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痴呆患者1例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67.81 KB
- 文档页数:2
痴呆症护理常规
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患者常遭受认知和
记忆能力的丧失。
为了提供适当的病人护理,在以下是一些痴呆症
护理的常规:
1. 创建安全的环境
- 保持清晰、有序、干净的环境有助于减少混乱和病人的不安。
- 移除可能导致事故或伤害的障碍物。
- 提供安全设施,如护栏、扶手等,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性。
2. 提供温馨的照顾
- 使用温暖、亲切的语言和非言语交流,以帮助病人感到安心。
- 鼓励他们参与日常活动,如阅读、做简单的家务、听音乐等。
- 给予适当的称赞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维护日常例行事务
- 建立固定的日常时间表,使病人能够预测和适应日常生活的
安排。
- 协助他们完成基本的个人卫生,如洗漱、穿衣、进食等。
- 提供易于理解和遵循的指示,以促进独立和自主性。
4. 适当处理困难行为
- 避免争论或挑战病人,而是转移注意力或提供安慰。
- 保持耐心和冷静,以处理病人可能出现的挑衅或挑战。
- 如果需要,寻求专业护理人员的帮助和建议。
5. 维护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
- 鼓励病人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参加社交活动。
- 提供适当的情感支持和理解,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困惑。
- 提供适当的娱乐和文化活动,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
这些是痴呆症护理的一些常规措施,但请注意,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护理计划时,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需求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痴呆症患者的护理与生活指导痴呆症,也被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逐渐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到患者的思维能力、记忆功能和行为表现。
这种疾病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来说是一大挑战,因此,为痴呆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与生活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了解痴呆症1. 痴呆症的病因和症状痴呆症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等。
这些疾病都会导致患者逐渐失去记忆能力,出现认知障碍和行为改变等症状。
2. 痴呆症的阶段和进展痴呆症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症状和进展程度不同,了解病情的变化可以帮助护理者更好地应对患者的需要。
二、提供安全与舒适的环境1. 家居安全确保患者的居住环境安全,包括移除或安全存放锐利物品、随时关闭煤气和水龙头、避免滑倒的地毯等。
2. 定期清理和整理为患者提供整洁的生活环境,保持房间干净清爽。
定期清理床上用品、洗涤衣物,保持卫生间的卫生。
3. 舒适的温度和照明确保房间的温度适宜,避免患者被寒冷或过热所困扰。
照明方面要充足明亮,避免阴暗的环境,同时也可减少患者的困惑感。
三、创设日常生活规律1. 稳定的生物钟建立患者的日常作息规律,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饮食时间。
可通过规律行动,提醒患者进餐、上厕所等。
2. 合理的饮食提供适宜的饮食,包括富含营养的食物和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品。
确保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饮食过度、过量。
3. 尽量保持熟悉环境尽量减少环境变化对患者的影响,保持熟悉的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方式,避免外出和长途旅行等可能导致不适的情况。
四、有效的沟通与交流1. 温和的表达方式与痴呆症患者交流时,使用温和、简单明了的语言,尽量避免复杂或含糊的问题,以及带有否定意味的语言。
2. 注重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表达,注重使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触摸等非语言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回应。
3. 听取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意见,鼓励他们参与决策,提供一定的选择权利,以增加他们的快乐感和尊严感。
痴呆症患者的优质护理痴呆症是一种严重的认知障碍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痴呆症患者需要得到全面的关爱和专业的护理。
本手册旨在为痴呆症患者的护理者提供指导,帮助他们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
一、痴呆症的基本认知1. 痴呆症是一种脑部功能退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2. 痴呆症可分为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等类型。
3. 痴呆症目前无法根治,但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二、痴呆症患者的护理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
2. 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性格、生活惯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3. 家庭支持: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护理,为患者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
4. 专业协作:与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等团队成员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三、痴呆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1. 生活照料:为患者提供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个人卫生。
2. 饮食管理: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搭配,激发患者的食欲。
3. 安全防护:确保患者生活环境安全,预防跌倒、走失等意外事件。
4.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知、语言、运动等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能力。
四、痴呆症患者的心理护理1. 情感支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关爱和陪伴,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抑郁。
2. 认知干预:通过游戏、绘画、音乐等 activities 刺激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3. 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干预。
五、痴呆症患者的家庭支持1. 知识培训:了解痴呆症的相关知识,提高护理技能。
2. 家庭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氛围,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3. 社会支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患者融入社会创造条件。
六、痴呆症患者的专业协作1. 定期随访: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陪同患者就诊和检查。
1.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老年痴呆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注意室内的照明光线,保持房间整洁,防止摔倒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2.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老年痴呆病人的作息时间需要固定,包括起床、休息、进食、洗漱等,制定规律的时间表可以帮助病人稳定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3.提供有益的娱乐活动:安排适合老年痴呆病人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节目、阅读、参加手工活动等,利用这些方式刺激感官和认知,提高病人的心理状态。
4.保持社交互动:老年痴呆病人常常因记忆力丧失而感到孤独和失落,为他们提供社交互动的机会可以帮助他们保持社交关系,缓解情绪。
可以组织病人之间的小组活动,或邀请亲友来探望病人。
5.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老年痴呆病人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多的咖啡因摄入。
饮食应定时定量,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6.帮助病人进行个人卫生:老年痴呆病人在个人卫生方面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
帮助他们洗漱、更衣、如厕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7.提供适当的运动:老年痴呆病人在身体活动上有时会存在困难,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如散步、晨练、简单的屈伸运动等。
8.保持安全:老年痴呆病人常常会出现走失现象,需要家庭成员或护理人员时刻注意其安全。
可以为病人佩戴安全手环,设置门禁系统等措施,防止其走失。
9.提供心理支持:老年痴呆病人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和抑郁,需要护理人员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可以通过与病人沟通、聆听病人倾诉、鼓励病人参与各种活动等方式,提高病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0.定期进行健康评估:定期进行老年痴呆病人的健康评估,包括检查身体状况、评估认知功能、监测生活指标等。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护理计划调整和治疗干预。
总结起来,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措施应包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规律的作息时间、有益的娱乐活动和社交互动、营养均衡的饮食、个人卫生帮助、适当的运动、保持安全、心理支持以及定期进行健康评估等措施。
痴呆的护理原则
1. 提供安全的环境:痴呆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等问题,容易发生意外。
因此,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如确保房间无危险物品、安装扶手等。
2. 维护患者的自尊:痴呆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等问题,护理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感受和需求,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或行为,以维护患者的自尊。
3. 保持规律的生活:为痴呆患者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饮食、睡眠、活动等,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和行为。
4. 提供适当的刺激: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需要提供适当的刺激来延缓病情的进展。
可以通过拼图、阅读、听音乐等方式提供智力和感官上的刺激。
5. 加强沟通与交流:与痴呆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护理人员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措辞。
6. 照顾患者的情感需求:痴呆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7. 监测病情变化:定期评估痴呆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向医生报告,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8. 培训家属和照顾者:为家属和照顾者提供关于痴呆护理的培训和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患者。
总之,痴呆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顾和支持。
同时,护理人员应该与医生、家属等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建议痴呆症,也被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的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
随着全球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为了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建议:1. 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老年痴呆症患者对稳定的生活环境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他们保持日常习惯和舒适感。
为患者创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居住空间,并确保家中的物品摆放稳固且易于寻找。
2. 建立规律的日常活动为痴呆症患者制定规律的日常活动计划,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身心活跃。
包括固定的起床时间、进食时间、娱乐时间以及休息时间等。
适当地将一些记忆的活动融入其中,例如日记写作、拼图游戏等,可以刺激患者的认知能力。
3.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与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简明清晰的语言和肢体语言与他们交流。
避免与患者争论或质问,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理解和回应。
使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和受尊重。
4.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营养均衡的饮食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身体健康和脑功能至关重要。
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尽量减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适当提醒患者进食,确保他们的饮食安排有规律。
5. 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遭受跌倒和受伤的风险,因此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对于他们的护理至关重要。
确保居住环境没有明显的绊倒危险,如松散的地毯和电线。
同时,安装必要的扶手、防滑垫和安全护栏等设施,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护。
6. 培养合理的睡眠习惯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面临睡眠障碍,如失眠和昼夜颠倒等问题。
为了帮助他们培养合理的睡眠习惯,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表,并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如安静、舒适和昏暗的房间。
7. 资源和支持的提供老年痴呆症患者及其家庭需要得到充分的资源和支持。
寻求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获取相关护理建议。
参加支持团体,与其他家庭分享经验和获取支持,可以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压力和无助感。
痴呆症患者日常护理指南痴呆症是一种逐渐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影响老年人。
这种疾病会导致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行为的渐渐衰退。
对于那些照顾痴呆症患者的人来说,这是一项重要而繁重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关于痴呆症患者日常护理的指南,以帮助照顾者更好地理解和照顾患者。
第一部分: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照顾环境对于痴呆症患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供良好环境的方法:1. 安全性:确保痴呆症患者所居住的环境是安全的。
移除潜在的危险物品,并确保房间没有杂乱的电线、地毯或家具等,以减少跌倒和其他意外事件的风险。
2. 熟悉性:提供一个熟悉的环境对于痴呆症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尽量保持家居环境的稳定,避免频繁的变换和重装,以减少他们的困惑和焦虑。
3. 视觉引导:通过使用明亮、均匀的照明,并在房间内设置清晰可见的标志和标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和理解他们周围的环境。
4. 安静舒适:尽量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减少干扰和噪音。
使用舒适的家具和床上用品,以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和放松的地方。
第二部分:建立有效的沟通痴呆症患者由于认知和语言能力的下降,会遇到沟通上的困难。
以下是一些帮助照顾者与患者有效沟通的方法:1. 使用简单的语言: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简短的句子与痴呆症患者交流。
避免使用复杂或模糊的语句,以减少其困惑和误解。
2.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是沟通的重要部分。
确保你的肢体语言传达出友好和放松的信息,并尝试使用手势和动作来帮助患者理解你的意图。
3. 频繁的回顾和重复:痴呆症患者记忆力减退,因此重复和回顾信息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尽量以不同的方式和时间重复相同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记住和理解。
4. 考虑非语言交流:对于那些语言障碍严重的痴呆症患者,使用非语言交流方式会更有效。
例如,使用图片、手势和肢体动作来传达信息。
第三部分:提供全面的身体护理除了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有效的沟通外,痴呆症患者也需要全面的身体护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日常活动和锻炼:鼓励痴呆症患者进行适度的日常活动和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
痴呆症患者的护理指南痴呆症是一种智力功能衰退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语言交流困难等。
针对痴呆症患者的特殊需求,提供合适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痴呆症患者的护理指南,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一、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1. 移除跌倒风险:平整地面、稳固的家具、无滑倒物等,可以减少痴呆症患者摔倒的可能性。
2. 创造舒适氛围: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增加室内光线,并消除过多噪音,这有助于痴呆症患者的放松和安静。
3. 防止走失:安装门锁、窗锁,给予患者身上佩戴身份识别标志,以防止其走失。
二、提供日常生活的协助1. 饮食管理:确保提供均衡饮食,将食物切成小块,提供易于咀嚼的食物,同时监督饮食过程,避免咽喉阻塞。
2. 个人卫生:提供适量的帮助,如帮助患者洗澡、刷牙、梳洗等,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穿着和床上用品:采用简易的衣物款式,避免过多装饰物品,选择舒适柔软的材质,并定期更换床上用品。
三、促进交流和社交活动1. 温暖交流:给予患者关怀和理解,与其进行温和的交流,避免使用复杂的问题或指令,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困惑情绪。
2. 组织适合的活动:提供适合痴呆症患者参与的活动,如手工制作、音乐疗法、舞蹈等,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和感官接触。
3. 社交支持:鼓励患者与亲友保持联系,参加社区活动,加入痴呆症互助小组,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关注。
四、关爱和情感支持1. 家庭关怀:家人应提供持续的关爱和支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沟通,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2. 亲情陪伴:定期陪伴患者进行活动,如散步、聊天、观看电视剧等,通过亲密的陪伴减轻患者的孤独感。
3. 心理治疗: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的帮助,让患者有机会倾诉内心疑惑和不安,有效缓解情绪困扰。
五、定期身体检查和医疗管理1. 定期体检: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全面身体检查,确保早发现、早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2. 合理用药:按医嘱准确用药,及时咨询医生解决用药问题,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不必要的并发症。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概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群体。
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提供安全、温暖和支持性的环境。
护理方法以下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建议:1. 提供安全环境:- 确保住所的安全,移除可能导致跌倒或受伤的物品。
- 安装门锁和窗户锁,以防患者走失或意外离开。
- 使用安全设施,如床栏和防滑垫,以减少跌倒的风险。
2. 建立规律的日常生活:- 提供稳定的日常生活环境,包括固定的作息时间和饮食惯。
- 创造有规律的活动,如散步、读书或听音乐,以帮助患者保持身心健康。
3. 提供支持和关怀:- 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理解,展示出耐心和友善的态度。
- 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 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如倾听他们的烦恼和担忧。
4. 简化环境和任务:- 减少环境的复杂性,避免过多的刺激物和噪音。
-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指令,帮助患者理解和执行任务。
- 提供易于操作的生活用品和设备,如易开盖瓶子和大号按钮的电器。
5. 促进记忆和认知:- 创造记忆辅助工具,如写有日程安排和重要事项的备忘录。
- 鼓励患者进行记忆和认知训练,如拼图游戏或记忆卡片游戏。
- 和患者一起回顾过去的记忆,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历。
6. 保持身体健康:- 确保患者的饮食均衡,提供充足的营养。
- 鼓励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或太极拳。
- 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包括眼睛、耳朵和牙齿。
结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通过提供安全环境、规律的日常生活、支持和关怀、简化环境和任务、促进记忆和认知以及保持身体健康,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困扰和不适感。
麻痹性痴呆(general paresis of insane,GPI)是梅毒螺旋体侵入大脑皮层造成弥漫的实质性损害而导致进行性的神经、精神障碍,约占神经梅毒的10%~12%[1]。
麻痹性痴呆作为神经梅毒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具有潜伏期长、临床表现不典型及误诊率高的特点。
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提升临床护理水平,现将本院2011年6月收治的1例麻痹性痴呆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3岁,因复视2年,情绪低落1年,兴奋话多、记忆力下降半月入院。
入院前1天曾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提示脑萎缩,该科认为其系精神疾病而建议来本院诊治。
入院后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异常。
言语不清,蹒跚步态。
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存在共济失调,指鼻试验、昂伯征、轮替试验和跟膝胫等试验均阳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反复追问病史,患者及家属均否认颅脑损伤及婚外性行为史。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表情多变显幼稚,态度较敌对,接触一般,注意力不集中。
未查及感知障碍。
言语含糊不清,思维散漫,查及夸大妄想及虚构,常识、远近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判断力均差,智能活动全面减退。
自称心情好,但说不出原因,表情平淡且缺乏相应内心体验。
时情绪激惹,与其他患者发生冲突,呈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无自知力。
入院后初步诊断:(1)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2)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待排。
积极安排头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等相关辅助检查,药物给予喹硫平0.1g,每天2次;茴拉西坦0.2g,每天3次,兴奋症状有所控制,但步态不稳及言语不清加重,且流涎增多。
4d后血液检查结果显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
再次追问家属,称其约20年前有冶游史。
据此,修正诊断为麻痹性痴呆。
2d 后转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专科给予驱毒治疗。
1周后电话随访,家属称患者行走、说话完全正常。
2临床护理
2.1护理诊断护理诊断:P1暴力危险——
—针对他人和物品;P2思维过程改变;P3记忆力下降;P4有走失的危险;P5有传染梅毒的危险(修正为麻痹性痴呆后)。
2.2护理措施
2.2.1一般护理将患者安置于易于观察的房间,注意危险物品的搜查,严格遵医嘱用药。
接触患者时态度和蔼、亲切、耐心,避免激惹患者,应保持一定距离。
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
协助患者生活自理,加强生活护理。
2.2.2护理观察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
在临床工作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对患者情感、行为方面的观察护理,关心患者,了解病情变化。
与医生积极沟通,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2.2.3准确评估首先对患者记忆力受损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其受损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忆训练,最好每天1次,每次30~60min,尽量保持周围环境的各种事物恒定不变,鼓励患者回忆一些趣事和使患者有成就感的事。
麻痹性痴呆患者1例的护理
傅育敏(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36)
【关键词】痴呆;神经梅毒;梅毒/并发症;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2-1864-01中图法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
(下转第1871页)
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6月30日第28卷第12期J Mod Med Health ,June 30,2012,Vol.28,No.12
期非特异性药物,抗瘤谱较广,用于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实体瘤,与多柔比星相比不良反应少,因此临床应用广泛。
铂类抗肿瘤药物主要有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其中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作用机制与其他铂类药物相同,均以
DNA 为靶点。
奥沙利铂与顺铂相比,抗瘤谱更广,疗效更好,而且
骨髓抑制和肾毒性较低,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疗效更为显著,因为临床上也有较广泛应用[4]。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一些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抗肿瘤药物,虽然其DDDs 值比较大,但其销售金额排序却比较低,如顺铂、异环磷酰胺等;另有一些抗肿瘤药物虽然DDDs 值比较低,却在销售金额排序上靠前,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
由此可见,抗肿瘤药物的DDDs 值与整体销售金额并没有多大的相关性。
总之,本院抗肿瘤药物以化学药物为主,传统的抗肿瘤药物如烷化剂等消耗量逐渐减少,一些毒性和不良反应较小的抗肿瘤植物药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一些新型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和前体抗肿瘤药物正在成为抗肿瘤药物发展的新趋势[5]。
2009—2011年本
院抗肿瘤药物的构成比变化不大,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销售金
额略有上升。
抗肿瘤植物药、抗肿瘤抗生素和抗肿瘤激素类药物是本院抗肿瘤药物的主要用药;抗肿瘤中药和铂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也有较高的使用频率。
如何在满足临床需求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抗肿瘤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将是医护人员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86-299.[2]孙忠实,朱
珠.抗肿瘤药物的新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4,4(1):53-55.
[3]单厚昌,马伟光,高中祖.我国天然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6):825-827.[4]翁
琳,陈凌亚.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药
学杂志,2005,40(16):1205-1208.[5]
姜殿君,赵丽妮,崔
晶,等.抗肿瘤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
代医药杂志,2009,11(8):129-131.
(收稿日期:2012-02-14)
!!!!!!!!!!!!!!!!!!!!!!!!!!!!!!!!!!!!!!!!!!!!!!!!"
!!!!!!!!!!"
!!!!!!!!!!!!!!!!!!!!!!!!!!!!!!!!!!!!!!!!!!!!!!!!"
!!!!!!!!!!"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欢迎各类基金课题论文
为了更快的传播、交流医学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我们特别欢迎各类基金课题论文,基金课题论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各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种基金课题所产生的论文。
本刊将以优惠价格,优先安排发表,鼓励基金课题作者踊跃投稿。
基金项目需写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单位证明,否则无效。
本刊编辑部
2.2.4安全护理
严密注意患者的行踪,不离工作人员的视线,
进出病区门时,注意其有无尾随。
保证患者身份识别腕带的正确使用,每天检查患者是否佩戴腕带。
2.2.5消毒预防梅毒是性传播疾病,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
但也由梅毒患者的分泌物、污染的衣物、器械等间接传染[2]。
该患者皮肤、黏膜完好,只需按皮肤性病常规隔离即可。
故将患者隔离于单间,医疗器械(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专用,对与患者皮肤、黏膜接触过的物品给予焚烧或消毒处理,工作人员进行所有操作均按照标准预防原则进行,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消毒隔离知识的健康宣教。
3讨论
感染梅毒后发生麻痹性痴呆的潜伏期为10~20年,男多于女。
由于患者表现出精神行为异常,常首先就诊于精神科[3]。
麻痹性痴呆误诊率高,有资料估计5%~10%的患者被误诊为精神病。
中老年人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和记忆障碍时,应排除神经梅毒,以便及早治疗而改善预后。
在该患者确诊后,及时修改、补充了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在其转入传染病院继续治疗前,保证了各项诊疗及护理的准确实施,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在本病区未发生走失和交叉感染的情况。
总之,面对此类患者,除了按精神科专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外,还应特别注意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即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接触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4]。
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橡胶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如果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有破损,则应戴双层橡胶手套,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回套针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这样才能在保证完成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做好自身的职业防护,并有效地切断与麻痹性痴呆一样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保证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周
晖,吴谷茸,廖绮曼,等.麻痹性痴呆临床特点和预后———附10例
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7):394-395.
[2]王惠儿,盛芝仁,彭文君.麻痹性痴呆10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10,9(11):943-944.
[3]穆福骏.梅毒感染所致麻痹性痴呆的临床护理[J].上海护理,2011,
11(2):48-49.
[4]
高晓妹.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
17(6):插8-9.
(收稿日期:2012-02-21)
(上接第1864页)
·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