大小不等的血管结构,其中夹杂有硬化的脑组织。
诊断】一)临床表现1.头痛:多数病人主要症状为长期头痛,常为偏头痛样,但部位并不固定而且与病变的定位无关。
当畸形出血时,头痛加剧,且伴有呕吐。
2.癫痫:约1/3以上的病人以发作起病,多呈限局性抽搐。
该症状有一定定位意义。
确诊年龄越小,越容易出现癫痫症状。
癫痫发生风险统计:10-19岁44%;20-29岁31%,30-60岁6%。
偶然发现或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病人多无癫痫发作。
3.出血:可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和硬脑膜下出血等。
常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亦可无任何原因。
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出血的高峰期为15-20岁,每次出血的死亡率为10%,病残率为30-50%。
小的动静脉畸形常比大的更易表现为出血。
4.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及智力减退:由于脑盗血现象病变远端和邻近脑组织缺血,旧之对侧肢体可出现进行性肌力减弱,并发生萎缩。
在儿童期发病,当病变大而累及脑组织广泛者可导致智力减退。
5.颅内杂音:当畸形体积大、部位表浅,特别是伴有硬脑膜动静脉畸形时可听到。
6.占位效应:例如小脑桥脑角(CPA)的AVMs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7.儿童动静脉畸形常有大的中线位置的动静脉畸形并引流入增大的大脑大静脉(Gale静脉,即"Galen静脉动脉瘤")。
还可伴有:A。
脑积水合并大头畸形:多由于增大的Galen静脉压迫中脑导水管所致。
B。
心功能衰竭伴随心脏肥大。
C。
前额静脉突起,多因静脉压增加所致。
8.临床分级:临床采用较多的是Spetzler分级法,它根据AVM的大小、部位和引流情况进行评分。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附21例报告)吴有志;李英斌;张健;罗良生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9(49)30
【摘要】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1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死亡1例,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完全恢复者9例,部分恢复、需人帮助者8例,长期卧床者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疗效良好,应成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吴有志;李英斌;张健;罗良生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2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4
【相关文献】
1.破裂出血的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分析(附42例病例报告) [J], 景英朝;姚晓腾;谢乙团
2.脑动静脉畸形并发破裂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附32例报告) [J], 唐广海;赵元立
3.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32例子报告 [J], 李署湘
4.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致脑疝的手术治疗(附7例报告) [J], 郭志强;李志强;马玉宁
5.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急诊手术治疗(附18例报告) [J], 吴中亚;胡声斌;凌兴飞;孙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动静脉畸形(AVM)介绍【定义】脑血管畸形是脑血管病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由于脑血管发育障碍引起原始血管通路持续存在,造成局部血管的结构和数量异常。
这种血管异常影响正常脑血流,同时随着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而发生变化。
根据形态学的不同,脑血管畸形可以分为5种类型:动静脉畸形(AVM)、静脉性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曲张,其中脑动静脉畸形最为常见。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除少数隐匿性和小型的AVM外,绝大多数AVM病人迟早会出现临床症状。
出血和抽搐是最重要的首发症状,也可表现为头痛和神经功能缺失等症状,出现的高峰年龄为20~30岁,到30岁时大多数病人都有症状,到60岁时,90%以上的病人会出现症状,有少数病人一生不表现任何症状。
(1)出血:颅内出血是脑AVM最常见的症状,占52%~77%,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稍多于半数。
出血多发生在年龄较小的病例,半数以上在16~35岁时出现。
出血与季节无关,发病突然,往往出现在病人体力活动或有情绪波动时。
有一组病例统计表明,出血可以反复发生,50%以上的病人曾出血2次,30%出血3次,20%出血4次以上,最多的可出血10次,反复出血可造成脑组织的严重损害。
与动脉瘤所致的出血相比,AVM出血的发病高峰年龄较早,出血程度较轻,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较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较低。
出血可以发生在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或引流静脉,也可以由于AVM的供血动脉上的动脉瘤破裂引起。
临床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呕吐,有时甚至意识丧失。
出血有三种形式,即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内出血。
大量脑室内出血时神经系统症状危重,病人常常昏迷,急性脑积水的发生率较高。
影响脑AVM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曾有出血史、年龄、AVM的大小和部位等。
小型AVM较之大型的更容易出血,深部AVM比浅表的容易出血。
存在深部静脉引流,畸形血管团位于脑室旁、颞叶、岛叶和胼胝体,血管团内部存在动脉瘤和静脉闭塞等可以增加畸形本身的出血。
大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原则大脑动静脉畸形(AVM)是大脑中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异常血管的一种混乱。
动脉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大脑。
静脉将缺氧的血液送回肺部和心脏。
大脑的AVM干扰了这个重要的过程。
动静脉畸形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发生在大脑或脊柱。
即便如此,脑部avm仍然很罕见,只影响不到1%的人口。
AVMs的原因尚不清楚。
大多数人天生就有,但偶尔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
它们很少在家族间遗传。
脑avm的治疗原则。
一些大脑AVM患者会出现一些症状和体征,比如头痛或癫痫。
AVMs通常是在脑部扫描后发现另一个健康问题或血管破裂后导致脑部出血(出血)。
一旦确诊,大脑AVM通常可以成功治疗,以防止并发症,如脑损伤或中风。
脑AVM的治疗原则脑AVM的治疗是为了防止出血、清除血肿、改善盗血和控制癫痫。
目前为止,脑AVM治疗策略有四种:显微神经外科、介入血管内技术、放射外科、栓塞后手术的联合治疗。
选择治疗要考虑到利弊。
一般来讲,对于Spetzler-MartinⅠ级、Ⅱ级病变,首选外科手术切除。
对于小病灶,由于部位和供血血管解剖情况,手术可能危险性增大:可考虑放射外科治疗。
对于1级病变,常选择栓塞后手术的联合治疗。
对于IV、V级病变,单纯外科手术危险度高,不主张推荐。
对于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高危的病变,可考虑放射外科治疗。
放射外科对小病灶效果更好:故此方法主要用于小病灶而非大病灶。
然而,病变体积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病灶的部位、患者年龄、症状、血管周围解剖情况也要考虑到。
对于可用手术治疗的小病灶( Spetzler-Martin I、II级),手术比放射外科危险度小。
对于大病灶( Spetzler-MartinIl~V级),若目标是完全闭塞病灶,可考虑联合放射外科治疗。
放射外科和栓塞介入部分治疗大型病灶并不能消除出血的危险。
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首选的根治方法显微外科技术和麻醉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完全切除病灶甚至功能区附近的AVM,只有很低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血管内介入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扩大了手术适应症和安全性。
脑动静脉畸形(AVM)治疗策略科普脑血管畸形是因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所致。
由于畸形可以发生在胚胎期脑血管发育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产生多样血管畸形,对其分类和命名至今仍未统一。
McCormick(1966)将之分为:①毛细血管扩张症(telangiectasia)。
有的呈海绵状扩张,在血管之间有神经组织,是小而单发的血管畸形,多见于桥脑内。
②血管曲张(varix)。
为单条或多条的扩张静脉,体积很小,可发生出血。
③海绵状血管畸形( cavernous malformation).。
大小不一,多为单发,可见于脑的任何部位。
④动静脉畸形(arPeriovenous malformation)。
血管管径粗细不等,常呈节段性扩张动静瘤样改变。
有扩张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是脑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
⑤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
与动静脉畸形相似,但不含有动脉。
脊髓中比脑中多见。
这种分类方法为多数学者采用。
根据我国的资料,脑血管畸形中90%以上为动静脉畸形(AVM)。
在胚胎发育到动静脉畸形阶段,脑动脉各主支之间已有广泛的沟通,故病变由单一动脉供血者较少,多为多支供血。
供血动脉可分3类:①完全由脑动脉供血;②由脑动脉和硬脑膜动脉联合供血;③单纯由硬脑膜动脉供血。
AVM的引流静脉依病变的部位不同,可以经脑表面的浅静脉引流亦可由脑的深静脉引流,或两者兼而有之。
由于供血动脉压力降低,大量本该供应正发脑区的血液转向AVM中灌注,使正常脑区产生缺血,称为“盗血现象”(stealphenomenon)。
这种现象不仅可以影响AVM邻近脑区的供血,还可以通过两侧脑动脉的交通引起对侧大脑半球盗血,或通过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交通引起椎-基动脉盗血。
AVM由于脑动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并形成短路分流,在静脉壁不能承受经过畸形血管直接传来的搏动性动脉压时,静脉可以部分破裂,这是AVM破裂出血的最常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