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却仍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任历史的长河无
情地冲刷。
思考:本文与一般的书序有什么异同?找出 有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 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 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做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做 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叙 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 文”)等。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 的,把长寿与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王羲之原本就知道生死殊途,那么,他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既然生命的两极是非自我能力所能驾驭的,那么生命的过 程(怎么活)就足以让存活在世的人好好思量。
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调所蔽,阐明他的生 死观,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 齐观,暗含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
类之盛)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视听之娱)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
乐 → 痛 →悲
时代土壤
•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
21个不同姿态的“之”。 兰亭序
绍兴的兰亭有个鹅池,相传因王羲之在此养鹅、赏鹅 而得名。其实,王羲之不仅自己养鹅,还爱写“鹅” 字。 鹅优美的体态对他书法风格的形成很有启发,使他悟出了 书法的玄理。比如食指高钩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如鹅 掌拨水,把全身精力贯注笔尖。王羲之从鹅游水的优美体 态感悟出书法的线条之美,《兰亭集序》中二十个“之” 字的写法就是根据鹅的姿态演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