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19
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高邑第一中学李洁琼课时:1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课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来讲清楚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
然后再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中国唐代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概念分析,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性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关系等。
这里没有涉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概念本身就十分复杂,它将涉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
更由于当代艺术已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论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只好在教学中暂时悬置起来。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略的艺术分类,学生了解这些就可以了。
但教师还应明白,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摄影中,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细致的划分。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真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知道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课型]美术鉴赏课[课时]2 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图片展示、讲解、讨论等。
[授课对象]高一级[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1、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2、让学生认识并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还要让他们自己学会美术鉴赏,懂得如何鉴赏。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略)(一)导入同学们已经学过9 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以天安门广场和黄山日出为例,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 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前者是由人创造出来的艺术品(第二自然)这种鉴赏不仅仅来自于它的建筑,布局, 也来自于我们对于它的认识,回忆和想象,而后者是大自然景观,这时我们仿佛置身自然景观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并提供一些老师出游的风景照片进行讲解,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1、什么是美术鉴赏当我们走进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时,面对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可能会产生疑问,哪些是好的作品,哪些是一般的作品等等,而这些疑问的产生就涉及到美术的鉴赏问题。
2、美术作品如何分门别类美术的六大分类--- 绘画,雕塑,设计,摄影,书法,建筑按形式语言:具象、意象、抽象。
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内容作更细致的划分。
利用一些美术作品进行讲解,使学生有初步认识。
捣练图(中国画,张萱,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ft«i [Ishr拾穗(油画,巴黎卢浮宫藏米勒、法国)作品反映了巴比松农民的生活和那里的自然世界,歌颂了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萧景墓石辟邪(石雕,南朝•梁)其雄强威武的气势,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南朝时期雕刻的代表。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体现自我现有发展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与学习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出本节课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学习新知1、师生共同探究美术鉴赏的概念⑴从“美术鉴赏”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美术”:视觉艺术,可视形象,平面空间,以供欣赏;“鉴赏”:“鉴”鉴别、鉴定,“赏”欣赏、观看。
“美术鉴赏”即鉴赏视觉艺术。
⑵规范的概念: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教材中P4,第2、3段)2、小组合作学习,鉴赏两幅作品,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⑴合作学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
学习提示:观看两幅作品《捣练图》和《拾穗》(哪种美术?画的是?他们在做?构图?色彩……);对比两幅作品,体会感受(通过对比,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⑶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在美术鉴赏中,“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才是目的,“鉴”是为“赏”服务的。
3、看图说话,归纳出美术作品的分类⑴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分别指出有哪些大的分类:依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按照形式语言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