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对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意义

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对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意义

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对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意义
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对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意义

抢救中急救药品用法用量

抢救中急救药品用法用量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 过敏性休克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抗组织胺 药:如非那根25~50毫克肌注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氢化可的松200~4 00毫 克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 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有过敏接触史;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1、立即应用肾上腺素;2、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3、扩容;4、吸氧或高压给氧;5、给予钙剂 及抗组织胺药物;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措施:1、0.1%肾上腺素0.5~1.0毫升肌注或静注;2、去甲肾上腺素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3、地塞 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5、氨茶碱0.25 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四、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 2、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 抢救:1、吸氧或高压给氧;2、选用血管扩张剂;3、选用强心、利尿剂;4、给激素药物; 5、四肢结扎、半坐位。 急救;1、吗啡10毫克,皮下注射;2、西地兰0.4~0.6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3、速尿40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4、硝酸甘油0.5毫克或硝酸异山梨醇10毫克舌下含服;5、硝普钠5~10毫克与5%糖100毫升(静缓滴)直至症状体征消失(注意血压)6、酚妥拉明1.5~3.0毫克,50%糖40毫升(10分钟静注完) 五、输液反应和防治 输液反应:(一)反热反应,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者初起即寒战、继之高热达40 -410C并有恶心、 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防治: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二)(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量: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肺部 出现湿罗音。

常见抗生素配伍禁忌

临床常见的抗生素类注射药物有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其具体的配伍禁忌如下: 一、青霉素G钾和青霉素G钠不宜与四环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钠、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去钾肾上腺、阿托品、氯丙嗪等混合使用。 二、青霉素G钾比青霉素G钠的刺激性强,钾盐静脉注射时浓度过高或过快,可致高血钾症而使心跳骤停等。 三、氨苄青霉素不可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盐酸氯丙嗪、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50克/升葡萄糖、葡萄糖生理盐水配伍使用。 四、头孢菌素忌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联合使用,不可与生理盐水或复方氧化钠注射液配伍。 五、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遇PH值较低的酸性溶液易析出沉淀,除可与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 00毫升/升甘醇、硫酸镁注射液配伍外,与多种药物均为配伍禁忌。 青霉素G钾(钠)对革兰氏阳性杆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猪丹毒杆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等)有效。用于治疗猪丹毒、炭疽、乳腺炎、蜂窝组织炎、脓肿等病。 不宜与四环素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维生素C、碳酸氢钠、磺胺类药物配合应用。 氨苄青霉素(安比西林)为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对绿脓杆菌、肺炎球菌无效。主要用于猪的肠炎、肺炎、仔猪白痢、猪丹毒、猪胸膜肺炎等病的治疗。 红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立克次氏体、钩端螺旋体、霉形体也有较好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肺炎、败血症、子宫内膜炎、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粉剂不可用生理盐水等含无机盐类的溶液溶解,以免发生沉淀。静脉注射应缓慢,肌肉注射时应分点注射。 洁霉素(林可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对猪痢疾有显著疗效,常用于霉形体引起的肺炎、关节炎等。本品局部注射会引起局部疼痛。 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抗菌谱与洁霉素很相似,细菌对此药的耐药性发展缓慢,适应症与洁霉素相同。本品可完全代替洁霉素。 北里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阴性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霉形体和衣原体都有效,常与氯霉素、链霉素合用,作饲料添加剂能促进猪只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禁止与莫能霉素、盐霉素混用。 杆菌肽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杀菌作用。对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作用。主要用作饲料添加剂,能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 新生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效力很差,本品不能用作首选药物,因极易产生耐药性。本品对巴氏杆菌病、子宫炎、乳腺炎、支气管炎、腹膜炎等均有效。 硫酸庆大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常用于治疗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败血症、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等。本品与地塞米松、青霉素或三甲苄氨嘧啶合用,效果更好。本品内服不易吸收,仅用于肠道感染。 土霉素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用于治疗仔猪肺炎、副伤寒、猪肺炎、猪喘气病、猪痢疾、仔猪白痢、钩端螺旋体病、乳房炎等。肌肉、静脉注射时,可用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或5%葡萄

中药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 我国古代医学家把中药配伍禁忌总结为十八反和十九畏歌诀,以便人们记忆掌握。 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遂戟芫藻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这十八反包括32种中药的相反。如果相反药物合用,会增强或产生毒副作用,原则上应禁用。即:半夏、瓜萎(包括瓜萎皮、萎仁、天花粉)、贝母(包括浙贝母、川贝母)、白鼓、白及反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天雄、侧子);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人参、党参、太子参、丹参、玄参、沙参、苦参、细辛、白芍、赤芍反藜芦。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狠毒最怕密伦僧; 已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一见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滥炙熔莫相依。 畏即相畏,指一种药物的功效或毒性、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抑制或消除。 即:硫黄畏朴硝、芒硝、玄明粉;水银畏砒霜、信石、红砒、白砒;狼毒畏密陀僧;巴豆、巴豆霜畏牵牛子(黑丑、白丑);公丁香、母丁香畏郁金(黑郁金、黄郁金):牙硝、玄明粉畏三棱;川乌、草乌、附子、天雄畏犀牛角、广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官桂、桂枝畏赤石脂。这些药物在配伍使用时应慎重。 中药配伍禁忌 中药的禁忌内容较广,涉及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食禁忌、病情禁忌、制剂禁忌等。 其中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在复方中禁止或不宜配合运用。早在《本经—序例》的“七情”中就有:“勿用相恶、相反者”的论述,这也是后世配伍禁忌的基本依据。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并各有不同。相恶配伍只是降低药物的某些性能,有些药物通过减低其某些性能可以减轻或消除它的副作用而更有利于病情,则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所以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配伍,则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 五代后蜀韩保昇在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畏者七十八种,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后人所谓“十八反”之名,实源于此。相畏在中药“七情”

常用抗生素配伍禁忌表

常用抗生素配伍禁忌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常用抗生素配伍禁忌表 最新兽药配伍禁忌大全... 盐酸林可霉素 和甲硝唑配伍,疗效增强。 和罗红霉素,替米考星配伍,疗效降低。 和磺胺类配伍,混浊,失效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和链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喹诺酮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替米考星,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配伍,疗效降低。 和Vc,罗红霉素配伍,会沉淀,分解失效。 和磺胺类配伍,会沉淀,分解失效。 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盐酸多西环素,TMP等配伍,疗效增强。和Vc,抗菌减弱。 和氟苯尼考配伍,疗效降低。 和同类药物,毒性增加。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 和新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链霉素,盐酸林可霉素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磺胺类配伍,毒性增加。 遇氯化钠,氯化钙,会沉淀,析出游离碱

金霉素,强力霉素 和同类药物,TMP配伍,疗效增强 遇三价阳离子,会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氟苯尼考 和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硫酸粘杆菌素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配伍,毒性增加。 和VB12配伍,会抑制红细胞生成。 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罗红霉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降低。 遇金属阳离子,会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磺胺类 和TMP,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配伍,疗效增强。 和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配伍,疗效降低。 和罗红霉素,氟苯尼考配伍,毒性增加。

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如何

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如何? 胶质母细胞瘤(吵oblastoma)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即星形细胞瘤Ⅳ级,可以由低级别(10w咖e,较良性)的星形细胞瘤恶变而来。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专家熊鹰飞主任说,大多数发生于大脑半球皮质下的白质,其次在脑干。肿瘤浸润性生长,常有广泛的出血坏死和患侧的脑水肿。组织病理学形态多样,按细胞形态可分为梭形细胞型、多形细胞型、小圆细胞型、巨细胞型等。本肿瘤为高度恶性肿瘤,而肿瘤细胞又呈多样性,需注意鉴别诊断。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和异型性,较广泛的出血、坏死、退行性变(如粘液变性、脂肪变性、细胞间互相分离等),在坏死区周围肿瘤细胞呈栅状排列(图81)以及明显的血管反应,如出现肾小球样血管丛和肿瘤边缘区的动静脉瘘等,这些特点比在其他类型间变性神经上皮性肿瘤中更明显,鉴别时很有参考意义。 另一方面需注意与转移性肉瘤或癌鉴别,因为它们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胶质母细胞瘤可以很像纤维肉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或梭形细胞性鳞状细胞癌等,在小块活检组织上有时可能误诊。低分化的胶质母细胞GFAP可能阴性,但肿瘤中常同时有较分化的瘤细胞仍呈GFAP阳性,而癌和肉瘤细胞为阴性。 目前,在治疗脑肿瘤上可采用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进行治疗,肿瘤内放疗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随医疗设备的不断革新而飞速发展;尤其80年代以后,125碘籽粒以其对脑肿瘤的良好治疗效果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取代了常规外放射治疗,成为脑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专家推荐 熊鹰飞主任是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方面的专家,在立体定向脑肿瘤籽粒内放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熊鹰飞主任于2010-2011 第四军医大学及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参与了“星型胶质细胞对脑在军事应激中的调制作用”、“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等课题的研究。参与《颅脑术后继发性癫痫的外科评估与治疗》科研项目,并获得2015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

常用抗生素药物的配伍禁忌

常用抗生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 药学院 08级药学专升本学号:3310908040 姓名:章燕华指导老师:郑佳冰 摘要:浅谈常用抗生素的禁忌 关键词: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配伍;药物禁忌 所谓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药物因配合不当而对患者产生不利的种种变化.临床实践中使用的药物的种类很多,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的药物它的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有时其药效截然相反,因此合理配伍用药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几类常用抗生素常见的配伍禁忌。 1.青霉素类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 1.1注射用美洛西林钠的配伍禁忌 1.1.1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凯西莱存在配伍禁忌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力扬)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常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的感染。凯西莱可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并可预防放化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和二次肿瘤的发生。血液科经常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防治化疗后的感染,但在治疗中发现,为患者输第1组药液(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注射用美洛西林钠2 g)后更换第2组药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凯西莱0.3 g)时,发现两种药液在输液管内混合后立即形成乳白色浑浊,为预防输液反应,立即关闭输液通路,及时更换输液管,病人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原管内液体进行观察,1 min后白色液体变成浑浊不透明状,并有白色沉淀物形成。【1】为证实两种药物(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凯西莱)混合后出现的浑浊现象,多次抽取两种药物进行实验,都出现浑浊现象,其机理尚不清楚,为保证医疗安全,建议临床使用两种药物时,应在两种药物之间加输葡萄糖或生理盐水过渡,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以及药液的浪费。1.1.2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与硫酸依替米星存在配伍禁忌注射用美洛西林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结晶或疏松块状物。临床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妇科和生殖系统的感染。硫酸依替米星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疏松块状物,对于呼吸道感染、肾脏和泌尿系统感染、皮肤组织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发现有急性白血病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加有美洛西林钠的液体输完后更换硫酸依替米星,输液管内立即出现白色混浊物,立即更换输液管道及生理盐水输注5min后。再输注硫酸依替米星组液,未再次出现混浊物。进一步实验观察,即将美洛西林钠1 g溶入生理盐水20 mL中(这时溶液透明清亮),取0.5 ml依替米星溶液加入美洛西林钠20 mL中,针管内出现白色混浊物。提出临床护士在使用每一种药物前应认真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全面了解药物的特性、配伍禁忌。2种不同性质的药物连用时,先用生理盐水将输液器中的药物冲洗干净,避免2种药物混合在一起发生相互作用。【2】临床配制、应用药物过程中.为确保安全、准确、合理用药,一种药物用一个注射器溶解,不能一管多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1.2哌拉西林钠存在配伍禁忌 1.2.1哌拉西林钠注射液与卡泊芬净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哌拉西林钠注射液为全身广谱抗生素,卡泊芬净注射液为新型抗真菌药物。原来的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中未记录此两药存在配伍禁忌。但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当滴完哌拉西林钠注射液后更换卡泊芬净注射液时,输液管内立即出现浑浊及絮状物,更换输液器后继续输液,无此现象发生;当卡泊芬净注射液输注完毕后更换哌拉西林钠注射液时输液管内又出现浑浊及絮状物。提示哌拉西林钠注射

常用抗生素配伍禁忌表

常用抗生素配伍禁忌表 最新兽药配伍禁忌大全... 盐酸林可霉素 和甲硝唑配伍,疗效增强。 和罗红霉素,替米考星配伍,疗效降低。 和磺胺类配伍,混浊,失效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和链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喹诺酮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替米考星,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配伍,疗效降低。

和Vc,罗红霉素配伍,会沉淀,分解失效。 和磺胺类配伍,会沉淀,分解失效。 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盐酸多西环素,TMP等配伍,疗效增强。和Vc,抗菌减弱。 和氟苯尼考配伍,疗效降低。 和同类药物,毒性增加。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 和新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链霉素,盐酸林可霉素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磺胺类配伍,毒性增加。 遇氯化钠,氯化钙,会沉淀,析出游离碱 金霉素,强力霉素 和同类药物,TMP配伍,疗效增强 遇三价阳离子,会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氟苯尼考 和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硫酸粘杆菌素等配伍,疗效增强。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配伍,毒性增加。 和VB12配伍,会抑制红细胞生成。 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罗红霉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降低。 遇金属阳离子,会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磺胺类 和TMP,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配伍,疗效增强。

和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配伍,疗效降低。和罗红霉素,氟苯尼考配伍,毒性增加。

06去甲肾上腺素

【药物名称】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Bitartrate [国家基本药物] 【药物类别】抗休克药 【药物别名】正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Levarterenol 【分子式成分】化学名称为:(R)-4-(2-氨基-1-羟基乙基)-1,2-苯二酚重酒石酸盐—水合物。分子式: C 8H 11 NO 3 ·C 4 H 6 O 6 ·H 2 O。分子量:337.28。 【制剂规格】注射液:1ml:2mg、2ml:10mg。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遇光和空气易变质。 【药理毒理】本品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同时也激动β受体。通过α受体激动,可引起血管极度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通过β受体的激动,使心肌收缩加强,心排出量增加。用量按每分钟0.4μg/kg时,β受体激动为主;用较大剂量时,以α受体激动为主。 【药动学】静脉给药后起效迅速,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肾排泄。 皮下注射后吸收差,且易发生局部组织坏死。临床上一般采用静脉滴注,静脉给药后起效迅速,停止滴注后作用时效维持1-2分钟,主要在肝内代谢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经肾排泄,仅微量以原形排泄。 【适应证】α受体激动剂。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嗜铬细胞瘤切除等引起的低血压,或椎管内阻滞时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亦可辅助用于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或低血压。 【不良反应】静滴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药液漏出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缺血坏死。亦可使肾脏血管剧烈收缩,产生少尿、无尿和肾实质损伤。逾量时可出现头痛及高血压、心率缓慢、呕吐甚至抽搐。其他有注射局部皮肤脱落、皮肤紫绀、皮疹、面部水肿、眩晕等。 【相互作用】不可与碱性溶液混合,也不能混入血浆或全血中滴注。与其他拟交感胺类同用时,心血管作用增强。与卤素类全麻药、洋地黄类同用,易致心律失常。 与全麻药如氯仿、环丙烷、氟烷等同用,可使心肌对拟交感胺类药反应更敏感,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不宜同用,必须同用时应减量给药。 1. 与β受体阻滞剂同用,各自的疗效降低,β受体阻滞后α受体作用突出,可发生高血压,心动过缓。 2. 与降压药同用可抵消或减弱降压药的作用,与甲基多巴同用还使本品加压作用增强。 3. 与洋地黄类同用,易致心律失常,需严密注意心电监测。 4. 与其他拟交感胺类同用,心血管作用增强。 5. 与麦角制剂如麦角胺、麦角新碱或缩宫素同用,促使血管收缩作用加强,引起严重高血压,心动过缓。 6.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由于抑制组织吸收本品或增强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性,可加强本品的心血

中药配伍原则是什么

中药配伍原则是什么 中药的用法包括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剂量和服法等几项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与方法,按照病情、药性和治疗要求予以正确应用,对于充分发挥药效和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 首先谈到“单行”。 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等。它符合简便廉验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 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谈配伍关系。 1.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2.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 3.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4.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5.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 6.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上述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 (1)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 (2)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3)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剧烈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4)另一些本来单用无害的药物,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则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抗生素分类及特点

抗生素应用原则与方法经验性选药应先作痰涂片检查,可大致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是使抗生素的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 G+ 球菌或G -杆菌,这样可以 在社会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 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常选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 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医院内感染、老年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以G一杆菌为主(如肠 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为主,尚有真 菌、结核和非结核类分支杆菌及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常用耐酸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第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抗厌氧菌药和抗真菌药。在经验性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病原 学检查。 抗菌治疗三天后,若肺炎的临床表现好转,提示选择方案正确,继续按原方案用药。如若临床表现无改善或病情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低毒副反应的药物。如果无药敏结果作指导,应选用能控制常见G-杆菌、绿脓杆菌和G+球菌的药物。 对有误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者,还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少的B -内 酰胺类,剂量要足,给药方法要正确。 联合用药与合理配伍 一般细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无需联合用药,但对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或混合感染,应采取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的合理配伍应是繁殖期杀菌剂加静止期杀菌剂,如B -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可 起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加速效抑菌剂,如氨基糖甙类加大环内酯类,有累加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加头孢菌素类,可连续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协同作用。 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如大环内酯类与B -内酰胺类,因为速效抑菌剂 可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杀菌剂活性减弱,产生拮抗作用。 泰能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用,因泰能诱导细菌产生B -内酰胺酶, 使耐酶力低的青霉素灭活。 抗生素的后效应与给药间隔时间 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与细菌接触后,随着体内代谢,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度低于MIC 时抗菌药物仍可持续抑制细菌生长,这种现象称为PAE。 各种抗菌药物对G+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PAE。但对G-杆菌,只有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有满意的

(完整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使用说明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药理毒理】本品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时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同时也激动b受体。通过α受体激动,也可引起血管极度收缩,时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通过b受体的激动,时心肌收缩加强,心排出量增加。 【药代动力学】 【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后的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充血容量发生作用;也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规格】1ml:2mg 【用法用量】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不良反应】 1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本品强烈的血管收缩可以使重要脏器器官血流减少,肾血流锐减后尿量减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缺氧和酸中毒,之久或大量使用时,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心排血量减少,后果严重。 3应重视的反应包括静脉输注时沿静脉径路皮肤发白,注射局部皮肤破溃,皮肤紫癜,发红,严重眩晕,上述反应虽属少见,但后果严重。 4个别病人因过敏而有皮疹,面部水肿。 5在缺氧,电解质平衡失调、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中或逾量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后可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 6以下反应如持续出现应注意:焦虑不安、眩晕、头疼、皮肤苍白、心悸、失眠等。 7逾量时可出现严重头痛及高血压、心率减慢、呕吐、抽搐。 〖禁忌〗禁止与含卤素的麻醉剂和其他儿茶酚胺类药合并使用,可卡因中毒及心动过速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缺氧、高血压、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药病、闭塞性血管炎、血栓病患者禁用。用药过程中必须检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心电图。、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应权衡利弊慎用。 〖儿童用药〗小儿应选粗大静脉注射并需要更换注射部位,在应用中至今未发现特殊问题。〖老年用药〗老年人长期或大量使用,可使心排血量减低。 〖药物相互作用〗与全麻药如氯仿、环丙烷、氟烷等同用,可使心肌对拟交感胺类药反应更敏感,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不宜同用,必须同用时应减量给药。 1与β受体阻滞剂同用,各自的疗效降低,β受体阻滞后a受体作用突出,可发生高血压,心动过缓。 2与降压药同用可抵消或减弱降压药的作用,与甲基多巴同用还使本品加压作用增强。 3与洋地黄类同用,易致心律失常,需严密注意心电监测。 4与其他拟交感胺类同用,心血管作用增强。 5与麦角制剂如麦角胺、麦角新碱或缩宫素同用,促使血管收缩作用增强,引起严重高血压,心动过缓。 6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由于抑制组织吸收本品或增强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性,可加强本品的心血管作用,引起心律失常、心动过速、高血压或高热,如必须合用,则开始本品用量需小,并检测心血管作用。 7与甲状腺激素同用时使二者作用均加强。

如何正确诊断嗜铬细胞瘤

如何正确诊断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约占高血压病因的0.5~1%。90%以上的患者可经手术治愈。因为本病发作时有引起急症意外的危险,加之尚有一部分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故应及早诊治。但由于患者常呈间歇性发作,给某些实验及检查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在检查方法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 1.定性诊断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是建立在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的基础上的但因为嗜铬细胞瘤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并不高,不可能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筛查而且有些嗜铬细胞瘤患者没有高血压如有以下情况则应进行诊断性检查:有类似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的发作性症状而且伴有高血压;高血压对常规降压药反应不好;恶性高血压或急进性高血压(视网膜渗出性改变或伴有视盘水肿);服用降压药引起高血压发作,尤其是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在运动、手术诱导麻醉插管牵拉腹部脏器分娩或应用造影剂时引起发作性高血压;家族成员有嗜铬细胞瘤或有家族性MEN;血压变化很大(如高血压-低血压交替);自发性的体位性低血压;影像学检查发现肾上腺意外瘤。 2.定位诊断利用各种影像学检查可协助对嗜铬细胞瘤进行定位,来指导治疗。 (1)B超:具有价格便宜简便易行的优点可以检出肾上腺内直径>2cm的肿瘤,一般瘤体有包膜边缘回声增强,内部为低回声均质如肿瘤较大,生长快时内部有出血、坏死或囊性变超声表现为无回声区但B超对于过小或是肾上腺外一些特殊部位的肿瘤(如颈部、胸腔内等)不能显示 (2)CT:是目前首选的定位检查手段。嗜铬细胞瘤在CT上多表现为类圆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出血区或钙化灶呈高密度,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明显强化,而坏死区无或略有强化CT诊断肾上腺内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达到93%~100%但特异性不高只有70%对于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如腹腔内小而分散的肿瘤不易与肠腔的断面相区分,因此有可能漏诊。 (3)MRI:在MRI的T1加权像实性肿瘤强度类似肝实质T2加权像信号较高。坏死、囊变区在T1像呈低信号,在T2像为高信号MRI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CT相似,其优势在于是三维成像有利于观察肿瘤与周围器官与血管的解剖关系 (4)同位素131Ⅰ标记MIBG扫描:MIBG(间碘苄胍)是NE的生理类似物可被摄取和贮存于嗜铬细胞瘤内,经同位素131Ⅰ标记后能显示瘤体此项检查可以提供全身性的信息,尤其是肾上腺外的肿瘤和恶性嗜铬细胞瘤及其转移灶MIBG的特异性高达95%~100%,但是敏感性只有77%~90%。近年来,用123Ⅰ显像质量更加清晰而且能结合SPECT进行断层扫描对于复发性或恶性嗜铬细胞瘤及肿瘤内有纤维化、解剖结构有变异、肿瘤位于少见部位的定位效果更好。在B超和CT未发现病变疑有异位肿瘤时MIBG显像是诊断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及其配伍禁忌

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及其配伍禁忌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和工艺标准制成的制剂,因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趋利避害,合理使用中成药对提高其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从合理用药的四要素,谈一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1 有效性 1.1 首重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处方用药的有效性首先在于准确辨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立法和选方,辨证错误,则一错再错,毫无疗效可言,因此选用中成药必须与病证相吻合,这是有效用药的前提。 1.2 合理配伍,增强疗效在临床使用中成药时,为增强药效或扩大治疗范围,常与中药汤剂、中药药引、西药以及其他中成药配伍使用,若配伍得当,确能提高疗效。如中气下陷而又肾阳虚者,可用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气血不足,内有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病证,可用复方当归四物汤配妇科千金片,治疗有显着疗效;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香连丸与广谱抗菌增效剂TMP联用后,可使其抗菌活性增强;慢性肾炎水肿属阳虚者,用温阳利水方实脾饮、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配小量双氢克尿塞,利尿消肿作用增强。 1.3 应用剂量中成药剂量是决定中成药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用量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质、病情、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定,单一的中成药用量宜重,而配伍宜轻;性质平和的中成药用量可适当大些。 2 安全性 2.1 不能脱离辨证随意用药辨证法则是安全使用中成药的首要条件,中成药品种和药名种类繁多,不能望文生义,应掌握主治和适应证,药不对证会使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致使病情趋重。如:疮疡、淋证、失血病人即使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 忌用不合理的联用合理配伍有利于治疗,但应注意多种药物合用会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了用药安全,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使用中成药时,必须根据其组成注意用药禁忌,其中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四个方面。专业人员将必要的知识和用药风险告知患者,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用药剂量近年来中药产生不良反应不断增多,其毒副作用与药物的服用量成正比,切不可因中成药副作用相对小,盲目加大用药剂量或随意长期服用,特别是含有剧毒药的中成药,则应严格控制用量。如过久服用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可引起汞中毒,导致肾功衰竭。“是药三分毒”千万要记住“中病即止”。 3 适当性 这是合理使用中成药最基本的要求,即根据适当的用药对象,选择适当的药品和剂型,在适当的用法和用量下达到治疗目标。 审因论治,依法选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用药必须考虑用药对象的生理状况和疾病情况区别对待。例如:气管炎咳嗽临床上可分为寒痰咳嗽和热痰咳嗽,在治疗上,寒痰咳嗽者须选用温化寒痰类药,如:小青龙合剂;热痰咳嗽者则须选用清热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蛇胆川贝液。 适当的剂型中药剂型与疗效关系十分密切,古有“效与不效,全在剂型”之说,现在临床广泛使用的剂型品种繁多,适当的中成药剂型,必须根据疾病性质、特性、方便使用来选择,一般来说,急证、重证宜选取注射剂;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作用强度也不尽相同,而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也有轻重缓急之别,故临床在治疗同一疾病的过程中,可以按病情的轻重缓急,使用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此外,选择剂型还要考虑患者服用方便。 适当的用法和用量服用中成药必须按说明书或医嘱,不宜超剂量或减少剂量,其服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说明书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英文名称:Norepinephrine Bitartrate Injection 商品名称: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成份: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辅料为:焦亚硫酸钠、氯化钠、EDTA-Na2、注射用水。 适应症: 急性心肌梗死、体外循环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低血压或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的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充血容量治疗发生作用;也可用于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规格: 1ml:2mg;2ml:10mg 用法用量: 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1.成人常用量:开始以每分钟8-12μg速度滴注,调整滴速以达到血 压升到理想水平;维持量为每分钟2-4μg。在必要时可按医嘱超越 上述剂量,但需注意保持或补足血容量。

2.小儿常用量:开始按体重以每分钟0.02-0.1μg/kg速度滴注,按需要 调节滴速。 不良反应: 1.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本品强烈的血管收缩可以使重要脏器器官血流减少,肾血流锐减后 尿量减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缺氧和酸中毒;持久或大量使用时, 可使回心血流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心排血量减少,后果严 重。 3.应重视的反应包括静脉输注时沿静脉径路皮肤发白,注射局部皮肤 破溃,皮肤紫绀,发红,严重眩晕,上述反应虽属少见,但后果严 重。 4.个别病人因过敏而有皮疹、面部水肿。 5.在缺氧、电解质平衡失调、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中或逾量时,可出现 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后可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 6.以下反应如持续出现应注意:焦虑不安、眩晕、头痛、皮肤苍白、 心悸、失眠等。 7.逾量时可出现严重头痛及高血压、心率缓慢、呕吐、抽搐。 禁忌: 1.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胶质母细胞瘤85例临床病理分析

胶质母细胞瘤85例临床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29T14:49:45.64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作者:周伟平[导读] 探析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探析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7年6月间经我院收治的8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8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1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49.9±7.3)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由肿瘤所在的位置决定,本研究中肿瘤位于大脑共 77例,位于小脑5例,位于脊髓3例;肿瘤细胞呈多形性,细胞密度高、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易见,可见大片坏死或栅栏状坏死、出现明显的微血管增生;免疫组化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vimentin阳性,Ki-67增殖指数>10%,网状纤维染色阴性。结论:胶质母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应据此进行相应的鉴别,从而提高的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病理分析;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glioblastoma. Methods:a total of 85 patients with glioblastoma with complete clinical data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0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and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ll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among 85 patients with glioblastoma,54 were males and 31 were females. The minimum age was 10 years old,the maximum age was 71 years old,and the average age was 49.9 + 7.3 years old.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we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tumor. In this study,there were 77 tumors in the brain,5 in the cerebellum and 3 in the spinal cord. The tumor cells were polymorphous,with high cell density and obvious nuclear heteromorphism,and the mitotic figures were easy to be seen. Large areas of necrosis or palisade necrosis were seen,and obvious microvascular hyperplasia appeared. 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positive GFAP and vimentin,10% of ki-67 proliferation index >,and negative staining of reticular fibers. Conclusion:the pathological histological morph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glioblastoma are characteristic to some extent,s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accordingly,so a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iagnosis. [Keywords] glioblastoma;Pathological analysis;Immunohistochemistry;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胶质母细胞瘤属于临床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肿瘤,且是脑部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研究指出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机体健康和功能表达[1]。研究指出胶质母细胞瘤的原发性脑肿瘤和颅内肿瘤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切除并辅以DNA甲基化剂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2],但鉴于目前的医疗水平,其预后效果仍差强人意,尤其是恶性胶质瘤的中位生存期不足12个月,并且5年生存率不足5%。因此提高临床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早期鉴别与诊断,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生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3]。为进一步了解并明确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本文试就我院于2010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8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手术切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以及网状纤维染色法进行诊断分析的病理组织学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7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5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首次住院并确诊明确;②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并术中成功获得病理活体组织;③术前均未接受过相关放化疗治疗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31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49.9±7.3)岁;病程最短10d,最长9个月,平均病程(4.7±1.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由肿瘤所在的位置决定,其中位于大脑半球则表现为头痛、癫痫、失语、呕吐、偏瘫、偏盲、视乳头水肿以及脑膜刺激征;当肿瘤位于小脑则表现为头晕、平衡失调;当肿瘤位于脊髓则根据位置的不同相应的出现不同阶段的运动感觉障碍和(或)自发疼痛。本研究中肿瘤位于大脑共77例,位于小脑5例,位于脊髓3例。 1.2方法 所有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均采用10%中性甲醛溶液进行固定,梯度酒精脱水后常规石蜡包埋后进行连续切片,厚度控制在5um。对所有标本分别进行HE、网状纤维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进行标记、染色,并在光镜下进行观察。所用的CD34、EMA、P53、波形蛋白(vimen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Ki-67均由中衫公司提供。网状纤维染色采用氢氧化银氨液浸染法,网状纤维呈黑色,肿瘤细胞间出现黑色丝网状为阳性,反之视为阴性。所有操作均安排同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并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使用说明、步骤完成相关操作。最终读片安排2名我院病理科工作超过5年的病理医师共同进行并确认。 2 结果 2.1 大体特征和光镜下形态[4] 大体观:术中可见胶质母细胞瘤的表面以及切面均呈现灰红色或灰白色,无包膜且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分界模糊,部分区域质软并可见出血、坏死以及囊性变。镜下观:光镜下可见杂乱排列呈弥漫性分布的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一,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图1)。细胞核深染且分裂象多见,并存在核内包涵体。肿瘤细胞间多伴有分布较多的肥胖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间或存在纤维型细胞;同时肿瘤细胞还会在坏死灶周围排列出较为典型的栅栏状(图2)。由于肿瘤间质内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小血管的过度增生,会使得病灶呈现肾小球样增生(图3)。部分肿瘤还因多核瘤巨细胞比例较高而呈现形态怪异的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图4)。部分肿瘤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增生并且呈现为肾小球样(图5a、5b)。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 3.如果服用中药后有不舒服或腹泻等现象,感冒咳嗽请停服汤药. 中药也有副作用: 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 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 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 吃中药如何减少副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