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五种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2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单位和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 x x 年9 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7 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2 361 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
表5-8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统计表根据表5-8 的资料,首先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水费分配率=32361 /(10596 -1350)=3.5(元/m3 )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 –9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制造费用 36539管理费用 2922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 7 100一一供水车间 32361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
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辅助生产单位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企业。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一、直接分配法例: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根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6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74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给产品或劳务数量见下表:二、顺序分配法计算步骤:1、排序:施惠多,受益少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前;施惠少、受益多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后.2、分配: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先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费用可以分给排在其后面的各个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费用不可以分给排在其前面的各个辅助生产车间.适用于有明显顺序的各辅助生产车间.仍以上例为例:三、交互分配法仍以上例为例:四、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数量,求解联立方程,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单位本钱;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劳务的数量和单位本钱,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仍以前例资料为例五、计划本钱分配法采用计划本钱分配法,首先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本钱分配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费用,再计算辅助生产的实际本钱〔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费用〕与按计划本钱分配转出的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本钱差异.辅助生产本钱差异,可以追加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为简化分配工作也可将辅助生产本钱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优点:1、计算简便;2、通过差异的计算,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本钱计划的执行情况.答案:一、直接分配法例: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根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6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74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给产品或劳务数量见下表: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的水费=8000*0.066=528元专设销售机构应分配的水费=2065-1353-528=184元根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电费=8000*0.237=1896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借:根本生产本钱——制造费用——根本生产车间〔1353+1896〕3249贷:辅助生产本钱——供水车间2065——供电车间4740优点:计算工作简便.缺点: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含有较大的误差.四、顺序分配法计算步骤:1、排序:施惠多,受益少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前;施惠少、受益多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后.2、分配: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先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费用可以分给排在其后面的各个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费用不可以分给排在其前面的各个辅助生产车间.适用于有明显顺序的各辅助生产车间.仍以上例为例:解:步骤1:排序供水车间应分配电费=3000*0.21=63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水费=10000*0.05=500元因为供电车间受益小于供水车间,根据排序原如此,供电车间排在第一位,而供水车间排在第二位.步骤2:分配电费甲产品应分配的电费=10300*0.21=2163元根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电费=8000*0.21=1680元供水车间应分配的电费=3000*0.21=63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的电费=1200*0.21=252元专设销售机构应分配的电费=4740-2163-1680-630-252=15元编制会计分录:借:根本生产本钱——甲产品2163辅助生产本钱——供水车间630制造费用——根本生产车间1680管理费用252销售费用15贷:辅助生产本钱——供电车间4740步骤3:分配水费根本生产车间应分配水费=20500*0.086=1763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的水费=8000*0.086=688元专设销售机构应分配的水费=2065+630-1763-688=244元编制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根本生产车间1763管理费用688销售费用244贷:辅助生产本钱——供水车间<2065+630>2695五、交互分配法仍以上例为例:解:步骤1:第一次交互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内局部配〕交互分配分配前的单位本钱:供水车间分配的电费=3000*0.21=630元供电车间分配的水费=10000*0.05=500元编制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本钱——供水车间630——供电车间500贷:辅助生产本钱——供水车间500——供电车间630步骤2: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供水车间:2065+630-500=2195元供电车间:4740+500-630=4610元步骤3:第二次分配〔对外分配,也是直接分配〕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本钱:根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电费=8000*0.2305=1844元编制会计分录:借:根本生产本钱——制造费用——贷:辅助生产本钱——供电车间4610——供水车间2195四、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数量,求解联立方程,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单位本钱;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劳务的数量和单位本钱,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仍以前例资料为例解:假设每立方米水的本钱为x,每度电的本钱为y2065+3000y=41300x4740+10000x=23000y解上述二元一次方程得:水费的分配:供电车间:10000*0.0671=671元电费的分配:借:根本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供电车间671制造费用——贷:辅助生产本钱——供水车间2771.23<41300*0.0671>——供电车间5410.98<23000*0.23526>五、计划本钱分配法采用计划本钱分配法,首先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本钱分配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费用,再计算辅助生产的实际本钱〔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费用〕与按计划本钱分配转出的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本钱差异.辅助生产本钱差异,可以追加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为简化分配工作也可将辅助生产本钱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优点:1、计算简便;2、通过差异的计算,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本钱计划的执行情况.。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单位和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GG年9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7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2361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水费分配率=32361/(10596-1350)=3.5(元/m3)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9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制造费用36539管理费用2922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7100一一供水车间32361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
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辅助生产单位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企业。
2.顺序分配法顺序分配法指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并不再参加以后的费用分配,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的方法。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有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直接分配法:根据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使用情况,将费用直接分配给各个生产部门或成本中心。
2. 间接分配法:将辅助生产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间接分配给各个生产部门或成本中心。
3. 比例分配法:根据各个生产部门或成本中心在总生产中所占比例,按比例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 损耗分配法:根据各个生产部门或成本中心的损耗程度,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部门或成本中心。
5. 科目分配法:根据各个生产部门或成本中心对应的相关科目的费用情况,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部门或成本中心。
6. 劳动力分配法:根据各个生产部门或成本中心所需的劳动力数量或工作时间,将辅助生产费用按照劳动力分配给各个部门或成本中心。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辅助生产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直接与产品相关联,但又是不可或缺的费用,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管理人员工资等。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合理地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不仅可以准确计算产品成本,还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那么,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常见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间接分配法和双重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产品,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够明确计算出每个产品所需的辅助生产费用的情况,例如能够直接测量出每个产品所耗费的电力、水资源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计算容易,但局限性在于无法涵盖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普遍。
间接分配法是指通过一定的分配基础,按比例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给各个产品。
常见的分配基础包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直接材料费用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产品的实际费用,但需要合理选择分配基础,并且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复杂因素,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双重分配法是指先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生产部门,再由生产部门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分配给产品。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兼顾到生产部门的实际情况,减少了对产品的直接分配,但需要考虑到生产部门的各种特殊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更多的细致思考。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如活动基础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活动基础成本法是指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来分配费用,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的标准成本来分配费用,适用于对产品成本有严格要求的企业。
综上所述,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确保产品成本的准确计算,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单位和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 x x 年9 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7 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2 361 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
表5-8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统计表根据表5-8 的资料,首先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元/度)水费分配率=32361 /(10596 -1350)=(元/m3 )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 –9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制造费用 36539管理费用 2922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 7 100一一供水车间 32361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
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辅助生产单位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企业。
辅助费用分配的5种方法
1、股本大小法
股本大小法是根据各发行单位的股本总额来划分辅助费用,把股本总额再比率上划分,个别发行单位按照其股本规模的比例分摊辅助费用。
由于股本是投资者投入的所有出资额,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各发行单位的贡献情况,因此这种分配方法更加具有公平性。
2、投资比例法
投资比例法是根据各发行单位投资于该项目的总投资比例来分配辅助费用,即每个发行单位按照其对该项目的投资比例,分摊辅助费用。
这种分配方法可以反映每个发行单位对该项目中的贡献,比较公平合理,分配结果也能够说明每个发行单位的投资比例。
3、单位成本分摊法
单位成本分摊法是按照每个发行单位所出资费用的单位成本来分摊辅助费用,即每个发行单位按照自身单位成本分摊辅助性费用。
这种方法使辅助费用分摊合理,能够反映出每个发行单位的贡献度,但有可能出现某几个发行单位的投资成本较低,由此带来的辅助费用分配的不公平。
4、营业额大小法
营业额大小法是根据各发行单位的营业额来分摊辅助费用,然后把营业额再比率上划分,使每发行单位按照其营业额大小分摊辅助费用。
这种分配方法能够反映每发行单位的贡献情况,并在一定
程度上达到公平性,但也有可能出现某些发行单位的营业额较低,而带来的辅助费用分配的不公平。
5、无形资产大小法
无形资产大小法是根据各发行单位的无形资产来分摊辅助费用,然后把无形资产再比率上划分,使每发行单位按照其无形资产大小分摊辅助费用。
无形资产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每个发行单位的贡献度,但也有可能出现某几个发行单位的无形资产较低,造成辅助费用分配的不公平。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单位和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 x x 年9 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7 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2 361 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
表5-8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统计表根据表5-8 的资料,首先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水费分配率=32361 /(10596 -1350)=3.5(元/m3 )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 –9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36539管理费用2922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7 100一一供水车间32361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
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单位和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 x x 年9 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7 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2 361 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
表5-8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统计表根据表5-8 的资料,首先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水费分配率=32361 /(10596 -1350)=3.5(元/m3 )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 –9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36539管理费用2922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7 100一一供水车间32361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
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辅助生产费用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共同利用和共同消耗而发生的费用,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等项目。
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为了确定产品成本,做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需要而进行的。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1. 传统方法1.1. 按实际发生进行分配:这是最简单直接的分配方法,即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来分配到各个产品中。
但这种方法对于共同利用和共同消耗的费用不能很好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且可能将费用分配给了无关产品。
1.2. 按劳动力小时数进行分配:这是最常用的传统方法之一,即根据各产品所用的劳动力小时数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无法很好地反映费用的实际使用情况,因为不同的产品可能使用同样的劳动力小时数,但所产生的费用并不相同。
1.3. 按机器小时数进行分配:类似于按劳动力小时数进行分配,只是改为根据各产品所用的机器小时数来进行分配。
同样,这种方法也无法很好地反映费用的实际使用情况,因为不同的产品可能使用同样的机器小时数,但所产生的费用并不相同。
1.4. 分布比例法:这是一种将间接费用按照某些生产特征进行分配的方法,如按照直接人工成本或者直接材料成本的比例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费用的实际使用情况。
2. 现代方法2.1. 活动基础成本法(ABC):这是一种通过分析活动来分配费用的方法,即根据各项活动所消耗的资源来进行费用分配。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因为它能够较为精确地衡量各项活动对费用的影响,但也需要较大的成本和工作量。
2.2. 目标成本法:这是一种根据产品定价和目标利润来确定产品成本的方法,即先确定目标利润,然后从中扣除预期销售量乘以售价,再从中扣除市场调查费用、销售费用和一些其他费用,最后就是留给生产部门的成本。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价的关系,但也需要较大的成本和工作量。
辅助生产费用的五种分配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管理会计方法也不断地出现和演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企业的需求。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管理会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辅助生产费用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的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为了计算出每个产品相应的成本,以便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五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一、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一种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按照其发生的部门或者作业费用科目进行分配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环节比较简单的企业,费用的分配比较容易确定。
该方法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辅助生产费用对不同产品的分配情况。
直接分配法只适用于生产环节相对简单的企业。
二、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是一种按照某种固定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比如按照产值、工时、人员数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
该方法的优点是费用分配比较简单,适用于标准化的生产环节。
该方法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辅助生产费用对不同产品的分配情况,因此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该方法的比例必须经过持续的调整和修订,以使之更为准确。
三、因果关系分配法因果关系分配法是根据辅助生产费用与产品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配的方法,即按照辅助生产费用对产品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配。
当某种原材料的检验不合格时,需要进行返工,这会导致生产延误和额外的维修费用,此时返工费用就应该按照原材料产生的产品进行分配。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地反映出辅助生产费用对不同产品的分配情况。
该方法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精确地界定因果关系,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与完善。
四、机会成本分配法机会成本分配法是一种按照辅助生产费用所需支付的机会成本来进行分配的方法。
机会成本指的是企业为了使用某种投入要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机会。
如果企业为了生产某种产品而使用了一台机器,这台机器的机会成本就是企业放弃使用该机器以获取的最有价值的机会所需支付的成本。
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计算出每种机会成本,并将其分配给各种产品,因此需要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
简述常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常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成本单位以求精确计算,根据费用的性质及它们所支持的费用项来确定最终的分配结果,常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有如下几种:(一)定额分配法定额分配法不考虑各个成本单位的费用产出比例,而是将辅助生产费用均摊分配给各个成本单位,用一定的定额来分摊,客观公平,减少折旧费用量积累在某一成本单位上,易于实施,但计算结果偏高,容易带来管理和财务上的差异。
比例分配法充分考虑了各个成本单位的费用产出比例,根据不同成本单位所产出的费用,以百分比的形式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到各成本单位,可以精确计算,但耗费时间较多,复杂度较高,需要把握正确的比例关系以及做出正确的大小变化来精确计算结果;(三)可容许成本法可容许成本法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把每个受费用支持的成本单位赋予一定数量的"可容许成本",将辅助生产费用分摊给承担"可容许成本"的成本单位,可以相对准确计算,不受折旧费用量积累在某一成本单位上的影响,但要正确认识所有成本单位的"可容许成本"数量,才能正确计算其分配结果;(四)单位定义法单位定义法也可以将辅助生产费用分摊到各个成本单位,首先将辅助生产费用除以某个参考量,而这个得出的重要单位就是费用的重要单位,随后把费用的重要单位加以相应地费用解释,从而最终确定出费用分配的比率,该方法实用性好,而且易于实施,但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总之,定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取决于被分配的费用的性质,它们支持的费用项的形式及它们的分布比例,合理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不仅可以准确计算出结果,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费用的积累和浪费,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
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总结的拍照上传
抱歉,作为一款文本AI模型,不能为您提供拍照上传的功能。
不过,我可以为您总结一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希望能帮到您:
1. 直接方法:将辅助生产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部门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费用与具体部门的直接关系较明显,但缺点是在费用分配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主观性。
2. 间接方法:通过间接指标(如直接生产费用、生产工时、产量等)来确定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比例,从而将费用分配给相关的部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将费用分配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较为客观,但需要确定合适的指标和计算方法。
3. 基于成本驱动的方法:通过确定驱动因素(如设备使用量、成本驱动因子等)来决定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比例。
这种方法相对较为科学,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各部门对辅助生产资源的使用情况,但也需要合理确定驱动因素和计算方法。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为常见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实际应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2019《初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
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对外供应劳务总量
2.交互分配法,是进行两次分配,先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对内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总量
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3.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
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的辅助生产成本=该受益单位劳务耗用量×计划单位成本成本差异=实
际成本-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费用
4.顺序分配法特点是按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5.代数分配法特点是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
(1)直接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的情况。
(2)适用范围
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因此,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2、顺序分配法
(1)顺序分配法,也称为梯形分配法。
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最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2)适用范围
该种分配方法不进行交互分配,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分配结果的正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计算工作量有所增加。
故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3、交互分配法
(1)交互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
首先,根据各辅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加
上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2)适用范围
在各月辅助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可以用上月的辅助生产单位成本作为本月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
4、代数分配法
(1)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下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首先,应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数量,求解联立方程式,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耗用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适用范围
采用代数分配法,其费用成本分配结果最正确。
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计算复杂,因而这种分配方法适宜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
5、计划成本分配法
(1)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
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一律按产品或劳务的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2)适用范围
采用该种分配方法,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必须比较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