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义勇军史料,丰富黑山历史文化内涵(课题四)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集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案设计(2)学习目标:1.抗美援朝的原因。
2.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军队的名称、指挥者。
3.抗美援朝涌现出的战斗英雄。
体现的战斗英雄的精神。
自主预习,明晰要点:一.朝鲜战争的爆发_________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_________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的侵略活动同时严重威胁_________的安全,以_________为首相的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目的:,。
2.开始时间:_________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_________3.最著名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
4.英雄人物:____ 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结束时间:_______ __年7月。
2.结果:签署《》;地点: _________。
3.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维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朝鲜战争发生在【】A.1919年—1949年B.1950年—1953年C.1951年—1953年D.1950年—1952年2.坐落在辽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个著名人物的雕像,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应是【】A.林彪B.邓小平C.刘伯承D.彭德怀3.电影《上甘岭》所取材的故事发生于【】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4.新中国成立后,大大提高我国国际威望的历史事件是【】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C.整顿经济秩序,恢复国民经济 D.全国大陆基本得到统一5.“抗美援朝”专题网站首页设计的宣传图片上可以选用的最佳诗句是【】A.金沙水拍,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6.填空题右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图,1950年10月,以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首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教案首师大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教案北京市义务教育程改革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首师大版)主题一鸦片敲开国门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
2、技能: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3、知识:使学生知道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的危害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知道《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主题内容线索:辉煌走向衰落(先进——落后)。
原因:中西方对比:农业、工业、军事、政治制度。
标内容标准: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
知道近代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的屈辱和危害。
教学重点:1、使学生知道鸦片的危害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及伟大意义;知道《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1、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是不是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而引起的。
2、《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准备:1、了解学生对本有关内容的认知程度,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2、师生搜集与本有关的图片、故事、电影、字等资料。
教学时:2时。
教学过程:第一时一、激情引趣,导入新(2分)图片导入:你们瞻仰过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吗?(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注意到碑座上的浮雕了吗?(出示“虎门销烟”图片)这是镶嵌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八面浮雕中的第一幅,你知道它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回顾那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
板书题:鸦片敲开国门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30分)1、师过渡语:你们了解有关鸦片的知识吗?2、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或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对鸦片的理解。
第1课朝鲜战争【教学目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朝鲜战争原因及影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难点: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及与当时国际背景下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归纳概括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单元开题及要求】本单元是在两极格局形成下,冷战背景下的局部战争的学习和了解其中的原因、过程及其结果和影响。
要想学习好本单元的内容,必须联系第四单元的知识,在特定背景下分析这些局部战争所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另外这些战争所涉及的国家在本世纪里也存在矛盾及摩擦,因此为进一步把握其问题所在,最好与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联系起来学习。
【导入新课】【老师活动】朝鲜战争我们并不陌生,必修一我们已经学过——中国的抗美援朝。
(回忆抗美援朝)中国为了国家的安全对朝鲜进行援助,出兵几十万人,许多烈士献出自己的生命。
(回忆英雄人物的名字)有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毛岸英等;但是那时我们是从中国的角度来了解,今天我们将从朝鲜半岛的角度来学习。
那么朝鲜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呢?其对当时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朝鲜战争。
【讲述内容】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1、二战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美苏势力范围的划分)【老师活动】引导学生联系第四单元的知识来理解南北两个占领区的出现实质是势力范围划分的结果。
同时也是一种大国强权的表现。
2、1948年朝鲜半岛出现两个对立政权。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两个对立政权建立的史实;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对立政权的出现,进一步激化半岛内部的矛盾,为之后爆发的内战作好辅垫。
3、朝鲜内战爆发。
【老师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内战爆发的时间;并引导学生探究:从朝鲜内战爆发来看,其主要原因什么?(学生思考)(参考)朝鲜内战当时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
六、向人民英雄致敬1、勿忘国耻课题1.罪恶的战争第一课时1.知道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卑鄙的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知道1840年我国在那场罪恶战争中所遭受的欺凌和所蒙受的耻辱,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知道列强的强盗行径,了解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振奋民族意识。
3.知道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英勇反击。
教师必须对19世纪初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对中国阴谋策划的鸦片贸易,及嗣后发动的罪恶的鸦片战争的历史事实比较清楚。
可以在教科书基础上准备些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作为教学的补充。
第一课时1.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生产的发展,刺激了各国贸易的发展。
他们积极开展航运贸易,大力开拓殖民地,占领市场,进行掠夺。
当然,他们也把触角伸向了文明富裕的中国。
可是他们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没有占到大便宜,于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一个罪恶的阴谋出笼了。
”2.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5页及第56页上部的课文。
教师用下列问题引导,让学生参考教科书讨论,并予以补充修正。
“祖国的屈辱、民族的灾难是怎样造成的?列强是怎样敲开中国的国门?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教师总结:“19世纪初年,西方列强用罪恶的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鸦片是用一种名叫罂粟的植物果实中的浆液熬制出来的毒品。
人们吸食以后,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形成毒瘾,腐蚀身体和精神。
西方列强把这种害人的东西走私运进我国,骗走我国大量的白银。
教科书第55页的内容告诉我们,从1800—1840年的40年间,英国走私到我国的鸦片就有40多万箱,从我国掠夺了三四亿银元。
大量的鸦片严重地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使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中国陷入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局面,面临深重的灾难。
”3.阅读与讨论。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6页上部关于鸦片及危害的课文。
教师用下列问题引导,让学生参考教科书讨论,并予以补充修正。
“根据你所知道的,说说毒品对人的巨大危害。
第18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
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绘图的能力。
2.多方面、多角度了解长城。
过程与方法:1.多媒体展示有关故宫、长城的资料、图片、照片,让学生对故宫、长城有形象具体的了解,感受到明清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2.通过阅读课文,勾画故宫的平面图,认识故宫的布局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故宫和长城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2.通过对长城的学习,感受先民的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难点: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搜集、整理图片、照片、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故宫和长城的图片、歌曲、资料等。
学法引导: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历史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媒体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在歌声中师激情导入:大家知道,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你去过北京吗?老师带着许久以来的渴盼终于在去年暑假游览了北京,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同学们想看吗?师展示照片,并请同学们认一认:照片上的风景你认识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塔、故宫、中央电视塔、鸟巢、水立方、长城……)师:看到这儿,我想,很多同学的心已不再平静了,是啊,北京有着太多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先去北京的故宫和长城“神游一番”。
二. 学习新课(一)明清皇宫——故宫1.位置师: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
旧称紫禁城。
找一找指导生看《历史地图册》35页《明朝北京城》找出位置。
七年级历史下册《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教案北师大版第16《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等基本史实。
2能够正确识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3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阅读本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初步学会阅读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等,这些斗争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
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列表归纳法等。
时安排:1时$来≈源:教学设计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预设导入新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明清两朝已经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逐渐走向没落。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逐渐走向没落的明清帝国又相继受到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面对这些侵略的呢?2、过程:3、胜利的原因小结:过渡: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文内容,思考:1、明清时期中国哪些地区遭到了哪些国家的侵略?2、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侵略作了哪些英勇斗争?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展示、明确以上问题)。
1、多媒体播放《戚继光抗倭》视频片段。
2、游戏---欢乐砸金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的问题:(1)什么是倭寇?(2分)(2)面对倭寇侵扰,年轻将领组建(2分)(3)据图指出戚继光抗倭的过程。
(3分)(4)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
(2分)()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小组内可以快速交流,答对1点得2分)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
黑山县文化旅游局对县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8号提案的答复分类:A李明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国歌源头文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首先感谢您对全县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今年,县委、县政府对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高度重视,年初就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其中就有黑山义勇军文化的研究与挖掘。
就您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答复如下:1、经县委安排,由书记、县长负总责,分两条战线开展工作:一是由张昊县长牵头,政府相关副县长参加,主抓经济建设、项目建设、财政税收;二是由刘春荣书记牵头,带领县委宣传部、人大、政府、政协主管领导主抓文化旅游工作,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
2、县委、县政府以文件形式出台了《黑山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重点是红色文化、二人转文化、张三丰文化。
红色文化的重点就是以高鹏振为代表的抗日义勇军文化。
同时,成立领导小组,由袁力县长任组长,刘春荣、刘世洲、聂大理、崔恒、杨立岩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三个研发组,统一由文化局负责,其中红色文化研发组主要负责对义勇军文化的研究。
同时聘请了省作家协会理事韩春燕教授作顾问。
3、4月10日成立了黑山县东北抗日义勇军研究会,文联副主席王根任会长,业务范围是:研究抗日义勇军的历史,发掘义勇军文化,研究《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发展史,协助政府部门建设抗日义勇军和《义勇军进行曲》为主题的纪念设施。
4、研究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与锦州市抗日义勇军研究会的沟通,编纂了《黑山义勇军征战始末》一书,正在校对整理,近日出版。
5、研发组编制了建设抗日义勇军纪念馆、高鹏振故居、纪念广场、纪念铜像的项目建议书,由县委宣传部上报省委宣传部,并取得了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
6、在县委宣传部在不懈努力下,为扩大宣传,充分利用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有利时机,联系了辽宁电视台“王刚讲故事”栏目组,来我县对义勇军及高鹏振事迹进行调研,拟在6月份进行拍摄,8月播出。
挖掘黑山抗日爱国史料为促进黑山红色旅游注入新的生机今天我们深入挖掘黑山抗日义勇军的历史,提炼义勇军精神,打造黑山是义勇军和国歌发祥地文化品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定会大力激发黑山人民的爱国热情,为黑山建好红色旅游项目注入新的生机。
一、采访曾撰写过黑山义勇军司令高鹏振小说的作者赵扶民
赵扶民原是新立屯文化馆馆长,曾师从丁剑虹讲评书,平时也为评书进行创作,他在创作中了解新立屯曾有许多抗日义勇军的军人,曾采访过许多老抗日义勇军、抗联老英雄,特别是对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骑兵支队司令高鹏振有许多了解,并撰写了小说《忠魂的呐喊》。
因此,我们应首先采访赵扶民,了解他所知道的东北抗日救国军首领高鹏振生平及其后代的生活现状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
高鹏振又名高青山、苏云翔,号竞雄,1897年生于黑山县英城子乡朝北营子村的一个富裕农民家里。
九·一八事变后于1931年9月27日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镇北军,10月将镇北军改为“东北国民救国军”,从而打响了中国民众武装抗日第一枪,创建了全国第一支抗日义勇军。
1937年高鹏振牺牲了,年仅40岁。
在这抗日的6年时间里,由于受到他的牵连,先后有6位亲人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有他的侄子高永昌、妻侄贾凤海、外甥刘大用等。
儿子高永奎隐姓埋名,四处逃亡,随姑父张姓。
此次主要采访赵扶民的同时,重要的想联系上高鹏振的后裔进行采访,了解一些更为详实的史实。
二、走访义勇军后裔了解抗日史实
1931年9月27日,“九·一八”事变后的第9天,高鹏振在黑山县组建辽西第一支抗日义勇军,起初名为镇北军,之后叫东北国民救国军,在辽西乃至东北最先竖起抗日义勇军大旗的第一支队伍。
《义勇军进行曲》词曲创作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以锦州为中心特别是祖居黑山县朝北营子的高鹏振所带领的抗日义勇军的英雄事迹。
高鹏振为司令,队伍下设4个团,骑兵和步兵发展到3000多人。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联络员王立川在《新中华》杂志1932年第1卷第9期——第11期连续发表题为《血战归来》的文章,详细报道了高鹏振部义勇军在黑山县五台子村外歼灭日军的事迹,使革命作家田汉深受鼓舞。
1933年2月,辽吉黑民众抗日后援会会长、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朱庆澜率慰问团,带着枪支弹药和慰问品来到热河保卫战前线慰问东北军和辽西义勇军将士。
田汉、聂耳等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也随团来到热河抗日前线,专门采访了锦州黑山县抗日义勇军骑兵部队,并做抗日宣传工作。
此次要走访高鹏振及其他义勇军后裔,了解他们所知的历史史料,用影像予以记录。
根据抗日史实建立相关旅游景点,成为黑山红色旅游的新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