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王风黍离
- 格式:ppt
- 大小:363.50 KB
- 文档页数:14
先秦的《诗经·王风·黍离》原文及赏析《诗经•王风•黍离》先秦•佚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赏析】这首诗抒发了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感慨。
毛诗序称:“《黍离》,闵(通悯)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看到的是一片绿油油的禾黍,既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由此,他联想到周室的倾覆,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
一片绿意盎然的作物,在别人眼里或许代表着希望,代表着丰收。
可是在诗人的眼里,他代表着人事全非,沧海桑田,代表着那个繁华时代一去不复返。
诗人的内心是极其痛苦孤独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是在忧愁,不了解我的人,却在问我是不是有所求。
周大夫路过旧都,看到这一景象,心中的怅惘他可以承受,可是他不能容忍这种忧思不被人所理解。
正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诗人拥有和同样的悲哀。
诗人的这种苦闷无法排解,只能无奈地向苍天质问:“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不会回答,诗人的忧愁郁闷和失望则更加无以复加。
后世的诗人陈子昂,所发出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正是这种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这几句可以用来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等等。
扩展阅读:《诗经》的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王风·黍离》原文翻译及其鉴赏《王风·黍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是一首有感于家国兴亡的诗歌。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诗经·王风·黍离》原文翻译及其鉴赏,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黍离》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释】①黍:谷物名。
离离:成排成行的样子。
②稷,谷物名。
③行迈:前行。
靡靡:步行缓慢的样子。
④中心:心中,摇摇:心中不安的样子。
⑤噎(ye):忧闷已极而气塞,无法喘息。
【译文】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苗长得绿如绣。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忧郁神恍惚。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扬花正吐穗。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迷乱如酒醉。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已经结了籽。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郁闷气埂咽。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鉴赏】关于《黍离》一诗的主旨,虽然《诗序》说得明白:“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而且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确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
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
近人读诗,新说迭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将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余冠英则在《诗经选》中认为当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
还有蓝菊荪的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国风今译》),程俊英的难舍家园说(《诗经译注》)等。
诗经《黍离》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黍离》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彼黍离离,①地里黍禾长成列,彼稷之苗。
王风黍离的艺术手法《王风·黍离》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它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周王朝流浪时所写的一首流亡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悲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在艺术手法方面,这首诗主要采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通过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首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黍离之悲”、“禾黍之悲”等,这些象征性的词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怨,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其次,这首诗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诗中用“如竹之苞兮,不可脱其枝”、“如麦之摇兮,不可脱其颖”等比喻,来表达诗人内心对故国的依恋和感伤。
此外,这首诗还采用了反复咏叹的手法,通过反复强调诗中的主题来加强诗歌的表现力。
例如,诗中三次咏叹了“黍离之悲”,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怨。
这首诗不仅仅在艺术手法上表现出了高超的技巧,还在情感表达上展现出了深刻的内涵。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依恋和感伤,这种情感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这种痛苦和哀怨是普遍存在的。
总之,《王风·黍离》这首诗通过象征、比喻、反复咏叹等艺术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都得到了高度体现,成为了《诗经》中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见证,也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真实的情感表达和人性的关怀。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需求。
无论是在哪个时代,人们都会面临各种痛苦和不幸,而这种痛苦和不幸常常会让人产生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和依恋。
因此,《王风·黍离》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不仅具有普遍性,更具有人类共性。
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和对情感的体验,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和价值。
古文赏析:诗经王风黍离《诗经.王风.黍离》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注释]1.黍:俗称"小米";2.离离:茂盛的样子。
3.稷:高梁。
行迈:远行;4.靡靡:迟迟、犹疑不决。
5.摇摇:心中愁闷难忍。
6.悠悠:遥远、渺茫。
7.噎:食物塞住咽喉。
[译文]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生出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烦闷方寸乱。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抽出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结出粒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诗经.王风.黍离》赏析西周末年,周朝遭到来自北方的犬戎的入侵和蹂躏。
周平王继位之后,丰镐残破不堪,被迫东迁雒(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王朝。
东迁之后,丰镐旧有的宗庙宫室全都荒废,长满黍稷。
旧臣行役路此,不禁伤怀悲怆,连呼苍天不已。
这首诗就反映了这种情景,充满了缠绵悲戚的情绪。
第一章写诗中主人公悲怆慨叹丰镐一片荒废,长满一行行的黍子,一行行稷苗;脚下的步子慢吞吞地迈着,心里显得十分不安。
路上碰到了人,理解他的,说他心里有沉重的忧愁;不理解他的,说他在寻求什么。
他不禁发出呼喊,高高在上的苍天啊,这是谁造成的呢!第二、三章内容和第一章意思相同,只不过把第二句的"苗"换成"穗"和"实",把第四句的"摇摇"换成"如醉"、"如噎",既表示时节的推移又表明主人公的忧愁越来越沉重。
诗经黍离赏析《黍离》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此诗由物及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谐,在空灵抽象的情境中传递出闵意情怀,蕴含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和凄怆无已之情。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诗经黍离赏析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黍离赏析这是一首流浪者之歌。
他一边漫游,一边唱出心中的忧郁。
何以忧郁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为油盐柴米一类的生活琐事而忧。
这是不是说得有点玄?不玄。
我们心中的悲哀经常是说不出理由的,忧郁也无法进行理性的分析。
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莫名的烦恼,莫名的忧伤,莫名的悲哀,莫名的绝望。
当然,它完全可能像一根导火索,被某一具体事物所点燃,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物体。
但诱因不等于忧郁和悲哀本身。
更何况一个流浪漂泊者,神经随时都处于高度敏感的状备,最容易触景生情,睹物伤感,他没有明确的目的,似乎又在寻找什么;他没有归宿感,却又在冥冥之中受着什么指引。
其实,这就是人。
他不仅在物质的世界中实实在在地活着,他还想要追问为什么要活着,他还要关心同物质生活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比如太阳月亮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闪亮,天空为什么会下雨打雷闪电,为什么有人生来就是王子,有人生来就是穷光蛋。
大地大海有没有尽头。
一想到这些物质解答不了的问题时,就会让人悲哀感叹。
真正深刻的悲哀和忧郁,总是同上面一类的问题相联系的,并且是无法解决和永恒的。
吃不饱的悲哀,穿不暖的悲哀,失去亲人的悲哀,在外服苦役的悲哀,都是有限的,短暂的,可以克服的,并且也是表层的。
平氏百姓生活中的苦恼,仁人志士的慷慨激昂,商人亏本的痛苦,政治家仕途受搓,也可以归入有限的、短暂的、可克服的、表层的悲哀。
少女比守财奴崇高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她会为失去爱情而在内心中哭泣,这与守财奴为金饯而哭泣不可同。
诗经黍离的原文及注释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诗经黍离原文《国风·王风·黍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黍离原文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黍离原文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译文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苗长得绿如绣。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忧郁神恍惚。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扬花正吐穗。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迷乱如酒醉。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地里黍禾长成排,稷谷已经结了籽。
前行步子多迟缓,心中郁闷气埂咽。
理解我的说我忧,不理解的说我有所求。
苍天高高在头上,是谁造成这景象?黍离赏析请相信这不是杞人忧天。
这是一首流浪者之歌。
他一边漫游,一边唱出心中的忧郁。
何以忧郁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为油盐柴米一类的生活琐事而忧。
这是不是说得有点玄?不玄。
我们心中的悲哀经常是说不出理由的,忧郁也无法进行理性的分析。
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状态:莫名的烦恼,莫名的忧伤,莫名的悲哀,莫名的绝望。
当然,它完全可能像一根导火索,被某一具体事物所点燃,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物体。
但诱因不等于忧郁和悲哀本身。
更何况一个流浪漂泊者,神经随时都处于高度敏感的状备,最容易触景生情,睹物伤感,他没有明确的目的,似乎又在寻找什么;他没有归宿感,却又在冥冥之中受着什么指引。
其实,这就是人。
他不仅在物质的世界中实实在在地活着,他还想要追问为什么要活着,他还要关心同物质生活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比如太阳月亮为什么会发光,星星为什么会闪亮,天空为什么会下雨打雷闪电,为什么有人生来就是王子,有人生来就是穷光蛋。
诗经王风黍离抒发的情感
《诗经·王风·黍离》是一首表达失落、思念和悲伤的诗歌,其情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悲伤:诗歌开篇就表达了悲伤的情感,描述了黍离之死后,其亲属和朋友哭泣悲痛的情景,可以看出他们对黍离的离去非常悲痛。
思念: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黍离生前的事情,思念着黍离,同时也希望黍离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可以看出诗人对黍离的思念之情非常深刻。
失落:诗歌中还表达了对黍离离去后,对周围环境的失落感。
黍离之死对他的亲友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这种失落感也在诗歌中得到了表达。
总之,《诗经·王风·黍离》通过对黍离生前和死后的描绘,表达了失落、思念和悲伤的情感,这些情感都体现了人类的感性和情感世界。
-1-。
【高中古诗词阅读】《黍离》阅读答案黍离《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黍离诗经·王风》那小米的叶子,那小米的幼苗。
一路走来,摇动你的心。
认识我的人叫我的烦恼;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老天爷,这是谁?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那小米的叶子,那小米的现实。
走路是最流行的,而中心就像窒息。
认识我的人叫我的烦恼;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老天爷,这是谁?【注】《毛诗》序说:周大夫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悯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1)诗歌按什么顺序写的?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4分)(2)“认识我的人叫我的烦恼;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老天爷,这是谁?"这样的句子有极强感染力,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抒情特点。
(4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净光整13.(1)①用“时间”整齐“诗歌使用”彼稷”这首诗的幼苗、穗子和果实表明了时间的流逝来组织这首诗的内容。
②以““情感”为序。
文中写““中心”摇摇、如醉、如噎,情感逐渐加强,来抒发心中忧愁。
(每点2总共4分分)(2)①发自内心。
这首诗以感召的方式,直接表达了因颠覆周朝、弃祠而产生的强烈哀伤情绪,感动了读者。
②重章复沓(重章迭唱)。
诗歌三个部分反复咏唱,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感人至深。
(每点2总共4分分))(如果答对偶、反复,也行)。
黍离诗经赏析《国风·王风·黍离》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由物及情,寓情于景,情景相谐,在空灵抽象的情境中传递出闵意情怀,蕴含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故国之思和凄怆无已之情。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关于《黍离》一诗的主旨,虽然《诗序》说得明白:“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而且从此诗序于王风之首,确见其为编诗者之意旨。
但历来争讼颇多,三家诗中韩、鲁遗说与毛序异,宋儒程颐更有臆说以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
近人读诗,新说迭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其定为旧家贵族悲伤自己的破产而作,余冠英则在《诗经选》中认为当是流浪者诉述他的忧思。
还有蓝菊荪的爱国志士忧国怨战说《诗经国风今译》,程俊英的难舍家园说《诗经译注》等。
说法虽多,诗中所蕴含的那份因时世变迁所引起的忧思是无可争辩的,虽然从诗文中无法确见其具体背景,但其显示的沧桑感带给读者的心灵震撼是值得细加体味的。
另一方面,从诗教角度视之,正因其为大夫闵宗周之作,故得列于《王风》之首,此为诗说正统,不可不及,以下从两方面细析之。
闵宗周之诗何以列于《王风》之首,先得弄清何为《王风》,郑笺云:“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
周,王城也,谓之东周。
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
”可见《王风》兼有地理与政治两方面的含义,从地理上说是王城之歌,从政治上说,已无《雅》诗之正,故为《王风》。
此诗若如《诗序》所言,其典型情境应该是:平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景,令诗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
这样的情和这样的景化而为诗是可以有多种作法的,诗人选取的是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路子,于是这首诗具有了更为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