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中国IS-LM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8
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财政政策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之前,我国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倾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
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
不过,从2003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200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9.3%,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增长9.5%,。
在这种变化下,我国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2005年开始退出。
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中国在2005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
笔者拟从IS-LM曲线谈起,来讨论这一“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IS-LM理论的简单回顾IS-LM模型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1937年创立的。
这个模型在凯恩斯利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描述利率与国民收入的水平关系。
IS与LM曲线分别表示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各自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必须的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
IS曲线描述商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I指投资(investment),S指储蓄(saving);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正向变动关系,L指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M指货币存量(money stock)。
IS或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会发生变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
IS-LM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如下: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
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受“挤出效应”的影响,IS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关系不确定。
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
IS-LM模型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一、关于IS-LM模型的简介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
(一)IS曲线表示能使投资(I)等于储蓄(S)的所有利率(r)与国民收入(y)的组合点形成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是相等的,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如图,以纵坐标代表利率,以横坐标代表收入,可以总结出,IS曲线是从投资于利率的关系(投资函数)、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储蓄函数)以及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中推导得来的。
如果投资函数或储蓄函数发生变动,IS曲线就会变动。
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在同样利率水平上投资需求增加了,即投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于是,IS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其向右的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的移动量乘以乘数。
反之,若投资需求下降,即投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于是,IS曲线就会向左下方移动。
这是投资需求的变动引起的IS曲线的移动。
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储蓄愿望增加了,即人们更节俭了,这样储蓄曲线就要向左移动,如果投资需求不变,则同样的投资水平现在要求有的均衡收入水平就会下降,因为同样的这些储蓄,现在只要有较低的收入就可以提供出来了,因此IS曲线就会向左移动,其移动量等于储蓄增量乘以乘数。
这是储蓄函数变动引起的IS曲线移动。
不仅这些因素会引起IS曲线移动,一切自发支出量变动,都会使IS曲线发生变动。
(二)LM曲线表示能使货币需求量(L)与货币供给量(M)相等的所有利率(r)与收入(y)的组合点的轨迹。
这条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LM曲线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移动。
造成LM曲线移动的因素有:(一)名义货币供给量M变动。
在价格水平不变时,M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上海商业海商论坛 Forum for Shanghai Businessmen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广泛运用在对中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分析上。
然而,由此引起的运用方法上的争议此起彼伏。
有专家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的制度差异及中国的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故对用西方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的适用性有所怀疑。
毋庸置疑,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但作为对人的经济行为研究的一门学科,其分析论证应有通用性。
本文以简单的IS-LM模型为例,对其在分析中国经济的适用性及在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上做粗浅的探讨。
IS-LM模型是描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商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会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商品市场;另一方面,商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模型。
作为一个简单又全面的经济分析模型,IS-LM 模型结合了经济社会中两个重要层面: 商品市场及货币市场的均衡及由这两个市场互动所带来的影响。
在均衡状态下,代表商品市场的IS 曲线与代表货币市场的LM曲线的交叉点决定了最优所得与利率水平。
在均衡点外的任一点均代表了不均衡状态,该不均衡状态无论是由市场上其他变数引起,还是由政府政策引起,都会带动一个新的调整过程,直至恢复均衡为止。
由于这个特性,此模型常被运用在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IS-LM模型在我国 适用性的分析与探讨"■ 文/金路本文针对国内一些学者怀疑西方经济学中传统的IS-LM模型是否在中国适用、以及是否应在中国这一特殊经济环境下修正甚至重新定义该模型的观点进行进一步探讨,通过阐明IS-LM模型的含义、模型中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各变数之间互动关系的剖析,提出IS-LM模型作为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研究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工具,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它不仅在西方国家被普遍运用,在我国同样可以作为分析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效果的模型工具,因此并非如国内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传统的IS-LM模型在中国经济环境中已不适用,应被重新修正。
中国的IS-LM模型IS-LM模型的假定:需求决定产出(社会需要多少产品,厂商就愿意生产多少),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严重供给不足,不能用该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经济逐渐显示出需求约束性特征的背景下,就有必要建立中国的IS-LM模型。
根据统计资料测算,我国居民的消费函数为:C=412.839+0.4538y;投资函数为:I=-725.5516+0.4264y-19.5494y;货币需求函数为:L=0.4939y-104.2760r。
则可以推算出IS曲线:y=1312.4325-60.6808r+2.8788G;LM曲线:y=20.247M+211.1276r。
若将政府支出和货币供应看作固定常数,则可以大致画出中国的IS-LM模型。
(如下图)从上图可以看出:(1)IS曲线较陡。
较陡的IS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资对利率变化反映不灵敏导致的;(2)LM曲线较平坦。
较平坦的LM是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较敏感导致的。
二、单项选择题1.政府支出增加1美元将()。
A.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1美元B.使IS曲线向右移动1美元/(1—MPC)C.移动LM曲线D.以上都对2.税收的减少将()。
A.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B.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C.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D.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3. 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很敏感,那么()。
A.IS曲线将变得更平坦B.IS曲线将变得更陡峭C.LM曲线将变得更陡峭D.LM曲线将变得更平坦4. 较小的边际消费倾向导致()。
A.较陡的计划支出曲线B.较小的政府支出乘数C.较平的IS曲线D.以上都对5. 下面关于LM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LM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是在收入水平给定的条件下画出的B.LM曲线向下倾斜,并且价格的增加将使其向上移动C.LM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是在实际货币供给给定的条件下画出的D.沿着LM曲线,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6. 货币供给的增加()。
中国IS-LM宏观经济模型分析论文关键词: IS-LM模型宏观经济分析论文摘要: IS曲线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点连成的曲线,反映产品市场上的均衡;LM曲线是指货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的曲线,反映供给市场上的均衡.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它代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本文通过对中国1978—2007年宏观经济各个构成的分解来了解中国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货币供求函数以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从而得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整和影响。
一、理论模型及分析定义式Y=C+I+G +NX ・・・・①其中Y: GDP(含G);C:最后消费;I:资本形成;G:政府购买,即为财政支出NX:产品和服务净出口额消费函数:C=a+bY,投资函数:I=e-dr净出口函数:NX=f-mY-nr数据采用1978年到2007年数据,采用eviews5.0软件进行分析.2007 249529.9 4.14 111417.4 35127.4 23380.5 128444.6 403442.2(一)中国的消费函数基本模型C=a+bY,通过对历年消费和GDP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消费C= 3170.97+ 0.51*Y(XF为消费)(3.173)(49.00)决定系数 =0.9884,说明信赖度较高, =0.9880,T检验能够很好的通过.该方程较理想。
(二)中国的投资函数基本模型为I=e-dr・・・・②利用EVIEWS估计得出I = 57790.78- 5424.43r*r(5.61)(-3.47)利息率r的系数为负数,t检验值也能够通过,但是可决定系数R2=0.28太低,所以该式为理论式。
考虑到当前投资还受前期投资的影响,所以加入滞后期I(-1)估计得到I = -2846.64 + 354.23*r + 1.20*I(-1) ・・・・⑴(-2.44)(2.51)(71.7)=0.996虽然可决定系数,R2的值提高了,但是t检验值降低了,并且利率的系数变成了正,与理论不符合。
用IS-LM模型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经济政策房地产的高房价导致了广大的中国的老百姓出现了买房难,住房难的问题,政府为了保障民生,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来应对房价的持续走高。
现在我们来根据IS-LM模型来分析我国政府的这些政策。
社会的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所在的点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图二:利率-国民收入模型现阶段的我国正处在Ⅳ区域,投资大于储蓄,需求大于供给,根据LM图形可知,由于利率较低,更多的人乐意用资金进行投资而谋得更多的利润,而近期我国房地产业的兴旺更是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
在此基础上国家应该采取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利息率,同时政府应该提高税收,加大保障性用房的投入,来减少投资者的这种投机行为。
基于这样的现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应对措施:1.货币政策我国一向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利率的变化引导着人们投资方向的变化,逐步在实践中形成金融资金分配合理的经济体。
同时,人民币汇率、外汇管理,也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图三:2002~2011年利率变化示意图由图可知,我国在07年提高利率,鼓励百姓将钱进行储蓄,而避免盲目投资,同时贷款利息的提高也同样抑制了投资。
而上调的利率又在08年下调继续促进经济的发展,由IS曲线可知,此时投资的边际收益上升。
10年开始,为了抑制房价的多快增长,存贷款利率再次上升。
使投入房地产的资金进一步进入储蓄,使货币市场打到平衡。
图四: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走势图由图可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人民币升值)。
本币升值虽然意味着国内资产价值的提升,但从需求曲线分析,使得需求曲线左下移,导致对外出口下降,另外,人民币升值使得外汇缩水。
这也是我国一直谨慎面对汇率变化的原因。
2.税收政策成为焦点的房产税虽然现在在全国推行难度较大,但已从个别试点开始实施。
房产税是国家向房屋产权人征收的财务税之一。
例如上海,对新购(外地户籍)或第二套新购(本地户籍)征收房产税。
一LM曲线的中国特色按照IS-LM模型,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低利率与少的国民收入的组合,高利率与多的国民收入的组合才能实现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相等。
我国的情况则是LM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高利率与少的国民收入的组合和低利率与多的国民收入的组合才能实现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相等。
这个截然的不同的结论断也同样可以运用刘洁敖先生的论证方式1,将四个都属第一像限的图放在一起进行论证。
在西方国家,表现在图(Ⅰ)中投机性货币需求L2(i),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利率越低,货币的投机需求、即公众手中持有准备投机的钱就越多。
我国的投机性货币需求L2(i)则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利率下降,货币的投机需求反而减少。
这种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情况已经为我国连续七次降低利率,储蓄存款增幅趋缓,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债市的实际所证明。
尽管储蓄存款不是现金,但是,在凯恩斯的论述中,可以进入国债市场进行交易的储蓄存款也属于投机性货币需求2。
所以我国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的倾斜方向与西方国家相反,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货币供给的方式和利率变动方式与西方国家的不同。
西方国家的货币供给主要通过中央银行的国债买入来进行,我国的货币供给则主要通过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农产品和外汇的收购来实现。
西方国家的货币供给增加就是利率下降,因为中央银行高价买进国债的同时,就是利率的应声下跌;反之,低价卖出国债就是利率的同时上升。
我国的货币供给变动则与利率波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外汇、农产品收购增加,如果没有中央银行另行发文,利率不会下降,反之,没有文件的下达,利率同样不会上升。
正是在这不同的制度背景下,他们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而我们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则与利率同方向变动。
因为,他们的公众一定会乘中央银行公开市场高价买入国债之际,而卖出国债,并将货币拿在手中,等到利率回升和债券价格下降后,再买入债券,以赚取其间的差额。
所以利率下降,公众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相应增强。
我国的利率下降致使公众的储蓄存款的收益减少,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公众会将其储蓄存款的相当部分购买国债,从而推动国债价格上升,公众持有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因此减少了。
商展经济IS—LM模型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的适用性研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任之摘 要:经济政策从宏观角度来说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IS—LM模型已成为很多国家评价经济政策效果的有力分析工具。
本文以家庭、企业和政府三部门为研究对象,在设定并分析三个部门主要经济行为的基础上推导IS—LM 模型,然后针对模型的经济参数就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作比较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当前中国实际说明宏观经济政策传导中的阻碍因素及其政策执行的效果。
关键词:IS—LM模型;消费倾向;利率;政策传导;适用性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8.06IS—LM模型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学教科书所倡导的标准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后的短期效应。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进行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时,通常应用标准的短期经济模型——IS—LM模型,作为对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的分析工具。
而作为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在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时,如果也遵循标准的IS—LM模型,效果将不尽如人意。
众所周知,20世纪30年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该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为摆脱经济危机,把经济从萧条的泥潭里解救出来,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审时度势,认真调研,创立了他的经济学说,从此萧条经济学理论就此诞生了。
凯恩斯直面当时的危机,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否定了几百年来经济学界一贯推崇的市场万能论。
该理论第一次提出了国家政府宏观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功能赤字财政理论。
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当时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进行了一系列的国家干预措施,通过修桥梁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把当时苦难的美国从萧条中拉了出来,挽救了美国,挽救了资本主义。
中国IS-LM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一、IS-LM模型的基本框架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经济波动、政策变化等问题。
该模型以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为出发点,试图说明在不同条件下收入、利率、价格及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在该模型中,“IS”曲线表示实际利率与预期收入之间的关系,而“LM”曲线则描述货币供应量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
两条曲线在需求与供给平衡时相交,这一点是经济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
二、IS-LM模型的分析框架在IS-LM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我们首先需要考虑投资、消费与政府支出等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以便把经济分为开放型或封闭型。
其次,我们会关注货币市场的涉及,这是通过把人们如何在需求总量、货币供应以及利率上决策的因素视为整体来完成的。
三、IS-LM模型的基础假设在IS-LM模型中,我们假设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是理性的,并且他们拥有完全的信息。
此外,我们还假设市场实现无阻碍且政策的影响是立即显现。
四、中国IS-LM模型的分析在中国,IS-LM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政策变化和经济波动。
我们可以把未来收入水平视为预期收入,而货币供应、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利率等变量的分析则是相当地重要的。
在中国,固定汇率政策可能会使经济处于IS-LM模型的几种不同状态中。
这样的结果将有助于政策制定者了解升息政策等因素对国家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
五、IS-LM模型与实践案例1. 中国货币政策:通过IS-LM模型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政策措施的实施可以助于提高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导致货币短缺,进而导致通货膨胀。
2. 美国房地产市场:通过IS-LM模型研究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债务水平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分析表明,高负债率可能导致总需求减少,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3. 亚洲金融危机:通过IS-LM模型将亚洲金融危机中货币紧缩与预期失落因素纳入分析,指导政策制定者未来制定财政、货币需求的政策。
4. 日本经济复苏:应用IS-LM模型来研究日本经济复苏的原因,其中涉及到政府支出增加的政策、货币政策调节等因素。
IS—LM模型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的适用性研究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框架,用于解释利率、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这个模型通过对投资储蓄平衡和货币市场均衡进行分析,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IS-LM模型的适用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IS-LM模型的适用性研究,探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一些问题。
首先,IS-LM模型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的适用性取决于对我国经济结构的理解。
我国经济结构特点明显,存在着一些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情况。
例如,我国经济中政府对资金的支配权很大,金融市场不完全开放,货币政策的调整机制比较复杂等。
这些情况导致IS-LM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因此,在运用IS-LM模型进行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时,需要对我国经济结构有深刻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将IS-LM模型直接套用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中。
其次,IS-LM模型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理解。
IS-LM模型中的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而IS曲线代表实际投资和储蓄的平衡条件。
在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非常强大,因此需要对这两个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
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阶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和协调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IS-LM模型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的适用性需要立足于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深刻理解和分析。
再次,IS-LM模型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的适用性还受到了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外部需求的变化等都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运用IS-LM模型进行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需要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因素,及时调整政策,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IS-LM模型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的适用性是存在的,但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实际操作中,决策者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理解和分析我国的经济结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因素,灵活运用IS-LM模型,制定出更加合理、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扩张性政策的IS-LM模型分析摘要:在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渐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包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IS-LM模型表述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它是宏观经济学中分析短期经济波动的一个工具。
在本文中,笔者就是利用IS-LM模型来分析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的预期后果,并简单分析了政策失灵的可能性,最后根据最近几位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分析中存在的几点不足之处以资改进。
关键字:IS-LM模型扩张性政策政策失灵2007年8月,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次贷危机爆发。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风暴愈演愈烈,并且逐渐由金融市场波及到实体经济。
这场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十分复杂。
从目前来看,在世界诸多经济大国中,中国应该是受波及程度最小的一个。
但是,从中国本身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为了简单起见,本文将着重分析由于流动性危机导致的需求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以及中国政府采取的扩张性政策的预期结果,以及可能会影响到这个结论的一些其他因素。
IS-LM模型简介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Hicks)在1937年首次提出IS-LM模型,并经后人加以补充和扩展,成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IS-LM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人决定于消费、投资以及政府购买,而消费又取决于可支配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与利率负相关。
当政府购买与税收固定时,只有通过利率的调整才能使产品市场达到均衡。
结合投资函数曲线与凯恩斯交叉图,可以得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IS曲线:-+=)((Y+)rCIGTY在货币市场上,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而货币的供给量是由货币当局控制的,因此,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通过调节对货币的需求来实现。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可以解出货币供给等于需求、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LM曲线:M=Lr)(Y,P将IS曲线与LM曲线组合到一张图中,在两条曲线的交点处,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指出,而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等于供给,从而可以构造出代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IS-LM模型(如图1):=)-()(+GIrTYCY+M=L)r(Y,P图1 IS-LM模型中的均衡而均衡收入(Y)未必等于充分就业收入(Y*)。
从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双稳健”政策摘要:本文运用IS-LM模型,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方面对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评价。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两大基本政策,文章重点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的协调配合给出了几点建议,“双稳健”政策是一种谨慎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IS-LM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IS—LM模型IS—LM模型又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
由于凯恩斯有关利率的理论有两个缺陷:一是利率的不确定性,二是货币市场均衡无法保证商品市场也达到均衡,因此希克斯于1937年第一次提出了IS—LL分析。
20年后,汉森提出这一分析工具,并将LL曲线改称为LM曲线,于是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修补了凯恩斯理论的缺陷,把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般均衡模型。
IS—LM一般均衡模型是指在商品市场中,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I随着r递减而减少,储蓄S是收入Y的函数,S是Y的递增函数。
希克斯认为,将I=I(r)和S=S(Y)合在一起,就得到收入与利息率的另一种关系,形成IS曲线。
同样由于下式决定了均衡收入:I(r)=S(Y),在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货币需求为L=L(r,Y)。
货币供给有政府决定,是个既定的量,货币的需求量是利息率和收入函数,当下式成立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M=L(r,Y)货币供求相等点的轨迹形成LM曲线。
它表示在货币供给既定时,货币市场处于各种均衡态对应的收入和利息率的各种组合。
将方程I(r)=S(Y)与M=L(r,Y)联立,可求得未知数(r,Y)的解,这个解就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
这就得到一个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
交点E代表一般均衡态(如下图)。
这一利息率和收入的组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点。
在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状态时,收入水平达到稳定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