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幂函数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666.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七讲二次函数与幂函数1.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xα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α是常数.(2)常见的五种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比较R R R{x|x≥0}{x|x≠0}(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一般式:f(x)=ax2+bx+c(a≠0).顶点式:f(x)=a(x-m)2+n(a≠0),顶点坐标为(m,n).零点式:f(x)=a(x-x1)(x-x2)(a≠0),x1,x2为f(x)的零点.(2)二次函数图像R R考向一 幂函数概念及性质【例1】已知幂函数223(22)n nf x n n x -=+-(n ∈Z)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则n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解析】由于f (x )为幂函数,所以n 2+2n -2=1,解得n =1或n =-3,经检验只有n =1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1.已知函数f (f )=(f 2−f −1)f f 2+2f −3是幂函数,且其图象与两坐标轴都没有交点,则实数f =() A .−1 B .2 C .3 D .2或−1【答案】A【解析】∵函数f (f )=(f 2−f −1)f f2+2f −3是幂函数,∴f 2−f −1=1,解得:f =2或f =−1,f =2时,f (f )=f ,其图象与两坐标轴有交点不合题意,f =−1时,f (f )=1f 4,其图象与两坐标轴都没有交点,符合题意,故f =−1,故选:A .2.已知函数f(f)=(3f2−2f)f f是幂函数,若f(x)为增函数,则m等于()A.−13B.−1C.1 D.−13或1【答案】C【解析】函数f(x)=(3m2-2m)x m是幂函数,则3m2-2m=1,解得m=1或m=-13,又f(x)为增函数,则m=1满足条件,即m的值为1.故选:C.3.已知幂函数f(f)=f f的图像过点(2,√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f)是奇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B.f(f)是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C.f(f)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D.f(f)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答案】C【解析】∵幂函数y=xα的图象过点(2,√2),∴√2=2α,解得α=12,故f(x)=√f,故f(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故选:C.4.设α∈{−1,1,12,3},则使函数y=f f的定义域为R且为奇函数的所有α的值为()A.−1,1,3 B.12,1 C.−1,3 D.1,3【答案】D【解析】当α=﹣1时,函数的定义域为{x|x≠0},不满足定义域为R;当α=1时,函数y=f f的定义域为R且为奇函数,满足要求;当α=12函数的定义域为{x|x≥0},不满足定义域为R;当α=3时,函数y=f f的定义域为R且为奇函数,满足要求;故选:D.考向二图像问题【例2】(1)当f∈{−1,12,1,3}时,幂函数f=f f的图象不可能经过的象限是A.第二象限 B.第三象限 C.第三、四象限 D.第二、四象限(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f f(x≥0),g(x)=fff f x的图象可能是()A. B.C. D.【答案】(1)D (2)D【解析】(1)因为f=f−1经过第一、三象限;f=f12经过第一象限;f=f1经过第一、三象限;f=f3经过第一、三象限;所以不可能经过的象限是第二、四象限,选D.(2)∵实数a>0且a≠1,∴函数f(x)=x a(x>0)是上增函数,故排除A;∴当a>1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 a(x>0)是下凹增函数,g(x)=log a x的是增函数,观察四个选项,没有符合条件选项;当0<a<1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x)=x a(x>0)是增函数,g(x)=log a x是减函数,由此排除B和C,符合条件的选项只有D.故选:D.【举一反三】1.如图表示的是四个幂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则幂函数f=f 12的图象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幂函数y=f12为增函数,且增加的速度比价缓慢,只有④符合.故选:D.2.下图给出四个幂函数的图象,则图象与函数的大致对应是()①②③④A.①f=f 13,②f=f2,③f=f12,④f=f−1B.①f=f3,②f=f2,③f=f 12,④f=f−1C.①f=f2,②f=f3y=x3,③f=f−1,④f=f 1 2D.①f=f 13,②f=f12,③f=f2,④f=f−1【答案】B【解析】②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②应为偶函数,故排除选项C,D,①由图象知,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下凸,递增的较快,所以幂函数的指数大于1,故排除A故选:B.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f(f)=f f(f≥0),f(f)=log f f(f>0,且f≠1)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答案】D【解析】对于A项,对数函数过(1,0)点,但是幂函数不过(0,1)点,所以A项不满足要求;对于B项,幂函数f>1,对数函数0<f<1,所以B项不满足要求;对于C项,幂函数要求0<f<1,而对数函数要求,f>1,所以C项不满足要求;对于D项,幂函数与对数函数都要求0<f<1,所以D项满足要求;故选D.4.如图是幂函数y=x m和y=x n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则( )A.-1<n<0,0<m<1 B.n<-1,0<m<1 C.-1<n<0,m>1 D.n<-1,m>1【答案】B【解析】由题图知,f=f f在[0,+∞)上是增函数,f=f f在(0,+∞)上为减函数,∴f>0,f<0,又当f>1时,f=f f的图象在f=f的下方,f=f f的图象在f=f−1的下方,∴f<1,f<−1,从而0<f <1,f <−1,故选B.考向三 比较大小【例3】设f =(35)25,f=(25)35,f=(25)25,则f ,f ,f 的大小关系是A .f >f >fB .f >f >fC .f >f >fD .f >f >f【答案】A【解析】对于函数f =(25)f ,在(0,+∞)上是减函数,∵35>25,∴(25)35<(25)25,即f <f ;对于函数f =f 25,在(0,+∞)上是增函数,∵35>25,∴(35)25>(25)25,即f >f .从而f <f <f .故A 正确. 【举一反三】1.已知点(f ,9)在幂函数f (f )=(f −2)f f 的图象上,设f =f (f − 13),f =f (ln 13),f =f (√22) 则f ,f ,f 的大小关系为( )A .f <f <fB .f <f <fC .f <f <fD .f <f <f【答案】A【解析】由f (f )=(f −2)f f 为幂函数得f −2=1,f =3, 因为点(3,9)在幂函数f (f )上,所以3f =9,f =2,即f (f )=f 2, 因为f =f (f − 13)=f (3− 13),f =f (ln 13)=f (ff3),又3− 13<√22<1<ff3,所以f <f <f ,选A.2.设f =20.3,f =30.2,f =70.1,则f 、f 、f 的大小关系为( ) A .f <f <f B .f <f <f C .f <f <f D .f <f <f【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f =20.3=√2310=√810,f =30.2=√3210=√910,f =70.1=√710f =√f 10在(0,+∞)上是增函数且9>8>7∴f >f >f 本题正确选项:f3..已知f =(√2)125,f =925,f =4log 4f 2,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f <f <f B .f <f <f C .f <f <f D .f <f <f 【答案】A【解析】f =265=6415,f =345=8115,∵64<81,∴6415<8115,即f <f ,f =e 2>4>3>345=f ,故f <f <f ,选A .考向四 二次函数解析式【例4】 (1)已知二次函数f (x )=x 2-bx +c 满足f (0)=3,对∀x ∈R ,都有f (1+x )=f (1-x )成立,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2)已知二次函数f (x )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0,0)和(-2,0)且有最小值-1,则f (x )=________. (3)已知二次函数f (x )=ax 2+bx +1(a ,b ∈R ,a ≠0),x ∈R ,若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f (-1)=0,则f (x )=________.【答案】(1)f (x )=x 2-2x +3 (2)x 2+2x (3)x 2+2x +1【解析】(1)由f (0)=3,得c =3,又f (1+x )=f (1-x ),∴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b2=1,∴b =2,∴f (x )=x 2-2x +3.(2)设函数的解析式为f (x )=ax (x +2)(a ≠0),所以f (x )=ax 2+2ax ,由4a ×0-4a24a=-1,得a =1,所以f (x )=x 2+2x .(3)设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f (x )=a (x +1)2=ax 2+2ax +a (a ≠0),又f (x )=ax 2+bx +1,所以a =1, 故f (x )=x 2+2x +1. 【举一反三】1.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图象经过点(4,3),它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并且对任意x ∈R ,都有f (2-x )=f (2+x ),则f (x )=________. 【答案】 x 2-4x +3【解析】因为f (2-x )=f (2+x )对任意x ∈R 恒成立,所以f (x )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2.又因为f (x )的图象被x 轴截得的线段长为2,所以f (x )=0的两根为1和3.设f (x )的解析式为f (x )=a (x -1)(x -3)(a ≠0),又f (x )的图象过点(4,3),所以3a =3,即a =1,所以f (x )的解析式为f (x )=(x -1)(x -3),即f (x )=x 2-4x +3.2.已知二次函数f (x )满足f (2)=-1,f (-1)=-1,且f (x )的最大值是8,试确定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套路总结】1.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答案】f (x )=-4x 2+4x +7.【解析】设f (x )=ax 2+bx +c (a ≠0). 由题意得⎩⎪⎨⎪⎧4a +2b +c =-1,a -b +c =-1,4ac -b 24a =8,解得⎩⎪⎨⎪⎧a =-4,b =4,c =7.∴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f (x )=-4x 2+4x +7.3.已知二次函数f (x )的图象经过点(4,3),它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并且对任意x ∈R ,都有f (2-x )=f (2+x ),求f (x )的解析式. 【答案】f (x )=x 2-4x +3.【解析】∵f (2-x )=f (2+x )对x ∈R 恒成立,∴f (x )的对称轴为x =2. 又∵f (x )图象被x 轴截得的线段长为2,∴f (x )=0的两根为1和3. 设f (x )的解析式为f (x )=a (x -1)(x -3)(a ≠0).又∵f (x )的图象过点(4,3),∴3a =3,a =1.∴所求f (x )的解析式为f (x )=(x -1)(x -3),即f (x )=x 2-4x +3.4.已知二次函数f (x )=x 2+2bx +c (b ,c ∈R).(1)若f (x )≤0的解集为{x |-1≤x ≤1},求实数b ,c 的值;(2)若f (x )满足f (1)=0,且关于x 的方程f (x )+x +b =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在区间(-3,-2),(0,1)内,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答案】⎝ ⎛⎭⎪⎫15,57【解析】(1)设x 1,x 2是方程f (x )=0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1+x 2=-2b ,x 1x 2=c ,即⎩⎪⎨⎪⎧-2b =0,c =-1.所以b =0,c =-1.(2)由题,知f (1)=1+2b +c =0,所以c =-1-2b .记g (x )=f (x )+x +b =x 2+(2b +1)x +b +c =x 2+(2b +1)x -b -1,则⎩⎪⎨⎪⎧g (-3)=5-7b >0,g (-2)=1-5b <0,g (0)=-1-b <0,g (1)=b +1>0⇒15<b <57,即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 ⎛⎭⎪⎫15,57. 考向五 二次函数的性质【例5】(1)设二次函数f (x )=ax 2-2ax +c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且f (m )≤f (0),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 函数f (x )=ax 2+(a -3)x +1在区间[-1,+∞)上是递减的,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 已知函数f (x )=ax 2+2ax +1在区间[-1,2]上有最大值4,求实数a 的值. 【答案】(1)[0,2] (2)[-3,0] (3)38或-3【解析】(1)二次函数f (x )=ax 2-2ax +c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则a ≠0, 又由--2a 2a=1得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 =1,所以a >0.所以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在[1,2]上单调递增,f (0)=f (2),则当f (m )≤f (0)时,有0≤m ≤2. (2)当a =0时,f (x )=-3x +1在[-1,+∞)上单调递减,满足题意.当a ≠0时,f (x )的对称轴为x =3-a2a ,由f (x )在[-1,+∞)上单调递减,知⎩⎪⎨⎪⎧a <0,3-a2a≤-1,解得-3≤a <0.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3,0]. (3)f (x )=a (x +1)2+1-a .(1)当a =0时,函数f (x )在区间[-1,2]上的值为常数1,不符合题意,舍去;(2)当a >0时,函数f (x )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最大值为f (2)=8a +1=4,解得a =38;(3)当a <0时,函数f (x )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最大值为f (-1)=1-a =4,解得a =-3. 综上可知,a 的值为38或-3.【举一反三】1.已知函数f (x )=-x 2+2ax +1-a ,x ∈[0,1]有最大值2,则a =________. 【答案】 2或-1【解析】函数f (x )=-x 2+2ax +1-a =-(x -a )2+a 2-a +1,其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 =a .当a <0时,f (x )max =f (0)=1-a ,所以1-a =2,所以a =-1;当0≤a ≤1时,f (x )max =f (a )=a 2-a +1,所以a 2-a +1=2,所以a 2-a -1=0,所以a =1±52(舍去);当a >1时,f (x )max =f (1)=a ,所以a =2.综上可知,a =-1或a =2.2.已知函数f (x )=x 2-(a -1)x +5在区间⎝ ⎛⎭⎪⎫12,1上为增函数,那么f (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 [7,+∞)【解析】 函数f (x )=x 2-(a -1)x +5在区间⎝ ⎛⎭⎪⎫12,1上为增函数,由于其图象(抛物线)开口向上,所以其对称轴x =a -12或与直线x =12重合或位于直线x =12的左侧,即应有a -12≤12,解得a ≤2,所以f (2)=4-(a -1)×2+5≥7,即f (2)≥7.3.若函数φ(x )=x 2+m |x -1|在[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2,0]【解析】当0≤x <1时,φ(x )=x 2-mx +m ,此时φ(x )单调递增,则m2≤0,即m ≤0;当x ≥1时,φ(x )=x 2+mx -m ,此时φ(x )单调递增,则-m2≤1,即m ≥-2.综上,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2,0].考向六 二次函数恒成立【例6】 (1)已知二次函数f (x )满足f (x +1)-f (x )=2x ,且f (0)=1,若不等式f (x )>2x +m 在区间[-1,1]上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2)函数f (x )=a 2x+3a x-2(a >1),若在区间[-1,1]上f (x )≤8恒成立,则a 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1) (-∞,-1) (2)2【解析】(1)设f (x )=ax 2+bx +c (a ≠0),由f (0)=1,得c =1,又f (x +1)-f (x )=2x ,得2ax +a +b =2x ,所以a =1,b =-1,所以f (x )=x 2-x +1.f (x )>2x +m 在区间[-1,1]上恒成立,即x 2-3x +1-m >0在[-1,1]上恒成立,令g (x )=x 2-3x +1-m =⎝ ⎛⎭⎪⎫x -322-54-m ,x ∈[-1,1],g (x )在[-1,1]上单调递减,所以g (x )min =g (1)=1-3+1-m >0,所以m <-1.(2) 令a x =t ,因为a >1,x ∈[-1,1],所以1a≤t ≤a ,原函数化为g (t )=t 2+3t -2,t ∈⎣⎢⎡⎦⎥⎤1a ,a ,显然g (t )在⎣⎢⎡⎦⎥⎤1a ,a 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8恒成立,即g (t )max =g (a )≤8恒成立,所以有a 2+3a -2≤8,解得-5≤a ≤2,又a >1,所以1<a ≤2,所以a 的最大值为2.1.已知函数f (x )=ax 2+bx +1(a ,b ∈R),x ∈R.(1)若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f (-1)=0,求f (x )的解析式,并写出单调区间; (2)在(1)的条件下,f (x )>x +k 在区间[-3,-1]上恒成立,试求k 的范围. 【答案】【解析】(1)由题意得f (-1)=a -b +1=0,a ≠0,且-b2a =-1,∴a =1,b =2.∴f (x )=x 2+2x +1,单调减区间为(-∞,-1],单调增区间为[-1,+∞).(2)解法一:f (x )>x +k 在区间[-3,-1]上恒成立,转化为x 2+x +1>k 在区间[-3,-1]上恒成立. 设g (x )=x 2+x +1,x ∈[-3,-1],则g (x )在[-3,-1]上递减.∴g (x )min =g (-1)=1. ∴k <1,即k 的取值范围为(-∞,1).解法二:f (x )>x +k 在区间[-3,-1]上恒成立,转化为x 2+x +1-k >0在区间[-3,-1]上恒成立,设g (x )=x 2+x +1-k ,则g (x )在[-3,-1]上单调递减,∴g (-1)>0,得k <1.2.设函数f (x )=ax 2-2x +2,对于满足1<x <4的一切x 值都有f (x )>0,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 ⎝ ⎛⎭⎪⎫12,+∞【解析】由题意得a >2x -2x 2对1<x <4恒成立,又2x -2x 2=-2⎝ ⎛⎭⎪⎫1x -122+12,14<1x <1,∴⎝ ⎛⎭⎪⎫2x -2x 2max =12,∴a >12.3.已知函数f (x )=x 2+mx -1,若对于任意x ∈[m ,m +1],都有f (x )<0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 ⎛⎭⎪⎫-22,0 【解析】 因为函数图象开口向上,所以根据题意只需满足⎩⎪⎨⎪⎧f (m )=m 2+m 2-1<0,f (m +1)=(m +1)2+m (m +1)-1<0,解得-22<m <0. 考向七 二次函数根的分布【例7】一元二次方程02)12(2=-+-+a x a x 的一根比1大,另一根比-1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答案】203a <<【解析】记2()(21)2f x x a x a =+-+-,由已知得,(1)0,(1)0,f f <⎧⎨-<⎩解得203a <<.【举一反三】1.已知关于x 的方程11()()2042x x a -+=在区间[]1,0-上有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1,0-【解析】当0a =时,方程为1()202x -+=,解得1x =-,符合;当0a ≠时,记2()2f m am m =-+,其中1()2x m =.当[1,0]x ∈-时,1()[1,2]2x m =∈,所以题目条件等价于函数2()2f m am m =-+在区间[1,2]内有零点. 当0a >时有函数对称轴102x a =>,若180a ∆=-=,即18a =,此时21()28f m m m =-+的零点为4m =,不符合.因为(2)40f a =>,180a ∆=->,即18a <,所以可知对称轴142x a=>,画图可知此时()f m 在区间[1,2]内无零点. 当0a <时有函数对称轴102x a=<,此时180a ∆=->恒成立.因为(2)40f a =<,所以有(1)10f a =+≥,解得1a ≥-.所以此时10a -≤<.综上可得,10a -≤≤.2.若方程210x mx -+=的两实根分别为,αβ,且012αβ<<<<,则m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5(2,)2【解析】因为关于x 的方程012=+-mx x 的两个根为,αβ,且012αβ<<<<则满足(1)020(2)0520<-<⎧⎧∴⎨⎨>->⎩⎩f m f m ,这样可以解得m 的范围5(2,)2. 3.已知二次函数()2f x x bx c =++的两个零点分别在区间()2,1--和()1,0-内,则()3f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20B .()12,18C .()18,20D .()8,18 【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20420{10{1000f b c f b c f c ->-+>-<⇒-+<>>,可行域如图三角形内部(不包括三角形边界,其中三角形三顶点为()()()2,0,1,0,3,2A B C ):,而()393f b c =++,所以直线()393f b c =++过C 取最大值20,过B 点取最小值12,()3f 的取值范围是()12,20,选A .4.已知函数()42f x xx x =-+,存在3210x x x >>≥,使得()()()123f x f x f x ==,则()123x x f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64,81【解析】根据题意,()222,442{ 6,4x x x f x x x x x x x -≥=-+=-+<,由图象可知,126,x x +=()()()1231116x x f x x x f x ∴⋅⋅=⋅-⋅()()2111166x x x x =⋅-⋅-+=()22116x x -+=()22139x ⎡⎤--+⎣⎦,()()21123,398,9x x <<∴--+∈,()()12364,81x x f x ∴⋅⋅∈,故答案为()64,81.1.已知函数f(f)=(f−1)2f f2−4f+2是在(0,+∞)上单调递增的幂函数,则f=( ) A.0或4 B.0或2 C.0 D.2【答案】C【解析】∵f(x)是幂函数,∴(m﹣1)2=1,得m=0,或m=2,∵f(x)在(0,+∞)上单调递增,∴m2﹣4m+2>0,则当m=0时,2>0成立,当m=2时,4﹣8+2=﹣2,不成立,故选C.2.已知幂函数f(x)=x a(a是常数),则()A.f(x)的定义域为R B.f(x)在(0,+∞)上单调递增C.f(x)的图象一定经过点(1,1)D.f(x)的图象有可能经过点(1,−1)【答案】C【解析】(1)对于A,幂函数f(x)=x a的定义域与a有关,不一定为R,A错误;(2)对于B,a>0时,幂函数f(x)=x a在(0,+∞)上单调递增,a<0时,幂函数f(x)=x a在(0,+∞)上单调递减,B错误;(3)对于C,幂函数f(x)=x a的图象过定点(1,1),C正确;(4)对于D,幂函数f(x)=x a的图象一定不过第四象限,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的曲线是幂函数f=f f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已知f∈{−4,−14,14,4},相应曲线f1,f2,f3,f4对应的f值依次为()A.−4,−14,14,4 B.4,14,−14,−4 C.−14,−4,4,14D.4,14,−4,−14【答案】B【解析】结合幂函数的单调性及图象,易知曲线f1,f2,f3,f4对应的f值依次为4,14,−14,−4.故选B.4.函数f=2|f|−f2(f∈f)的图象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由于函数y=2|x|﹣x 2(x ∈R )是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故排除B 、D . 再由x=0时,函数值y=1,可得图象过点(0,1),故排除C ,从而得到应选A ,故选:A .5.已知函数g (x )=log a (x ﹣3)+2(a >0,a ≠1)的图象经过定点M ,若幂函数f (x )=x α的图象过点M ,则α的值等于( )A .﹣1B .12 C .2 D .3 【答案】B【解析】∵y=log a (x ﹣3)+2(a >0,a ≠1)的图象过定点M ,∴M (4,2),∵点M (4,2)也在幂函数f (x )=x α的图象上,∴f (4)=4α=2,解得α=12,故选:B . 6.已知幂函数y =x n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曲线C 1、C 2、C 3、C 4的n 值可能依次为A .–2,–12,12,2B .2,12,–12,–2C .–12,–2,2,12D .2,12,–2,–12 【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知:C 1的指数n>1,C 2的指数0<n<1,C 3,C 4的指数小于0,且C 3的指数大于C 4的指数.据此可得,只有B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7.幂函数y =x n是奇函数,但图象不与坐标轴相交,则n 的值可以是 A .3 B .1 C .0 D .–1 【答案】D【解析】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判断出幂函数f =f f 是奇函数时,指数f 为奇数;幂函数f =f f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不相交时,幂函数的指数f 小于0,对照选项,只有D 正确.故选D . 8.在函数f =1f 2,f =2f 2,f =f 2+f ,f =3f 中,幂函数的个数为A .0B .1C .2D .3 【答案】B【解析】显然,根据幂函数定义可知,只有f =1f 2=f −2是幂函数,故选B .9.已知函数f =f f ,f =f f ,f =f f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 ,f ,f 的大小关系为( )A .f <f <fB .f <f <fC .f <f <fD .f <f <f 【答案】A【解析】由图像可知,f >1,f =12,0<f <12,得f >f >f ,故答案为:A. 10.当f ∈{−1,12,3}时,幂函数f =f f 的图象不可能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二象限 B .第三象限C .第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 【答案】D【解析】f =f −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f =f 12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f =f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f =f 3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故选D .11.已知正实数f ,f ,f 满足log f 2=2,log 3f =13,f 6=172,则f ,f ,f 的大小关系是( ) A .f <f <f B .f <f <f C .f <f <f D .f <f <f【答案】B【解析】由题得f 2=2,∴f 6=8,f =313,∴f 6=32=9, 因为8<172<9,a,b,c 都是正数,所以f <f <f .故选:B12.已知幂函数f (x )=x a的图象经过点(2,√2),则函数f (x )为( ) A .奇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 B .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 C .非奇非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D .非奇非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答案】C,【解析】∵幂函数f(x)=x a的图象经过点(2,√2),∴2a=√2,解得a=12∴函数f(x)=f12,∴函数f(x)是非奇非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故选:C.13.已知函数f=f f2−5f+4(m∈Z)为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则m=()A.2或3 B.3 C.2 D.1【答案】A【解析】幂函数f=f f2−5f+4为偶函数,且在(0,+∞)递减,∴f2−5f+4<0,且f2−5f+4是偶数,由f2−5f+4<0得1<f<4,又由题设f是整数,故f的值可能为2或3,验证知f=2或者3时,都能保证f2−5f+4是偶数,故f=2或者3即所求.故选:A14.已知函数f(f)为偶函数,当f>0时,f(f)=f2−3f,则()A.f(tan70∘)>f(1.4)>f(−1.5)B.f(tan70∘)>f(−1.5)>f(1.4)C.f(1.4)>f(tan70∘)>f(−1.5)D.f(−1.5)>f(1.4)>f(tan70∘)【答案】A【解析】当f>0时,f(f)=(f−1.5)2−1.52,tan70∘−1.5>tan60∘−1.5≈0.232,又函数f(f)为偶函数,所以f(−1.5)=f(1.5),1.5−1.4=0.1,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以及单调性,所以f(tan70∘)>f(1.4)>f(−1.5).故选A15.已知函数f(f)=f2+ff+1在区间(−∞,−1]上是减函数,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则实数f的取值范围是( )A.[−2,2]B.(−∞,−2]C.[2,+∞)D.R【答案】A【解析】由题意,函数f(f)=f2+ff+1表示开口向上,且对称轴的方程为f=−f2,要使得函数f(f)在区间(−∞,−1]上是减函数,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1,解得−2≤f≤2,故选A.则−1≤−f216.幂函数f(f)=(f2−2f+1)f2f−1在(0,+∞)上为增函数,则实数f的值为____________.【答案】2【解析】由函数f(f)=(f2−2f+1)f2f−1是幂函数,则f2−2f+1=1,解得f=0或f=2;当f=0时,f(f)=f−1,在(0,+∞)上为减函数,不合题意;当f=2时,f(f)=f3,在(0,+∞)上为增函数,满足题意.故答案为:2.17. 已知函数f (f )=(f 2−f −1)f f 是幂函数,且f (f )在(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f =________. 【答案】2【解析】∵幂函数f (x )=(m 2﹣m ﹣1)x m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f 2−f −1=1f>0,解得m =2或-1(舍).故答案为:2.18.已知幂函数f (f )=(f 2−2f −7)f f −1在(0,+∞)上是减函数,则实数f 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2【解析】因为函数f (f )=(f 2−2f −7)f f −1是幂函数,所以f 2−2f −7=1,即(f +2)(f −4)=0, 解得f =−2或f =4,当f =−2时,f (f )=f −3,满足在(0,+∞)上是减函数,当f =4时,f (f )=f 3,在(0,+∞)上是增函数,所以f =−2,故答案是:−2. 19.若f (f )=(f −1)2f f 是幂函数且在(0,+∞)单调递增,则实数f =_______. 【答案】2【解析】f (f )=(f −1)2f f 为幂函数,所以(f −1)2=1,解得f =0或2. 当f =0时,f (f )=f 0=1,在(0,+∞)不单调递增,舍去; 当f =2时,f (f )=f 2,在(0,+∞)单调递增成立.故答案为:f =2. 20.已知幂函数f (x )=(m 3–m +1)x12(1−8f −f 2)的图象与x 轴和y 轴都无交点.(1)求f (x )的解析式;(2)解不等式f (x +1)>f (x –2). 【答案】(1)f (x )=x –4;(2){x |x <12,x ≠0}.【解析】(1)因为f (x )是幂函数,所以m 3–m+1=1,解得m ∈{0,±1},又f (x )的图象与x 轴和y 轴都无交点,经检验,只有当m=1时符合题意,所以m=1,此时f (x )=x –4; (2)f (x )=x –4是偶函数且在(0,+∞)递减,所以要使f (x+1)>f (x –2)成立,只需|x+1|<|x –2|,解得x<12, 又f (x )的定义域为{x|x ≠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x<12,x ≠0}. 21.已知幂函数y =f (x )=f −2f2−f +3,其中m ∈[–2,2],m ∈Z ,①定区间(0,+∞)的增函数;②对任意的x ∈R ,都有f (–x )+f (x )=0;求同时满足①、②两个条件的幂函数f (x )的解析式,并求x ∈[0,3]时,f (x )的值域.【答案】f (f )=f 3;[0,27]. 【解析】∵幂函数y =f (x )=f −2f2−f +3在区间(0,+∞)为增函数,∴–2m 2–m +3>0,即2m 2+m –3<0,解得m ∈(−32,1), 又∵m ∈Z ,∴m =–1或m =0,当m =–1时,y =f (x )=x 2为偶函数,不满足f (–x )+f (x )=0; 当m =0时,y =f (x )=x 3为奇函数,满足f (–x )+f (x )=0. ∴同时满足①、②两个条件的幂函数f (x )=x 3,当x ∈[0,3]时,f (x )∈[0,27],即函数f (x )的值域为[0,27]. 22.已知函数f (f )=(f 2−2f −2)log f f 是对数函数.(1)若函数f (f )=log f (f +1)+log f (3−f ),讨论函数f (f )的单调性;(2)在(1)的条件下,若f ∈[13,2],不等式f (f )−f +3≤0的解集非空,求实数f 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2)[4,+∞).【解析】(1)由题意可知{f 2−2f −2=1f >0且f ≠1,解得f =3(负值舍去),所以f (f )=log 3f .因为f (f )=log f (f +1)+log f (3−f ),所以{f +1>03−f >0 ,即{f >−1f <3,即−1<f <3,故f (f )的定义域为{f |−1<f <3}.由于f (f )=log 3(f +1)+log 3(3−f )=log 3(−f 2+2f +3), 令f (f )=−f 2+2f +3(−1<f <3),则由对称轴f =1可知,f (f )在(−1,1)上单调递增,在(1,3)上单调递减; 因为f =log 3f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 (f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1),单调递减区间为(1,3).(2)因为不等式f (f )−f +3≤0的解集非空,所以f −3≥f (f )min ,f ∈[13,2], 由(1)知,当f ∈[13,2]时,函数f (f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3,1],单调递减区间为(1,2], 因为f (13)=log 3329,f (2)=1,所以f (f )min =1,所以f −3≥1,即f ≥4,故实数f 的取值范围为[4,+∞). 23.设二次函数f (f )=f 2+ff +f ,f ,f ∈f .(1)若f (f )满足:对任意的f ∈f ,均有f (−f )≠−f (f ),求f 的取值范围; (2)若f (f )在(0,1)上与f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f 2+(1+f )f 的取值范围.【答案】(1) (0,+∞) (2) (0,116)【解析】(1)∵f (−f )+f (f )=(−f )2+f (−f )+f +f 2+ff +f =2(f 2+f )≠0恒成立, 所以,方程f 2+f =0无实数解所以,f 取值范围为(0,+∞)(2)设f (f )=0的两根为f 1,f 2,且0<f 1<f 2<1,则f (f )=(f −f 1)(f −f 2), 所以f 2+(1+f )f =f (1+f +f )=f (0)f (1)=(0−f 1)(0−f 2)(1−f 1)(1−f 2)=f 1f 2(1−f 1)(1−f 2)=(−f 12+f 1)(−f 22+f 2)=[−(f 1−12)2+14][−(f 2−12)2+14]≤116.又因为f 1,f 2不能同时取到12,所以f 2+(1+f )f 取值范围为(0,116). 24. 已知函数f (f )=f 2−2(f −1)f +4. (Ⅰ)若f (f )为偶函数,求f (f )在[−1,2]上的值域;(Ⅱ)若f (f )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求f (f )在[1,f ]上的最大值. 【答案】(Ⅰ)[4,8];(Ⅱ)7-2f【解析】(Ⅰ)因为函数f (f )为偶函数,故f (−f )=f (f ),得f =1.f (f )=f 2+4,因为−1≤f ≤2,所以4≤f (f )≤8,故值域为:[4,8].(Ⅱ)若f (f )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则函数对称轴f =f −1≥2,f ≥3因为1<f −1<f ,所以f ∈[1,f −1]时,函数f (f )递减,[f −1,f ]时,函数f (f )递增,故当f ∈[1,f ]时,f (f )max {f (1),f (f )} ,∴f (1)=7−2f ,f (f )=−f 2+2f +4,f (1)−f (f )=(7−2f )−(−f 2+2f +4)=f 2−4f +3=(f −2)2−1由于f ≥3∴f (1)≥f (f ) ,故f (f )在[1,f ]上的最大值为7-2f .25.已知函数f (x )=x 2+(2a -1)x -3.(1)当a =2,x ∈[-2,3]时,求函数f (x )的值域; (2)若函数f (x )在[-1,3]上的最大值为1,求实数a 的值. 【答案】(1)⎣⎢⎡⎦⎥⎤-214,15. (2)a =-13或-1【解析】(1)当a =2时,f (x )=x 2+3x -3,x ∈[-2,3],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x =-32∈[-2,3],∴f (x )min =f ⎝ ⎛⎭⎪⎫-32=94-92-3=-214,f (x )max =f (3)=15,∴f (x )的值域为⎣⎢⎡⎦⎥⎤-214,15. (2)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2a -12.①当-2a -12≤1,即a ≥-12时,f (x )max =f (3)=6a +3,∴6a +3=1,即a =-13,满足题意; ②当-2a -12>1,即a <-12时,f (x )max =f (-1)=-2a -1,∴-2a -1=1,即a =-1,满足题意. 综上可知,a =-13或-1. 26.设函数f (x )=x 2-2x +2,x ∈[t ,t +1],t ∈R ,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答案】见解析【解析】 f (x )=x 2-2x +2=(x -1)2+1,x ∈[t ,t +1],t ∈R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x =1. 当t +1≤1,即t ≤0时,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函数f (x )在区间[t ,t +1]上为减函数,所以最小值为f (t +1)=t 2+1;当t <1<t +1,即0<t <1时,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在对称轴x =1处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f (1)=1;当t ≥1时,函数图象如图(3)所示,函数f (x )在区间[t ,t +1]上为增函数,所以最小值为f (t )=t 2-2t +2. 综上可知,f (x )min =⎩⎪⎨⎪⎧ t 2+1,t ≤0,1,0<t <1,t 2-2t +2,t ≥1.。
简单的幂函数教学目的:了解简单幂函数的概念,理解图像和性质,理解函数奇偶性及图像特征,能基本运用;培养学生形数结合的能力,及图像对称性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理解函数奇偶性及图像特征。
难点:判断函数奇偶性,及运用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奇偶性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察--- 正比例函数 y=x (即x1 )反比例函数 y= (即x-1)二次 函数 y=x 2(即x 2)-------------三者有何共性? 二.知识构建: 1.幂函数 (1)定义:(略)[注] 哪个是幂函数? A.y=2x B.y=x2 C.y=xx D. y=-x2 [答] B (2)图像:【探究1】幂函数y=x 3【探究2】幂函数y=x1/2 【2、(3)性质:(引导学生发现下列特点) 1).特征点:(1,1)?; (0,0)?2).单调性:略. 2.函数的奇偶性【观察1】以上各幂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吗?偶函数定义:若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则称之为偶函数.【观察2】以上各幂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吗?奇函数定义:若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称之为奇函数.【观察3】奇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点吗?(通过观察课件,知:)偶函数满足f(-x )=f(x ), 奇函数满足f(-x )=-f(x ) 【设问2】以上各幂函数x 1、x -1、x 3、x 2、x 1/2各有怎样的奇偶性? 答:略.【观察4】哪些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O 对称?1.定义域对称O ?2.公式f(-x)成立?三.用法示范例1.已知f(x )=(2m 2-1)·x 是幂函数,且在区间 (0,+∞)上递增.(1)试求f(x)的解析式,并画图;(2)判断f(x)奇偶性及单调性.(黑板讲解分析后,图像可由课件给出)练习1:幂函数f(x)=(m-1)·xm-1.5,试画图象,并判断其单调性、奇偶性.213m m 212-+y(图像、答案由课件给出)例2.判断奇偶性,并说明图像特征:(1) f (x)=- 2x -1; (2) f(x)=x 2+2; (3) f(x)=(x-1) ; (4) f(x)= .. (黑板讲解分析后,图像可由课件给出)练习2:p50(1)、(2)、(3)、(4) (学生动手过程中,逐次给出由课件图像、答案) 四.小结(以课件诱导进行)【设问3】本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核心内容是什么?-------幂函数: 1.特征点; 2.单调性.【设问4】本节课学习的第二个核心内容是什么?-------奇偶性: 1.图对称; 2.公式f(-x).五. 智力冲浪----激趣、提升及备用 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1.已知函数f(x)=ax2+bx+(3a+b)为偶函数,其定义域为[a-1,2a],求f(x)的值域.2.若(a+1)-1<(3-2a)-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若函数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0 时, f(x)=x(1-x). (1)求证:f(0)=0.(2)求当x >0时,f(x)的表达式. (结合课件诱导关键处,在黑板上推导)[答]:1.a=1/3,b=0.故(-∞,1];2. a<-1,或2/3<a<3/2.3.(1)f(-0)=-f(0);(2)x(1+x). 六.作业(略)1x x 122-+-x1x 1-+。
必修⼀幂函数(含答案)2.7幂函数⼀、幂函数定义的应⽤〖例1〗已知函数f(x)=(m 2-m-1)x -5m-3,m 为何值时,f(x): (1)是幂函数;(2)是幂函数,且是(0,+∞)上的增函数; (3)是正⽐例函数; (4)是反⽐例函数.〖例2〗已知y=(m 2+2m-2)·211m x -+(2n-3)是幂函数,求m 、n 的值.⼆、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例1〗已知点在幂函数()f x 的图象上,点124?-,,在幂函数()g x 的图象上.定义()()()()()()()≤??=?>??f x f xg x h x g x f x g x ,,,.试求函数h(x)的最⼤值以及单调区间.〖例2〗已知函数2245()44x x f x x x ++=++(1)求()f x 的单调区间;(2)⽐较()f π-与(2f -的⼤⼩(⼆)幂函数的性质与应⽤【例1】(1)试⽐较0.40.2,0.20.2,20.2,21.6的⼤⼩.(2)已知幂函数y=x 3m-9(m ∈N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在(0,+∞)上函数值随x 的增⼤⽽减⼩,求满⾜() ()--+<-m m 33a 132a 的a 的取值范围.三、幂函数中的三类讨论题〖例1〗已知函数223()()m m f x xm -++=∈Z 为偶函数,且(3)(5)f f <,求m 的值,并确定()f x 的解析式.例2已知函数2()f x x =,设函数()[()](21)()1g x qf f x q f x =-+-+,问是否存在实数(0)q q <,使得()g x 在区间(]4--,∞是减函数,且在区间(40)-,上是增函数?若存在,请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3讨论函数2221()kk y k k x--=+在0x >时随着x 的增⼤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考零距离】(2010陕西⽂数)7.下列四类函数中,个有性质“对任意的x >0,y >0,函数f (x )满⾜f (x +y )=f (x )f (y )”的是[]()幂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余弦函数【考点提升训练】⼀、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1.(2012·西安模拟)已知幂函数y=f(x)通过点,则幂函数的解析式为( ) ()y=212x()y=12x ()y= 32x()y=521x 22.函数y=1x-x 2的图象关于( ) ()y 轴对称 ()直线y=-x 对称 ()坐标原点对称()直线y=x 对称3.已知(0.71.3)m<(1.30.7)m,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0,+∞)()(1,+∞) ()(0,1) ()(-∞,0)4.已知幂函数f(x)=x m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则不等式f(|x|)≤2的解集为( )(){x|0){x|0≤x ≤4} (){x|x ){x|-4≤x ≤4}5.设函数f(x)=x1()7,x 02,x 0?-?≥<若f(a)<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3) ()(1,+∞) ()(-3,1) ()(-∞,-3)∪(1,+∞) 6.(2012·漳州模拟)设函数f(x)=x 3,若0≤θ≤2π时,f(mcos θ)+f(1-m)>0恒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1) ()(-∞, 12) ()(-∞,0) ()(0,1)⼆、填空题(每⼩题6分,共18分)7.(2012·武汉模拟)设x∈(0,1),幂函数y=x a的图象在直线y=x的上⽅,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8.已知幂函数f(x)=12x-,若f(a+1)<f(10-2a),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9.当0三、解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0.(2012·宁德模拟)已知函数f(x)=x m-2x且f(4)=72.(1)求m的值;(2)判定f(x)的奇偶性;(3)判断f(x)在(0,+∞)上的单调性,并给予证明.11.(易错题)已知点(2,4)在幂函数f(x)的图象上,点(12,4)在幂函数g(x)的图象上.(1)求f(x),g(x)的解析式;(2)问当x取何值时有:①f(x)>g(x);②f(x)=g(x);③f(x)<g(x).【探究创新】(16分)已知幂函数y=f(x)=2p3p22x-++(p∈Z)在(0,+∞)上是增函数,且是偶函数.(1)求p的值并写出相应的函数f(x);(2)对于(1)中求得的函数f(x),设函数g(x)=-qf(f(x))+(2q-1)f(x)+1.试问:是否存在实数q(q<0),使得g(x)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且在(-4,0)上是增函数;若存在,请求出来,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解析1.【解析】选.设y=x α,则由已知得,α,即322=2α,∴α=32,∴f(x)= 32x .2.【解析】选.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x|x ≠0},令y=f(x)=1x-x 2, 则f(-x)=1x -(-x)2=1x-x 2=f(x), ∴f(x)为偶函数,故选.3.【解析】选.因为0<0.71.3<0.70=1, 1.30.7>1.30=1,∴0<0.71.3<1.30.7.⼜(0.71.3)m <(1.30.7)m,∴函数y=x m在(0,+∞)上为增函数,故m >0.4.【解题指南】由表中数值,可先求出m 的值,然后由函数的奇偶性及单调性,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解析】选.由(12)m m=12,∴f(x)= 12x ,∴f(|x|)=12x ,⼜∵f(|x|)≤2,∴12x ≤2,即|x|≤4,∴-4≤x ≤4.5.【解题指南】分a <0,a ≥0两种情况分类求解. 【解析】选.当a <0时,(12)a-7<1, 即2-a<23,∴a >-3,∴-3<a <0.当a ≥01,∴0≤a <1,综上可得:-3<a <1.6.【解题指南】求解本题先由幂函数性质知f(x)=x 3为奇函数,且在R 上为单调增函数,将已知不等式转化为关于m 与cos θ的不等式恒成⽴求解.【解析】选.因为f(x)=x 3为奇函数且在R 上为单调增函数,∴f(mcos θ)+f(1-m)>0? f(mcos θ)>f(m-1)? mcos θ>m-1?mcos θ-m+1>0恒成⽴,令g(cos θ)=mcos θ-m+1, ⼜0≤θ≤2π,∴0≤cos θ≤1, 则有:()()g 00g 10>,>即m 10m m 10-+??-+?>,>解得:m <1. 7.【解析】由幂函数的图象知a ∈(-∞,1).答案:(-∞,1) 8.【解析】由于f(x)= 12x-在(0,+∞)上为减函数且定义域为(0,+∞),则由f(a+1)<f(10-2a)得a 10102a 0,a 1102a +??-??+-?>>>解得:3<a <5. 答案:(3,5)9.【解题指南】在同⼀坐标系内画出三个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求解. 【解析】画出三个函数的图象易判断f(x)答案:f(x)72,所以4m -24=72.所以m=1. (2)因为f(x)的定义域为{x|x ≠0},关于原点对称, ⼜f(-x)=-x-2x - =-(x-2x)=-f(x),所以f(x)是奇函数. (3)⽅法⼀:设x 1>x 2>0,则f(x 1)-f(x 2)= x 1-12x -(x 2-22x )=(x 1-x 2)(1+122x x ),[来源:/doc/7210e201581b6bd97e19ea07.html ]因为x 1>x 2>0,所以x 1-x 2>0,1+122x x >0. 所以f(x 1)>f(x 2).所以f(x)在(0,+∞)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法⼆:∵f(x)=x-2x,∴f ′(x)=1+22x >0在(0,+∞)上恒成⽴,∴f(x)在(0,+∞)上为单调递增函数.11.【解析】(1)设f(x)=x α, ∵点(2,4)在f(x)的图象上,∴4=2α,∴α=2,即f(x)=x 2. 设g(x)=x β,∵点(12,4)在g(x)的图象上,∴4=(12)β,∴β=-2,即g(x)=x -2. (2)∵f(x)-g(x)=x 2-x -2=x 2-21x=()()222x 1x 1x-+(*)∴当-1<x <1且x ≠0时,(*)式⼩于零,即f(x)<g(x);当x=±1时,(*)式等于零,即f(x)=g(x);当x >1或x <-1时,(*)式⼤于零,即f(x)>g(x). 因此,①当x >1或x <-1时,f(x)>g(x);②当x=±1时,f(x)=g(x);③当-1<x <1且x ≠0时,f(x)<g(x).【误区警⽰】本题(2)在求解中易忽视函数的定义域{x|x ≠0}⽽失误.失误原因:将分式转化为关于x 的不等式时,忽视了等价性⽽致误.【探究创新】【解析】(1)∵幂函数y=x α在(0,+∞)上是增函数时,α>0,∴-12p 2+p+32>0,即p 2-2p-3<0,解得-1<p <3,⼜p ∈Z,∴p=0,1,2. 当p=0时,y=32x 不是偶函数;当p=1时,f(x)=x 2是偶函数;当p=2时,f(x)=32x 不是偶函数,∴p=1,此时f(x)=x 2.(2)由(1)得g(x)=-qx 4+(2q-1)x 2+1,设x 1<x 2,则g(x 1)-g(x 2)=q(4421x x -)+(2q-1)·(2212x x -)=(2221x x -)[q(2212x x +)-(2q-1)].若x 1<x 2≤-4,则2221x x -<0且2212x x +>32,要使g(x)在(-∞,-4]上是减函数,必须且只需q(2212x x +)-(2q-1)<0恒成⽴. 即2q-1>q(2212x x +)恒成⽴. 由2212x x +>32且q <0,得q(2212x x +)<32q ,只需2q-1≥32q 成⽴,则2q-1>q(2212x x +)恒成⽴.∴当q ≤-130时,g(x)在(-∞,-4]上是减函数,同理可证, 当q ≥-130时,g(x)在(-4,0)上是增函数, ∴当q=-130时,g(x)在(-∞,-4]上是减函数,在(-4,0)上是增函数.[来源:学科⽹ZXXK]。
《幂函数》教案《幂函数》教案《幂函数》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2.通过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培养学生利用定义进行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教学难点: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组在相应区间上的函数,然后指出这两组函数之间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投影幻灯给出两组函数的图象.)第一组:第二组:生:第一组函数,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第二组函数,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师:(手执投影棒使之沿曲线移动)对.他(她)答得很好,这正是两组函数的主要区别.当x变大时,第一组函数的函数值都变大,而第二组函数的函数值都变小.虽然在每一组函数中,函数值变大或变小的方式并不相同,但每一组函数却具有一种共同的性质.我们在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幂函数时,就曾经根据函数的图象研究过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大而变大或变小的性质.而这些研究结论是直观地由图象得到的.在函数的集合中,有很多函数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函数这种性质作更进一步的一般性的讨论和研究,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的内容.(点明本节课的内容,既是曾经有所认识的,又是新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二、对概念的分析(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1页,请××同学把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的定义朗读一遍.(学生朗读.)师:好,请坐.通过刚才阅读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种定义方法和我们刚才所讨论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定义中是怎样描述的?生:我认为是一致的.定义中的“当x1<x2时,都有f(x1)<f (x2)”描述了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x2时,都有f(x1)>f(x2)”描述了y随x的增大而减少.师:说得非常正确.定义中用了两个简单的不等关系“x1<x2”和“f(x1)<f(x2)或f(x1)>f(x2)”,它刻划了函数的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性质.这就是数学的魅力!(通过教师的情绪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师: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看刚才的两组图中的第一个函数y=f1(x)和y=f2(x)的图象,体会这种魅力.(指图说明.)师:图中y=f1(x)对于区间[a,b]上的任意x1,x2,当x1<x2时,都有f1(x1)<f1(x),因此y=f1(x)在区间[a,b]上是单调递增的,区间[a,b]是函数y=f1(x)的单调增区间;而图中y=f2(x)对于区间[a,b]上的任意x1,x2,当x1<x2时,都有f2(x1)>f2(x2),因此y=f2(x)在区间[a,b]上是单调递减的,区间[a,b]是函数y=f2(x)的单调减区间.(教师指图说明分析定义,使学生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与直观图象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融为一体,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渗透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师:因此我们可以说,增函数就其本质而言是在相应区间上较大的自变量对应……(不把话说完,指一名学生接着说完,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老师.)生:较大的函数值的函数.师:那么减函数呢?生:减函数就其本质而言是在相应区间上较大的自变量对应较小的函数值的函数.(学生可能回答得不完整,教师应指导他说完整.)师:好.我们刚刚以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作了初步的分析,通过阅读和分析你认为在定义中我们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才能更透彻地认识定义?(学生思索.)学生在高中阶段以至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概念(或定义),能否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语,是能否正确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重要条件,更是学好数学及其他各学科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深入理解一个概念,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思索过程中,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定义,并注意在关键词语处适当加重语气.在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时,给以适当的提示.)生:我认为在定义中,有一个词“给定区间”是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师:很好,我们在学习任何一个概念的时候,都要善于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在学习几个相近的概念时还要注意区别它们之间的不同.增函数和减函数都是对相应的区间而言的,离开了相应的区间就根本谈不上函数的增减性.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否说一个函数在x=5时是递增或递减的?为什么?生:不能.因为此时函数值是一个数.师:对.函数在某一点,由于它的函数值是唯一确定的常数(注意这四个字“唯一确定”),因而没有增减的变化.那么,我们能不能脱离区间泛泛谈论某一个函数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呢?你能否举一个我们学过的例子?生:不能.比如二次函数y=x2,在y轴左侧它是减函数,在y轴右侧它是增函数.因而我们不能说y=x2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板演函数y=x2的图像,从“形”上感知.)师:好.他(她)举了一个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定义中的词语“给定区间”.这说明是函数在某一个区间上的性质,但这不排斥有些函数在其定义域内都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因此,今后我们在谈论函数的增减性时必须指明相应的区间.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关键词语?生:还有定义中的“属于这个区间的任意两个”和“都有”也是关键词语.师:你答的很对.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学生不一定能答全,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师:“属于”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说两个自变量x1,x2必须取自给定的区间,不能从其他区间上取.师:如果是闭区间的话,能否取自区间端点?生:可以.师:那么“任意”和“都有”又如何理解?生:“任意”就是指不能取特定的值来判断函数的增减性,而“都有”则是说只要x1<x2,f(x1)就必须都小于f(x2),或f (x1)都大于f(x2).师:能不能构造一个反例来说明“任意”呢?(让学生思考片刻.)生:可以构造一个反例.考察函数y=x2,在区间[-2,2]上,如果取两个特定的值x1=-2,x2=1,显然x1<x2,而f(x1)=4,f(x2)=1,有f(x1)>f(x2),若由此判定y=x2是[-2,2]上的减函数,那就错了.师:那么如何来说明“都有”呢?生:y=x2在[-2,2]上,当x1=-2,x2=-1时,有f(x1)>f (x2);当x1=1,x2=2时,有f(x1)<f(x2),这时就不能说y=x2,在[-2,2]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师:好极了!通过分析定义和举反例,我们知道要判断函数y=f (x)在某个区间内是增函数或减函数,不能由特定的两个点的情况来判断,而必须严格依照定义在给定区间内任取两个自变量x1,x2,根据它们的函数值f(x1)和f(x2)的大小来判定函数的增减性.(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抽象到具体,并通过反例的反衬,使学生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在概念教学中,反例常常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师:反过来,如果我们已知f(x)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变量的大小去判定函数值的大小,也可以由函数值的大小去判定自变量的大小.即一般成立则特殊成立,反之,特殊成立,一般不一定成立.这恰是辩证法中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用辩证法的原理来解释数学知识,同时用数学知识去理解辩证法的原理,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三、概念的应用例1图4所示的是定义在闭区间[-5,5]上的函数f(x)的图象,根据图象说出f(x)的单调区间,并回答:在每一个单调区间上,f (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用投影幻灯给出图象.)生甲:函数y=f(x)在区间[-5,-2],[1,3]上是减函数,因此[-5,-2],[1,3]是函数y=f(x)的单调减区间;在区间[-2,1],[3,5]上是增函数,因此[-2,1],[3,5]是函数y=f(x)的单调增区间.生乙:我有一个问题,[-5,-2]是函数f(x)的单调减区间,那么,是否可认为(-5,-2)也是f(x)的单调减区间呢?师:问得好.这说明你想的很仔细,思考问题很严谨.容易证明:若f(x)在[a,b]上单调(增或减),则f(x)在(a,b)上单调(增或减).反之不然,你能举出反例吗?一般来说.若f(x)在[a,(增或减).反之不然.例2证明函数f(x)=3x+2在(-∞,+∞)上是增函数.师:从函数图象上观察固然形象,但在理论上不够严格,尤其是有些函数不易画出图象,因此必须学会根据解析式和定义从数量上分析辨认,这才是我们研究函数单调性的基本途径.(指出用定义证明的必要性.)师:怎样用定义证明呢?请同学们思考后在笔记本上写出证明过程.(教师巡视,并指定一名中等水平的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学生可能会对如何比较f(x1)和f(x2)的大小关系感到无从入手,教师应给以启发.)师:对于f(x1)和f(x2)我们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我们知道对两个实数a,b,如果a>b,那么它们的差a-b就大于零;如果a=b,那么它们的差a—b就等于零;如果a<b,那么它们的差a-b 就小于零,反之也成立.因此我们可由差的符号来决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生:(板演)设x1,x2是(-∞,+∞)上任意两个自变量,当x1<x2时,f(x1)-f(x2)=(3x1+2)-(3x2+2)=3x1-3x2=3(x1-x2)<0,所以f(x)是增函数.师:他的证明思路是清楚的.一开始设x1,x2是(-∞,+∞)内任意两个自变量,并设x1<x2(边说边用彩色粉笔在相应的语句下划线,并标注“①→设”),然后看f(x1)-f(x2),这一步是证明的关键,再对式子进行变形,一般方法是分解因式或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这一步可概括为“作差,变形”(同上,划线并标注”②→作差,变形”).但美中不足的是他没能说明为什么f(x1)-f(x2)<0,没有用到开始的假设“x1<x2”,不要以为其显而易见,在这里一定要对变形后的式子说明其符号.应写明“因为x1<x2,所以x1-x2<0,从而f(x1)-f(x2)<0,即f(x1)<f(x2).”这一步可概括为“定符号”(在黑板上板演,并注明“③→定符号”).最后,作为证明题一定要有结论,我们把它称之为第四步“下结论”(在相应位置标注“④→下结论”).这就是我们用定义证明函数增减性的四个步骤,请同学们记住.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步,如果函数y=f(x)在给定区间上恒大于零,也可以小.(对学生的做法进行分析,把证明过程步骤化,可以形成思维的定势.在学生刚刚接触一个新的知识时,思维定势对理解知识本身是有益的,同时对学生养成一定的思维习惯,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也是有帮助的.)调函数吗?并用定义证明你的结论.师:你的结论是什么呢?上都是减函数,因此我觉得它在定义域(-∞,0)∪(0,+∞)上是减函数.生乙: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认为这个函数不是整个定义域内的减函数,因为它不符合减函数的定义.比如取x1∈(-∞,0),取x2∈(0,+∞),x1<x2显然成立,而f(x1)<0,f(x2)>0,显然有f(x1)<f(x2),而不是f(x1)>f(x2),因此它不是定义域内的减函数.生:也不能这样认为,因为由图象可知,它分别在(-∞,0)和(0,+∞)上都是减函数.域内的增函数,也不是定义域内的减函数,它在(-∞,0)和(0,+∞)每一个单调区间内都是减函数.因此在函数的几个单调增(减)区间之间不要用符号“∪”连接.另外,x=0不是定义域中的元素,此时不要写成闭区间.上是减函数.(教师巡视.对学生证明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点拔.可依据学生的问题,给出下面的提示:(1)分式问题化简方法一般是通分.(2)要说明三个代数式的符号:k,x1·x2,x2-x1.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的时候,不等号方向要改变.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简单的分析小结,点出学生在证明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四、课堂小结师:请同学小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是应该特别注意的?(请一个思路清晰,善于表达的学生口述,教师可从中给予提示.)生: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要特别注意定义中“给定区间”、“属于”、“任意”、“都有”这几个关键词语;在写单调区间时不要轻易用并集的符号连接;最后在用定义证明时,应该注意证明的四个步骤.五、作业1.课本P53练习第1,2,3,4题.数.=a(x1-x2)(x1+x2)+b(x1-x2)=(x1-x2)[a(x1+x2)+b].(*)+b>0.由此可知(*)式小于0,即f(x1)<f(x2).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研究函数时经常要注意的一个性质.并且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对函数作定性分析、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早已有所知,然而没有给出过定义,只是从直观上接触过这一性质.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好处,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感觉乏味.因此,在设计教案时,加强了对概念的分析,希望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看似简单的定义中有不少值得去推敲、去琢磨的东西,其中甚至包含着辩证法的原理.另外,对概念的分析是在引进一个新概念时必须要做的,对概念的深入的正确的理解往往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难点.因此在本教案的设计过程中突出对概念的分析不仅仅是为了分析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而且想让学生对如何学会、弄懂一个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学有所用.还有,使用函数单调性定义证明是一个难点,学生刚刚接触这种证明方法,给出一定的步骤是必要的,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也可以对学生掌握证明方法、形成证明思路有所帮助.另外,这也是以后要学习的不等式证明方法中的比较化的基本思路,现在提出要求,对今后的教学作一定的铺垫.《幂函数》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七级数学幂的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七级数学中幂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掌握幂数的乘法、除法和乘方的运算方法。
3.能够应用幂数的运算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幂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2.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方法。
3.解决幂数运算问题时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七年级数学教材。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小白板、学生练习册等。
3.教学素材:幂数运算的例题、习题。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5分钟)1.复习幂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教师简单复习幂数的定义和运算规则,例如同底数相乘,指数相加;同底数相除,指数相减等。
鼓励学生回答、举例等,引导学生回忆已学内容。
Step 2:新知讲解(20分钟)1.幂数的乘法运算。
教师通过例题和图示,分步骤讲解幂数的乘法运算规则。
例如:a的m次方乘以a的n次方,底数a不变,指数m与n相加,得到a的m+n次方。
同时,通过实际计算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幂数乘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2.幂数的除法运算。
教师通过例题和图示,分步骤讲解幂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例如:a的m次方除以a的n次方,底数a不变,指数m与n相减,得到a的m-n次方。
通过实际计算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幂数除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3.幂数的乘方运算。
教师通过例题和图示,分步骤讲解幂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例如:a的m次方的n次方,底数a不变,指数m与n相乘,得到a的m*n次方。
通过实际计算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幂数乘方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Step 3:练习与巩固(30分钟)1.练习题讲解。
教师逐题讲解部分练习题,引导学生按照幂数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重点解析难题和易错题,帮助学生理清运算步骤和思路。
2.合作训练。
教师设计合作训练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共同解决一些幂数运算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加深对幂数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Step 4:拓展运用(15分钟)1.实际问题解决。
幂函数优秀教案教案:幂函数一、教学目标:1.理解幂函数的概念及其特点;2.能够画出幂函数图像;3.掌握幂函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二、教学重点:1.幂函数的概念及其特点;2.幂函数的图像;三、教学难点:1.幂函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2.幂函数的应用问题。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3.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时间内容活动方式教学资源(分钟)1课堂导入1.教师简单介绍幂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幂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10幂函数的定义及其1.学生自愿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幂函数的定义;幂函数的定义及其特点特点2.教师介绍幂函数的特点: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和奇偶性。
10幂函数图像的1.教师讲解幂函数图像的画法和注意事项;幂函数图像的画法和注意事项画法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画出幂函数的图像。
10幂函数图像的分1.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幂函数图像的特点;幂函数图像的特点析及其特点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幂函数图像的特点,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10幂函数的性质与1.教师讲解幂函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幂函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运算法则2.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幂函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10幂函数的应用问题1.教师以实例为背景,引导学生解决幂函数的应用问题;幂函数的应用问题2.学生自主思考,带着问题探索解决方法。
10小结与评价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重点强调幂函数图像的特点和性质;无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引入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对幂函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幂函数的图像,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幂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在下节课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希望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幂函数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幂函数教学设计《幂函数》教学设计一、设计构思设计理念注重开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倡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与相互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
这种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我们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开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注重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开展的主阵地。
问题解决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所设计的问题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伴随新的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后成功感的满足,由此刺激学生非认知深层系统的良性运行,使其产生“乐学〞的余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中便自发生成。
本节主要安排应用类比法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类比法的体会与应用。
注重学生多层次的开展。
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应表达“以人为本〞,充分表达“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的教学理念。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根底之上,而学生的根底知识和学习能力是多层次的,所以设计的问题也应有层次性,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开展。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尽量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本质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适度的形式化,较好的理解和使用数学概念、性质。
教材分析幂函数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
该教学内容在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中已被删去。
标准将该内容重新提出,正是考虑到幂函数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故在教学过程及后继学习过程中,应能够让学生体会其实际应用。
§2.6 幂函数
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αx y =()R α∈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 2.幂函数y x =≠αα(,)01在第一象限的图象
3.常用幂函数αx y =的图象
(1)在(0,1)上,幂函数中指数越大,函数图象越靠近x 轴,在(1,+∞)上幂函数中指数越大,函数图象越远离x 轴. 4.比较两个幂值的大小:
①若指数相同(或能化为同指数),则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②若底数相同(或能化为同底数),则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③若既不能化为同指数,也不能化为同底数,则需寻找一个恰当的数作为桥梁来比较大小.
例1、已知幂函数f (x )=(m 2-m -1)x
-5m -3
在(0,+∞)上是增函数,则m =________.
考点一 比较幂值的大小 【例1】比较大小:(1)3
0.5,0.5
3,3log 0.5;(2)2
32.5,23( 1.4)-,23
(3)-.
【解析】(1)3
00.51<<,0.53
1>,3log 0.50<;∴30.53log 0.50.53<<.
(2) ∵2
23
3
( 1.4) 1.4-=,223
3
(3)3-=,∵23
y x =在(0,)+∞上单调递增, ∴2223
3
3
( 1.4) 2.5(3)-<<-. 考点二 幂函数的图象
下面给出4个幂函数的图象,则图象与函数的大致对应是( )
A .①13
y x =, ②2
y x =, ③12
y x =, ④1y x -= B .①3y x =, ②2
y x =, ③12
y x =, ④1y x -= C .①2
y x =, ②3
y x =, ③12
y x =, ④1
y x -= D .①13y x =, ②12
y x =, ③2y x =, ④1y x -= 【答案】B
考点三 幂函数的性质 1
x -1,1)(1,2]时,函数
【经典考题精析】1.(2013·福建卷)函数f(x)=ln(x2+1)的图像大致是()
【答案】A【解析】f(x)是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又过点(0,0),故选A.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已知函数f(x)=x3+ax2+bx+c,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x0∈R,f(x0)=0 B.函数y=f(x)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
C.若x0是f(x)的极小值点,则f(x)在区间(-∞,x0)单调递减D.若x0是f(x)的极值点,则f′(x0)=
0 3.(2012·湖北卷)已知定义在区间[0,2]上的函数y=f(x)的图象如图1-1所示,则y=-f(2-x)的图象为(
)
图1-
1
图1-2
【答案】B【解析】y=f(x)→y=f(-x)→y=f[-(x-2)]→y=-f(2-x),即将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然后关于x轴对称,即为B图象.
【随堂巩固】1.函数y=x
4
5
是()
A.奇函数,并且在(0,+∞)上为增加的B.偶函数,并且在(-∞,0)上为减少的
C.奇函数,并且在(0,+∞)上为减少的D.偶函数,并且在(-∞,0)上为增加的
【答案】B【解析】y=x
4
5
=
5
x4,x∈R,且满足f(-x)=f(x),故为偶函数.又
4
5>0,所以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是单调递增,因此在(-∞,0)上为减少的.
2.设函数f (x )=x +1
x
的图像为C 1,C 1关于点A (2,1)对称的图像为C 2,C 2对应的函数为g (x ).
(1)求g (x )的函数表达式;(2)当a >1时,解不等式log a g (x )<log a 9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