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7.01 KB
- 文档页数:5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意义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关系到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计价,关系到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算和定价的正确性。
如何合理而简便地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计算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如果费用分配不合理,或者将在产品成本作为产品完工成本的调节器,就会歪曲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也影响企业利润,从而影响企业与国家及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主要方法 通常采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七种:不计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
企业应根据其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种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好坏等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一)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不计在产品成本法,又称在产品不计价法,是指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
这是因为若月初与月末在产品很小,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之差就更小,另外,各月份在产品数量相差也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
因此,为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全部视为完工产品成本,将本月各产品发生的生产耗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例如,自来水生产企业、采掘企业就可采用该方法。
(二)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对各月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
某公司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数量3000个,在产品数量400个,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C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计136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640000元,制造费用960000元。
【答案】C产品各项成本的分配计算如下:由于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因此应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进行分配,不必计算约当产量。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360000÷(3000+400)×3000=1200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1360000÷(3000+400)×400=16000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均应按约当产量进行分配,在产品400个折合约当产量200个(400×50%)。
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000÷(3000+200)×3000=600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640000÷(3000+200)×200=40000(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000÷(3000+200)×3000=900000(元);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60000÷(3000+200)×200=60000(元)。
通过以上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的结果,可以汇总C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C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200000+600000+900000=2700000(元);C产品本月在产品成本=160000+40000+60000=260000(元)。
根据C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C产品270000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700000【例题·单选题】某公司月初及本月的生产费用共计7200元,其中直接材料4200元,直接人工1800元,制造费用1200元。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每月末在产品的数量较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本月发生生产费用10000元,其中,原材料5000 元,人工费用3000 元,制造费用2000元。
本月完工产品100件,月末在产品 1 件。
要求: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解析】计算结果填入下表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本月生产费用合计5000 3000 2000 10000本月完工产品成本5000 3000 2000 10000完工产品单位成本5000 3000 2000 1000产品成本计算单二、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产品数量很少,或数量虽大单个月之间数量变动不大)月末在产品成本=年初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例题】某企业生产乙产品,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
固定成本为:原材料8000 元,人工成本6000元,制造费用2000 元。
本月发生费用:原材料68000 元,人工成本25000 元,制造费用7000元。
要求:计算本月乙产品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解析】计算结果填入下表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8000 6000 2000 16000 本月生产费用68000 25000 7000 100000 生产费用累计76000 31000 9000 116000本月完工产品成本68000 25000 7000 100000月末在产品成本8000 6000 2000 16000产品成本计算单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例题】某企业生产丙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月初在产品费用为7200 元,本月发生生产费用:直接材料60000 元,人工成本4000 元,制造费用1000 元。
本月完工产品100 件,月末在产品20 件。
要求:计算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及月末在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意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关系到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计价,关系到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算和定价的正确性。
如何合理而简便地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计算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如果费用分配不合理,或者将在产品成本作为产品完工成本的调节器,就会歪曲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也影响企业利润,从而影响企业与国家及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主要方法通常采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七种:不计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
企业应根据其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种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好坏等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一)不计在产品成本法不计在产品成本法,又称在产品不计价法,是指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
这是因为若月初与月末在产品很小,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之差就更小,另外,各月份在产品数量相差也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
因此,为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全部视为完工产品成本,将本月各产品发生的生产耗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例如,自来水生产企业、采掘企业就可采用该方法。
(二)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对各月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
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基于简化核算的考虑,同时为了反映在产品占用的资金,各月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哪些?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主要有七种: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
企业应根据其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种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好坏等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指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
为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全部视为完工产品成本,将本月各产品发生的生产耗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二)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对各月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
成本 会 计生产费用在完工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选择分配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应考虑◆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定额管理基础工作的好坏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采用这种方法,本月某种产品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该完工产品的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适用于企业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的情况,例如自来水生产企业、采掘企业等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步骤:年末根据实际盘点数量确定在产品的数量,并确认12月份确认的在产品成本;下年各月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的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企业,例如钢铁厂、化工厂或其他有固定容器、装置摘要 直接材料 燃料及动力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2400 3200 4000 1800 11400 本月生产费用 28000 45000 80000 22000 175000 生产费用合计 30400 48200 84000 23800 186400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28000 45000 80000 22000 1750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2400 3200 4000 18000 11400产品成本明细账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不计算直接人工等加工费用,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所耗直接材料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例题:某酿酒厂8月份米酒的月初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费用)为32000元,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168000元,直接人工费用24000元,制造费用8000元。
本月加工出米酒成品2000瓶,月末在产品500瓶。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全部投入。
月末在产品成本=500×80=40000(元)本月完工产品成本=32000+200000-40000=192000(元) 80500200016800032000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解析: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但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本章内容简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经过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之后,应计入本月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都已反映在“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科目中.为了计算产成品,还需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然后将其在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章主要讲述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程序和方法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第一节在产品数量的核算教学目的:1掌握在产品的狭义广义的范围;2掌握在产品数量核算方法;3明确在产品数量清查核算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在产品数量核算.教学难点:广义在产品范围.课堂类型:理论课教学过程:一、涵义:在产品:是指处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不能对外销售的产品.理解:广义:从整个企业来看,正在加工中的产品和加工虽已告一段落但还需继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含:未入库的产成品,等待返修的可修复废品狭义:从某一加工阶段来看,正在加工中的产品完成本阶段的自制半成品不包含在内××一切准备对外销售的零配件、自制半成品都应作为产成品看待.二、在产品数量核算:收、发、存的日常核算为了计算在产品的实际成本,必须进行在产品数量的核算.核算方法主要有账面核算和实际盘点两种.一账面核算:车间按照在产品别设置“在产品台账”记录卡也叫“在产品收发结存账”,由车间、班组的核算员,根据领料凭证、半成品内部转移凭证、产品检验和交库凭证登记,汇总编制“在产品记录卡”,作为计算成本的依据,为保证账实相符,还要不定期的根据台账进行抽查.在账面上了解在产品的收、发、存动态台账的设置方式:分车间按产品设置按照加工工序设置2、实地盘点在产品数量清查核算:在设置台账的基础上,需要定期月末或季末或不定期的进行在产品的实地盘点,以便及时地与台账进行核对,不符时做出相关的处理.清查结果编制“在产品盘点表”,进行账实核对,并对盈亏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账户“待处理财产损溢”原材料1、盘盈: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制造费用2、盘亏: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基本生产成本借:原材料残值收入其他应收款各种赔款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净损失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第二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教学目的:掌握在产品成本计算采用的固定成本计算和按原材料费用计算两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和计算程序,明确前四种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教学重点:在产品按直接材料费计算.教学难点:不同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课堂类型:理论课+习题课教学过程: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对完工产品的费用的影响较小,则本月发生的费用全部有完工产品承担.二、在产品按照固定成本计价:按年初固定成本计算在产品数量较小,或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虽然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每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合计就是每月该完工产品的成本,但在年末,应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具体计算在产品成本即据以计算12 月份在产品成本,并将计算出的年末在产品成本作为下一个年度每月固定的在产品成本.例如:炼铁、化工等行业可以采用该种方法.三、在产品按照其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费进行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构成:直接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只计算直接材料费,而将本月发生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承担一般适用于材料成本所占比重比较大的企业.完工产品成本=全部生产费用-在产品的材料费用.例如:月初在产品的成本材料费为4890元,本月发生材料费用为9830元,工资福利费等加工费用共计1230元.本月完工产品760件,月末在产品390件,材料在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在产品成本分配率= 4890+9830/760+390 =完工产品材料费=760×=9728元在产品成本材料费=390×=4992元完工产品成本=9728+1230=10958元四、在产品按照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在产品已经基本加工完成或已完工,只是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可以视同完工产品分配费用.即:各项费用累计数/完工量+在产量.第二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二教学目的:1掌握在产品成本计算采用约当产量法的计算原理和计算程序;2掌握完工程度的计算方法;3明确该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教学重点:约当产量法.教学难点:完工程度的计算.课堂类型:理论课+习题课教学过程:五、约当产量法:一概念:1、约当产量: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数量.2、约当产量法:将成本计算单上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约当量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二计算公式:1、在产品约当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2、全部产量约当总量=完工产量+在产品约当量3、单位约当产量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全部产量约当总量4、期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量×单位产量成本5、期末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量×单位产量成本或:期初在产成本+本期发生成本-期末在产成本三、计算方法:采用约当产量法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要分别按照成本项目进行.1、材料费:××一次投料逐步加工:按照在产品数量直接分配;××每道工序分次投入,逐步加工:按照约当产量进行分配.2、工资及其他项目:与加工程度呈正比例关系约当产量=期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例如:某厂本月份生产乙产品,原材料采用一次投料方式,完工产品1000件,月末在产品1100件,完工程度60%,月初在产品成本:材料费16066元,人工及其他费用2034元,本月发生材料费用32934元,人工几其他费用5406元,则成本计算如下:在产品约当量=400×60%=240件原材料单位成本=16066+32934/1400=35元;人工及其他费用分配率=2034+5406/1240=6元;本月在产品的实际成本=400×35+24026=15440元;本月完工产品成本=1000×35+1000×6=41000元.3、完工程度%的确定:1材料完工率:××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完工率为100%;××材料分次投入,但不是在每道工序的一开始投入,且与完工程度和工时投入程度不一致,则按照每一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例如:某产品由两道工序组成,材料不是一开始投入,而是分次投入,且与加工进度不一致,各工序定额为:1工序70公斤,2工序40公斤,则完工率为:第一工序:70×50%/110=%第二工序:70+40×50%/110=%上列完工率分别乘以各工序的在产量,即为各工序的约当量.××材料不是一次投入,而是分工序一次投入的,则计算时应结合前面的内容进行.例如:甲产品由二工序组成,材料在每工序的一开始投入.各工序的材料定额分别为25公斤、15公斤,则:第一工序完工率=25/40=%第二工序完工率=25+15/40=100%另例:工序: 1 2 3 4 5在产品数量:10 15 10 12 13投料定额: 60 0 20 20 0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比较计算.2人工和其他费用的完工率:××陆续均衡发生时,完工率=50%××有工时定额的,按照工时定额计算,即:完工率-= 上工序定额+本工序工时定额×50%单位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例:工序:1 2 3 4 5在产量:10 15 12 13 10定额工时: 6 2 4 4 4适用范围: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各项费用比例相差不多的产品.第二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三教学目的:掌握在产品成本计算时采用的定额成本法和定额比例法的适用范围和具体的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定额成本法、定额比例法.教学难点:定额比例法.课堂类型:理论课+习题课教学过程:六、定额成本法:一含义:根据产品单位定额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数量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然后将月末在产品成本从本月生产费用合计数中扣除,即可以得到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二计算公式:1、在产品定额成本=在产品数量×单位材料定额成本分别成本项目进行列示.在产品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额全部由完工产品承担.2、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例如P/91另例:材料均一次投入,甲产品有二道工序,工时定额分别为32小时、12小时,乙产品有两道工序,工时定额分别为14小时、10小时,两种产品的费用定额分别为:材料费221元、99元一次投入;人工费用定额为元/时、制造费用为元/时.在产品数量 1工序 2工序 3工序合计甲产品 300 100 - 400乙产品 50 80 90 220则:甲在产品的定额成本=300×221+32×50%×300×++100×221+32+12×50%×100×+乙在产品的定额成本=220×99+50×14×50%×++ 14+10×50%×80×++14+10+8×50%×90×+=21780+1756+3073适用范围: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定额准确,说明单位在产品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说明月初、月末在产品脱离费用的差异总额不大,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也不大;定额比较稳定,说明不需要随时修订定额,不会增加新旧定额计算的成本核算和分析的工作量.七、定额比例法:一含义: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按照两者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二计算方法:1、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产成品数量×产成品的单位消耗定额2、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在产品数量×在产品的单位消耗定额3、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成本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在产品定额耗用量4、完工产品成本=1×3期末在产品定额成本=2×3也可以用费用定额处理.例如P/95. 另例如:某厂9月份完工产品900件,每件原材料消耗定额5公斤,工时定额10工时,期末在产品100件,每件原材料消耗定额3公斤,工时定额4工时,期初在产品成本5600元,其中材料费用4100元,本月发生费用32100元,其中材料费22500元.则:产成品定额耗用量=700×5=3500公斤产成品中工资、制造费用等其他费用定额用量=700×10=7000工时在产品中材料定额用量=100×3=300公斤在产品中工资、其他定额用量=100×4=400工时材料分配率=4100+22500/3500+300=7元工资、其他费用人工、制造费用分配率={5600-4100+32100-22500}/7000+400=元期末在产品成本=300×7+400×=2700元完工产品成本=3500×7+7000×=35000元.产品完工入库时:借:库存商品贷: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通过将各项发生的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已经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并按成本项目予以反映。
如果企业或车间月末没有在产品或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则这些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如果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那么应由本月产品负担的费用(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月发生的应由本月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就要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成本计算工作中是一个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
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如月末结存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变化的大小,月末结存在产品价值的大小,各项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的轻重,以及企业定额管理基础工作的扎实与否等,结合企业的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通常有6种用于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分别是: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为零),通常自来水生产企业、采掘企业等可采用此方法;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例如,冶炼、化工企业的产品,由于高炉和化学反应装置的容积固定,其在产品成本就可采用这种方法;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例如,纺织、造纸和酿酒等工业的产品,都可以采用这种分配方法;4.约当产量法,这种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泛,特别是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大,且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不稳定,变化比较大,其他分配方法受到限制,不宜采用时,尤为适合;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6.定额比例法,它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健全、稳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
(二)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划清各种费用界限,即经过分类、归集和分配,其中应计入本月各种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按照成本项目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了各种产品的成本;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又经过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从而求得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意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关系到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计价,关系到完工产品单位成本的计算和定价的正确性。
如何合理而简便地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计算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如果费用分配不合理,或者将在产品成本作为产品完工成本的调节器,就会歪曲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也影响企业利润,从而影响企业与国家及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主要方法通常采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七种:不计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
企业应根据其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各种费用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额管理基础好坏等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
(一)不计在产品成本法不计在产品成本法,又称在产品不计价法,是指虽然月末有结存在产品,但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价值很低,并且各月份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从而可对月末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的一种分配方法。
这是因为若月初与月末在产品很小,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之差就更小,另外,各月份在产品数量相差也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
因此,为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全部视为完工产品成本,将本月各产品发生的生产耗费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例如,自来水生产企业、采掘企业就可采用该方法。
(二)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对各月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
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不大,算不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基于简化核算的考虑,同时为了反映在产品占用的资金,各月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对于每年年末在产品,则需要根据实际盘存资料,采用其他方法计算在产品成本,以免在产品以固定不变的成本计价延续时间太长,使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导致企业存货资产反映失实。
例如,炼铁企业和化工企业的产品,由于高炉和化学反应装置的容积固定,在产品数量较稳定,可采用该方法。
(三)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就是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在产品数量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且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
例如纺织、造纸、酿酒等生产工业的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这时,该产品的全部生产费用(包括月初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减去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的在产品成本,就是该完工产品的成本。
举例:假定某工业企业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
该产品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4200元;本月发生原材料费用31800元,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共计3000元;完工产品860件,月末在产品40件。
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原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比例分配。
分配计算如下: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200+31800)/(860+40)=40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40×40=1600(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860×40=34400(元)完工产品成本=34400+3000=37400(元)或=4200+(31800+3000)-1600=37400(元)(四)约当产量比例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费用与月末在产品费用。
由于约当产量比例法只要在正确统计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和正确估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的前提下,就可以比较客观简便地划分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因此,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范围较广,特别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
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公式如下: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结存产量×在产品完工百分比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总成本=完工产品产量×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采用该方法时,由于月末在产品的投料程度和加工程度会不一致,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投入程度也会不同。
因此,应分别产品成本项目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根据不同的约当产量分配不同成本项目的费用。
其中,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所耗直接材料的投入程度折算约当产量;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加工费用成本项目应根据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折算约当产量。
不仅如此,还应分别成本项目计算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企业生产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仍按前述材料费用分配方法计算分配。
这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都视同完工程度为100%的产品,约当产量即是完工产品数量与月末在产品数量之和。
举例:某企业生产某产品,本月完工6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70%,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原材料费用共计32000元,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原材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
分配计算如下: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2000/(600+200)=40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600×40=24000(元)在产品原材料费用=200×40=8000(元)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这对于费用分配的正确性影响很大。
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这是在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后面各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可以抵补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的程度。
这样,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可按50%平均计算。
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
为提高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加速成本的计算工作,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计算公式如下: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式中,本工序工时定额之所以乘以50%,是因为该工序中各件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不同,为简化完工率的测算工作,在本工序一律接平均完工率50%计算。
在产品在上一道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时,因为上一道工序已完工,所以前面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应按100%计算。
举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月初加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原材料费用30000元;工资及福利费12000元;制造费用7560元。
该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制成,单位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为6小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0小时,第三道工序工时定额为4小时。
A产品本月完工250件。
第一道工序在产品40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60件;第三道工序在产品50件。
根据各道工序月末在产品的数量和各道工序的完工率,分别计算各道工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及其总数。
各道工序完工率计算如下:第一道工序:(6×50%/20)×100%=15%第二道工序:(6+10×50%)/20×100%=55%第三道工序:(6+10+4×50%)/20×100%=90%约当产量计算如表8—2所示。
表8-2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计算如下: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0000/(150+250)=75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50×75=11250(元)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250×75=1875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率=12000/(250+84)=35.9281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用=250×35.9281=8982(元)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用=12000-8982=3108(元)制造费用分配率=7560/(250+84)=22.6347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50×22.6347=5659(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7560-5659=1901(元)完工产品成本=18750+8982+5656=33391(元)如果原材料费用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料,原材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时,应按每一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率(或投料率)。
(五)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这种方法是将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计算、分配生产费用。
这种分配方法适用于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或产品已经加工完毕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的产品。
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在产品已接近完工产品成本,为了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将在产品可以视同完工产品,按两者数量比例分配生产费用。
举例:某甲产品月初在产品费用和本月发生费用为:原材料费用40000元,工资及福利费8000元,制造费用5600元。
本月完工产品6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
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分配计算如下:原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600+200)=50完工产品原材料费=600×50=3000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200×50=10000(元)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8000/(600+200)=10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600×10=6000(元)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00×10=2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5600/(600+200)=7完工产品制造费用=600×7=4200(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00×7=1400(元)完工产品成本:30000+6000+4200=402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000+2000+1400=13400(元)(六)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这种分配方法是按照预先制定的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即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其数量和单位定额成本计算。
产品的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其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